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7309U -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7309U
CN213607309U CN202022439435.XU CN202022439435U CN213607309U CN 213607309 U CN213607309 U CN 213607309U CN 202022439435 U CN202022439435 U CN 202022439435U CN 213607309 U CN213607309 U CN 213607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fixedly connected
suspender
patient
s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94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碧蓉
刘利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filed Critical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Priority to CN2020224394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7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7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7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包括托布、吊带和观察窗口,托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带,托布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支带,托布顶部设置有护垫机构,通过设有的观察窗口,观察窗口由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病人的患肢的情况,护垫机构一侧设置有吊带,吊带位于分支带的一侧,通过设有地尼龙布和硅胶垫二,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患者颈后部皮肤因长时间与吊带摩擦而导致发红或破皮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吊带与托布的顶端固定连接,吊带表面设置有暗扣,分支带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轴承和调节螺杆,通过设有的保护带,方便肘关节那个地方保护起来,防止在患者小臂一次的受伤,该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背景技术
上臂骨折、肩关节脱位、手外伤、上肢肌腱和韧带扭伤,当意外发生后需要采取相对人体固定的方式进行医治,以消肿、止痛、愈合骨折和恢复功能。传统的方法是将创伤部位由石膏固定,或于清创手术后用绷带或者三角巾跨于颈部,再将前臂吊于胸前,以保持其功能位置,在临床上,上肢神经肌肉损伤、关节脱位或骨折等较为常见,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均需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3-8周,为方便患者早期主动运动,现多采用前臂吊带固定。
但是患者无法通过单手来调节小臂在胸前保持的高度,当需要调节时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从而使得其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挎带不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从而使得患者颈后部皮肤因长时间与挎带摩擦而导致皮肤发红甚至破皮,进而给患者带来不适目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包括托布、吊带和观察窗口,所述托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带,所述托布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支带,所述托布顶部设置有护垫机构,所述护垫机构一侧设置有吊带,所述吊带位于分支带的一侧,所述吊带与托布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吊带表面设置有暗扣,所述分支带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轴承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暗扣的一侧,所述护垫机构包括按摩粒、硅胶垫二、尼龙布和吸汗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布表面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设有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布的内侧设置有硅胶垫一,所述硅胶垫一位于保护带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布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位于通气口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机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垫机构顶端设置有尼龙布,所述尼龙布底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二,所述硅胶垫二一侧设置有按摩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垫二一侧设置有按摩粒,所述尼龙布与按摩粒中间设置有吸汗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带由透明材料制成,且保护带呈现出矩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的保护带,方便肘关节那个地方保护起来,防止在患者小臂一次的受伤;通过设有的通气口,可以是受伤的小臂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通过设有的硅胶垫一,为了提高患者小臂的佩带舒适度;通过设有的观察窗口,观察窗口由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病人的患肢的情况;通过设有的调节机构,方便对患者能够单手实现对吊带长度的调节,从而使得患者无需他人的帮助也可实现小臂在胸前保持高度的调节,进而使得其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通过设有地尼龙布和硅胶垫二,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患者颈后部皮肤因长时间与吊带摩擦而导致发红或破皮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设有的按摩粒使得其可以对患者的颈部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患者颈部肌肉的劳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的佩带舒适度,通过设有的调节螺杆,方便患者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该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在对新型前臂吊带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臂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臂吊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臂吊带的结构护垫机构示意图。
图中:1、托布;2、分支带;3、护垫机构;301、按摩粒;302、硅胶垫二;303、尼龙布;304、吸汗层;4、吊带;5、暗扣;6、调节机构;601、调节螺杆;602、轴承;603、固定块;7、观察窗口;8、通气口;9、硅胶垫一;10、保护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包括托布1、吊带4和观察窗口7,托布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带10,托布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支带2,托布1顶部设置有护垫机构3,护垫机构3一侧设置有吊带4,吊带4位于分支带2的一侧,吊带4与托布1的顶端固定连接,吊带4表面设置有暗扣5,分支带2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块603、轴承602和调节螺杆601,调节机构6位于暗扣5的一侧,护垫机构3包括按摩粒301、硅胶垫二302、尼龙布303和吸汗层304。
其中,托布1表面开设有通气口8,通气口8设有若干个,通过设有的通气口8,可以使受伤的小臂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
其中,托布1的内侧设置有硅胶垫一9,硅胶垫一9位于保护带10的一侧,通过设有的硅胶垫一9,为了提高患者小臂的佩带舒适度。
