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7507U -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7507U
CN213557507U CN202021863039.3U CN202021863039U CN213557507U CN 213557507 U CN213557507 U CN 213557507U CN 202021863039 U CN202021863039 U CN 202021863039U CN 213557507 U CN213557507 U CN 213557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microchip
main body
blade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30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eishan Zhongd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eishan Zho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eishan Zhongd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eishan Zho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30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7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7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7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包括底盘架,安装在底盘架上的车轮和牵引架,安装在底盘架上的轻载微片机,翻转连接于轻载微片机进料口的进料机构,将轻载微片机处理的微片以封闭方式输出的内输送机构,安装在底盘架上的与内输送机构对接的轻载微粒机,与轻载微粒机出料口对接的用于将微粒沿指定方向向外输出的出料机构,以及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可移动的底盘架将轻载微片机和轻载微粒机进行前后端结合,提高了机组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物料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农林废料分散难收集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在现场对物料的连续处理得到直接足够小的微粒产品,充分满足了后续应用领域上对物料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粒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背景技术
环保问题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方面通过相关管控,另一方面进行产业大调,促进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应用来破解环保中的诸多难题。其中,禁止焚烧农林废料是减少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方面,花费了很大的人力财力,但效果难称理想,而且这样的局面也很可能持续下去。
农业废料包括农作物秸秆、稻草等,林业废料包括老的果树,枝丫、树皮、边角料等以及铲除的杂草、灌木等。其大多属于直接砍伐或采集,本身植物纤维含量较高,在砍伐或采集后未经干燥的情况下湿度较大,一般都是作为废物垃圾来处理,后续处理成本很高,并且其数量大、分散面积广、价值低、处理困难、可利用范围窄。现行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将大范围分布的这些农林废料收集后,简单地切断成小块处理,但其仍然是废料,没有市场经济价值,人们没有处理的积极性,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效果依然不理想,很难从本质上去解决这类环保问题。
发明人调研后发现,对于这些直接砍伐\采集的未经干燥\湿度较大\纤维含量较高的树枝\ 农作物\灌木等农林废料,由于其属于植物类物料,在某些特定领域如果能够将其处理至足够细小的程度,则可以发挥作用,产生利用价值,发挥出市场经济价值,反向促进人们处理这类物料的积极性,利用市场经济特性推动环保的执行。例如有机肥生产、蘑菇种植、机制炭生产、养殖业、秸秆还田等。但是,在有肥料生产中,如果物料粒度不够小,会明显增加发酵这类处理工序的时间及影响生产效果和过程,有机肥料厂家自然也不会去考虑回收这类植物垃圾;在蘑菇种植中,若物料达不到常规锯末物料的程度,也难以应用;在机制炭的生产中,对植物原料具有明确要求,粒度必须小于3-5mm;在养殖业中,足够细小的植物类物料可作为饲料填充料使用;在秸秆还田中,若还田的秸秆等植物物料粒度不够小,其在田间形成腐殖质的过程会大大增加,在形成腐殖质前还会影响原本土壤的作用,不但不会增加土壤肥力,还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农业生产活动,等等。
以有机肥行业为例:在建厂、购置设备、收集处理原料等方面目前均有一定收入,但有机肥厂生存能力仍然是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生产成本较高。有机肥有广阔的市场,但仍然需要和其他肥料竞争市场,性价比是关键。只有将成本降下来,才能占有这个广阔的市场。但现有的处理工艺决定了其成本很难降得下来。现在的处理工艺是:收集-存储-干燥-粉碎-混合添加剂-发酵。难点就在收集-存储-干燥-粉碎环节。收集环节:由于这类植物类物质松散且分布广,收集需要花费很多人工费和运费。存储-干燥环节:由于物料松散,存储需要大面积的场地,干燥时间又很长(一般采用自然风干方式,若采用烘干设备,则需要高额设备购置费用和很高的能耗),这就会产生较高的存储费用而且火灾的风险很高。粉碎环节:由于现有工艺只能对干燥物料粉碎加工,动力需求大,能耗高,生产车间噪音,粉尘很大,安全环保生产上存在严重问题,既有火灾风险、爆炸风险,也有员工职业病风险,还对环境空气污染严重。所以有机肥生产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潜在成本都很高,仍然不具备竞争优势,有机肥行业仍然难以发展壮大。并且从理论上讲,广阔的有机肥市场可以使有机肥生产成为消灭农林废料的主要力量,它发展不起来,禁止焚烧就很难推行。
