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6305U -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6305U
CN213596305U CN202022524329.1U CN202022524329U CN213596305U CN 213596305 U CN213596305 U CN 213596305U CN 202022524329 U CN202022524329 U CN 202022524329U CN 213596305 U CN213596305 U CN 213596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ell culture
negative pressure
needl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43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章鹏
时晨
赵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uil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uil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uil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uil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43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6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6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6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多孔板、筒状的培养基板、细胞培养器皿、硅胶密封盖、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细胞培养多孔板开设有若干培养槽;细胞培养器皿的底面由多孔膜制成;细胞培养器皿内设置有泡棉。本实用新型中,培养基板与培养槽密封插接,细胞培养器皿与培养基板密封插接,硅胶密封盖密封细胞培养器皿的顶部开口,为细胞培养提供了无菌的密封环境;负压泵通过第一针头为细胞的培养环境提供负压;培养液通过第二针头注入培养槽的槽底,实现了培养液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有效避免细胞被污染的同时,保障了观察细胞培养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研究中,有时需要观察细胞在负压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现阶段为了观察细胞在负压环境下的生长情况,通常都是将细胞培养在细胞培养多孔板和细胞培养器皿上,负压密封之前一次性注入定量的培养液。
培养过程中,如需继续注入培养液,必须解除细胞培养装置的负压密封状态。注入培养液的过程中,破坏了细胞培养装置的无菌密封环境和负压状态,容易污染细胞并且影响观察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解决了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无法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培养液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所述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多孔板、筒状的培养基板、细胞培养器皿、硅胶密封盖、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
所述细胞培养多孔板开设有若干培养槽;所述细胞培养器皿的底面由经培养处理的聚碳酸酯多孔膜制成;所述细胞培养器皿内设置有泡棉;
所述培养基板插入培养槽,所述细胞培养器皿插入培养基板;所述培养基板的外筒壁与培养槽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细胞培养器皿的外侧壁与培养基板的内筒壁密封连接;所述硅胶密封盖密封细胞培养器皿的顶部开口;
所述第一针头贯穿硅胶密封盖插入泡棉中,所述第二针头依次贯穿硅胶密封盖和培养基板插入至培养槽的槽底;所述第一针头的末端与负压泵连通,所述第二针头的末端与培养液注入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泡棉的顶面覆盖有密封膜。
优选的,所述密封膜上设置有固定垫,所述第一针头通过固定垫插入泡棉。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的外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内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培养基板的外筒壁与培养槽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培养基板的内筒壁与细胞培养器皿的外侧壁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开设有供第二针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顶端开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向上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与培养基板的筒内空间连通,所述通孔的底端与通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的顶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细胞培养器皿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槽一一对应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插入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大于第二针头的直径,第二针头在穿过培养基板的过程中,插入并穿过第一密封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需培养的细胞组织置于细胞培养器皿的内底面与泡棉之间,培养基板与培养槽密封插接,细胞培养器皿与培养基板密封插接,硅胶密封盖密封细胞培养器皿的顶部开口,为细胞培养提供了无菌的密封环境;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负压泵通过第一针头为细胞的培养环境提供负压;培养液通过第二针头注入培养槽的槽底,再通过细胞培养器皿的多孔膜底面进入细胞培养器皿,实现了培养液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有效避免细胞被污染的同时,保障了观察细胞培养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细胞负压培养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细胞负压培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培养基板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培养基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解决了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无法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培养液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培养的细胞组织置于细胞培养器皿的内底面与泡棉之间,培养基板与培养槽密封插接,细胞培养器皿与培养基板密封插接,硅胶密封盖密封细胞培养器皿的顶部开口,为细胞培养提供了无菌的密封环境;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负压泵通过第一针头为细胞的培养环境提供负压;培养液通过第二针头注入培养槽的槽底,再通过细胞培养器皿的多孔膜底面进入细胞培养器皿,实现了培养液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有效避免细胞被污染的同时,保障了观察细胞培养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所述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多孔板10、筒状的培养基板20、细胞培养器皿30、硅胶密封盖40、第一针头41和第二针头42;
所述细胞培养多孔板10开设有若干培养槽11;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的底面由经培养处理的聚碳酸酯多孔膜制成;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内设置有泡棉31;
所述培养基板20插入培养槽11,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插入培养基板20;所述培养基板20的外筒壁与培养槽1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的外侧壁与培养基板20的内筒壁密封连接;所述硅胶密封盖40密封细胞培养器皿30的顶部开口;
所述第一针头41贯穿硅胶密封盖40插入泡棉31中,所述第二针头42依次贯穿硅胶密封盖40和培养基板20插入至培养槽11的槽底;所述第一针头41的末端与负压泵连通(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针头42的末端与培养液注入装置连通(图中未示出)。
所需培养的细胞组织置于细胞培养器皿30的内底面与泡棉31之间,培养基板20与培养槽11密封插接,细胞培养器皿30与培养基板20密封插接,硅胶密封盖40密封细胞培养器皿30的顶部开口,为细胞培养提供了无菌的密封环境;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负压泵通过第一针头41为细胞的培养环境提供负压;培养液通过第二针头42注入培养槽11的槽底,再通过细胞培养器皿30的多孔膜底面进入细胞培养器皿30,实现了培养液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有效避免细胞被污染的同时,保障了观察细胞培养的准确性。
如图2所示,所述泡棉31的顶面覆盖有密封膜32,形成了类似敷料的结构,密封膜32具备阻挡外部污染物的作用,并且有利于泡棉31保持湿润,促进细胞组织的形成。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密封膜32上设置有固定垫33,所述第一针头41通过固定垫33插入泡棉31,所述固定垫33用于固定第一针头41的针尖部位,并且对穿过的第一针头41进行密封,使得负压泵通过第一针头41能够为细胞培养提供有效的负压环境。
