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8159U - 手持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8159U
CN213588159U CN202022093178.9U CN202022093178U CN213588159U CN 213588159 U CN213588159 U CN 213588159U CN 202022093178 U CN202022093178 U CN 202022093178U CN 213588159 U CN213588159 U CN 213588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st
air outlet
connector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31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31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8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8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8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持吸尘器,包括:在抽吸口和排风口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用于产生沿流体通道流动的气流的气流发生器;用于将脏物和灰尘从气流分离的尘气分离器;在进风口及吹风口之间延伸的出风管道,用于将分离后的干净气体吹出;其中,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清洁附件流体连接,至少部分流体通道和至少部分出风管道成型于第一连接件内,其通过设置有用以吹风的出风管道,实现手持吸尘器能够同时吸气和吹气,手持吸尘器还设置有用以对接清洁附件的第一连接件,以此实现手持吸尘器能够轻松与常规的清洁附件的对接,增加手持吸尘器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手持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手持吸尘器可以用于清理一些较小角落里留存的杂物,如汽车内的一些缝隙、键盘的缝隙以及一些电子产品内部的杂物。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其内置电机驱动风机快速旋转,使得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这样就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吸尘口处的灰尘和杂物便随空气被吸入手持吸尘器内。然而,狭小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仅在吸气气流的作用下很难清理干净,此时一般需要将灰尘和杂物在吹起后,在吸气气流的作用下吸入手持吸尘器内。但是,手持吸尘器一般都只具有吸气功能或吹风功能,在同时具有吸和吹气功能的手持吸尘器不易对接安装现有的常规清洁附件,限制手持吸尘器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能够同时吸气和吹气,且能够与清洁附件对接的手持吸尘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吸尘器,包括:
在抽吸口和排风口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
用于产生沿所述流体通道流动的气流的气流发生器;
用于将脏物和灰尘从所述气流分离的尘气分离器;
在进风口及吹风口之间延伸的出风管道,用于将分离后的干净气体吹出;
其中,所述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清洁附件流体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流体通道和至少部分所述出风管道成型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洁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管道和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的第二管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清洁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管道和用以将所述出风管道密封的密封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流体通道具有抽吸口,所述抽吸口形成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一连接件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道具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二管道和/或第一连接件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方。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尘气分离器的端盖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具有关闭配置和打开配置,在所述关闭配置时,所述端盖将脏物保持在所述尘气分离器内,在所述打开配置时,可以将脏物从所述尘气分离器内清除。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呈椭圆状,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尘气分离器一端的横截面大于远离所述尘气分离器一端的横截面。