CN213609935U - 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09935U CN213609935U CN202022529076.7U CN202022529076U CN213609935U CN 213609935 U CN213609935 U CN 213609935U CN 202022529076 U CN202022529076 U CN 202022529076U CN 213609935 U CN213609935 U CN 2136099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wer
- cavity
- heat exchange
- tower kettle
- degassing t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包括换热塔釜和连接在脱气塔釜上端的若干脱气塔体,顶端的脱气塔体上端连接有塔顶冷凝器,还包括第一温度探测器、第二温度探测器、助力泵和控制器,使得换热塔釜的换热介质输入速度能够根据换热介质的输入温度和输出温度变化进行快速调整进汽气速度,脱气塔体之间中还设有侧面具有进酸接口的第一过渡塔,其使得输入的酸原料先经过部分的脱气塔体再落入到换热塔釜中,而经加热混合在氢氟酸气体中的SO2、SiF4等轻组分经过塔顶冷凝器的进一步冷凝后,氢氟酸会因为温度降低而大部分液化和下沉,使得混合其中的SO2、SiF4等轻组分进一步外排,最终被携带走的氢氟酸含量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背景技术
脱气处理作为氢氟酸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用于经精馏后的氢氟酸进一步脱除SO2、SiF4等轻组分,然而传统的脱气塔多是直接在塔釜底部加热的形式,另外,结合脱气塔体的若干节填料进行辅助脱气,这种方式,一方面在塔釜底部容易造成较大的热损失,使得成本高,另一方面,进入到脱气塔釜的换热塔釜内的酸原料温度不宜,其在输入量不稳定时,容易因为换热塔釜内的换热介质传输速度调整不及时,而导致进入到换热塔釜内的酸原料的温度提升不稳定,从而影响脱气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实施可靠的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包括:
换热塔釜,为上端敞开结构,其内部形成容置腔,其下部一侧形成有封闭的第一腔室,下部另一侧形成封闭的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水平布设的若干第一换热管连通且第一腔室内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相对的出汽腔室和进汽腔室且出汽腔室和进汽腔室内均穿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的换热塔釜外部分别设有与进汽腔室连通的进汽口和与出汽腔室连通的出汽口,换热塔釜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第一温度探测器,其探测端穿入到出汽口且用于探测出汽口输出的介质温度;
第二温度探测器,其探测端穿入到进汽口且用于探测进汽口输入的介质温度;
助力泵,所述进汽口的一侧倾斜连接有助力管路且所述的助力泵连接在助力管路上且对进汽口输入的介质提供传输助力,所述助力管路的与进汽口连接的端部倾斜朝向进汽口的介质输入方向;
控制器,与第一温度探测器、第二温度探测器和助力泵电连接且控制助力泵的启闭;
若干节脱气塔体,由下至上依序叠置固定且相互连通,其中,位于最下一节的脱气塔体的下端与换热塔釜的上端的敞开结构连接并与换热塔釜的容置腔连通,若干节脱气塔体中,位于中部的脱气塔体和其上部相邻的脱气塔体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塔,且该第一过渡塔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氢氟酸的进酸接口,与换热塔釜连接的脱气塔体下端形成进气口,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上端形成出气口,且若干脱气塔体内均填充有填料;
塔顶冷凝器,其包括筒状结构的冷凝器主体和连接在冷凝器主体上端且呈凹形结构的封头,冷凝器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管板且令两管板之间的冷凝器主体部分形成冷却液流通腔,其中,两管板上布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若干安装通孔且两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与安装通孔一一对应的输送管,所述塔顶冷凝器的下端与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上端的出气口固定连接,且出气口上升的气体经由若干输送管后,进入到塔顶冷凝器的封头的凹形结构内,所述封头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冷凝器主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冷凝水进口,冷凝器主体的下部侧面设有冷凝水出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主体的上部设有膨胀节。