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6900U -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6900U
CN213576900U CN202021774870.1U CN202021774870U CN213576900U CN 213576900 U CN213576900 U CN 213576900U CN 202021774870 U CN202021774870 U CN 202021774870U CN 213576900 U CN213576900 U CN 213576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arrel
hole
shell
lamp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48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i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48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6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6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6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包括:卡扣结构、筒体和灯头组件,筒体通过卡扣结构与灯头组件连接;筒体包括电路板组件、筒壳、电池仓、电源输出接口、开关按钮和充电接口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手电筒具有充电结构,并且通过分离筒体与灯头组件的方式,使得筒体能够进行充电的同时,灯头组件可与另外的筒体连接进行照明使用;卡扣结构牢固且操作简单方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灯头组件与筒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进行连接,方便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对灯头组件进行更换,以满足在不同照明需求下对灯光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般的手电筒都采用可多次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代替一次性电池。在二次电池的电量用完时,需要对其进行充电,传统手电筒的充电方式有两种:第一,取出充电电池,用座充充电器来充电。第二,手电筒自带充电插孔,用直充充电器插头插入充电。
对于第一种方式,将充电电池从手电筒中拆出后,放入专用的充电座里充电,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再将其取出装回手电筒中使用。该方式的手电筒对电池充电时必须将电池进行拆卸,使用较为不便,频繁拆装也容易影响手电筒的使用寿命。另外,对不同型号的电池还需要配备专用充电座,通用性差,产品的成本也较高。
而第二种方式由于充电插头直接设置在手电筒上,所以该方式的手电筒充电时,整个手电筒不能移动,因此,其适用范围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用以解决手电筒充电时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包括:
灯头组件;
卡扣结构;
筒体,所述筒体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所述筒体包含有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含有第一外壳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外壳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大小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上下两端还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
进一步的,电路板组件还包含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大小适配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上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中心还设置有一凸起块。
进一步的,第一电路板的中心设置有一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外壳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充电接口大小适配的第四通孔,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靠连接。
进一步的,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
进一步的,筒体上还设置有一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通过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凸起块相靠连接。
进一步的,筒体还包括筒壳,所述筒壳上设置有一卡槽,所述筒体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充电接口盖,所述充电接口盖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筒壳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盖的中心与所述充电接口相靠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电路板下端卡接有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下端设置有电池仓。
进一步的,第二电路板上方设置有电源输出接口,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下端设置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手电筒具有充电结构,并且通过分离筒体与灯头组件的方式,使得筒体能够进行充电的同时,灯头组件可与另外的筒体连接进行照明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扣结构牢固且操作简单方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灯头组件与筒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进行连接,方便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对灯头组件进行更换,以满足在不同照明需求下对灯光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扣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爆炸剖视图。
图中,1、卡扣结构,11、伸缩套,111、第一斜面,112、第一台阶,113、第二斜面,12、接口套,121、第一凹槽,122、固定环,123、第一通孔,124、弹性件,13、复位弹簧,2、筒体,21、电路板组件,211、第一外壳,2111、第一螺纹孔,2112、第一螺钉,2113、第二螺纹孔,2114第四通孔、212、第一电路板,2121、第二通孔,2123、充电接口,213、第二电路板,2131、第三通孔,2132、第二螺钉,2133、凸起块,214、第三电路板,215、第二外壳,2151、第五通孔,22、筒壳,221、卡槽,23、电池仓,24、电源输出接口,25、开关按钮,26、充电接口盖,3、灯头组件,31、连接插口,311、第三凹槽,312、第一插装孔,313、插针,314、第三密封圈,32、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包括:卡扣结构1、筒体2和灯头组件3,筒体2通过卡扣结构1与灯头组件3连接。
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筒体2包括电路板组件21、筒壳22、电池仓23、电源输出接口24、开关按钮25和充电接口盖26。
电路板组件21包含有第一外壳211和第一电路板212,第一外壳21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111,第一电路板21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第一螺纹孔2111大小适配的第二通孔2121,第二通孔2121上设置有第一螺钉2112,第一螺钉2112与第一螺纹孔2111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电路板212与第一外壳211固定连接,第一外壳211的上下两端还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113。
第一电路板212的中心设置有一充电接口2123,第一外壳211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充电接口2123大小适配的第四通孔2114,充电接口2123与第四通孔2114相靠连接。
电路板组件21还包含有第二电路板213,第二电路板213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113大小适配的第三通孔2131,第三通孔上设置有第二螺钉2131,第二螺钉2132与第二螺纹孔2131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二电路板213与所述第一外壳211固定连接,第二电路板213的中心还设置有一凸起块2133,第二电路板213下端卡接有第三电路板214,所述第三电路板214下端设置有电池仓23。
电路板组件21还包括第二外壳215,第二外壳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2151。
