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6374U -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6374U
CN213606374U CN202021089846.4U CN202021089846U CN213606374U CN 213606374 U CN213606374 U CN 213606374U CN 202021089846 U CN202021089846 U CN 202021089846U CN 213606374 U CN213606374 U CN 213606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lug
test
hearing
shel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98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雪
黄维
曹祖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0898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6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6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6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力检测耳塞,至少包括前壳体、管体、后壳体、检测元件、双节耳塞,所述前壳体的检测端的外表面套接有海绵耳塞和硅胶耳套,所述前壳体的连接端通过所述管体与后壳体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耳塞壳体,装置壳体内部安装有用于听力检测的检测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节式的耳塞,保证检测端与耳道构成一个密封环境,消除听力检测耳塞检测时,耳道内可能存在的外界传入杂音,同时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提高了使用者佩戴听力检测耳塞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力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背景技术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 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是临床常用的客观听力检测方法。OAE是由耳蜗中产生,通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释放在外耳道的音频信号。OAE提供了一种客观且无创的耳蜗检查方法,因此OAE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蜗病变诊断等。ABR是人听觉神经受到声刺激后,在额头及乳突之间测量得到的生物脑电信号。ABR可以反映人体听觉神经通路的健康状况,在临床常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鉴别蜗后病变等。单一的OAE检测或ABR检测只能判断人听觉系统耳蜗或听觉神经功能,因此临床上需要结合两种方法做听力检测。OAE和ABR的检测方法都是通过声刺激人体听觉系统后采集诱发信号,信号测量方法存在共性。然而目前临床常用的OAE检测系统和ABR 检测系统大部分由不同的仪器独立完成,且该类设备为国外厂商垄断,价格昂贵。另外传统听力检测设备都以电脑作为数据处理、数据呈现和人机交互平台,但电脑体积大不便携带,且功耗大、线缆多信号易受干扰。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出现,将传统医疗设备与之结合产生的移动医疗设备逐渐兴起。但目前国内市场尚无基于移动医疗设备设计原理的OAE 和ABR综合检测仪器。
中国专利CN201469278U公开了一种听力检测耳塞,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锁母将耳塞前盖、密封垫及管体相互连接的检测耳塞。所述耳塞包括:锁母2、前盖1、密封垫4、管体3。在耳塞前盖1及管体3之间设置密封垫4,该密封垫可以对准耳塞前盖后部的定位柱及定位凸起,从而放入耳塞前盖后端的凹台中。锁母2可以套入耳塞前盖1中,并与耳塞管体3套接在一起。通过以上结构,构成检测耳塞中用于传输测量信号的管道。该专利虽然简化了耳塞结构,但是并没有将内构件进一步的压缩合并,使得耳塞并不存在部分核心检测元件,同时没有对装置的耳塞进行优化,装置没有与耳道形成封闭结构,检测时容易受到噪音影响,同时深入耳道的前端材质坚硬,未在装置表面设置用于填充和固定的耳套,大大降低了检测时的舒适性。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听力检测耳塞,至少包括装置壳体和双节耳塞,所述双节耳塞套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检测端,其中,所述双节耳塞包括填充耳套和固定耳塞,所述填充耳套按照部分嵌入在所述装置壳体检测腔外表面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装置壳体上,所述固定耳塞通过将检测装置固定在耳道口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装置壳体上。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壳体至少包括前壳体、管体、后壳体,其中,所述前壳体包括一体连接检测腔体和连接壳体,所述检测腔体上套接有填充检测装置和耳道之间缝隙从而形成密闭空间的填充耳套,所述连接壳体靠近所述检测腔体的连接表面还套接有用于固定检测装置的固定耳塞。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壳体的检测腔体设置有深度为1毫米的环形凹槽,呈空心圆柱状的所述填充耳套可拆卸地套接在环形凹槽上;所述连接壳体靠近所述检测腔体的倾斜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卡位套接所述固定耳塞的环形凸块。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壳体可拆卸地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前壳体与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前壳体远离检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位安装垫圈的环形凹槽,所述垫圈还设置有用于设置连接导线的贯穿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至少包括扬声元件、拾音元件、数据处理模块和放大模块。