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主体内的还竖直间隔设有若干折流板且若干折流板之间通过定距管相对间隔固定,且所述定距管的其中一端与和其相近的管板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换热塔釜的下端面还设有若干支座组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换热塔釜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液位计接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若干节脱气塔体的上端一侧和下端一侧均设有手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若干节脱气塔体内的填料通过栅板支撑固定,且所述的栅板下端通过支撑环板与脱气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若干节脱气塔体中,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和其下部相邻的脱气塔体之间还设有第二过渡塔,且该第二过渡塔的一侧设有平衡出气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渡塔的中部还设有分布器板,所述的分布器板上固定穿置连接有若干分布器管。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封头的顶部还设有若干功能接口,所述的功能接口为测温口或测压口。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利用第一温度探测器、第二温度探测器、助力泵和控制器的配合,使得换热塔釜的换热介质输入速度能够根据换热介质的输入温度和输出温度变化进行快速调整,通过助力泵的介入能够快速进行响应,控制器主要用于接收第一温度探测器、第二温度探测器探测的温度,然后根据预设阙值进行启闭助力泵即可,另外,若干节脱气塔体中,位于中部的脱气塔体和其上部相邻的脱气塔体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塔,且该第一过渡塔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氢氟酸的进酸接口,通过该形式,可以使得输入的酸原料先经过部分的脱气塔体再落入到换热塔釜中,使其能够进行与加热蒸发的部分气体进行换热,令上升的气体中,氢氟酸的浓度得以适当下降调整,而混合在氢氟酸气体中的SO2、SiF4等轻组分经过塔顶冷凝器的进一步冷凝后,氢氟酸会因为温度降低而大部分液化和下沉,使得混合其中的SO2、SiF4等轻组分进一步外排,最终被携带走的氢氟酸含量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对部分脱气塔体进行截断隐去后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包括:
换热塔釜1,为上端敞开结构,其内部形成容置腔11,其下部一侧形成有封闭的第一腔室12,下部另一侧形成封闭的第二腔室13,所述的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之间通过水平布设的若干第一换热管14连通且第一腔室12内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相对的出汽腔室121和进汽腔室122且出汽腔室121和进汽腔室122内均穿置有与第二腔室13连通的第一换热管14,所述的换热塔釜1外部分别设有与进汽腔室122连通的进汽口18和与出汽腔室121连通的出汽口19,换热塔釜1的底部设有排液口15;
第一温度探测器4,其探测端穿入到出汽口19且用于探测出汽口19输出的介质温度;
第二温度探测器5,其探测端穿入到进汽口18且用于探测进汽口18输入的介质温度;
助力泵6,所述进汽口18的一侧倾斜连接有助力管路61且所述的助力泵6连接在助力管路61上且对进汽口18输入的介质提供传输助力,所述助力管路61的与进汽口18连接的端部倾斜朝向进汽口18的介质输入方向;
控制器7,与第一温度探测器4、第二温度探测器5和助力泵6电连接且控制助力泵6的启闭;
若干节脱气塔体2,由下至上依序叠置固定且相互连通,其中,位于最下一节的脱气塔体2的下端与换热塔釜1的上端的敞开结构连接并与换热塔釜1的容置腔11连通,若干节脱气塔体2中,位于中部的脱气塔体2和其上部相邻的脱气塔体2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塔8,且该第一过渡塔8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氢氟酸的进酸接口81,与换热塔釜1连接的脱气塔体2下端形成进气口21,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2上端形成出气口22,且若干脱气塔体2内均填充有填料23;
塔顶冷凝器3,其包括筒状结构的冷凝器主体31和连接在冷凝器主体31上端且呈凹形结构的封头32,冷凝器主体31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管板33且令两管板33之间的冷凝器主体31部分形成冷却液流通腔,其中,两管板33上布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若干安装通孔且两管板33之间连接有若干与安装通孔一一对应的输送管35,所述塔顶冷凝器3的下端与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2上端的出气口22固定连接,且出气口22上升的气体经由若干输送管35后,进入到塔顶冷凝器3的封头32的凹形结构内,所述封头32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321,所述冷凝器主体31的上部侧面设有冷凝水进口36,冷凝器主体31的下部侧面设有冷凝水出口37。
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主体31的上部设有膨胀节38。