现有将物料处理为较小体积状的产业设备主要为破碎机、削片机。破碎机主要是利用不断转动的锤片结构来将物料锤碎,再通过筛网排出,但只能加工干燥的物料,对于未经干燥、湿度较大、纤维含量较高的物料效果很差,基本无法达到所需求的破碎粒度;在实际处理湿度较大物料时都会在处理前增加一道干燥工序,而干燥工序能耗大,导致整体的处理成本很高。削片机一般针对竹木等植物类原料,通过转动的飞刀结构将不断送入的物料切削呈小片状后排出,但常规结构处理获得的片材物料粒度有限(一般厚为3-5mm长为15-20mm),无法满足需求的粒度,并且对湿度较大、纤维含量高的植物类物料也很难处理。无法有效处理分水重、纤维重的植物类废弃物料也是行业中的痛点和难点。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设备,以用于将常规作为垃圾对待的那些直接砍伐\采集的未经干燥\ 湿度较大\纤维含量较高的树枝\农作物\灌木等农林废料破碎处理为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微粒,将其作为原料能够满足上述一些特定领域的进一步生产加工需求。
本技术所称的微片主要是指最大尺寸不超过25-30mm的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片材,也可以是该类颗粒物料;本技术所称的微粒是指各向最大尺寸在5mm以内的规则或非规则的微小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在较大范围内灵活移动来处理物料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包括底盘架,安装在底盘架上使其可平稳移动的车轮,安装在底盘架上用于外部移动设备连接牵引的牵引架,安装在底盘架上的用于将物料切削处理为微片的轻载微片机,翻转连接于轻载微片机进料口的进料机构,将轻载微片机处理的微片以封闭方式输出的内输送机构,安装在底盘架上的用于接收内输送机构输出的微片并将其破碎处理为微粒的轻载微粒机,与轻载微粒机出料口对接的用于将微粒沿指定方向向外输出的出料机构,以及安装在底盘架上用于为轻载微片机、轻载微粒机和出料机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装置。
具体地,所述轻载微片机包括安置于底盘架上的主体机架,设置于主体机架上用于对接进料机构的进料口,设置于主体机架内用于物料切削的切削机构,匹配安置于主体机架内切削机构的排料方向上的筛网,设置于切削机构与进料口之间的下送料机构,与切削机构转动连接并与下送料机构匹配地形成强制送料的上送料机构,以及配置于主体机架内并在切削机构下方对接内输送机构的微片出料口,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切削机构、上送料机构和下送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切削机构与内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下送料机构与进料机构传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切削机构包括通过主轴承座横向贯穿主体机架安置的切削转轴,固定连接于切削转轴上并位于主体机架内的切削辊,安置于主体机架内并与切削辊匹配的切削下刀,安置于切削转轴一端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传动飞轮,以及安置于切削转轴端部并与内输送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链轮,其中,所述切削辊上配置有多个均与切削下刀匹配的切刀。
具体地,所述上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在主体机架外侧转动连接切削机构轴部的回转圆环,与回转圆环连接的并扣置于主体机架上的上送料架,设置于上送料架远离回转圆环一侧下端的限位撑架,一端与主体机架外侧连接且另一端与上送料架外侧连接的支撑液压杆,横置安装在上送料架上并与下送料机构匹配的上送料齿辊,安置于上送料齿辊一端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上送料传动轮,安置于上送料架内的用于封闭上送料齿辊上方间隙的上封板,以及一端安置于上封板上且另一端与上送料齿辊表面匹配的用于封闭该处间隙的上梳齿板。
具体地,所述内输送机构包括在主体机架内筛网下方形成对微片出料口封闭围挡的内输送围挡板,与内输送围挡板下端封闭连接并呈横向布置的内输送通道,安置于内输送通道内并贯穿主体机架设置的螺旋输送杆,安置于主体机架侧面并与螺旋输送杆伸出该侧的部分套置的用于保持其稳定的螺杆轴套,安置于螺旋输送杆伸出螺杆轴套的端部上并与切削机构传动连接的内输送链轮,以及安置于主体机架侧面并套置于螺旋输送杆的输出端上的内输送出料筒,其中,内输送出料筒与轻载微粒机对接并使螺旋输送杆向其输出物料。
具体地,所述轻载微粒机包括安置于底盘架上的机座,设置于机座内且其截面呈半圆形的机槽,开设于机槽一端底部并贯穿机座底部且与出料机构对接的微粒出料口,安置于机座上并与机槽匹配形成呈圆柱体状的破碎空间的上机盖,设置于机座上并与破碎空间连通的用于接收内输送机构输出物料的传输口,以及匹配地安置于破碎空间内并与机座转动连接的弧片式破碎刀辊,其中,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口位于所述破碎空间上与微粒出料口相对的一端;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在破碎空间内高速转动并利用数个斜向布置的呈弧形片状的齿刀通过碰磨割复合方式将物料打碎成微粒后排出。
具体地,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包括通过轴承座贯穿安置于机座上的微粒主转轴,安置于微粒主转轴端部并位于机座外侧的传动轮,固定安置于微粒主转轴上并位于破碎空间内的辊体,在辊体圆周侧开设的呈圆周均布的多个安置通槽,多个并排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弧片式齿刀,安装于安置通槽内的将相邻的弧片式齿刀间隔开并使所述弧片式齿刀相对于辊体转动圆面倾斜的垫块,以及将弧片式齿刀和垫块压置于所述安置通槽内并与辊体固定连接的封块,其中,所述传动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弧片式齿刀倾斜的侧面在转动方向上朝向出料口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空间的末端与微粒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料度的挡料环板。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空间的末端设置有安置于弧片式破碎刀辊轴部的并与微粒出料口对应的离心甩料盘。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盖的一侧与所述机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空间内壁设有用于对弹射/飘散物料进行阻挡的回料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盖上配置有对破碎空间内的飘散物料进行减速的缓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弧片式齿刀包括一侧外凸形成工作刃面的呈弧形片状的刀片主体,一体连接于刀片主体一端的用于匹配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刀片连接部,以及在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沿其走向密集排布的磨切齿;
