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6413U - 电极片 - Google Patents

电极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6413U
CN213606413U CN202021962241.1U CN202021962241U CN213606413U CN 213606413 U CN213606413 U CN 213606413U CN 202021962241 U CN202021962241 U CN 202021962241U CN 213606413 U CN213606413 U CN 213606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colloid layer
layer
hydrocolloid
ski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22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艳
张彩凤
胡肖银
赵斯静
凌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219622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6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6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6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片,包括:具有粘附能力且呈片状的水胶体层,与所述水胶体层连接的监测组件,以及与所述水胶体层连接且围绕所述水胶体层的边缘设置的防卷边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较之于传统的电极片,不仅亲肤性能更佳,不易引起幼儿、老人或其他皮肤敏感性较高患者的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且粘性更强,不易因汗液造成松脱,从而避免了进一步刺激皮肤,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治疗或监测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水胶体层的边缘设置有防卷边组件,故当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粘附于人体的皮肤上时,有效避免了水胶体层的边缘卷翘而导致的水胶体层粘性降低甚至松脱的问题,防松脱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电极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片。
背景技术
在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或者理疗、按摩时,需使用到电极片,电极片需贴于身上皮肤部位,以心电监护为例,心电电极片用于监测患者心率等生命体征。传统的电极片通常是在背衬材料上涂覆一层粘贴层以吸附在人体上,但是传统的背衬材料多选用无纺布材料,易对敏感性较高的患者造成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尤其是对一些年龄小皮肤娇嫩的幼儿,以及一些皮肤较为脆弱的老人影响更大。并且,当患者汗液较多时,还可能造成电极片松脱,从而需要多次更换电极片,进一步刺激了皮肤,同时也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电极片的背衬材料多选用无纺布材料,易对敏感性较高的患者造成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尤其是对一些年龄小皮肤娇嫩的幼儿,以及一些皮肤较为脆弱的老人影响更大。并且,当患者汗液较多时,还可能造成电极片松脱,从而需要多次更换电极片,进一步刺激了皮肤,同时也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极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极片,包括:具有粘附能力且呈片状的水胶体层,与所述水胶体层连接的监测组件,以及与所述水胶体层连接且围绕所述水胶体层的边缘设置的防卷边组件。
本技术方案的电极片较之于传统的电极片,不仅亲肤性能更佳,不易引起幼儿、老人或其他皮肤敏感性较高患者的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且粘性更强,不易因汗液造成松脱,从而避免了进一步刺激皮肤,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治疗或监测成本。
具体地,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电极片时,将水胶体层粘附于人体的皮肤上,且使监测组件与人体的皮肤接触,再将监测组件与外部的监测仪或理疗机相连接,从而达到对人体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或对人体进行理疗的目的。
本技术方案的电极片将传统的电极片中的背衬材料与粘贴层合二为一,即采用水胶体层将二者进行替代,水胶体层既不需要额外设置背衬材料依附也可形成片状层,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粘附能力,并且水胶体材料较之于无纺布材料以及其他粘贴层而言,更加亲肤,不易引起幼儿、老人或其他皮肤敏感性较高患者的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并且,水胶体材料具有吸收渗液的能力,故在遇到患者的汗液或其他液体时,对其粘贴性影响不大,减小了电极片松脱的可能性,避免皮肤因频繁更换电极片而造成的进一步刺激;同时,也避免了因频繁更换电极片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治疗或监测成本。另外,本技术方案的水胶体层的边缘设置有防卷边组件,故当本技术方案的电极片粘附于人体的皮肤上时,有效避免了水胶体层的边缘卷翘而导致的水胶体层粘性降低甚至松脱的问题,故防卷边组件对水胶体层的粘附能力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防松脱效果更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卷边组件的厚度与所述水胶体层的厚度匹配。即防卷边组件与水胶体层平滑过渡连接,从而当水胶体层粘附于人体皮肤上时,防卷边组件也可依附于人体皮肤上,一体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卷边组件包括围绕所述水胶体层的边缘设置的固定圈。