另外,为了提高冷凝器31内的冷凝效果,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主体31内的还竖直间隔设有若干折流板39且若干折流板39之间通过定距管391相对间隔固定,且所述定距管391的其中一端与和其相近的管板33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进行支撑固定,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换热塔釜1的下端面还设有若干支座组件16。
为了便于探知换热塔釜1内的液位高度,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换热塔釜1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液位计接口17。
为了便于进行维护和检修,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若干节脱气塔体2的上端一侧和下端一侧均设有手孔2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若干节脱气塔体2内的填料23通过栅板25支撑固定,且所述的栅板25下端通过支撑环板251与脱气塔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若干节脱气塔体2中,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2和其下部相邻的脱气塔体2之间还设有第二过渡塔9,且该第二过渡塔9的一侧设有平衡出气口91,其中,平衡出气口用于输出高浓度的氟化氢气体,其内部所掺杂的其他气体已经非常少,所以将其导出即可,而经过气体出口输出的为SO2、SiF4等轻组分。
同时,为了便于对输入的酸溶液进行均分下流,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渡塔8的中部还设有分布器板83,所述的分布器板上固定穿置连接有若干分布器管8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封头32的顶部还设有若干功能接口322,所述的功能接口322为测温口或测压口。
本方案巧妙性利用第一温度探测器4、第二温度探测器5、助力泵6和控制器7的配合,使得换热塔釜1的换热介质输入速度能够根据换热介质的输入温度和输出温度变化进行快速调整,通过助力泵6的介入能够快速进行响应,控制器7主要用于接收第一温度探测器4、第二温度探测器5探测的温度,然后根据预设阙值进行启闭助力泵6即可,另外,若干节脱气塔体2中,位于中部的脱气塔体2和其上部相邻的脱气塔体2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塔8,且该第一过渡塔8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氢氟酸的进酸接口81,通过该形式,可以使得输入的酸原料先经过部分的脱气塔体2再落入到换热塔釜1中,使其能够进行与加热蒸发的部分气体进行换热,令上升的气体中,氢氟酸的浓度得以适当下降调整,而混合在氢氟酸气体中的SO2、SiF4等轻组分经过塔顶冷凝器3的进一步冷凝后,氢氟酸会因为温度降低而大部分液化和下沉,使得混合其中的SO2、SiF4等轻组分进一步外排,最终被携带走的氢氟酸含量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换热塔釜,为上端敞开结构,其内部形成容置腔,其下部一侧形成有封闭的第一腔室,下部另一侧形成封闭的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水平布设的若干第一换热管连通且第一腔室内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下相对的出汽腔室和进汽腔室且出汽腔室和进汽腔室内均穿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的换热塔釜外部分别设有与进汽腔室连通的进汽口和与出汽腔室连通的出汽口,换热塔釜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第一温度探测器,其探测端穿入到出汽口且用于探测出汽口输出的介质温度;
第二温度探测器,其探测端穿入到进汽口且用于探测进汽口输入的介质温度;
助力泵,所述进汽口的一侧倾斜连接有助力管路且所述的助力泵连接在助力管路上且对进汽口输入的介质提供传输助力,所述助力管路的与进汽口连接的端部倾斜朝向进汽口的介质输入方向;
控制器,与第一温度探测器、第二温度探测器和助力泵电连接且控制助力泵的启闭;
若干节脱气塔体,由下至上依序叠置固定且相互连通,其中,位于最下一节的脱气塔体的下端与换热塔釜的上端的敞开结构连接并与换热塔釜的容置腔连通,若干节脱气塔体中,位于中部的脱气塔体和其上部相邻的脱气塔体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塔,且该第一过渡塔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氢氟酸的进酸接口,与换热塔釜连接的脱气塔体下端形成进气口,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上端形成出气口,且若干脱气塔体内均填充有填料;