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吸尘器,其通过设置有用以吹风的出风管道,实现手持吸尘器能够同时吸气和吹气,手持吸尘器还设置有用以对接清洁附件的第一连接件,以此实现手持吸尘器能够轻松与常规的清洁附件的对接,增加手持吸尘器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出的手持吸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手持吸尘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手持吸尘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手持吸尘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手持吸尘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手持吸尘器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100-手持吸尘器 1-壳体 11-开口 2-气流发生器 20-收容腔 21-出风口 22-电机 23-叶轮 24-输出轴 25-输送通道 26-进风海帕 3-尘气分离器 31-罩壳 32-尘气分离件 321-除尘口 33-固定架 34-端盖 341-通孔 35-锁定机构 351-第一卡持件 352-第二卡持件 353-按压件 36-尘杯 4-流体通道 41-抽吸口 42-排风口 421-第一排风孔 5-出风管道 51-进风口 511-第一进风孔 52-吹风口 53-第一风道 54-第二风道 55-第三风道6-支撑结构 61-调节腔 62-调节机构 621-调节件 6211-第二进风孔 6212-第二排风孔622-推钮 7-手柄 8-第一连接件 9-第二连接件 91-第一管道 92-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见图1、图2和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所示的手持吸尘器100,包括:壳体1、在抽吸口41和排风口42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4、设置在壳体1内且用于产生沿流体通道4流动的气流的气流发生器2、用于将脏物和灰尘从气流分离的尘气分离器3、具有进风口51及吹风口52的出风管道5、用于支撑尘气分离器3的支撑结构6、用于在使用过程中操纵手持吸尘器100的手柄7、及设置在手柄7下方的电池包(未图示)。其中,出风管道5在进风口51及吹风口52之间延伸,用于将分离后的干净气体吹出。电池包用以给手持吸尘器100供电,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包也可直接为外接市电的电源线,但是电源线的长度有限制,使得手持吸尘器100在使用中会受到距离的限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手持吸尘器100的整体美观性,电池包和尘气分离器3分别设置在手柄7的两侧,电池包位于手柄7的下方,从而使得手持吸尘器100的重心集中在手柄7上,提高手持吸尘器100的操作舒适度。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包的位置也可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为了使得手持吸尘器100的结构更为紧凑,在本实施例中,尘气分离器3横向设置在壳体1上,气流发生器2横向设置在壳体1内,同时达到提高手持吸尘器100整体的美观性,且更利于尘气的分离,以提高除尘效率。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尘气分离器3也可纵向设置在壳体1上,气流发生器2也可纵向设置在壳体1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气流发生器2的旋转轴线和尘气分离器3的纵向轴线基本重合,且手柄7的轴线延伸穿过气流发生器2和尘气分离器3之间的区域,此设计便于在手柄7上施力和掌握整个手持吸尘器100的平衡,从而使得手持吸尘器100的整机的布局更加合理,手持更加轻松。
外界尘气自抽吸口41进入到尘气分离器3中,尘气分离器3包括罩壳31、设置在罩壳31内且与抽吸口41连通的尘气分离件32、设置在罩壳31内且用以支撑固定尘气分离件32的固定架33、及设置在罩壳31内的尘杯36。
罩壳31为中空圆柱形结构,罩壳31远离气流发生器2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以封堵罩壳31的端盖34,罩壳31和端盖34围设形成用以存储的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即为尘杯36。尘杯36用以以放置分离后的灰尘和杂物,为了方便对该尘杯36内的脏物进行清理,因此端盖34与罩壳31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端盖34具有关闭配置和打开配置,在关闭配置时,端盖34将脏物保持在尘气分离器3内,在打开配置时,可以将脏物从尘气分离器3内清除。具体的,端盖34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罩壳31上,端盖34的上端上设置有锁定机构35,端盖34通过锁定机构35与罩壳31可拆卸设置,进而方便对罩壳31进行清理。
请结合图3,锁定机构35包括设置在罩壳31上的第一卡持件351、及设置在端盖34上且与第一卡持件351配合的第二卡持件352,第一卡持件351和第二卡持件352配合以将罩壳31与端盖34锁定或释放。第一卡持件351和第二卡持件352的其中之一为凹槽,第一卡持件351和第二卡持件352的另一个为与凹槽卡持的凸起。锁定机构35还包括与凸起连接的按压件353,施加外力于按压件353以带动凸起相较于凹槽移动,继而使得凸起与凹槽卡合或脱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件351为凸起351,第二卡持件352为凹槽352,按压件353设置在罩壳31上,按压件353与凸起351为一体成型设置且按压件353与凸起351同步移动。当罩壳31与端盖34安装时,按压件353位于罩壳31上以暴露,方便按压。当需要对罩壳31进行拆卸清理时,只需要按压该按压件353,按压件353带动凸起351相对凹槽352脱离,从而使得端盖34上端从手持吸尘器100的罩壳31上脱离,因端盖34下端转动连接在罩壳31上,故端盖34翻转至罩壳31下方,当罩壳31清理完全后,只需要将端盖34从下方向上翻转并封闭罩壳31,在凸起351与凹槽352的配合下,将端盖34锁定在罩壳31上,操作简单。该按压件353和凸起351在罩壳31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例如一体成型等,或分体安装后进行固定连接等,在此不做赘述。端盖34与罩壳3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为常规方式(按钮和按孔的配合),在此不做赘述。
