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5765U - 一种后保险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保险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5765U
CN213565765U CN202022126465.5U CN202022126465U CN213565765U CN 213565765 U CN213565765 U CN 213565765U CN 202022126465 U CN202022126465 U CN 202022126465U CN 213565765 U CN213565765 U CN 213565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ipe body
rear bumper
extension
horizontal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64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观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264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5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5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5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保险杠,包括横杆,接于横杆同一侧面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横杆垂直且分别靠近横杆的两端,每个支撑杆均设有朝上的延长杆,每个支撑杆和每个延长杆均设有连接件,两个支撑杆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以及两个延长杆通过另外两个连接件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进而使横杆横向固定于车架的后下方。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结构强度,增加安全系数,同时降低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后保险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保险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汽车或驾驶员在冲撞受力的时候,产生缓冲的装置。
现有的部分车辆的后保险杠仅仅是一块塑料件,防撞能力很弱,而更偏重于美观,导致了后保险杠一碰便碎,失去了原有的防撞功能,无法发挥保护车身的作用。另外,大部分的保险杠还存在造价成本高,安装困难的问题,不管是拆卸,还是安装,均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安装到位。容易出现因安装位置偏差,与车体的衔接缝隙过大,反而影响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高结构强度,增加安全系数,同时降低安装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包括横杆,接于横杆同一侧面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横杆垂直且分别靠近横杆的两端,每个支撑杆均设有朝上的延长杆,每个支撑杆和每个延长杆均设有连接件,两个支撑杆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以及两个延长杆通过另外两个连接件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进而使横杆横向固定于车架的后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车架包括两个平行的纵梁,两个纵梁之间固定焊接多个横梁,而两个纵梁的末端均设有安装孔,连接件锁紧于安装孔中。而横杆一端的一个支撑杆以及该支撑杆上的延长杆均通过连接件和安装孔与其中一个纵梁固定,同理,横杆另外一端的另外一个支撑杆以及该支撑杆上的延长杆均通过另外的连接件和安装孔与另外一个纵梁固定。由于支撑杆和延长杆为两个连接点,形成两点支撑,使得横杆两端被固定。在车体出现碰撞时,横杆先与其他物体接触,从而起到了保护车体的作用。本设备安装简单,省去了复杂的拆装过程。另外,通过支撑杆和延长杆将横杆受到的大部分冲击力传递至车架,一方面提升了横杆的防撞能力,另外一方面减小了车箱收到的冲击力,从而弱化了车箱的受损程度,提高了对车体的保护。
优选地,所述横杆靠近车架的侧面设有两个“U”型件,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通过两个“U”型件与横杆可拆分连接。
支撑杆插入“U”型件凹槽中,然后通过螺栓、螺丝或者螺钉横穿于两者之间,采用常见的连接方式,进一步降低安装难度。
优选地,所述横杆靠近车架的侧面通过焊接与两个支撑杆固定连接。
支撑杆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与横杆连接,根据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应的选择。
优选地,所述延长杆通过焊接与对应的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个支撑杆和两个延长杆对称分布于横杆的两边。
车架的两个纵梁是对称分布的,对应地两个支撑杆也对应分布,根据车架的构造而相应地设置,提高适配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丝杆;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管体的一端均封闭,第一管体的封闭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二管体的封闭端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且丝杆位于第二管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管体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管体的另外一端均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均设有倾角相同的切面;所述丝杆的末端伸入第一管体中且穿出所述第一通孔以使两个切面贴合,通过丝杆继续伸出第一通孔进而使两个切面错位。
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放入纵梁的安装孔中,然后不断旋进螺母,使得两个切面错位。错位后,第一管体的开口端与第二管体的开口端分别朝着径向错位伸出,以顶紧在安装孔的内壁上,一直到螺母拧紧至合适的力矩程度为止。利用连接件代替现有的焊接方式,形成可拆分的连接,省去了复杂的焊接操作,进一步降低安装难度,同时又能保证连接处的牢固性。
优选地,所述丝杆的末端穿过支撑杆的第二通孔或者延长杆的第二通孔后通过螺母拧紧于丝杆,进而使支撑杆或者延长杆夹紧于螺母和第一管体之间。
优选地,纵梁的后部设有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适配的安装孔,通过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插入安装孔中并使第一管体的切面与第二管体的切面错位,进而将连接件锁紧于对应的安装孔中。
优选地,所述横杆、支撑杆和延长杆均为方管。
优选地,所述横杆、支撑杆和延长杆的材料均为合金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图。
附图中,横杆1、支撑杆2、延长杆3、“U”型件4、连接件5、第一管体6、第二管体7、丝杆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切面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包括横杆1,连接于横杆1同一侧面的两个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与横杆1垂直且分别靠近横杆1的两端,每个支撑杆2均设有朝上的延长杆3。其中,横杆1、支撑杆2和延长杆3均为方管,并且所述横杆1、支撑杆2和延长杆3的材料均为合金钢,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所述横杆1靠近车架的侧面设有两个“U”型件4,两个所述支撑杆2分别通过两个“U”型件4与横杆1可拆分连接。支撑杆2插入“U”型件4凹槽中,然后通过螺栓、螺丝或者螺钉横穿于两者之间,采用常见的连接方式,进一步降低安装难度。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固定方式,即横杆1靠近车架的侧面通过焊接与两个支撑杆2固定连接。支撑杆2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与横杆1连接,根据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应的选择。而延长杆3通过焊接与对应的支撑杆2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2和两个延长杆3对称分布于横杆1的两边。车架的两个纵梁是对称分布的,对应地两个支撑杆2也对应分布,根据车架的构造而相应地设置,提高适配性。