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圈为环状结构,水胶体层为圆形结构,固定圈的中部镂空用于与水胶体层配合,而固定圈可通过粘结的方式与水胶体层连接,也可通过压接的方式与水胶体层压合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胶体层的直径范围在1.5cm-3cm之间,固定圈的宽度范围在0.3cm-1cm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圈可为矩形框形结构,水胶体层为与固定圈适配的矩形结构,并且水胶体层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固定圈实体部分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圈为海绵圈;海绵圈不仅价格低廉,获取方便,且海绵圈与水胶体层圈连接后,既能够防止水胶体层的边缘卷翘,并且海绵圈较为亲肤,不易对患者造成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海绵圈为聚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的海绵圈,亲肤性能更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圈为无纺布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加强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的固定效果,起到双层固定的作用,所述防卷边组件还包括设于所示固定圈上的粘附层。即固定圈上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侧侧壁设有粘附层,通过粘附层与水胶体层共同配合,实现与人体皮肤粘附的双重保障。即本技术方案的防卷边组件,不仅可防止水胶体层的边缘卷翘,还可提升电极片与人体皮肤粘附的可靠性,避免电极片松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水胶体层上的导电膏,以及与所述导电膏接触的导电电极。通过导电膏和导电电极互相配合,保证电极片的监控或理疗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膏围绕所述导电电极的外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组件设于所示水胶体层的中心位置。即监测组件位于水胶体层的圆心位置,从而使监测组件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可靠性提升,避免监测组件偏心设置而导致的电极片受力不平衡,加大松脱的可能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组件还包括与导电电极连接的导线夹,或者,所述监测组件还包括与导电电极连接的连接扣。通过导线夹或连接扣的设计,使得本技术方案的导电电极可导线与外部的监测设备或理疗设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胶体层上设有透气孔。增加了本技术方案的电极片的透气性,患者皮肤上的汗液可及时通过透气孔挥发,不仅进一步避免了因汗液太多而造成的电极片松脱,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以及皮肤过敏的可能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透气孔在水胶体层上间隔设置或多个透气孔在水胶体层上均匀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小于等于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便于电极片的储存,以及避免水胶体层的粘性失效,本技术方案所述电极片还包括覆盖所述水胶体层的离型纸,通过离型纸保护水胶体层;当电极片处于存储状态或未使用状态时,离型纸覆盖所述水胶体层,当需要使用电极片时,则揭开离型纸,将水胶体层上设有导电电极一侧贴于人体皮肤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固定圈上也设置有粘附层时,所述电极片还包括覆盖所述水胶体层以及所述防卷边组件的离型纸。即离型纸既覆盖水胶体层,也覆盖粘附层,通过离型纸保护水胶体层和粘附层的粘性,且更加利于电极片的储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胶体层采用多爱肤水胶体敷料,所述粘附层为水凝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还包括与所述水胶体层层叠设置的吸液层,所述吸液层设于所述水胶体层上远离离型纸一侧,即在使用于人体时,水胶体层仍然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用于依附于人体皮肤上,而吸液层则用于迅速将通过透气孔散发出的热气或水汽进行吸附,可让皮肤快速保持干爽状态,同时通过吸液层的隔离设置,也阻隔了细菌通过透气孔入侵,避免患者出现皮肤过敏、水泡、破溃、压力性损伤等症状。具体地,所述吸液层可为吸水纱布、吸水海绵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胶体层上设置有隔离网,从而当需要在人体伤口创面使用电极片时,可通过隔离网的设置,防止水胶体层与创面黏连,减少对创面的损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网的覆盖面积小于水胶体层的面积,即至少使水胶体层保留其吸附能力,从而吸附于人体皮肤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网的包括尼龙网、PET网、PES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网的网孔孔径范围在100μm-500μm之间,隔离网的厚度范围在50μm-300μm之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水胶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水胶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水胶体层;11、透气孔;20、监测组件;21、导电电极;22、导电膏;30、防卷边组件;31、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电极片,包括:具有粘附能力且呈片状的水胶体层10,与所述水胶体层10连接的监测组件20,以及与所述水胶体层10连接且围绕所述水胶体层10的边缘设置的防卷边组件30。
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较之于传统的电极片,不仅亲肤性能更佳,不易引起幼儿、老人或其他皮肤敏感性较高患者的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且粘性更强,不易因汗液造成松脱,从而避免了进一步刺激皮肤,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治疗或监测成本。