固定架33固定在罩壳31内,固定架33围设形成有圆柱形收容空间,尘气分离件32设置在该收容空间内,使得尘气分离件32的纵长轴线和罩壳31的纵向轴线基本重合,以此实现尘气分离件32与罩壳31的内壁之间具在间隙,该间隙为尘杯36的一部分,尘气分离件32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架33上,从而方便尘气分离件32的拆卸和更换。
请结合图5,端盖34上形成有通孔341,尘气分离件32通过通孔341与抽吸口41连通,以将气流经过抽吸口41进入到尘气分离件32内并进行尘气分离。尘气分离件32一端通过通孔341与抽吸口41连通,另一端具有除尘口321,除尘口321朝向下方,尘气从抽吸口41进入到尘气分离件32内,然后从除尘口321流出,尘气中的灰尘或杂物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尘气分离件32与罩壳31的内壁形成的间隙内,即,沉积到尘杯36内,因气体重量较轻,不受重力作用,气体在气流发生器2的作用下流向气流发生器2所在位置,以此实现尘气分离。为了提高尘气分离效率以及使得尘气分离件32的结构更加合理,除尘口321倾斜朝向下方设置,除尘口321倾斜的具体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分离效果进行设置,尘气在倾斜的除尘口321流出时,气体在倾斜的除尘口321的作用下,能够向尘气分离件32的侧方向流去,以此使得灰尘和气流能够高效率分离。
气流发生器2包括电机22和由电机22驱动的叶轮23,电机22和叶轮23一体成型设置或分体式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气流发生器2包括一体成型的电机22和叶轮23,叶轮23固定在电机22的输出轴24上,启动电机22时,输出轴24带动叶轮23转动,产生气流。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气流发生器2也可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电池包与气流发生器2电性连接以给气流发生器2供电。
请参见图2,气流发生器2设置在部分壳体1围设形成的收容腔20内,本实施例中,收容腔20同样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收容腔20和尘杯36连通且直径尺寸相同,形成收容腔20的部分壳体1和形成尘杯36的罩壳31对接并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螺钉固定、卡槽和卡块配合等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以此方便尘气分离器3和气流发生器2的拆卸。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形成收容腔20的部分壳体1和罩壳31可一体成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将气流发生器2和尘气分离器3的重心集中且使得重心靠近手柄7设置,气流发生器2靠近尘气分离器3设置,叶轮23设置在电机22远离尘气分离器3的一端,即气流发生器2的进风端设置在远离尘气分离器3的一端。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持吸尘器100的尘气分离效率,尘气分离器3分离后的气流在进入气流发生器2之前还经过进风海帕26再次过滤,进风海帕26设置在气流发生器2远离尘气分离器3的一侧,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尘气分离器3过滤后的气流仍然存在尘土,继而将尘土带入至气流发生器2内,长期使用后尘土会在气流发生器2处堆积,影响气流发生器2的运行,同时也减少手持吸尘器100的使用寿命。
进风海帕26设置在气流进入气流发生器2之前的位置,使得从尘气分离器3流出的气流经过再次过滤。可选的,进风海帕26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内,以此方便进风海帕26的更换。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风海帕26还可以是其他用以过滤的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使从尘气分离件32的除尘口321流出的气流经过气流发生器2的外侧并流向进风海帕26,在收容腔20内且气流发生器2的外侧设置有将气流导向进风海帕26的输送通道25,该输送通道25形成在壳体1内壁上,以此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请结合图6,输送通道25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输送通道25相对设置在气流发生器2的两侧,以此提高输送气流效率。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通道25设置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气流发生器2具有出风口21,出风口21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风口21设置在壳体1两侧,本实施例中,两个出风口21分别设置在两个输送通道25之间的壳体1上,以此实现气流从输送通道25进入到进风海帕26,再进入到气流发生器2,而后从出风口21流出,因输送通道25的存在,进出气流发生器2的气流不会产生干涉,效率高。