进一步地,所述弧片式齿刀包括一侧外凸形成工作刃面的呈弧形片状的刀片主体,一体连接于刀片主体一端的用于匹配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刀片连接部,在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沿其走向密集排布的磨切齿,至少一个固定连接于刀片主体的片状侧面的副刀片,以及在副刀片上远离刀片主体的一侧密集排布的磨切副齿。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连接部的形状与安置通槽的截面形状匹配;刀片主体的厚度为1~5mm,所述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任一点到由刀片主体该侧根部引出的同一直线的距离从该根部沿工作刃面走向方向呈逐渐增加趋势,所述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工作刃面根部所在水平直线之间形成的朝向工作刃面的夹角角度不小于0°。
具体地,所述副刀片的延伸走向方向与刀片主体转动的圆面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30°。
具体地,所述副刀片凸起于刀片主体侧面的高度由朝向磨切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
具体地,所述磨切副齿所在侧面与刀片主体的片状侧面之间的夹角为5~20°。
具体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与轻载微粒机出料口封闭对接的出料斗,一端侧面与出料斗封闭对接且另一端将微粒沿指定方向向外输出的出料管,设置于出料管内的出料螺旋杆,封闭连接于出料管连接出料斗的一端上并与出料螺旋杆套置的螺旋轴承座,以及设置于出料螺旋杆伸出螺旋轴承座一端的出料传动轮,其中,所述出料传动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可移动的底盘架将特殊设计的轻载微片机和轻载微粒机进行前后端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物料进行收集,有效解决了目前农林废料分散难收集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在现场对物料的连续处理,能够从物料采集的前端通过微片切削和微粒破碎处理直接足够小的微粒产品,充分满足了后续应用领域上对物料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尤其对水分重、纤维重的这种目前行业痛点的植物类原料具有优秀的处理能力,特别适用于对那些直接砍伐\采集的未经干燥\湿度较大\纤维含量较高的树枝\农作物\灌木等农林废料的连续化切削破碎处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架和底盘架的配置,可方便地与外部移动设备(如拖车、斗车) 挂接,并通过可定向输出的出料机构在物料处理完毕后直接送入移动设备料斗,实现了机组的快速转移,提高了在一定范围内处理零散分布原料的能力,有效降低了原料运输劳力和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轻载微片机采用以切削辊为转动轴心的上送料机构,提高了上下齿辊对进料物料的夹持送料作用,配合多切刀的切削辊结构设计,减小了切削处理获得的片材规格,同时通过切削辊下侧的筛网过滤下满足需求尺寸的片材,并使不能过筛网的片材继续留在切削工位范围内受多切刀的进一步切削,最终能够以较常规更小规格的物料状态出料,实现微片切削的效果,为后续微粒机破碎物料提供了原料基础。
(4)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输送机构对轻载微片机出料口进行封闭式衔接,通过出料机构对轻载微粒机出料口进行封闭式衔接,使机组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加工通道,提高了物料连续处理能力,并有效地避免了处理后的微片微粒物料飞扬和漏落,便于清理,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
(5)本实用新型的轻载微片机采用该种形式的上送料机构与对应的下送料机构配合实现了强制送料效果,尤其对于秸秆杂草这类较为柔软蓬松的物料具有良好的喂料效果,实现了更多种类物料的有效切削处理,提高了设备的应用范围。
(6)本实用新型的轻载微粒机采用特殊设计的弧片式破碎刀辊,配合相对封闭匹配的破碎空间设计,从破碎原理本质上改变对物料的切削破碎形式,由原来单一的碰撞或切削方式改变为碰、磨、割复合方式,配合本身的高速运行状态,从而获得优良的破碎成粒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轻载微粒机通过在刀片主体侧面配置的副刀片和磨切副齿,形成在转动环面方向上的磨切,配合该种特定结构的刀片主体在转动圆面方向上的磨切复合处理方式,实现了对处于破碎空间内原料的全面性破碎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破碎成粒效果,更好地解决了行业痛点难点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轻载微粒机巧妙利用垫块与刀片接触端面的斜面设计,使刀片安置后处于相对于转动圆面略微倾斜的状态,转动后可对物料产生轴向移动的作用,如此实现轴向出料,还使得物料在轴向移动过程中受到更复杂的作用力产生更无规律的运动从而更利于被刀片的复合作用破碎,并且在轴移过程中物料又会被轴向排布的多个刀片反复作用破碎,这样的多重作用使被处理的物料更容易获得理想的粒度大小和粒度程度。
(9)本实用新型的轻载微粒机通过在上机盖内侧设置回料槽,对在破碎过程中弹射的物料进行阻挡,改变物料受到的作用力方向,使其更无规律的运动,增强了被刀片的复合作用破碎的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轻载微粒机通过在上机盖内配置缓流装置,减缓了物料的飘散,尤其是在干燥物料被破碎小到一定程度后更容易受到刀辊整体转动力的带动影响削弱破碎效果,通过该减缓作用,使这类小物料又能再次受到刀片复合作用的冲击切割,进一步提高了其被破碎的效果,有效提高了产出物料的粒度。