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扬声元件和所述拾音元件按照贯穿所述检测腔体内部的方式与所述检测腔体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放大模块按照表面贴合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管体内,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贯穿所述垫圈的导线连接有扬声元件,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的所述放大模块通过贯穿所述垫圈的导线与所述拾音元件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模块通过贯穿所述后壳体的导线还连接有对检测模块进行音量调节和数据显示的控制面板,其中,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模块和控制面板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可拆卸地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扬声元件和所述拾音元件一个表面相互贴合地嵌入到所述检测腔体内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放大模块通过主板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节耳塞,在提高听力检测耳塞的舒适性,同时使得装置与耳道形成内部密封空间,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噪音影响,并且由于双节耳塞还能够完全贴合耳道,可以更好的将装置固定在使用者的耳道上,降低了在检测过程中装置在耳道内发生滑移或掉落,影响检测数据有效性和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将检测元件与耳塞进一步结合,将听力检测元件进行优化并缩小体积,并将大部分检测元件的构件嵌入到耳塞内部,提高了耳塞与检测元件的结合度,降低了装置的空间需求,使得装置具备了现代主流的便携式小型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听力检测耳塞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装置壳体 2:双节耳塞 3:检测模块
4:控制面板 5:电源 11:前壳体
12:管体 13:后壳体 14:垫圈
111:检测腔体 112:连接壳体 113:环形凹槽
114:环形凸块 21:填充耳套 22:固定耳套
31:扬声元件 32:拾音元件 33:数据处理模块
34:放大模块
附图标记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一种听力检测耳塞,该装置至少包括装置壳体1、双节耳塞 2和检测模块3。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装置的双节耳塞2可拆卸的套接在装置壳体1上。双节耳塞2包括填充耳套21和固定耳塞22。填充耳套21按照部分嵌入在装置壳体1的检测端外表面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装置壳体1上。固定耳套22套接在装置壳体1靠近填充耳套21的一端。优选的,呈空心圆柱状的填充耳套21为记忆海绵材质。进行监测时,首先通过挤压填充耳套21 缩小其体积后放入耳道内,进入耳道的填充耳套21由于逐渐恢复原始体积从而实现填充整段耳道,形成了听力检测装置与耳蜗之间的耳道构成一个密闭空间,通过设置填充耳套21还可以吸收外部噪音,降低了杂音和噪音对听力检测的影响。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的帽子式固定耳塞22通过与耳道口皮肤的无缝贴合,实现听力检测装置被固定在耳道口的位置上。
装置壳体1包括了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壳体11、管体12、后壳体13,其中,前壳体为一体式中空连接的检测腔体111和连接壳体112。具体的,检测腔体111远离连接壳体112的一端设置有深度1毫米的环形凹槽113。通过将用于填充检测腔体111与耳道之间缝隙的填充耳套21套接在环形凹槽113上,实现填充耳套21在检测腔体111上的卡位套接。通过设置环形凹槽113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填充耳套21相对于检测腔体111发生相对滑移或掉落。
优选的,连接壳体112靠近检测腔体111的连接表面上设置有对套接在连接壳体112上的固定耳塞22进行卡位固定的环形凸块114。采用硅胶材质的固定耳塞22由于环形凸块114的限定,可拆卸地限位套接在连接壳体112上。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形凸块114的存在限制了固定耳塞在摩擦力下的滑移。通过设置固定耳塞22可以将装置壳体1根据需求固定在使用者的耳道上,软硅胶材质的固定耳塞22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大小规格,满足不同耳道孔尺寸的需求,保证将装置壳体1有效的固定在耳道上。
优选的,可拆卸连接的前壳体11与管体12之间还设置有垫圈14,前壳体11的连接壳体112内部设置有用于卡位安装垫圈14的环形凹槽。垫圈14的大小与环形凹槽相契合,使得垫圈14可以恰好放入环形凹槽,填充前壳体11与管体12之间的空隙,对设置在前壳体11和管体12内构件进行限位。垫圈14上还设置有放置连接导线的贯穿孔。
优选的,装置壳体1内设置有检测模块3。检测模块3至少包括扬声元件31、拾音元件32、数据处理模块33和放大模块34。
扬声元件31和拾音元件32按照贯穿检测腔体111内部的方式与检测腔体111连接。通过在检测腔体111的检测端设置喇叭网,在连接壳体112 的内部设置垫圈14,使得贯穿检测腔体111内部的扬声元件31与拾音元件32被限定在前壳体11内。实现扬声元件31、拾音元件32和前壳体11 之间的限位连接。优选的,前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可以与相互平行且互相贴合的扬声元件31与拾音元件32过渡配合的贯穿孔。装置壳体1的管体 12内还安装有数据处理模块33和放大模块34。数据处理模块33和放大模块34垂直于管体12轴向方向进行连接。放大模块34通过贯穿垫圈14的导线与扬声元件31连接,数据处理模块33通过贯穿后壳体13的导线连接有对检测模块3进行音量调节和数据显示的调控面板4。调节面板4通过数据处理模块33还连接有拾音元件32。
优选的,扬声元件31、拾音元件32、数据处理模块33和放大模块34 以及调节面板4之间均采用导线进行信号连接和电信号连接,优选的,扬声元件31、拾音元件32和调控面板4直接选用现有专利CN207427404U所涉及的扬声器和拾音器以及调控面板进行改装,数据处理模块选用具有FPU 内核的STM32单片机,放大模块43选用噪声小,在1KHz信号通过时仅有8nV/Hz噪声;共模抑制比高达120dB,且静态时电流仅有700uA适合于低功耗设计的三运放结构的仪表放大器INA128芯片。优选的,调节面板 4可拆卸地连接有电源5,该电源5可以是锂离子电池或9V碱性电池。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一种听力检测耳塞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
本申请的一种听力检测耳塞,使用时,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固定耳塞进行组装。完成组装后,首先将记忆海绵材质的填充耳套尽可能的挤压贴合在装置壳体表面,减小放入耳道的检测端的横截面积。完成挤压后立即将听力检测耳塞放入到待检用户的耳道中,放入后的填充耳套逐渐恢复原始体积,使得填充耳套完全填充装置本体与耳道之间可能存在的缝隙。手握后壳体对放入耳道的听力检测耳塞旋转,使得固定耳塞完全与耳道口贴合,从而实现听力检测装置被固定在检测者的耳道上。通过采用记忆海绵材质的填充耳套,不仅提高了装置放入耳道内的舒适性,同时可以实现耳蜗与装置检测端之间形成密封空间,降低外界噪音影响的同时还能够使得装置更准确的采集耳蜗震动的回馈信息。软硅胶材质的固定耳塞在实现装置固定的同时还能够对外界传入耳蜗的噪音和杂音进行初步过滤。完成放置后,通过调节面板控制扬声元件发出检测音频,并将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耳蜗震动反馈信息传输到调节面板进行展示。