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7489U - 一种周转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周转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7489U
CN213567489U CN202020920436.3U CN202020920436U CN213567489U CN 213567489 U CN213567489 U CN 213567489U CN 202020920436 U CN202020920436 U CN 202020920436U CN 213567489 U CN213567489 U CN 213567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over
box cover
box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04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卫林
崔华建
黄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ongd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di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di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di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04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7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7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7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周转箱,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放平时分别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接触,受到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支撑,使得所述周转箱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箱盖厚度方向的箱盖通孔,所述左侧壁或右侧壁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箱盖通孔位置适配的侧壁通孔,绑扎带由所述箱盖通孔穿过所述箱盖,并由所述侧壁通孔穿出到所述周转箱外部,在所述周转箱外部实现自锁,使得所述箱盖被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方,实现所述周转箱的封箱。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周转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其开箱时间短、不会对箱体带来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周转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周转箱。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本身不带包装的产品的长途或短途运输,通常需要周转箱,例如,对于农产品或生鲜产品,通常都需要周转箱,一方面便于搬运、计数,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对这些产品起到保护的作用。一般来讲,这些周转箱都是泡沫箱或纸箱,只能够使用一次,不具有重复使用的可能性。这就对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这种一次性使用的周转箱的成本也比较高。为克服上述问题,已经开始采用能够多次使用的周转箱,例如可折叠周转箱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周转箱的封箱都是使用胶纸粘贴在箱盖之间或箱盖和侧壁的重叠的位置进行封箱的,但是这种封箱的方法需要揭开或切断胶纸。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周转箱或包装箱来讲,当然不存在问题。但是,对于多次重复使用的周转箱而言,这种封箱方式打开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也可能对箱体带来一定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打开封箱、可能对箱体带来一定的伤害的缺陷,提供一种开箱时间短、不会对箱体带来损伤的一种周转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周转箱,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分别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放平时分别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接触,受到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支撑,封闭所述前、后、左、右侧壁围合空间上方的开口,使得所述周转箱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箱盖厚度方向的箱盖通孔,所述左侧壁或右侧壁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箱盖通孔位置适配的侧壁通孔,绑扎带由所述箱盖通孔穿过所述箱盖,并由所述侧壁通孔穿出到所述周转箱外部,在所述周转箱外部实现自锁,使得所述箱盖被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方,实现所述周转箱的封箱。
更进一步地,所述位置适配包括所述侧壁通孔均位于与其配合的箱盖通孔所在的同一侧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箱盖通孔位置对齐,使得穿过所述箱盖通孔的绑扎带直接进入所述侧壁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壁通孔在所述侧壁中向下延伸设定深度并贯穿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在搬运所述周转箱时放置手的把手凹陷,所述把手凹陷包括在该侧壁外表面形成的由下向上逐渐加深到设定深度的凹陷;所述侧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把手凹陷的顶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的靠近其左右边沿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箱盖通孔,所述左右侧壁的相适配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侧壁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上均设置有所述箱盖通孔,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上的箱盖通孔位置相适配的两个侧壁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上分别设置有具有凹凸配合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用于提高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封闭所述侧壁围合空间的密封程度;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的重叠部分使得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在密封所述侧壁围合空间时,需要同时动作才能打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右侧壁顶部设置有向上突起的侧壁固定条,所述侧壁固定条用于设置在所述箱盖上的箱盖固定凹陷配合,使得所述箱盖置在所述侧壁顶面时其位置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固定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面两端,其设置位置靠近所述侧壁围合的空间,其厚度为其所在侧壁厚度的一半。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固定凹陷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的左右边沿,其设置位置和尺寸与所述侧壁固定条相适配,使得在所述箱盖放置在所述侧壁顶面时,所述顶盖固定条进入所述顶盖固定凹陷。