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6194U -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6194U
CN213556194U CN202022508618.2U CN202022508618U CN213556194U CN 213556194 U CN213556194 U CN 213556194U CN 202022508618 U CN202022508618 U CN 202022508618U CN 213556194 U CN213556194 U CN 213556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gas treatment
pipe
partition plat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86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功
刘晓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gfeng Jinniu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gfeng Jinniu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gfeng Jinniu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gfeng Jinniu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086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6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6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6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包括废气处理箱,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部插设有废气通入管,且废气处理箱的顶部内壁靠近废气通入管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部内壁靠近第一隔板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和第一隔板的顶端均安装若干个有吸附板,且第一隔板上设置的吸附板与第二隔板上设置吸附板的位置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对初入废气处理箱内部的废气进行吸附处理,使废气中的黏着物和部分有害物质被吸附,且能够对流过的气体进行UV光解处理,提高对废气的初步处理效果,并能在后续对部分废气进行多次循坏处理,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背景技术
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
现有的用于废气处理的自动循环池在使用时,对初入废气处理箱内部的废气的处理方式不佳,使得对废气的初步处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废气处理的自动循环池在使用时,对初入废气处理箱内部的废气的处理方式不佳,使得对废气的初步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包括废气处理箱,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部插设有废气通入管,且废气处理箱的顶部内壁靠近废气通入管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部内壁靠近第一隔板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和第一隔板的顶端均安装若干个有吸附板,且第一隔板上设置的吸附板与第二隔板上设置吸附板的位置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位于吸附板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两内侧壁均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远离废气通入管的一侧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通气管,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水腔,且废气处理箱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腔的内部之间连接有进水管,且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插设在废气处理箱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的下方位置处,且出水管的端部位于废气处理箱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内壁靠近雾化喷头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滤布,所述废气处理箱的中部外壁靠近过滤网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位于废气处理箱的外侧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端口用于与后续处理工序连通,且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一气体电磁阀,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端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负压风机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负压风机的出气端与废气通入管的外壁之间连接有接入管,所述接入管上安装有第二气体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外部安装有控制开关,且废气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底部外壁靠近排气管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排水口和注水口上均安装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吸附层为一种活性炭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与废气处理箱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与吸附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箱为“n”形结构,所述紫外线灯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与固定箱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的外部靠近第二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卡架,环形卡架与第二隔板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压风机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与废气处理箱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废气通过废气通入管进入废气处理箱的内部后,首先经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交错设置的吸附板进行初步吸附处理,吸附板表面设置有活性炭层,使废气中的黏着物和部分有害物质被吸附,然后,废气再流入固定箱的内部,由于在固定箱的两内壁均安装有多个紫外线灯,能够对流过的气体进行UV光解处理,提高对废气的初步处理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2、使用时,通过启动水泵,将水腔内部的水抽出,并通过设置的雾化喷头在气体的流出喷出,进而将气体中的部分物质溶于水中,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喷水后产生的酸性液体经底部设置的过滤网、吸附层和滤布进行多级过滤净化后,再次流入水腔的内部,方便后续再次使用,使用者可以通过检测水腔的内部水质来判断是否更换水腔内部的水,喷雾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流出废气处理箱的内部,在经三通管时,一部分气体流入后续处理工序,另一部分气体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从回流管再次回流至废气通入管的内部进行二次废气处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提高了废气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气处理箱;2、废气通入管;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吸附板;6、固定箱;7、紫外线灯;8、固定管;9、通气管;10、水泵;11、水腔;12、进水管;13、出水管;14、雾化喷头;15、过滤网;16、吸附层;17、滤布;18、排气管;19、三通管;20、回流管;21、第一气体电磁阀;22、负压风机;23、接入管;24、第二气体电磁阀;25、控制开关;26、排水口;27、注水口;51、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包括废气处理箱1,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顶部插设有废气通入管2,且废气处理箱1的顶部内壁靠近废气通入管2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隔板3,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顶部内壁靠近第一隔板3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的底端和第一隔板3的顶端均安装若干个有吸附板5,且第一隔板3上设置的吸附板5与第二隔板4上设置吸附板5的位置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位于吸附板5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的两内侧壁均安装有紫外线灯7,所述第二隔板4的底部远离废气通入管2的一侧连接有固定管8,所述固定管8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通气管9,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设置有水腔11,且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进水端与水腔11的内部之间连接有进水管12,且水泵10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的顶部插设在废气处理箱1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4的下方位置处,且出水管13的端部位于废气处理箱1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雾化喷头14,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内壁靠近雾化喷头14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层16,所述吸附层16的底部设置有滤布17,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中部外壁靠近过滤网15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排气管18,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位于废气处理箱1的外侧连接有三通管19,所述三通管19的一个端口用于与后续处理工序连通,且三通管19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有回流管20,所述回流管20上安装有第一气体电磁阀21,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顶端安装有负压风机22,所述回流管20的一端与负压风机22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负压风机22的出气端与废气通入管2的外壁之间连接有接入管23,所述接入管23上安装有第二气体电磁阀24。
其中,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外部安装有控制开关25,且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6,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外壁靠近排气管1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注水口27,所述排水口26和注水口27上均安装有密封盖。