具体地,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时,将水胶体层10粘附于人体的皮肤上,且使监测组件20与人体的皮肤接触,再将监测组件20与外部的监测仪或理疗机相连接,从而达到对人体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或对人体进行理疗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将传统的电极片中的背衬材料与粘贴层合二为一,即采用水胶体层10将二者进行替代,水胶体层10既不需要额外设置背衬材料依附也可形成片状层,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粘附能力,并且水胶体材料较之于无纺布材料以及其他粘贴层而言,更加亲肤,不易引起幼儿、老人或其他皮肤敏感性较高患者的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并且,水胶体材料具有吸收渗液的能力,故在遇到患者的汗液或其他液体时,对其粘贴性影响不大,减小了电极片松脱的可能性,避免皮肤因频繁更换电极片而造成的进一步刺激;同时,也避免了因频繁更换电极片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治疗或监测成本。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水胶体层10的边缘设置有防卷边组件30,故当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粘附于人体的皮肤上时,有效避免了水胶体层10的边缘卷翘而导致的水胶体层10粘性降低甚至松脱的问题,故防卷边组件30对水胶体层10的粘附能力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防松脱效果更佳。
本实施方式所述防卷边组件30的厚度与所述水胶体层10的厚度匹配,即防卷边组件30与水胶体层10平滑过渡连接,从而当水胶体层10粘附于人体皮肤上时,防卷边组件30也可依附于人体皮肤上,一体性强。
本实施方式所述防卷边组件30包括围绕所述水胶体层10的边缘设置的固定圈31,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圈31为环状结构,水胶体层10为圆形结构,固定圈31的中部镂空用于与水胶体层10配合,而固定圈31可通过粘结的方式与水胶体层10连接,也可通过压接的方式与水胶体层10压合为一体。并且,水胶体层10的直径范围在1.5cm-3cm之间,固定圈31的宽度范围在0.3cm-1cm之间;本实施方式具体为水胶体层10的直径为2cm,固定圈31的宽度为0.5cm。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圈31可为矩形框形结构,水胶体层10为与固定圈31适配的矩形结构,并且水胶体层10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固定圈31实体部分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圈31为海绵圈。海绵圈不仅价格低廉,获取方便,且海绵圈与水胶体层10圈连接后,既能够防止水胶体层10的边缘卷翘,并且海绵圈较为亲肤,不易对患者造成皮肤过敏、发红等不适。
本实施方式的海绵圈为聚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的海绵圈,亲肤性能更佳。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圈31也可选为无纺布圈。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的固定效果,起到双层固定的作用,本实施方式所述防卷边组件30还包括设于所示固定圈31上的粘附层。即固定圈31上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侧侧壁设有粘附层,通过粘附层与水胶体层10共同配合,实现与人体皮肤粘附的双重保障。即本实施方式的防卷边组件30,不仅可防止水胶体层10的边缘卷翘,还可提升电极片与人体皮肤粘附的可靠性,避免电极片松脱。
本实施方式所述监测组件20包括设于所述水胶体层10上的导电膏22,以及与所述导电膏22接触的导电电极21。通过导电膏22和导电电极21互相配合,保证电极片的监控或理疗效果。
本实施方式所述导电膏22围绕所述导电电极21的外周设置。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所述监测组件20设于所示水胶体层10的中心位置。即监测组件20位于水胶体层10的圆心位置,从而使监测组件20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可靠性提升,避免监测组件20偏心设置而导致的电极片受力不平衡,加大松脱的可能性。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水胶体层10在圆心位置镂空,用于容纳监测组件20,监测组件20通过压接、热熔或其他连接方式与水胶体层10固定。
本实施方式的监测组件20还包括与导电电极21连接的导线夹,或者,所述监测组件20还包括与导电电极21连接的连接扣。通过导线夹或连接扣的设计,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导电电极21可导线与外部的监测设备或理疗设备连接。
本实施方式所述水胶体层10上设有透气孔11,增加了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的透气性,患者皮肤上的汗液可及时通过透气孔11挥发,不仅进一步避免了因汗液太多而造成的电极片松脱,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以及皮肤过敏的可能性。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所述透气孔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透气孔11在水胶体层10上间隔设置或多个透气孔11在水胶体层10上均匀间隔设置。本实施方式的透气孔11的直径小于等于0.5mm。
为便于电极片的储存,以及避免水胶体层10的粘性失效,本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片还包括覆盖所述水胶体层10的离型纸,通过离型纸保护水胶体层10;当电极片处于存储状态或未使用状态时,离型纸覆盖所述水胶体层10,当需要使用电极片时,则揭开离型纸,将水胶体层10上设有导电电极21一侧贴于人体皮肤上。
或者,当固定圈31上也设置有粘附层时,所述电极片还包括覆盖所述水胶体层10以及所述防卷边组件30的离型纸。即离型纸既覆盖水胶体层10,也覆盖粘附层,通过离型纸保护水胶体层10和粘附层的粘性,且更加利于电极片的储存。
本实施方式的水胶体层10采用多爱肤水胶体敷料,所述粘附层为水凝胶。