(11)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按常规处理竹木原料,而且在对于常规较难处理的较小较软类物料如秸秆、杂草、树枝等更具优势,并且干湿料均可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侧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压油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轻载微片机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轻载微片机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轻载微片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机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轻载微粒机部分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轻载微粒机部分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片式破碎刀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片式破碎刀辊的局部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片式齿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片式齿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机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粒出料口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料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底盘架,2-车轮,3-牵引架,10-罩体,11-柴油机,12-液压马达,13-液压油箱,14-液压油泵,15-液压分配器,16-马达架,
100-轻载微片机,101-主体机架,102-筛网,107-送料工位,108-切削工位,109-内输送工位,110-架体,111-进料口,112-微片出料口,113-下刀架,114-接料板,117-盖板,118-挡料条,119-弧形导槽,
120-切削机构,121-主转轴,122-主轴承座,123-切削辊,124-切刀,125-切削下刀,126- 传动飞轮,127-传动链轮,128-下刀安装口,
130-下送料机构,131-送料下齿辊,132-下送料传动轮,133-输出传动轮,134-下梳齿板,
140-上送料机构,141-回转圆环,142-上送料架,143-限位撑架,144-支撑液压杆,145- 上送料齿辊,146-上送料传动轮,148-上封板,149-上梳齿板,1410-内挡板,1411-密封胶条, 1412-减重孔,
200-内输送机构,201-内输送围挡板,202-内输送通道,203-螺旋输送杆,204-螺杆轴套, 205-内输送链轮,206-内输送出料筒,
300-轻载微粒机,301-机座,302-机槽,303-微粒出料口,304-上机盖,305-破碎空间,307- 传输口,310-接料筒,311-挡料环板,312-离心甩料盘,313-铰链,317-回料槽,318-喷嘴,319- 缓流接口,
320-弧片式破碎刀辊,321-微粒主转轴,322-轴承座,323-传动轮,324-辊体,325-安置通槽,326-垫块,327-封块,
330-弧片式齿刀,331-刀片主体,332-刀片连接部,333-磨切齿,334-副刀片,335-磨切副齿,
400-进料机构,401-进料导槽,402-进料主动辊,403-进料传动轮,404-进料从动辊,405- 进料输送带,
500-出料机构,501-出料斗,502-出料管,503-出料螺旋杆,504-螺旋轴承座,505-出料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0所示,该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包括底盘架1,安装在底盘架上使其可平稳移动的车轮2,安装在底盘架上用于外部移动设备连接牵引的牵引架3,安装在底盘架上的用于将物料切削处理为微片的轻载微片机100,翻转连接于轻载微片机进料口的进料机构 400,将轻载微片机处理的微片以封闭方式输出的内输送机构200,安装在底盘架上的用于接收内输送机构输出的微片并将其破碎处理为微粒的轻载微粒机300,与轻载微粒机出料口对接的用于将微粒沿指定方向向外输出的出料机构500,以及安装在底盘架上用于为轻载微片机、轻载微粒机和出料机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车轮采用轮胎与轮毂的结构形式,通过轴杆和轴套分别连接于底盘架两侧,即底盘架两侧各配置两个车轮。在主体机架外侧各机构之间的传动部件上还可以配置罩体10,用以保护各传动部件。所述动力装置可为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或液压马达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柴油机11与液压马达12混用形式,如轻载微片机和轻载微粒机的主动力部分可分别采用一小型柴油机传动,其他运转部分主要采用液压马达形式,并在底盘架上相应地配置液压油箱13、液压油泵14、液压分配器15等部件。
具体地,所述轻载微片机100包括安置于底盘架上的主体机架101,设置于主体机架上用于对接进料机构的进料口111,设置于主体机架内用于物料切削的切削机构120,匹配安置于主体机架内切削机构的排料方向上的筛网102,设置于切削机构与进料口之间的下送料机构 130,与切削机构转动连接并与下送料机构匹配地形成强制送料的上送料机构140,以及配置于主体机架内并在切削机构下方对接内输送机构的微片出料口112,其中,所述动力装置采用柴油机11通过传动连接为切削机构传递动力,采用液压马达12分别通过马达架16安置于上送料机构和下送料机构上并与之传动连接以传递动力;所述切削机构与内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下送料机构与进料机构传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主体机架101包括固定安置的且具有进料口111和微片出料口112的架体110,在架体内从进料口处顺次向内延伸布置的送料工位107和切削工位108,在架体内位于切削工位下方的内输送工位109,以及设置于送料工位与切削工位之间的下刀架113,其中,送料工位用于安置上送料机构和下送料机构,切削工位用于安置切削机构,内输送工位用于安置内输送机构,所述筛网安置于切削工位与内输送工位之间并在其下方形成微片出料口,使切削机构的排料经该筛网后通过微片出料口落至内输送机构。所述筛网103呈与切削机构外缘匹配的弧形状,弧形的轴向两端与架体内侧壁匹配对接,弧形周向的一端连接于架体上侧内壁,另一端连接于下刀架侧面,形成对切削工位排料口的封闭,并通过为筛网配置不同尺寸的网孔来满足切削需要获得的物料大小需求,切削产生的满足要求的片材物料经该筛网漏向微片出料口并进入内输送工位,不能通过筛网的片材物料被筛网阻拦后继续在切削工位内,在切削辊不断转动下进一步被切削至足够小后漏出筛网。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下刀架下部连接位于切削工位下侧的斜导板,用于减少切削后物料从端部漏落的可能。并且,所述送料工位下侧设置有用于减少物料从送料工位漏落的接料板114,该接料槽一端与下刀架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架体内的横梁上,通过该接料板也可以较为方便地清除其上残余物料。