关于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的具体数量和具体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手持吸尘器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8,第一连接件8与清洁附件流体连接,至少部分流体通道4和至少部分出风管道5成型于第一连接件8内。流体连接即为第一连接件8和清洁附件连通,且气流可以从第一连接件8流到清洁附件内,或者气流也可以从清洁附件流到第一连接件8内。该清洁附件可以为清洁头、清理缝隙的清洁工具等等任何所需要的工具,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一连接件8呈椭圆状,且第一连接件8靠近尘气分离器3一端的横截面大于远离尘气分离器3一端的横截面,从而增大出风管道5内气流的流速。第一连接件8设置于尘气分离器3的端盖34上,第一连接件8与尘气分离器3可拆卸连接,即第一连接件8与端盖34为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8和端盖34的连接方式为卡接,但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比如螺纹连接等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连接件8和端盖34同样在下端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第一连接件8和端盖34同样在上端通过锁定机构35锁定或释放。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8和端盖34相对固定,因第一连接件8位于端盖34的外侧,为了简化结构,凹槽352可形成在第一连接件8上。在端盖34相对壳体1拆卸时,第一连接件8与端盖34同步拆卸,同步翻转,在端盖34相对壳体1翻转以将罩壳31密封时,第一连接件8也同步向上反转。
请参见图2,第一连接件8的设置方便手持吸尘器100与清洁附件对接,清洁附件包括与第一连接件8连接的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9包括与流体通道4连通的第一管道91和与出风管道5连通的第二管道92,第一管道91设置与第二管道92的上方,即第一管道91形成部分流体通道4,第二管道92形成部分出风管道5,以此实现手持吸尘器100在使用清洁附件时,清洁附件能够在吸气的同时,能够吹气。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清洁附件为缝隙清洁工具,用以与第一连接件8对接的第二连接件9即可为清洁附件使用,当清洁附件为清洁头时,第二连接件9为常见的连接清洁头和手持吸尘器100的连接杆。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连接件8连接的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9包括与流体通道4连通的第一管道91和用以将出风管道5密封的密封件(未图示),即第二连接件9只具有形成部分流体通道4的第一管道91,而封堵出风管道5,以此实现手持吸尘器100只能吸气,不能吹气,从而增加手持吸尘器100的使用场景。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清洁附件的更换,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等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请参见图2和图7,抽吸口41形成在第一管道91和/或第一连接件8上,在手持吸尘器100未连接第一连接件8时,抽吸口41形成在第一连接件8上,在手持吸尘器100连接第一连接件8时,抽吸口41形成在第一管道91上。出风管道5的吹风口52形成在第二管道92和/或第一连接件8上,在手持吸尘器100未连接第一连接件8时,吹风口52形成在第一连接件8上,在手持吸尘器100连接第一连接件8时,吹风口52形成在第一管道91上。以此方便清洁附件对缝隙灰尘的清理。
支撑结构6设置在手柄7和尘气分离器3之间且限定有出风管道5,出风管道5用于将至少部分气流发生器2下游的气流输送至出风管道5的吹风口52。支撑结构6设置于尘气分离器3下方。支撑结构6围设在尘气分离器3和壳体1的下方,且支撑结构6与尘气分离器3和壳体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出风管道5部分形成在该收容空间内。
请结合图2和图8,出风管道5包括与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相连通的第一风道53、位于第一风道53下游且位于尘气分离器3下方的第二风道54、及位于第二风道54下游的第三风道55。其中,第一风道53和第二风道54形成在支撑结构6内,第一风道53垂直气流流通方向的截面积沿气流流通方向逐渐减小,以此实现增大出风管道5内的气流的流速。第二风道54垂直气流流通方向的横截面沿气流流通方向基本相等,从而稳定出风管道5内的气流的流速。至少部分第三风道55设置于手持吸尘器100的清洁附件中,本实施例中,第三风道55形成在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上。出风管道5和流体通道4基本平行,且出风管道5位于流体通道4的下方,从而实现手持吸尘器100能够同时吸气和吹气。
请参见图2和图4,手持吸尘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和出风管道5的进风口51之间的调节腔61、及至少部分设置在调节腔61内的调节机构62,调节机构62用于分配排风口42和进风口51之间的风量,以使至少部分气体自进风口51进入至出风管道5内,并自吹风口52吹出至壳体1外,其中该气体为经过分离后的干净气体。调节腔61与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出风管道5和排风口4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腔61形成在支撑结构6与壳体1形成收容空间内,排风口42具体的形成在支撑结构6上且与调节腔61连通。