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还包括与所述水胶体层10层叠设置的吸液层,所述吸液层设于所述水胶体层10上远离离型纸一侧,即在使用于人体时,水胶体层10仍然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用于依附于人体皮肤上,而吸液层则用于迅速将通过透气孔11散发出的热气或水汽进行吸附,可让皮肤快速保持干爽状态,同时通过吸液层的隔离设置,也阻隔了细菌通过透气孔11入侵,避免患者出现皮肤过敏、水泡、破溃、压力性损伤等症状。具体地,所述吸液层可为吸水纱布、吸水海绵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在水胶体层10上设置隔离网,从而当需要在人体伤口创面使用电极片时,可通过隔离网的设置,防止水胶体层10与创面黏连,减少对创面的损伤。具体地,所述隔离网的覆盖面积小于水胶体层10的面积,即至少使水胶体层10保留其吸附能力,从而吸附于人体皮肤上。具体隔离网的覆盖面积可依据创面大小或者创面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隔离网的包括尼龙网、PET网、PES网,隔离网的网孔孔径范围在100μm-500μm之间,隔离网厚度范围在50μm-300μm之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水胶体层10为矩形水胶体层10,所述固定圈31为矩形框状结构,监测组件20则设于所述水胶体层10的对角线的交点所在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粘附能力且呈片状的水胶体层,与所述水胶体层连接的监测组件,以及与所述水胶体层连接且围绕所述水胶体层的边缘设置的防卷边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卷边组件的厚度与所述水胶体层的厚度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卷边组件包括围绕所述水胶体层的边缘设置的固定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为海绵圈;或者,所述固定圈为无纺布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卷边组件还包括设于所示固定圈上的粘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水胶体层上的导电膏,以及与所述导电膏接触的导电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膏围绕所述导电电极的外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设于所示水胶体层的中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层上设有透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还包括覆盖所述水胶体层的离型纸;或者,所述电极片还包括覆盖所述水胶体层以及所述防卷边组件的离型纸。
CN202021962241.1U 2020-09-09 2020-09-09 电极片 Active CN213606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2241.1U CN213606413U (zh) 2020-09-09 2020-09-09 电极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2241.1U CN213606413U (zh) 2020-09-09 2020-09-09 电极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6413U true CN213606413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8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2241.1U Active CN213606413U (zh) 2020-09-09 2020-09-09 电极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64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44638A1 (en) 2022-09-30 2024-04-03 Ambu A/S Medical electrode for long-term application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44638A1 (en) 2022-09-30 2024-04-03 Ambu A/S Medical electrode for long-term application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9493B2 (ja) 使い捨ての生体計測パッチ・デバイス
US10500099B2 (en) Long-term effective patch structure
JP5999915B2 (ja) 生体情報測定及び生体治療に使用する生体電極と、これに使用する電極パッド
JP2009527299A (ja) 生体用表面電極
CN101370551A (zh) 特征在于抽头或按扣的用于长期患者佩戴的、与保持密封隔离的改进生物医学电极
JPH10502280A (ja) 医療用電極の中間部材
US10413451B2 (en) Wound dressing
EP2593180B1 (en) Wound dressing with adhesive along the periphery and with a conductive region
JP5106886B2 (ja) 生体情報測定用電極
CN213606413U (zh) 电极片
CN202426723U (zh) 一种医用疤痕贴
CN102715901A (zh) 一次性脑电监测电极
CN210673553U (zh) 一种透气的自发热脐贴
JP6795315B2 (ja) 生体装着可能な医療器具
CN211962801U (zh) 一种中西医结合活血止痛贴剂
CN217448187U (zh) 造口装置
JP3056532B2 (ja) 生体電極用パッド
CN214318613U (zh) 一种可调尺寸便于撕揭的中药敷贴膜
CN219148204U (zh) 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硅凝胶敷料
CN218792735U (zh) 眼贴
CN217310838U (zh) 功能分区的敷料
JPH0411726Y2 (zh)
CN213310896U (zh) 一种医用泡沫敷料
CN218420215U (zh) 一种复合型伤口敷料
CN217245188U (zh) 多衬层保护的敷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