具体地,所述切削机构120包括通过主轴承座122横向贯穿主体机架安置的切削转轴121,固定连接于切削转轴上并位于主体机架内的切削辊123,安置于主体机架内并与切削辊匹配的切削下刀125,安置于切削转轴一端并与柴油机传动连接的传动飞轮126,以及安置于切削转轴端部并与内输送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链轮127,其中,所述切削辊上配置有多个均与切削下刀匹配的切刀124,该切刀至少配置4个。为了便于对切削辊及切刀检修,可在切削工位上侧的架体上开设检修口,并配置盖板117封闭;为了减少切削辊对切削工位上侧的离心甩料并增强切削工位内余留物料的进一步切削效果,在切削工位上侧的架体内壁或/和盖板内侧可加设挡料条118。所述切削下刀125可单独固定安置于下刀架113上,也可通过刀座和/或垫片将切削下刀可调地固定安置于下刀架上,以便于切削出不同规格的物料。并且,一般在下刀架侧面的机架110上配置有与下刀架相对应的下刀安装口128,可通过插置或取出的方式对切削下刀进行安装或拆卸更换,以便于切削下刀的单独维检。通过该种形式上下送料机构和切削机构配合筛网的结构设计,可以将物料切削处理至纤维长度20-30mm以下范围的物料,方便后续轻载微粒机处理,提高了物料的最终破碎效果。
具体地,所述下送料机构130包括横向安置于送料工位下侧并位于接料板114上方的下送料齿辊131,安置于下送料齿辊一端的下送料传动轮132,安置于下送料齿辊另一端的用于为进料机构传递动力的输出传动轮133,以及一端安置于下刀架上且另一端与下送料齿辊表面匹配的用于封闭该处间隙的下梳齿板134,其中,下送料齿辊在进料机构和切削机构之间形成送料过渡;一液压马达12通过马达架安置于下送料传动轮一端并与之传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上送料机构140包括用于在主体机架外侧转动连接切削机构轴部的主轴承座122上的回转圆环141,与回转圆环连接的并扣置于主体机架上的上送料架142,设置于上送料架远离回转圆环一侧下端的限位撑架143,一端与主体机架外侧连接且另一端与上送料架外侧连接的支撑液压杆144,横置安装在上送料架上并与下送料机构匹配的上送料齿辊145,安置于上送料齿辊一端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上送料传动轮146,安置于上送料架内的用于封闭上送料齿辊上方间隙的上封板148,以及一端安置于上封板上且另一端与上送料齿辊表面匹配的用于封闭该处间隙的上梳齿板149,其中,另一液压马达12通过马达架安置于上送料传动轮一端并与之传动连接。所述回转圆环141可采用两个半环对接固定的形式,其中之一半环与上送料架固定,另一半环为可拆卸式连接;或回转圆环141采用与主轴承座套接的副轴承座形式,通过与副轴承座固定连接的连接弧板来和上送料架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送料上齿辊机构的单独拆装,方便检修,本实施例中采用该第二种形式的结构。所述上封板148可根据送料工位和切削工位所处位置和形状配置为对接的两个弧形状,以便形成较小的加工间隙,减少纤维物料缠绕的可能,其中一个弧形状匹配切削工位、另一个弧形状匹配送料工位;所述上梳齿板149则安置于该两个弧形对接的部位。为了方便上送料齿辊在架体上安置以实现与下送料齿辊的匹配,所述送料工位的架体110侧面配置有与上送料齿辊转动弧度匹配的弧形导槽119,安置后的上送料齿辊轴部位于该弧形导槽内。相应地,在上送料架142内侧配置用于封闭该弧形导槽所对应的侧面空间的内挡板1410,提高架体内部封闭程度。同样,在上送料架在靠近切削工位的上端需要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以便于上送料架的转动调节,可在上送料架该端处通过压板安置一密封胶条1411,来对该活动间隙进行活动式的封闭。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配重需求在上送料架上开设减重孔1412,来调整整个上送料机构的重量,减小支撑液压杆的负担,以提高上下送料机构形成的强制送料效果。
具体地,所述内输送机构200包括在主体机架内筛网下方形成对微片出料口封闭围挡的内输送围挡板201,与内输送围挡板下端封闭连接并呈横向布置的内输送通道202,安置于内输送通道内并贯穿主体机架设置的螺旋输送杆203,安置于主体机架侧面并与螺旋输送杆伸出该侧的部分套置的用于保持其稳定的螺杆轴套204,安置于螺旋输送杆伸出螺杆轴套的端部上并与切削机构上的传动链轮127传动连接的内输送链轮205,以及安置于主体机架侧面并套置于螺旋输送杆的输出端上的内输送出料筒206,其中,主体机架对应侧壁上开设出料通孔使内输送通道与内输送出料筒连通,内输送出料筒与轻载微粒机对接并使螺旋输送杆向其输出物料。
具体地,所述轻载微粒机300包括安置于底盘架上的机座301,设置于机座内且其截面呈半圆形的机槽302,开设于机槽一端底部并贯穿机座底部且与出料机构对接的微粒出料口303,安置于机座上并与机槽匹配形成呈圆柱体状的破碎空间305的上机盖304,设置于机座上并与破碎空间连通的用于接收内输送机构输出物料的传输口307,以及匹配地安置于破碎空间内并与机座转动连接的弧片式破碎刀辊320,其中,所述传输口位于所述破碎空间上与微粒出料口相对的一端,该传输口上还安置有与内输送出料筒封闭对接的接料筒310;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在破碎空间内高速转动并利用数个斜向布置的呈弧形片状的齿刀通过碰磨割复合方式将物料打碎成微粒后排出。
具体地,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320包括通过轴承座322贯穿安置于机座上的微粒主转轴 321,安置于微粒主转轴端部并位于机座外侧的传动轮323,固定安置于微粒主转轴上并位于破碎空间内的辊体324,在辊体圆周侧开设的呈圆周均布的多个安置通槽325,多个并排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弧片式齿刀330,安装于安置通槽内的将相邻的弧片式齿刀间隔开并使所述弧片式齿刀相对于辊体转动圆面倾斜的垫块326,以及将弧片式齿刀和垫块压置于所述安置通槽内并与辊体固定连接的封块327,其中,所述传动轮与动力装置的柴油机传动连接,所述弧片式齿刀倾斜的侧面在转动方向上朝向出料口方向,在其不断转动破碎的同时将物料向出料口方向逐渐推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置通槽配置为4个,所述刀片结构可在每个安置通槽内配置15-25个,各安置通槽内的刀片结构数量相等,其间距根据需求合理配置;并且,通过刀辊采用卡槽方式对齿刀进行安装,采用垫块和封块对齿刀进行保持和锁定,充分保证了齿刀安置固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齿刀的高速运行提供保障。