如图1~3所示,所述培养基板20的外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21,内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22;所述第一密封槽2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3,所述第二密封槽22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4;所述培养基板20的外筒壁与培养槽1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密封圈23密封,所述培养基板20的内筒壁与细胞培养器皿30的外侧壁通过第二密封圈24密封。
如图3所示,所述培养基板20开设有供第二针头42穿过的通孔25,所述通孔25的顶端开设有倒角,便于第二针头42的插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培养基板20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向上延伸的通槽26,所述通槽26与培养基板20的筒内空间连通,所述通孔25的底端与通槽26连通,便于培养液通过第二针头42注入培养槽11。
如图1所示,所述培养基板20的顶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槽27,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槽27一一对应的限位卡块34,所述限位卡块34插入限位槽27,防止细胞培养器皿30相对于培养基板20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密封圈23的截面直径大于第二针头42的直径,第二针头42在穿过培养基板20的过程中,插入并穿过第一密封圈23,既不破坏第一密封圈23对培养基板20与培养槽11的密封,又对第二针头42进行了密封。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培养的细胞组织置于细胞培养器皿的内底面与泡棉之间,培养基板与培养槽密封插接,细胞培养器皿与培养基板密封插接,硅胶密封盖密封细胞培养器皿的顶部开口,为细胞培养提供了无菌的密封环境;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负压泵通过第一针头为细胞的培养环境提供负压;培养液通过第二针头注入培养槽的槽底,再通过细胞培养器皿的多孔膜底面进入细胞培养器皿,实现了培养液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有效避免细胞被污染的同时,保障了观察细胞培养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多孔板(10)、筒状的培养基板(20)、细胞培养器皿(30)、硅胶密封盖(40)、第一针头(41)和第二针头(42);
所述细胞培养多孔板(10)开设有若干培养槽(11);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的底面由经培养处理的聚碳酸酯多孔膜制成;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内设置有泡棉(31);
所述培养基板(20)插入培养槽(11),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插入培养基板(20);所述培养基板(20)的外筒壁与培养槽(1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的外侧壁与培养基板(20)的内筒壁密封连接;所述硅胶密封盖(40)密封细胞培养器皿(30)的顶部开口;
所述第一针头(41)贯穿硅胶密封盖(40)插入泡棉(31)中,所述第二针头(42)依次贯穿硅胶密封盖(40)和培养基板(20)插入至培养槽(11)的槽底;所述第一针头(41)的末端与负压泵连通,所述第二针头(42)的末端与培养液注入装置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31)的顶面覆盖有密封膜(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32)上设置有固定垫(33),所述第一针头(41)通过固定垫(33)插入泡棉(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板(20)的外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21),内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22);所述第一密封槽(2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3),所述第二密封槽(22)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4);所述培养基板(20)的外筒壁与培养槽(1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密封圈(23)密封,所述培养基板(20)的内筒壁与细胞培养器皿(30)的外侧壁通过第二密封圈(24)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板(20)开设有供第二针头(42)穿过的通孔(25),所述通孔(25)的顶端开设有倒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板(20)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向上延伸的通槽(26),所述通槽(26)与培养基板(20)的筒内空间连通,所述通孔(25)的底端与通槽(26)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板(20)的顶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槽(27),所述细胞培养器皿(30)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槽(27)一一对应的限位卡块(34),所述限位卡块(34)插入限位槽(27)。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3)的截面直径大于第二针头(42)的直径,第二针头(42)在穿过培养基板(20)的过程中,插入并穿过第一密封圈(23)。
CN202022524329.1U 2020-11-04 2020-11-04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Active CN213596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4329.1U CN213596305U (zh) 2020-11-04 2020-11-04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4329.1U CN213596305U (zh) 2020-11-04 2020-11-04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6305U true CN213596305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94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4329.1U Active CN213596305U (zh) 2020-11-04 2020-11-04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63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6749B1 (ja) 2021-12-23 2023-06-05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細胞及び組織シート形成パッケージ並びに細胞注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6749B1 (ja) 2021-12-23 2023-06-05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細胞及び組織シート形成パッケージ並びに細胞注入装置
JP2023094119A (ja) * 2021-12-23 2023-07-05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細胞及び組織シート形成パッケージ並びに細胞注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90473C (en) Culture dish and bioreactor system
ES2659165T3 (es) Casete para ensayos de esterilidad
US5190878A (en) Apparatus for cultivating cells
JP3130132B2 (ja) 加圧液体の微生物試験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13596305U (zh)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US6913580B2 (en) Method of body fluid specimen collection
US2010013668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lturing and preserving tissue constructs
US3726764A (en) Microbiological chamber apparatus
JPS61108373A (ja) 細胞培養装置および方法
US4215198A (en) Sterility testing unit
JP2013538584A (ja) 細胞培養インサート
CN112210499A (zh) 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EP0970183B1 (en) Micropathological patient replica based on unadulterated whole blood
US4187149A (en) Cell culture sampling system
US6170684B1 (en) Flask v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3773683B (zh) 分层式细胞培养板
JP3726188B2 (ja) 中空糸付き器具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8148759A (zh) 一种用于贴壁细胞培养/共培养的多用途透气容器
CN204550625U (zh) 一种静电纺丝支架材料的微加工、组装型固定架
CN211910297U (zh) 一种分子生物学用药用植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
CN219831510U (zh) 细胞培养及显微观测承载装置和细胞显微观测系统
EP1069181A2 (en) Closure assembly for multiwell vessel
CN216425365U (zh) 一种密封性效果好的易挥发材料用保存瓶
JP2018121568A (ja) シート状生体組織の輸送用容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輸送方法
JP2005087029A (ja) 培養装置及び培養キ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