在尘气分离器3分离后的气体自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进入至调节腔61内,并在调节机构62的作用下,部分气体自排风口42直接流出至壳体1外,剩余气体自进风口51进入至出风管道5内,并自吹风口52吹出至壳体1外。
调节机构62包括可相对于进风口51移动以调节进风口51的进风面积的调节件621。于高度方向上,调节件621至少部分高于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最低端,从而能够更高效率地分配气流到出风管道5和排风口42。进风口51包括若干个第一进风孔511,调节件62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进风孔6211,移动调节件621,以使得第一进风孔511与第二进风孔6211重叠或部分错位或完全错位,进而调节进风口51的进风面积以调节进风量。本实施例中,进风口51可以为第一格栅51,该第一格栅51固定设在调节腔61和出风管道5之间,该第一格栅51为弧形结构且围设在壳体1外壁上,出风管道5的进风口51设置在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的前方,以此实现气流从出风口21流出后全部进入到调节腔61内。调节件621上的若干个第二进风孔6211形成与该第一格栅51配合的第二格栅,移动调节件621,从而实现第二格栅与第一格栅51重叠或部分错位或完全错位。
调节件621移动调节进风口51的进风面积的同时调节排风口42的进风面积,且进风口51和排风口42的进风面积中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排风口42包括若干第一排风孔421,调节件621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排风孔6212,移动调节件621,以使得第一排风孔421与第二排风孔6212重叠或部分错位或完全错位,进而调节排风口42的进风面积以调节排风量。本实施例中,排风口42也可以为第三格栅42,调节件621的第二排风孔6212形成在有与之配合的第四格栅上,移动调节件621时,第一格栅51和第二格栅之间的进风面积变大时,则第三格栅42和第四格栅之间的进风面积则变小,反之,第一格栅51和第二格栅之间的进风面积变小时,则第三格栅42和第四格栅之间的进风面积则变大,以此实现调节进入出风管道5和进入排风口42的风量,进入出风管道5的气流经过吹风口52吹出,从而在手持吸尘器100清理较小角落里留存的杂物和灰尘时,吹风口52吹出的气流使得狭小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吹起,而后在流体通道4的气流下吸入手持吸尘器100,提高清洁效率,同时,为了避免吹风口52吹出的气流流速过大,尘土会飞出较远距离,而无法从流体通道4的抽吸口41进入,造成清洁效率下降且影响操作的操作舒适度,此时需要减小吹出气流流速,或者,为了避免吹风口52吹出的气流流速过小,尘土飞出距离不足,而无法从流体通道4的抽吸口41进入,造成清洁效率下降,此时需要增大吹出气流流速,本实施例中,只需要移动调节件621即可,操作简单。
为了方便移动调节件621,调节机构62还包括与调节件621连接的推钮622,至少部分推钮622突伸出壳体1外,方便操作。具体的,壳体1上开设有开口11,至少部分推钮622通过开口11突伸出壳体1外;开口11的尺寸大于推扭622尺寸,开口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推钮622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内移动以使得第一进风孔511与第二进风孔6211重叠或部分错位或完全错位,以及使得第一排风孔421与第二排风孔6212重叠或部分错位或完全错位,开口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定推扭的移动范围。本实施例中,推钮622与调节件621一体成型设置,但不仅限于此,推扭和调节件621还可以分体式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效率,调节腔61还设置有出口(未图示),出口与冷却电池包的冷却通道连通,以此使得气流流经冷却通道实现对电池包的冷却。或者至少部分出风管道5流经电池包,即出风管道5可先通向手柄7后围绕电池包一圈或多圈,再通向第一连接件8。此外,为了冷却电机22,至少部分出风管道5还可以流经气流发生器2外侧。出风管道5的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手柄7上设置有用以启动或关闭手持吸尘器100的开关,开关为现有结构,且开关控制手持吸尘器100工作也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气流流向为:启动气流发生器2,外界尘气在气流发生器2的作用下自流体通道4的抽吸口41通过通孔341进入至尘气分离器3的尘气分离件32内,并在尘气分离器3的作用下以使得气流中的尘土、脏物与气体分离,尘土、脏物从除尘口321出来并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尘杯36内,分离后的气流沿输送通道25进入到进风海帕26,气流再次分离过滤后成为干净的气体,进入到气流发生器2内,而后自气流发生器2的出风口21流出,进入调节腔61,在调节机构62的作用下,部分干净的气体进入到出风管道5吹出至壳体1外,剩余干净的气体从排风口42流向壳体1外。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吸尘器,其通过设置有用以吹风的出风管道,实现手持吸尘器能够同时吸气和吹气,手持吸尘器还设置有用以对接清洁附件的第一连接件,以此实现手持吸尘器能够轻松与常规的清洁附件的对接,增加手持吸尘器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抽吸口和排风口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
用于产生沿所述流体通道流动的气流的气流发生器;
用于将脏物和灰尘从所述气流分离的尘气分离器;
在进风口及吹风口之间延伸的出风管道,用于将分离后的干净气体吹出;