具体地,所述弧片式齿刀330包括一侧外凸形成工作刃面的呈弧形片状的刀片主体331,一体连接于刀片主体一端的用于匹配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刀片连接部332,以及在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沿其走向密集排布的磨切齿333。其中,所述刀片连接部的形状与安置通槽的截面形状匹配;刀片主体的厚度为1~5mm,具体地,可根据应用尺寸大小、数量等参数和实际应用需求将厚度配置为某些特定厚度,如1.4mm、1.8mm、2.5mm、3.2mm、4mm、4.4mm等;所述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任一点到由刀片主体该侧根部引出的同一直线的距离从该根部沿工作刃面走向方向呈逐渐增加趋势,该增加趋势可为由根部开始的加速增大形式、均匀增大形式、减速增大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工作刃面根部所在水平直线之间形成的朝向工作刃面的夹角角度不小于0°,以保证在转动圆面的径向方向能够尽量覆盖处于破碎空间位置内的径向部分。该尾端采用平整或平滑过渡连接处理。通过该种形式的弧片式破碎刀辊及其弧片式齿刀配合破碎空间的结构设计,可以将物料破碎成直径小于5mm的微小颗粒,以满足后续应用领域上对物料的需求,故而称之为微粒机。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连接需求,所述连接部与安置通槽截面可配置为不同形状,如外凸矩形状、内凹卡槽状、外凸燕尾状、穿孔状、槽孔状等。所述外凸矩形状由刀片主体端部延伸一小段作为连接过渡,再延伸扩展一个两侧凸出侧边的矩形状作为卡接部位。所述内凹卡槽状由刀片主体端部延伸适宜长度的一段作为基础连接部分,并在其两侧内凹形成卡槽作为卡接部位。所述外凸燕尾状由刀片主体端部延伸一小段作为连接过渡,再延伸扩展一个两侧凸出侧边的梯形状作为卡接部位。所述穿孔状由刀片主体端部延伸适宜长度的一段作为基础连接部分,并在其中部开设一个通孔作为卡接部位。所述槽孔状由刀片主体端部延伸适宜长度的一段作为基础连接部分,并在其中部开设一个通孔并将该通孔与该基础连接部分下端连通,由此作为卡接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主体的片状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副刀片334,该副刀片上远离刀片主体的一侧密集排布有磨切副齿335。本实施例中在每侧片状侧面上各配置四个副刀片,在刀片主体的片状侧面上横向均布,该横向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基本平行。具体地,所述副刀片的延伸走向方向与刀片主体转动的圆面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30°,即可以通过设计预先调节设定该副刀片的该夹角的角度来匹配不同环面上适宜的处理角度,以加强破碎空间内的物料扰动来提高破碎效果。
具体地,还可以对副刀片结构形式优化:所述副刀片凸起于刀片主体侧面的高度由朝向磨切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形成类似于楔形状结构,以减少了该副刀片在侧面凸起部分可能产生的物料滞留/缠附作用。具体地,所述磨切副齿所在侧面与刀片主体的片状侧面之间的夹角为5~20°。
并且,所述垫块326包括安置于相邻弧片式齿刀之间的中间垫块,以及安置于弧片式齿刀与封块之间的端部垫块,其中,所述中间垫块的两端面平行,且其端面和辊体转动圆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弧片式齿刀的片状侧面和辊体转动圆面之间的夹角匹配;所述端部垫块朝向刀片结构的端面和辊体转动圆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刀片结构片状侧面和辊体转动圆面之间的夹角匹配,端部垫块朝向封块的端面与辊体转动圆面平行,以便于封块对其压置封闭。本技术中间接地利用垫块来实现刀片斜度的配置,不用刻意改变或复杂化刀片结构本身的构造,由于刀片部件在整机中属于易耗件,工业中需要大量生产制作,该种方式更利于简单结构的刀片批量化制造,为微粒机设备及部件的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更换不同端面斜度的垫块可以实现对刀片斜度的调节,由于垫块本身不属于易耗件,可预先配置多组不同端面斜度的垫块作为标准件,在需要调节刀片斜度时进行替换,从而实现零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增强了产业化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空间的末端与微粒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料度的挡料环板311 通过该挡料环板的阻挡作用,减小了破碎空间末端的口径,从而减小物料的出料速度,由此增加了物料在破碎空间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了物料受到齿刀复合作用的时间,有利于提高物料产出粒度(使产出物料的粒径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空间的末端设置有安置于弧片式破碎刀辊轴部的并与微粒出料口对应的离心甩料盘312,该离心甩料盘随主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使破碎空间排出的物料不会粘附在出料口位置附近,减少了非常规的出料阻挡;尤其是针对湿度大的物料,具有明显的良好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盖的一侧与所述机座铰接,以便于可以较为便捷地打开上机盖查看内部状况,方便了临时查看和检修维护,具体来说,所述上机盖的一侧通过铰链313与所述机座铰接,并且机座该侧还可以通过连接座连接有用于控制上机盖翻转的液压撑杆,上机盖另一侧则可配置一方便操作的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空间内壁设有用于对弹射/飘散物料进行阻挡的回料槽317,该回料槽的槽向与轴向平行,可在破碎空间周向内壁上并排布置多个,即机槽302和上机盖304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回料槽,实现形式可以是由角钢倒扣于上机盖内壁并焊接固定。该回料槽主要针对弹射物料,由于弧片式破碎刀辊在破碎物料过程中具有碰撞作用,会使得一些固体物料随刀辊的转动碰撞发生弹射,通过该回料槽结构的布设,当物料弹射在其上时,会回弹改变移动方向,从而提高物料在破碎空间内无规律运动的作用,更利于被刀片的复合作用破碎,进而提高了物料被破碎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盖上配置有对破碎空间内的飘散物料进行减速的缓流装置。