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周转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箱盖和侧壁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箱盖通孔,使得能够利用市场上现有的绑扎带(例如,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尼龙绑扎带),能够快速实现周转箱的封箱;并且在对于已经封箱的周转箱,只需要剪开封箱的绑扎带即可实现开箱;这些操作基本不涉及箱体,因此不会对箱体造成伤害,而实现封箱和剪开绑扎带的时间远远小于现有的使用胶纸封箱的时间,也避免拆开胶纸时可能对箱体带来的损害;如果采用特制的绑扎带的话,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因此,其开箱时间短、不会对箱体带来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周转箱实施例中该周转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右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一种情况下右侧壁上的侧壁固定条和第一箱盖上的对应的侧壁固定凹陷的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4是所述实施例中第二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周转箱实施例中,该周转箱包括底座1、前侧壁2、后侧壁3、左侧壁4、右侧壁5以及分别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前侧壁2和后侧壁3上的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7,所述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7放平时(即箱盖封闭该周转箱时)分别与所述左侧壁4和右侧壁5接触或放置在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顶面,受到所述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支撑,封闭所述前、后、左、右侧壁围合空间上方的开口,使得所述周转箱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一箱盖6或第二箱盖7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箱盖厚度方向的箱盖通孔8,所述左侧壁4或右侧壁5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箱盖通孔8位置适配的侧壁通孔9,绑绑扎带(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绑扎带为市售的自锁型绑扎带,例如常用的尼龙自锁绑扎带)由所述箱盖通孔8穿过所述箱盖,并继续由所述侧壁通孔9穿出到所述周转箱外部,在所述周转箱外部实现自锁,使得所述箱盖被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方,实现所述周转箱的封箱。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述箱盖和侧壁上设置位置相互配合的通孔,提供给自锁式绑扎带一个能够作用于箱盖和侧壁的机构,使得箱盖和侧壁通过上述自锁式绑扎带被连接在一起,于是实现对该周转箱的封闭。对于设置在箱盖上或侧壁上的通孔而言,其设置的箱盖、设置箱盖的一端还是两端、设置在一个箱盖还是两个箱盖均设置,与其箱盖的结构是相关的。多数情况下,会在一个箱盖,例如第一箱盖6的两端设置箱盖通孔8,并在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相应位置上设置对应的侧壁通孔9,这种情况是两个箱盖之间有互锁的关系,第一箱盖6不能移动时,第二箱盖7也不能移动,因此只要固定第一箱盖6即可;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可能箱盖之间并没有上述关系,是独立的,此时,就要在两个箱盖的两端分别设置上述箱盖通孔9,并在相应的侧壁位置上设置侧壁通孔9,将两个箱盖分别锁住,从而实现整个周转箱的封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适配包括所述侧壁通孔9均位于与其配合的箱盖通孔8所在的同一侧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箱盖通孔8位置对齐,使得穿过所述箱盖通孔8的绑扎带能够直接进入所述侧壁通孔9。例如,如果一个箱盖通孔8处于一个箱盖的右边,则位置适配是指在右侧壁5的相应位置上设置上述侧壁通孔9,这个相应的位置是指当上述绑扎带穿过上述箱盖通孔8后,能够自然地进入上述侧壁通孔9,不需要调整绑扎带的方向或不需要大幅调节绑扎带的方向。
为了使得绑扎带与侧壁之间的连接较为牢固,所述侧壁通孔9在所述侧壁中向下延伸设定深度并贯穿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具体来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在搬运所述周转箱时放置手的把手凹陷13,请参见图2,所述把手凹陷13包括在该侧壁外表面形成的由下向上逐渐加深到设定深度的凹陷;在该凹陷的顶部,有一个由所述侧壁外表面向该侧壁内部深入设定深度的顶面,所述侧壁通孔9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把手凹陷13的顶部。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侧壁通孔9开始与该侧壁的顶面,结束于上述把手凹陷13的、内陷的顶面,绑扎带由上述箱盖上的箱盖通孔进入,穿过上述箱盖后进入上述侧壁通孔9,并由上述把手凹陷13的顶面伸出,于是,可以在上述把手凹陷13的顶面折回并与未进入上述箱盖通孔8的绑扎带部分实现自锁,将上述箱盖和侧壁固定在一起,不能分开。
在本实施例中,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箱盖6或第二箱盖7的靠近其左右边沿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箱盖通孔8,所述左、右侧壁的相适配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侧壁通孔9。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7上均设置有所述箱盖通孔8,所述左侧壁4和右侧壁5上分别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上7的箱盖通孔8位置相适配的两个侧壁通孔9。
大多数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箱盖是互锁的,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第二箱盖7的结构,第一箱盖6的结构大致与其相同,不同点仅仅在于第一箱盖6虽然也有重叠部分,但是其结构刚好与图4中的重叠结构相反或互补,使得两个箱盖互锁。请参见图4,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上分别设置有具有凹凸配合的重叠部分12,所述重叠部分12用于提高所述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7封闭所述侧壁围合空间的密封程度;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的重叠部分使得所述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7在密封所述侧壁围合空间时,需要同时动作才能打开。由图4中可以看到,第二箱盖7的重叠部分12包括突出部和在突出部上方的凹入部,其突出部在下,凹入部在上;此时,第一箱盖6的重叠部分12包括凹入部和在上述凹入部上方的突出部,其凹入部在下,突出部在上,当上述第二箱盖7放平时,第一箱盖6放平,第一箱盖6的凹入部和第二箱盖7的突出部配合,第一箱盖6的突出部和第二箱盖7的凹入部配合,第二箱盖7对第一箱盖6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于是封闭整个箱体上方的开口。此时,第一箱盖6不移动,第二箱盖7是不能移动的。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箱盖形成定位与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突起的侧壁固定条11,所述侧壁固定条11用于设置在所述箱盖(同样包括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7)上的箱盖固定凹陷10配合,使得所述箱盖放置在所述侧壁顶面时其位置固定且得到支撑。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安装在前侧壁2上的第一箱盖7上的箱盖固定凹陷10和与该箱盖固定凹陷10配合的、设置在右侧壁5上的侧壁固定条11。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箱盖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述箱盖固定凹陷10;同样地,每个上述箱盖固定凹陷10均对应与设置在上述左侧壁4或右侧壁5上不同位置的侧壁固定条11。故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箱体上共有4个箱盖固定槽10和4个对应的箱盖固定条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固定条11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顶面的两端,其设置位置靠近所述侧壁围合的空间,其厚度为其所在侧壁厚度的一半。