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3006U -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 Google Patents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3006U
CN213603006U CN202022178172.1U CN202022178172U CN213603006U CN 213603006 U CN213603006 U CN 213603006U CN 202022178172 U CN202022178172 U CN 202022178172U CN 213603006 U CN213603006 U CN 213603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plate
antigravity
layer
plate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81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振兴
唐川
李健
汪林
黄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Ping Ta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Ping 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Ping Ta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Ping 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81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3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3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3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此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水平设置且第二铝板位于第一铝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各自的非边缘区域通过若干个隔间分布的衔接点连接,从而形成一空腔;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铝板作为受热区,位于上方的第二铝板作为散热区,所述流道内壁对应第一铝板的区域设置有一亲水层,所述流道内壁对应第二铝板的区域设置有一疏水层。本实用新型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解决了传统吹胀板必须竖直放置使用的缺陷,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Description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属于通讯产品及便携式终端产品散热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通讯行业快速发展,通讯产品不断更新迭代,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将通讯行业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无论是5G技术还是大数据、云计算都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整合和处理,同时要求最低的延时,这就使得硬件的性能不断提升,由处理器的摩尔定律可知,硬件性能提升,势必带来热功率的增加。目前5G通讯设备、服务器等热流密度已达1.2W/cm3,甚至更高,散热技术面临严峻挑战。另外,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已作为通讯产品的竞争优势,在硬件及外观件不变的前提下,缩减散热器件的体积和重量,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该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解决了传统吹胀板必须竖直放置使用的缺陷,实现了在水平方向上仍能使通讯设备或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热量得到有效散热,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此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水平设置且第二铝板位于第一铝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铝板、第二铝板各自边缘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各自的非边缘区域通过若干个隔间分布的衔接点连接,从而形成一空腔,此若干个衔接点将位于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之间的所述空腔分割为若干个流道,所述流道内填充有冷凝剂;
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铝板作为受热区,位于上方的第二铝板作为散热区,所述流道内壁对应第一铝板的区域设置有一亲水层,所述流道内壁对应第二铝板的区域设置有一疏水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第一铝板上的亲水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或者有机硅树脂层。
2. 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第二铝板上的疏水层为铁氟龙层或者高分子聚合物层。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铝板均相对衔接点向上外凸,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凝剂填充量占流道体积的20%~3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其在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上产生冷凝液回流的动力,实现了吹胀式均热板水平方向的使用,有效克服热管或VC的劣势,使得通讯设备或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散热能力得以提升,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实现了散热器件的减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第一铝板;2、第二铝板;3、衔接点;4、空腔;5、流道;6、亲水层;7、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此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水平设置且第二铝板2位于第一铝板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铝板1、第二铝板2各自边缘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各自的非边缘区域通过若干个隔间分布的衔接点3连接,从而形成一空腔4,此若干个衔接点3将位于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之间的所述空腔4分割为若干个流道5,所述流道5内填充有冷凝剂;
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铝板1作为受热区,位于上方的第二铝板2作为散热区,所述流道5内壁对应第一铝板1的区域设置有一亲水层6,所述流道5内壁对应第二铝板2的区域设置有一疏水层7。
位于所述第一铝板1上的亲水层6为有机硅树脂层,位于所述第二铝板2上的疏水层7为高分子聚合物层。
上述第二铝板2均相对衔接点3向上外凸,从而形成所述流道5。
上述冷凝剂填充量占流道5体积的28%。
实施例2:一种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此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水平设置且第二铝板2位于第一铝板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铝板1、第二铝板2各自边缘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各自的非边缘区域通过若干个隔间分布的衔接点3连接,从而形成一空腔4,此若干个衔接点3将位于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之间的所述空腔4分割为若干个流道5,所述流道5内填充有冷凝剂;
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铝板1作为受热区,位于上方的第二铝板2作为散热区,所述流道5内壁对应第一铝板1的区域设置有一亲水层6,所述流道5内壁对应第二铝板2的区域设置有一疏水层7。
位于所述第一铝板1上的亲水层6为聚四氟乙烯层,位于所述第二铝板2上的疏水层7为铁氟龙层。
上述冷凝剂填充量占流道5体积的24%。
上述热源部件8与第一铝板1一端的外表面接触。
采用上述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时,其在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上产生冷凝液回流的动力,实现了吹胀式均热板水平方向的使用,有效克服热管或VC的劣势,使得通讯设备或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散热能力得以提升,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实现了散热器件的减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此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水平设置且第二铝板(2)位于第一铝板(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铝板(1)、第二铝板(2)各自边缘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各自的非边缘区域通过若干个隔间分布的衔接点(3)连接,从而形成一空腔(4),此若干个衔接点(3)将位于第一铝板(1)和第二铝板(2)之间的所述空腔(4)分割为若干个流道(5),所述流道(5)内填充有冷凝剂;
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铝板(1)作为受热区,位于上方的第二铝板(2)作为散热区,所述流道(5)内壁对应第一铝板(1)的区域设置有一亲水层(6),所述流道(5)内壁对应第二铝板(2)的区域设置有一疏水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铝板(1)上的亲水层(6)为聚四氟乙烯层或者有机硅树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铝板(2)上的疏水层(7)为铁氟龙层或者高分子聚合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板(2)均相对衔接点(3)向上外凸,从而形成所述流道(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冷凝剂填充量占所述流道(5)体积的20%~30%。
CN202022178172.1U 2020-09-29 2020-09-29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Active CN213603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8172.1U CN213603006U (zh) 2020-09-29 2020-09-29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8172.1U CN213603006U (zh) 2020-09-29 2020-09-29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3006U true CN213603006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9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8172.1U Active CN213603006U (zh) 2020-09-29 2020-09-29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3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4442A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13603006U (zh) 抗重力型吹胀式均热板
CN216818326U (zh) 大功率芯片高效散热冷却装置
CN206471365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13368421U (zh) 电子产品用吹胀板式均温散热结构
CN113141752A (zh) 可抗重力的吹胀式均热结构
CN213426741U (zh) 抗重力吹胀式均温板
CN213073468U (zh) 微电子用吹胀板散热结构
CN213073470U (zh) 通讯产品用吹胀板式均热板
CN213073471U (zh) 逆重力型吹胀板散热结构
CN213073467U (zh) 水平式吹胀板均热结构
CN213073469U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吹胀板式散热器
CN213368420U (zh) 用于通讯产品的吹胀板式均温板结构
CN214506119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钢构件生产用配电柜
CN213073465U (zh) 电子产品用抗重力吹胀板
CN210804276U (zh) 用于服务器的新型吹胀板式散热模组
CN210534623U (zh) 高效散热功能的平板笔记本
CN210573485U (zh) 便携式平板笔记本
CN211578734U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导热装置
CN211580493U (zh) 电子元件散热组件
CN205389314U (zh) 一种蒸发器均温冷板
CN211178085U (zh) 一种带毛细结构吹胀式铝均温板
CN211580494U (zh) 热交换散热器
CN211178084U (zh) 一种热源分布多样的吹胀式铝均温板
CN211909490U (zh) 高效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