具体地,所述缓流装置包括安置于上机盖内壁的导管,多个并排安置于导管上的喷嘴318,以及贯穿设置于上机盖上并与导管连通的缓流接口319,其中,所述喷嘴的喷口方向与弧片式破碎刀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缓流接口通过外置导管与空压机或供水泵连通,即可通过喷气或喷水/雾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减速;所述导管可单独配置,也可基于前述回料槽317集成配置,例如在采用喷气方式时当前述回料槽采用角钢倒扣安置后,通过焊接可使其内空间形成封闭状态,如此即可形成该导气槽,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配置数量;若采用喷水方式,则可将该导管内置于前述回料槽内,喷嘴安装回料槽上与导管连通或者喷嘴通过回料槽上开设的喷口向破碎空间内喷射水/雾,利用水/雾附着在飘散的物料上使其尽快落下,便于被再次碰撞磨切。该缓流装置主要针对飘散物料,如秸秆杂草类软质轻质的物料,以及当物料被破碎小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飘散,但此时其粒度可能还不能满足出料要求,利用该缓流装置可以通过减缓其飘散使其再次受到刀片复合作用的冲击磨削切割,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被破碎的效果,获得更小粒径的物料。
具体地,所述进料机构400包括与架体进料口对接并转动连接的进料导槽401,安置于架体进料口下侧并与下送料机构对接的进料主动辊402,安置于进料主动辊一端的用于从下送料机构传动取力的进料传动轮403,安置于进料导槽远离进料口一端的进料从动辊404,以及环绕连接于进料主动辊和进料从动辊上的进料输送带405,其中,进料输送带形成的环绕上部置于进料导槽的槽底,环绕下部位于进料导槽的外侧底部。并且在进料导槽安置进料从动辊的一端还可配置用于调节进料输送带张紧程度的进料张紧机构。在移动状态时可将进料导槽在进料口处的翻转向下,垂搭固定在进料口下部侧壁,以减少机组整体宽度,方便移动,使用时将进料导槽翻起呈水平布置,即可进行进料喂料。另外,作为简化版本,也可不采用上述该种进料机构,仅使用一进料导槽或进料导板作为进料机构对接该进料口进行喂料也可。
具体地,所述出料机构500包括与轻载微粒机出料口封闭对接的出料斗501,一端侧面与出料斗封闭对接且另一端将微粒沿指定方向向外输出的出料管502,设置于出料管内的出料螺旋杆503,封闭连接于出料管连接出料斗的一端上并与出料螺旋杆套置的螺旋轴承座504,以及设置于出料螺旋杆伸出螺旋轴承座一端的出料传动轮505,其中,所述出料传动轮与动力装置的另一液压马达传动连接,该液压马达可通过马达架安置于螺旋轴承座该端。通过对该出料管位置的布设,可确定最终出料口的位置,一般来说,该最终出料口朝向牵引架一端,当拖车拉动本机组进行移动后运行时,处理的物料即可由此直接排出至拖车的车斗内,后续由拖车直接将物料运走,大大减少中间转运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架(1),安装在底盘架上使其可平稳移动的车轮(2),安装在底盘架上用于外部移动设备连接牵引的牵引架(3),安装在底盘架上的用于将物料切削处理为微片的轻载微片机(100),翻转连接于轻载微片机进料口的进料机构(400),将轻载微片机处理的微片以封闭方式输出的内输送机构(200),安装在底盘架上的用于接收内输送机构输出的微片并将其破碎处理为微粒的轻载微粒机(300),与轻载微粒机出料口对接的用于将微粒沿指定方向向外输出的出料机构(500),以及安装在底盘架上用于为轻载微片机、轻载微粒机和出料机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载微片机(100)包括安置于底盘架上的主体机架(101),设置于主体机架上用于对接进料机构的进料口(111),设置于主体机架内用于物料切削的切削机构(120),匹配安置于主体机架内切削机构的排料方向上的筛网(102),设置于切削机构与进料口之间的下送料机构(130),与切削机构转动连接并与下送料机构匹配地形成强制送料的上送料机构(140),以及配置于主体机架内并在切削机构下方对接内输送机构的微片出料口(112),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切削机构、上送料机构和下送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切削机构与内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下送料机构与进料机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机构(120)包括通过主轴承座(122)横向贯穿主体机架安置的切削转轴(121),固定连接于切削转轴上并位于主体机架内的切削辊(123),安置于主体机架内并与切削辊匹配的切削下刀(125),安置于切削转轴一端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传动飞轮(126),以及安置于切削转轴端部并与内输送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链轮(127),其中,所述切削辊上配置有多个均与切削下刀匹配的切刀(1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送料机构(140)包括用于在主体机架外侧转动连接切削机构轴部的回转圆环(141),与回转圆环连接的并扣置于主体机架上的上送料架(142),设置于上送料架远离回转圆环一侧下端的限位撑架(143),一端与主体机架外侧连接且另一端与上送料架外侧连接的支撑液压杆(144),横置安装在上送料架上并与下送料机构匹配的上送料齿辊(145),安置于上送料齿辊一端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上送料传动轮(146),安置于上送料架内的用于封闭上送料齿辊上方间隙的上封板(148),以及一端安置于上封板上且另一端与上送料齿辊表面匹配的用于封闭该处间隙的上梳齿板(149)。