其中,所述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清洁附件流体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流体通道和至少部分所述出风管道成型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管道和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的第二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清洁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管道和用以将所述出风管道密封的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具有抽吸口,所述抽吸口形成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一连接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具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二管道和/或第一连接件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尘气分离器的端盖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具有关闭配置和打开配置,在所述关闭配置时,所述端盖将脏物保持在所述尘气分离器内,在所述打开配置时,可以将脏物从所述尘气分离器内清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椭圆状,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尘气分离器一端的横截面大于远离所述尘气分离器一端的横截面。
CN202022093178.9U 2020-09-22 2020-09-22 手持吸尘器 Active CN213588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3178.9U CN213588159U (zh) 2020-09-22 2020-09-22 手持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3178.9U CN213588159U (zh) 2020-09-22 2020-09-22 手持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8159U true CN213588159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7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3178.9U Active CN213588159U (zh) 2020-09-22 2020-09-22 手持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81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7824A (zh) * 2021-11-21 2022-04-08 杭州点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家居吸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7824A (zh) * 2021-11-21 2022-04-08 杭州点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家居吸尘器
CN114287824B (zh) * 2021-11-21 2024-02-02 东莞美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家居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0070B2 (ja) ハンディ型電気掃除機
CN110074718B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3536248A (zh) 吸尘器
JP2011111793A (ja) 携帯用ブロワ
CN213588159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3588160U (zh) 手持吸尘器
WO2019210849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4317920U (zh) 手持吸尘器
KR200291206Y1 (ko) 충전식 진공청소기
CN211355203U (zh) 吸尘器
CN209153418U (zh)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EP4074170A1 (en) Blowing-sucking device
EP3604681B1 (en) Backpack tool apparatus
CN213588153U (zh) 清洁头及手持吸尘器
CN213588154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4484386U (zh) 一种新型环保科技型吸尘装置
CN110801176A (zh) 一种吸尘器
CN213588152U (zh) 清洁头及手持吸尘器
CN202739914U (zh) 吸尘器
CN112617656A (zh) 手持吸尘器
CN102813489A (zh) 刚管手柄与吸尘软管的连接结构
CN113598649B (zh) 清洁设备
CN214157201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14804415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4317917U (zh) 手持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ursuit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