塔顶冷凝器,其包括筒状结构的冷凝器主体和连接在冷凝器主体上端且呈凹形结构的封头,冷凝器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管板且令两管板之间的冷凝器主体部分形成冷却液流通腔,其中,两管板上布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若干安装通孔且两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与安装通孔一一对应的输送管,所述塔顶冷凝器的下端与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上端的出气口固定连接,且出气口上升的气体经由若干输送管后,进入到塔顶冷凝器的封头的凹形结构内,所述封头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冷凝器主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冷凝水进口,冷凝器主体的下部侧面设有冷凝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主体的上部设有膨胀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主体内的还竖直间隔设有若干折流板且若干折流板之间通过定距管相对间隔固定,且所述定距管的其中一端与和其相近的管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塔釜的下端面还设有若干支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塔釜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液位计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节脱气塔体的上端一侧和下端一侧均设有手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节脱气塔体内的填料通过栅板支撑固定,且所述的栅板下端通过支撑环板与脱气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节脱气塔体中,位于顶部的脱气塔体和其下部相邻的脱气塔体之间还设有第二过渡塔,且该第二过渡塔的一侧设有平衡出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塔的中部还设有分布器板,所述的分布器板上固定穿置连接有若干分布器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顶部还设有若干功能接口,所述的功能接口为测温口或测压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29076.7U CN213609935U (zh) | 2020-11-05 | 2020-11-05 | 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29076.7U CN213609935U (zh) | 2020-11-05 | 2020-11-05 | 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09935U true CN213609935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2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29076.7U Active CN213609935U (zh) | 2020-11-05 | 2020-11-05 | 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09935U (zh) |
-
2020
- 2020-11-05 CN CN202022529076.7U patent/CN2136099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04260Y (zh) | 三效四行程降膜浓缩蒸发器 | |
CN210241544U (zh) | 一种无蒸汽排放节能除氧器 | |
CN213609935U (zh) | 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智能化脱气塔釜 | |
CN110230810B (zh) | 无蒸汽排放节能除氧器 | |
CN105056563B (zh) | 一种硝酸精馏系统及其精馏方法 | |
CN216205539U (zh) | 一种赤泥提碱用多级蒸发装置 | |
CN207159697U (zh) | 一种用于超薄离型原纸的纸机蒸汽冷凝系统 | |
CN205679106U (zh) | 一种相变热能回收系统 | |
CN101226032A (zh) | 废汽利用设备 | |
CN209368197U (zh) | 一种焦化工艺粗苯段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7906974B (zh) | 一种空冷岛余能利用系统 | |
CN211147360U (zh) |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 |
CN209802154U (zh) | 一种烟气换热装置 | |
CN210423824U (zh) | 氢气自动排水装置 | |
CN219481603U (zh) | 一种不凝结气体排放装置 | |
CN212390902U (zh) | 低能耗真空冷凝器 | |
CN220417835U (zh) | 一种用于空分低温液体的排放装置 | |
CN210662805U (zh) | 一种火电厂锅炉排污水综合利用装置 | |
CN204746037U (zh) | 一种高效三氧化硫气体去湿加热装置 | |
CN221267157U (zh) | 一种蒸馏设备 | |
CN209820020U (zh) | 一种一体式气体精馏提纯装置 | |
CN220478130U (zh) | 一种双效浓缩器预热装置 | |
CN216092251U (zh) | 一种用于浓缩易起泡沫物料的单效外循环浓缩器 | |
CN213395272U (zh) | 一种节能除氧装置 | |
CN218937090U (zh) | 一种锅炉储热节能管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