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输送机构(200)包括在主体机架内筛网下方形成对微片出料口封闭围挡的内输送围挡板(201),与内输送围挡板下端封闭连接并呈横向布置的内输送通道(202),安置于内输送通道内并贯穿主体机架设置的螺旋输送杆(203),安置于主体机架侧面并与螺旋输送杆伸出该侧的部分套置的用于保持其稳定的螺杆轴套(204),安置于螺旋输送杆伸出螺杆轴套的端部上并与切削机构传动连接的内输送链轮(205),以及安置于主体机架侧面并套置于螺旋输送杆的输出端上的内输送出料筒(206),其中,内输送出料筒与轻载微粒机对接并使螺旋输送杆向其输出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载微粒机(300)包括安置于底盘架上的机座(301),设置于机座内且其截面呈半圆形的机槽(302),开设于机槽一端底部并贯穿机座底部且与出料机构对接的微粒出料口(303),安置于机座上并与机槽匹配形成呈圆柱体状的破碎空间(305)的上机盖(304),设置于机座上并与破碎空间连通的用于接收内输送机构输出物料的传输口(307),以及匹配地安置于破碎空间内并与机座转动连接的弧片式破碎刀辊(320),其中,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口位于所述破碎空间上与微粒出料口相对的一端;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在破碎空间内高速转动并利用数个斜向布置的呈弧形片状的齿刀通过碰磨割复合方式将物料打碎成微粒后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片式破碎刀辊(320)包括通过轴承座(322)贯穿安置于机座上的微粒主转轴(321),安置于微粒主转轴端部并位于机座外侧的传动轮(323),固定安置于微粒主转轴上并位于破碎空间内的辊体(324),在辊体圆周侧开设的呈圆周均布的多个安置通槽(325),多个并排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弧片式齿刀(330),安装于安置通槽内的将相邻的弧片式齿刀间隔开并使所述弧片式齿刀相对于辊体转动圆面倾斜的垫块(326),以及将弧片式齿刀和垫块压置于所述安置通槽内并与辊体固定连接的封块(327),其中,所述传动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弧片式齿刀倾斜的侧面在转动方向上朝向出料口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空间(305)的末端与微粒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料度的挡料环板(311);或者
所述破碎空间(305)的末端设置有安置于弧片式破碎刀辊轴部的并与微粒出料口对应的离心甩料盘(312);或者
所述上机盖(304)的一侧与所述机座(301)铰接;或者
所述破碎空间(305)内壁设有用于对弹射/飘散物料进行阻挡的回料槽(317);或者
所述上机盖上配置有对破碎空间内的飘散物料进行减速的缓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片式齿刀(330)包括一侧外凸形成工作刃面的呈弧形片状的刀片主体(331),一体连接于刀片主体一端的用于匹配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刀片连接部(332),以及在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沿其走向密集排布的磨切齿(333);或者
所述弧片式齿刀(330)包括一侧外凸形成工作刃面的呈弧形片状的刀片主体(331),一体连接于刀片主体一端的用于匹配卡置于安置通槽内的刀片连接部(332),在刀片主体的工作刃面上沿其走向密集排布的磨切齿(333),至少一个固定连接于刀片主体的片状侧面的副刀片(334),以及在副刀片上远离刀片主体的一侧密集排布的磨切副齿(335)。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500)包括与轻载微粒机出料口封闭对接的出料斗(501),一端侧面与出料斗封闭对接且另一端将微粒沿指定方向向外输出的出料管(502),设置于出料管内的出料螺旋杆(503),封闭连接于出料管连接出料斗的一端上并与出料螺旋杆套置的螺旋轴承座(504),以及设置于出料螺旋杆伸出螺旋轴承座一端的出料传动轮(505),其中,所述出料传动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CN202021863039.3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Active CN213557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3039.3U CN213557507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3039.3U CN213557507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7507U true CN213557507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3039.3U Active CN213557507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7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2567A (zh) 生物质燃料破碎机
US469018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ail debarking
US4640325A (en) Flail member for debarking trees
CN111921654A (zh) 一种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WO2006050259A1 (en) Portable, on-site wood shredder
CN213557507U (zh) 一种移动式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WO2012096560A1 (en) Cutter drum for use in tree trunk pulverizer
CN207733281U (zh) 一种干草秸秆粉碎揉切成丝致密成型机
CN212468380U (zh) 一种微片微粒联合机组
CN111921655A (zh) 一种微粒机
CN107142764A (zh) 一种用于预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6602134A (zh) 一种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
CN212237610U (zh) 一种微粒机
WO20090404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alm stems to biomass
US4770217A (en) Wood chipper with seal protector
CN201695012U (zh) 一种秸秆粉碎-压块一体化装置
CN212263475U (zh) 一种枝条捡拾粉碎收集装置
CN213674579U (zh) 一种拖拉移动式微片机
KR200173668Y1 (ko) 목재 파쇄기
CN206895283U (zh) 一种便携式树枝粉碎机
CN210137638U (zh) 一种桑条剪伐粉碎搬运一体机
CN110124818A (zh) 一种树枝粉碎机
CN212237614U (zh) 用于微粒机的刀片结构及其构成的刀辊
CN204352959U (zh) 生物质燃料综合破碎机
CN206746738U (zh) 一种开放式垃圾半湿粉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