所述顶盖固定凹陷1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箱盖6和第二箱盖7的左右边沿,其长度贯穿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的宽度方向,其设置位置和尺寸与所述侧壁固定条11相适配,使得在所述箱盖放置在所述侧壁顶面时,所述顶盖固定条11进入所述顶盖固定凹陷10,从而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周转箱,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分别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放平时分别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接触,受到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支撑,封闭所述前、后、左、右侧壁围合空间上方的开口,使得所述周转箱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箱盖厚度方向的箱盖通孔,所述左侧壁或右侧壁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箱盖通孔位置适配的侧壁通孔,绑扎带由所述箱盖通孔穿过所述箱盖,并由所述侧壁通孔穿出到所述周转箱外部,在所述周转箱外部实现自锁,使得所述箱盖被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方,实现所述周转箱的封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适配包括所述侧壁通孔均位于与其配合的箱盖通孔所在的同一侧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箱盖通孔位置对齐,使得穿过所述箱盖通孔的绑扎带直接进入所述侧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通孔在所述侧壁中向下延伸设定深度并贯穿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在搬运所述周转箱时放置手的把手凹陷,所述把手凹陷包括在该侧壁外表面形成的由下向上逐渐加深到设定深度的凹陷;所述侧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把手凹陷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的靠近其左右边沿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箱盖通孔,所述左右侧壁的相适配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侧壁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上均设置有所述箱盖通孔,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上的箱盖通孔位置相适配的两个侧壁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上分别设置有具有凹凸配合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用于提高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封闭所述侧壁围合空间的密封程度;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的重叠部分使得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在密封所述侧壁围合空间时,需要同时动作才能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壁顶部设置有向上突起的侧壁固定条,所述侧壁固定条用于设置在所述箱盖上的箱盖固定凹陷配合,使得所述箱盖置在所述侧壁顶面时其位置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固定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面两端,其设置位置靠近所述侧壁围合的空间,其厚度为其所在侧壁厚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顶盖固定凹陷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的左右边沿,其设置位置和尺寸与所述侧壁固定条相适配,使得在所述箱盖放置在所述侧壁顶面时,所述顶盖固定条进入所述顶盖固定凹陷。
CN202020920436.3U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周转箱 Active CN213567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0436.3U CN213567489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周转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0436.3U CN213567489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周转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7489U true CN213567489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0436.3U Active CN213567489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周转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7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19829A (en) Closure for pourable materials container
EP1786686B1 (en) Comestible product dispens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9102446B2 (en) Tamper evident thermoformed plastic clamshell container
US20160137335A1 (en) Reusable container
KR101531005B1 (ko) 담배 제품용 강성 담배갑
AU2010274239B2 (en) Bag in box packaging having an insertable tray
UA47488C2 (uk) Складаний контейнер
GB2250271A (en) Unitary closure for a container
EP0393734A1 (en) Airtight lid with flip top feature
CN213567489U (zh) 一种周转箱
JPH0513712Y2 (zh)
US20070181574A1 (en) Packaging for butter or similar products
JP4152119B2 (ja) 段ボール製包装箱
KR200394927Y1 (ko) 포장박스
JPH10278962A (ja) 包装容器用内容物取り出し具の取付け構造
RU192881U1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еугольного сандвича
JPS636017Y2 (zh)
JP2004189337A (ja) 包装用容器
KR200360911Y1 (ko) 과채류 포장 상자
JP2017154774A (ja) 容器
JPH0311141Y2 (zh)
JP3054767B1 (ja) 卵容器
JP2000168773A (ja) 蓋付き折り畳みコンテナ
JPH09175527A (ja) 段ボール製包装容器のフラップによるロック構造
JP3585810B2 (ja) 紙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5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30

Address after: 210018 No. 2, Building 7, Dongliyuan, Yincheng Dongyuan,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Hongd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09, Comprehensive Service Building, Nanshan Yungu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4093 Liuxian Avenu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ONGDING IO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