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杆2和每个延长杆3均设有连接件5,两个支撑杆2 通过两个连接件5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以及两个延长杆3通过另外两个连接件5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进而使横杆1横向固定于车架的后下方。其中连接件5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5包括第一管体6、第二管体7和丝杆8;所述第一管体6的一端与第二管体7的一端均封闭,第一管体6的封闭端设有第一通孔9,第二管体7的封闭端与所述丝杆8固定连接且丝杆8位于第二管体7的内部;
所述第一管体6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管体7的另外一端均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均设有倾角相同的切面11;所述丝杆8的末端伸入第一管体6中且穿出所述第一通孔9以使两个切面11贴合,通过丝杆8继续伸出第一通孔9进而使两个切面11错位。第一管体6和第二管体7放入纵梁的安装孔中,然后不断旋进螺母,使得两个切面11错位。错位后,第一管体6的开口端与第二管体7的开口端分别朝着径向错位伸出,以顶紧在安装孔的内壁上,一直到螺母拧紧至合适的力矩程度为止。利用连接件5代替现有的焊接方式,形成可拆分的连接,省去了复杂的焊接操作,进一步降低安装难度,同时又能保证连接处的牢固性。所述丝杆8的末端穿过支撑杆2的第二通孔10或者延长杆3的第二通孔10后通过螺母拧紧于丝杆8,进而使支撑杆2或者延长杆3夹紧于螺母和第一管体6 之间。纵梁的后部设有与第一管体6和第二管体7适配的安装孔,通过将第一管体6和第二管体7插入安装孔中并使第一管体6的切面11与第二管体7的切面11错位,进而将连接件5锁紧于对应的安装孔中。
本实施例的具体安装方法是:现将四个连接件5插入两个纵梁的四个安装孔中,然后旋紧螺母使第一管体6和第二管体7固定锁死。横杆1预先与支撑杆2安装固定好,然后将两个支撑杆2通过其上的两个第二通孔10分别套在两个丝杆8上,在丝杆8末端拧紧另外一个螺母以使支撑杆2锁紧。同时,两个延长杆3通过其上的两个第二通孔10分别套在另外两个丝杆8上,在丝杆8 末端拧紧另外一个螺母以使延长杆3锁紧。两个支撑杆2和延长杆3固定锁死后,整体通过四个连接点使横杆1横向固定于车架的后下方,在车体出现碰撞时,横杆1先与其他物体接触,从而起到了保护车体的作用。本设备安装简单,省去了复杂的拆装过程。另外,通过支撑杆2和延长杆3将横杆1受到的大部分冲击力传递至车架,一方面提升了横杆1的防撞能力,另外一方面减小了车箱收到的冲击力,从而弱化了车箱的受损程度,提高了对车体的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后保险杠,包括横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横杆同一侧面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横杆垂直且分别靠近横杆的两端,每个支撑杆均设有朝上的延长杆,每个支撑杆和每个延长杆均设有连接件,两个支撑杆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以及两个延长杆通过另外两个连接件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连接,进而使横杆横向固定于车架的后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靠近车架的侧面设有两个“U”型件,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通过两个“U”型件与横杆可拆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靠近车架的侧面通过焊接与两个支撑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通过焊接与对应的支撑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杆和两个延长杆对称分布于横杆的两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丝杆;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管体的一端均封闭,第一管体的封闭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二管体的封闭端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且丝杆位于第二管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管体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管体的另外一端均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均设有倾角相同的切面;所述丝杆的末端伸入第一管体中且穿出所述第一通孔以使两个切面贴合,通过丝杆继续伸出第一通孔进而使两个切面错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末端穿过支撑杆的第二通孔或者延长杆的第二通孔后通过螺母拧紧于丝杆,进而使支撑杆或者延长杆夹紧于螺母和第一管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纵梁的后部设有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适配的安装孔,通过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插入安装孔中并使第一管体的切面与第二管体的切面错位,进而将连接件锁紧于对应的安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支撑杆和延长杆均为方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支撑杆和延长杆的材料均为合金钢。
CN202022126465.5U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后保险杠 Active CN213565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6465.5U CN213565765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后保险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6465.5U CN213565765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后保险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5765U true CN213565765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6465.5U Active CN213565765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后保险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5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9972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钩安装组件
CN115352527A (zh) 一种后副车架及其车辆
CN213565765U (zh) 一种后保险杠
CN201923053U (zh) 汽车车门防撞杆
CN108820045B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纵梁结构
CN213565764U (zh) 一种新型后保险杠
CN212353898U (zh) 一种轻型货车cfp后下防护梁
CN212796772U (zh) 车辆前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113415342A (zh)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08006895U (zh) 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211494067U (zh) 一种单轨专用车辆牵引杆防护装置
CN111267762A (zh) 一种轻型货车cfp后下防护梁
CN220826587U (zh) 一种后部防护结构及车辆
CN210258311U (zh) 一种铁塑结合高强度保险杠
CN220281325U (zh) 一种可更换式汽车防撞横梁
CN213262600U (zh) 一种微型卡车的前防撞梁结构及微型卡车
CN210027616U (zh) 一种汽车前端水箱的框架
CN218969853U (zh) 一种钢箱三横梁高强护栏装置
CN216185465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15284710U (zh) 一种安全带加强板焊合件
CN211303677U (zh) 一种汽车前盖涂装用五点限位辅具
CN220332786U (zh) 一种汽车前悬置加强梁
CN210555117U (zh) 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4648565U (zh) 一种车架总成
CN216580424U (zh) 一种汽车缓冲切轮式前防撞粱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