其中,托布1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口7,观察窗口7位于通气口8的底部,通过设有的观察窗口7,方便观察病人的患肢的情况。
其中,调节机构6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601,调节机构6内部设置有固定块603,固定块603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602,通过设有的调节机构6,方便对患者能够单手实现对吊带4长度的调节,从而使得患者无需他人的帮助也可实现小臂在胸前保持高度的调节,进而使得其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
其中,护垫机构3顶端设置有尼龙布303,尼龙布303底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二302,硅胶垫二302一侧设置有按摩粒301,通过设有地尼龙布303和硅胶垫二302,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患者颈后部皮肤因长时间与吊带4摩擦而导致发红或破皮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其中,硅胶垫二302一侧设置有按摩粒301,尼龙布303与按摩粒301中间设置有吸汗层304,通过设有的按摩粒301使得其可以对患者的颈部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患者颈部肌肉的劳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的佩带舒适度。
其中,保护带10由透明材料制成,且保护带10呈现出矩形状,通过设有的保护带10,方便肘关节那个地方保护起来,防止在患者小臂一次的受伤。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前臂吊带4时,首先检测该吊带4是否有没有损坏的地方,然后患者将受伤的小臂插到托布1内部,托布1表面开设有通气口8,通气口8设有若干个,通过设有的通气口8,可以使受伤的小臂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而托布1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支带2,通过设有的分支带2,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分支带2顶部设置有护垫机构3,所述护垫机构3内部顶端设置有尼龙布303,尼龙布303底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二302,硅胶垫二302一侧设置有按摩粒301,通过设有地尼龙布303和硅胶垫二302,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患者颈后部皮肤因长时间与吊带4摩擦而导致发红或破皮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尼龙布303与按摩粒301中间设置有吸汗层304,通过设有的按摩粒301使得其可以对患者的颈部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患者颈部肌肉的劳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的佩带舒适度,通过设有的调节机构6,方便对患者能够单手实现对吊带4长度的调节,从而使得患者无需他人的帮助也可实现小臂在胸前保持高度的调节,进而使得其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托布1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带11,通过设有的保护带11,方便肘关节那个地方保护起来,防止在患者小臂一次的受伤,而如果患者需要观看受伤小臂的受伤程度,可以通过托布1表面设有的观察窗口7进行观看。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包括托布(1)、吊带(4)和观察窗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布(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带(10),所述托布(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支带(2),所述托布(1)顶部设置有护垫机构(3),所述护垫机构(3)一侧设置有吊带(4),所述吊带(4)位于分支带(2)的一侧,所述吊带(4)与托布(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吊带(4)表面设置有暗扣(5),所述分支带(2)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块(603)、轴承(602)和调节螺杆(601),所述调节机构(6)位于暗扣(5)的一侧,所述护垫机构(3)包括按摩粒(301)、硅胶垫二(302)、尼龙布(303)和吸汗层(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布(1)表面开设有通气口(8),所述通气口(8)设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布(1)的内侧设置有硅胶垫一(9),所述硅胶垫一(9)位于保护带(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布(1)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口(7),所述观察窗口(7)位于通气口(8)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601),所述调节机构(6)内部设置有固定块(603),所述固定块(603)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6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机构(3)内部顶端设置有尼龙布(303),所述尼龙布(303)底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二(302),所述硅胶垫二(302)一侧设置有按摩粒(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二(302)一侧设置有按摩粒(301),所述尼龙布(303)与按摩粒(301)中间设置有吸汗层(3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10)由透明材料制成,且保护带(10)呈现出矩形状。
CN202022439435.X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Active CN213607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9435.XU CN213607309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9435.XU CN213607309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7309U true CN213607309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9435.XU Active CN213607309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7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19770A1 (en) Sling for supporting an arm
KR101031453B1 (ko) 의료용 팔 지지대
CN213607309U (zh) 一种新型前臂吊带
CN206372175U (zh) 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
CN215307158U (zh) 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
CN215651859U (zh) 一种颈部减负器
CN214434699U (zh) 一种上肢骨折患者用外固定装置
CN209883698U (zh)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术后坐立行走的头部枕垫装置
US6487736B1 (en) Head support
CN210870848U (zh) 用于辅助睡眠的枕头
CN219070851U (zh) 一种肩关节护理支具
CN215080529U (zh) 一种可调式v型肱骨近端骨折前臂吊带
CN207949420U (zh) 便携式睡眠装置
CN212853753U (zh) 上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CN213723283U (zh) 医用康复肩托
CN214858055U (zh) 一种透气型可调式阴囊托
CN212522129U (zh) 一种新型颈托
CN215307830U (zh) 一种乳腺甲状腺手术床
CN219579297U (zh) 一种腰部护理支具
CN214967326U (zh) 一种肩关节半脱位固定装置
CN216257711U (zh) 一种轻型颈托
CN211187728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护理用颈肩姿势矫正器
CN216394406U (zh) 一种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的装置
CN217366320U (zh) 头部外伤头套
CN211535046U (zh) 一种锁骨骨折背夹式肩外展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