另外,为了减小听力检测装置的体积,降低成本,本申请将听力检测模块与耳塞装置本体进行优化和精简,使得听力检测耳塞在保证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缩小体积和降低制造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听力检测耳塞,至少包括装置壳体(1)和双节耳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节耳塞(2)套接在所述装置壳体(1)的检测端,其中,所述双节耳塞(2)包括填充耳套(21)和固定耳塞(22),所述填充耳套(21)按照部分嵌入在所述装置壳体(1)检测端外表面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装置壳体(1)上,所述固定耳塞(22)通过将检测装置固定在耳道口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装置壳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至少包括前壳体(11)、管体(12)和后壳体(13),其中,所述前壳体包括一体连接检测腔体(111)和连接壳体(112),所述检测腔体(111)上套接有填充检测装置和耳道之间缝隙从而形成密闭空间的填充耳套(21),所述连接壳体(112)靠近所述检测腔体(111)的连接表面还套接有用于固定检测装置的固定耳塞(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的检测腔体(111)设置有深度为1毫米的环形凹槽(113),呈空心圆柱状的所述填充耳套(21)可拆卸地套接在环形凹槽(113)上;所述连接壳体(112)靠近所述检测腔体(111)一端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卡位套接所述固定耳塞(22)的环形凸块(1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可拆卸地与所述管体(12)连接,所述前壳体(11)与所述管体(12)之间设置有垫圈(14),所述前壳体(11)远离检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位安装垫圈(14)的环形凹槽,所述垫圈(14)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导线的贯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 内设置有检测模块(3),所述检测模块(3)至少包括扬声元件(31)、拾音元件(32)、数据处理模块(33)和放大模块(3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元件(31)和所述拾音元件(32)按照贯穿所述检测腔体(111)内部的方式与所述检测腔体(11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3)和所述放大模块(34)按照表面贴合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管体(12)内,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3)通过贯穿所述垫圈(14)的导线连接有扬声元件(31),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3)连接的所述放大模块(34)通过贯穿所述垫圈(14)的导线与所述拾音元件(32)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3)通过贯穿所述后壳体(13)的导线还连接有对检测模块(3)进行音量调节和数据显示的控制面板(4),其中,所述控制面板(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3)和控制面板(4)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5),所述电源(5)可拆卸地与所述控制面板(4)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听力检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元件(31)和所述拾音元件(32)一个表面相互贴合地嵌入到所述前壳体(11)内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放大模块(34)通过主板进行连接。
CN202021089846.4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Active CN213606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9846.4U CN21360637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9846.4U CN21360637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6374U true CN213606374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9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9846.4U Active CN213606374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6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6916B (zh)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US8840565B2 (en) Test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auditory function
US5833626A (en) Device for electromechanical stimulation and testing of hearing
US5954667A (en) Device for deriving acoustically evoked brain potentials
WO2008139404A1 (en) An audiometer
JP2005519686A (ja) 医療的診断およびリハビリのための多機能携帯電話。
US10624562B2 (en) Hearing testing probe apparatus with digital interface
JP2006510391A (ja) 複数の診断用聴力検査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70161924A1 (en) Ear probe and disposable ear tip system
EP3925532B1 (en) Determination of cochlear hydrops based on recorded auditory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CN213606374U (zh) 一种听力检测耳塞
US6368288B2 (en) Acoustic coupling device
EP2091267A1 (en) Receiver module for a hearing device, hearing device and hearing device earpiece
Frank et al. Acoustic radiation from bone vibrators
CN206214118U (zh) 一种医疗儿科用听诊器
Munro et al. Use of the ‘real-ear to dial difference’to derive real-ear SPL from hearing level obtained with insert earphones
CN111854959A (zh) 一种耳机式远红外连续耳温及生理参数测量装置
CN213309738U (zh) 听力测试专用耳套
CN219742697U (zh) 一种声阻抗中耳功能测量分析装置
JP6471391B2 (ja) Mri用通話装置
JPS6232002Y2 (zh)
Lukic et al. Finding the Optimal Head Position for Bone Conduction Sound Measurements when Using a Skin Microphone
Munro Integrating the RECD into the hearing instrument fitting process
ES2858150A1 (es) Metodo y sistema de medicion auditiva y dispositivo que lo comprende
WO2024015524A1 (en) Tubular memb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llection of sound waves originating inside a living bo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