开关按钮25通过第四通孔2151与第二电路板213上的凸起块2133相靠连接。
筒壳22上设置有一卡槽221,筒体2表面上设置有一充电接口盖26,充电接口盖26通过卡槽221与筒壳22连接,充电接口盖26的中心与充电接口2123相靠连接。
第二电路板213上方设置有电源输出接口24,电源输出接口24与灯头组件3连接,电源输出接口24下端设置有电极片241,电极片用于与第一电路板212和第二电路板213连接。
通过打开充电接口盖26,使得充电接口2123与外部充电器连接,就能使安装在电池仓23中的电池得到充电。
本实用新型手电筒具有充电结构,并且通过分离筒体2与灯头组件3的方式,使得筒体2能够进行充电的同时,灯头组件3可与另外的筒体连接进行照明使用;
如图5所示,卡扣结构1包括有:伸缩套11、接口套12和复位弹簧13。
接口套12,位于伸缩套11内侧,与伸缩套11相靠连接,伸缩套11内周面与接口套12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3,接口套12上端环形设置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上设置有固定环122,接口套12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23及设置于第一通孔中的弹性件124。
伸缩套11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111,固定环122的一侧与第一斜面111相靠连接。
接口套12下端环形设置有第一台阶112,第一台阶112下方环形设置有第二斜面113。
当伸缩套11向下运动时,第一斜面111不再与固定环122连接,并且当第一斜面111向下运动到与弹性件124接触,使得弹性件124能够向外转动,从而与弹性件124卡合的结构能够从上述卡扣结构1中分离出来,该卡扣结构1牢固且操作简单方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图6所示,灯头组件3包括连接插口31和灯头32,连接插口31与灯头32通过卡扣连接,连接插口31外周面的中部设置有能与弹性件124卡合的第三凹槽311,连接插口31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一插装孔312,所述第一插装孔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插针313。
第三凹槽311下方环形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14,在灯头组件3与卡扣结构1连接时,第三密封圈314与卡扣结构1中的接口套12内壁密封连接。
灯头组件3与卡扣结构1的连接时通过连接接口31上的第三凹槽311在深入卡扣结构1时,与卡扣结构1中的弹性件124进行卡合,使得弹性件124刚好能够卡合在第三凹槽311上,卡扣结构牢固且操作方便,当需要更换灯头组件3时,只需要滑动卡扣结构1上的伸缩套11,使得第一斜面111不再与固定环122连接,并且当第一斜面111向下运动到与弹性件124接触,弹性件124向外转动后不再与第三凹槽311卡合,灯头组件3就能从卡扣结构中分离出来。
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灯头组件与筒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进行连接,方便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对灯头组件进行更换,以满足在不同照明需求下对灯光的要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头组件;
卡扣结构;
筒体,所述筒体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所述筒体包含有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含有第一外壳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外壳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大小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上下两端还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含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大小适配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上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中心还设置有一凸起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中心设置有一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外壳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充电接口大小适配的第四通孔,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一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通过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凸起块相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还包括筒壳,所述筒壳上设置有一卡槽,所述筒体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充电接口盖,所述充电接口盖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筒壳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盖的中心与所述充电接口相靠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下端卡接有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下端设置有电池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方设置有电源输出接口,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下端设置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
CN202021774870.1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Active CN213576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4870.1U CN213576900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4870.1U CN213576900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6900U true CN21357690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4870.1U Active CN213576900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6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1069A (en) End cap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instrument handle
CN201096274Y (zh) 工作灯
CN213576900U (zh) 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
CN107046113A (zh) 一种快速更换电池的结构
US7059742B2 (en) Flashlight with power supply adapter
CN218215940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5215801U (zh) 可快速更换电芯的户外手电筒
CN210670194U (zh) 一种手机背夹
CN212909029U (zh) 一种导光电池充电器
CN108692209B (zh) 一种筒状紧急照明装置
CN212840815U (zh) 防水直充电手电筒
CN214535753U (zh) 一种轻便式手电筒
CN214535754U (zh) 一种新型手电筒
CN21621391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辅助用电池
CN211600298U (zh) 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潜水手电筒
CN218936125U (zh) 一种便于更换电池的充电电池模组及充电灯
CN213576899U (zh) 一种手电筒的卡扣结构及手电筒
CN214119748U (zh) 一种分体式夜灯手电筒
CN220627991U (zh) 一种多功能的可移动电池模组
CN215174276U (zh) 一种手持式聚光灯
KR200251979Y1 (ko) 휴대폰 밧데리를 이용한 손전등
CN212510592U (zh) 一种充电手电筒
CN218039635U (zh) 电池结构及强光手电筒
CN210554060U (zh) 直插式车载空气净化充电器
CN218064480U (zh) 隐形式充电电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400 Industrial Park, Simen Tow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Ti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400 Industrial Park, Simen Tow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TALLE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