其中,所述吸附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活性炭层51,所述吸附层16为一种活性炭材质的构件,便于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均与废气处理箱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的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吸附板5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均与吸附板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便于吸附板5的安装。
其中,所述固定箱6为“n”形结构,所述紫外线灯7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与固定箱6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紫外线灯7的安装固定。
其中,所述出水管13的外部靠近第二隔板4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卡架,环形卡架与第二隔板4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出水管13在废气处理箱1内部的安装固定。
其中,所述负压风机2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与废气处理箱1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负压风机22的安装固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废气通过废气通入管2进入废气处理箱1的内部后,首先经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交错设置的吸附板5进行初步吸附处理,使废气中的黏着物和部分有害物质被吸附,然后,废气再流入固定箱6的内部,由于在固定箱6的两内壁均安装有多个紫外线灯7,能够对流过的气体进行UV光解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固定管8从通气管9的内部流出,此时,通过启动水泵10,将水腔11内部的水抽出,并通过设置的雾化喷头14在气体的流出喷出,进而将气体中的部分物质溶于水中,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喷水后产生的酸性液体经底部设置的过滤网15、吸附层16和滤布17进行多级过滤净化后,再次流入水腔11的内部,方便后续再次使用,使用者可以通过检测水腔的内部水质来判断是否更换水腔11内部的水,喷雾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8流出废气处理箱1的内部,在经三通管19时,一部分气体流入后续处理工序,另一部分气体在负压风机22的作用下从回流管20再次回流至废气通入管2的内部进行二次废气处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提高了废气的处理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包括废气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顶部插设有废气通入管(2),且废气处理箱(1)的顶部内壁靠近废气通入管(2)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隔板(3),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顶部内壁靠近第一隔板(3)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的底端和第一隔板(3)的顶端均安装若干个有吸附板(5),且第一隔板(3)上设置的吸附板(5)与第二隔板(4)上设置吸附板(5)的位置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位于吸附板(5)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的两内侧壁均安装有紫外线灯(7),所述第二隔板(4)的底部远离废气通入管(2)的一侧连接有固定管(8),所述固定管(8)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通气管(9),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设置有水腔(11),且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进水端与水腔(11)的内部之间连接有进水管(12),且水泵(10)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的顶部插设在废气处理箱(1)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4)的下方位置处,且出水管(13)的端部位于废气处理箱(1)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雾化喷头(14),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内壁靠近雾化喷头(14)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层(16),所述吸附层(16)的底部设置有滤布(17),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中部外壁靠近过滤网(15)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排气管(18),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位于废气处理箱(1)的外侧连接有三通管(19),所述三通管(19)的一个端口用于与后续处理工序连通,且三通管(19)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有回流管(20),所述回流管(20)上安装有第一气体电磁阀(21),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顶端安装有负压风机(22),所述回流管(20)的一端与负压风机(22)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负压风机(22)的出气端与废气通入管(2)的外壁之间连接有接入管(23),所述接入管(23)上安装有第二气体电磁阀(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外部安装有控制开关(25),且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6),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底部外壁靠近排气管(1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注水口(27),所述排水口(26)和注水口(27)上均安装有密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活性炭层(51),所述吸附层(16)为一种活性炭材质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均与废气处理箱(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5)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均与吸附板(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6)为“n”形结构,所述紫外线灯(7)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与固定箱(6)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3)的外部靠近第二隔板(4)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卡架,环形卡架与第二隔板(4)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机(2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与废气处理箱(1)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2022508618.2U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Active CN213556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8618.2U CN213556194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8618.2U CN213556194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6194U true CN213556194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8618.2U Active CN213556194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61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7732A (zh) * 2021-11-23 2022-03-15 蚌埠市东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异味抗菌的环保除尘装置
CN114405679A (zh) * 2021-12-31 2022-04-29 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7732A (zh) * 2021-11-23 2022-03-15 蚌埠市东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异味抗菌的环保除尘装置
CN114405679A (zh) * 2021-12-31 2022-04-29 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
CN114405679B (zh) * 2021-12-31 2024-05-17 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56194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自动循环池
CN109499329A (zh) 一种水性漆废气处理装置及工艺
CN210495812U (zh) 一种节能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12309221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用循环净化塔
CN210752104U (zh)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炉
CN211069627U (zh) 一种废酸再生加工用洗涤塔
CN214148254U (zh) 一种除甲醛环保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11189642U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1026838U (zh) 一种自动喷房
CN211041093U (zh) 一种大型油烟净化排烟设备
CN211189636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废气处理设备
CN211226657U (zh) 一种利用臭氧氧化降解污水设备
CN210419606U (zh) 具有废气处理机构的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217962950U (zh) 一种节水环保型水幕除尘装置
CN215692820U (zh) 一种具备气量调节功能的分散式废气处理设备
CN218687744U (zh) 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尾气吸附罐
CN213590128U (zh) 一种废气脱硫脱硝处理装置
CN213101445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节能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
CN214159075U (zh) 一种纳米高分子等离子光氧化废气处理设备
CN217224058U (zh) 一种激光打标用烟雾除尘器
CN219764819U (zh) 一种工业废气排放过滤净化装置
CN216572276U (zh) 一种基于环保阻燃剂生产用废气净化装置
CN216332693U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舱内空气净化器
CN214715598U (zh) 一种聚酰胺造粒废气处理装置
CN216703830U (zh) 一种用于hdpe塑料生产的集中真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