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8427U -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8427U
CN213538427U CN202021855266.1U CN202021855266U CN213538427U CN 213538427 U CN213538427 U CN 213538427U CN 202021855266 U CN202021855266 U CN 202021855266U CN 213538427 U CN213538427 U CN 213538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loring
box
symmetrical
fil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52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秋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 Hengch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552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8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8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8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涉及纺织领域。该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包括上色箱,所述上色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上色口,所述上色箱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密封盖,所述上色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凹板,两个所述凹板的上表面共同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细颗粒滤网,所述上色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上色转辊,所述上色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承重块,两个所述承重块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烘干箱,该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具备对色料过滤的功能,防止色料中的颗粒杂质导致布料上色不均匀的现象,提高上色装置的上色效果,同时加快对布料上色后的烘干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而布料纺织完成后,需要使用上色装置对布料进行上色,但是现有的上色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不足,不具备对色料过滤的功能,色料中的颗粒杂质容易造成布料上色不均匀,将会影响上色装置的上色效果,并且无法对上色的布料进行快速烘干,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解决了上色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不足,不具备对色料过滤的功能,色料中的杂质容易造成布料上色不均匀,将会影响上色装置的上色效果,并且无法对上色的布料进行快速烘干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包括上色箱,所述上色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上色口,所述上色箱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密封盖,所述上色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凹板,两个所述凹板的上表面共同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细颗粒滤网,所述上色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上色转辊,所述上色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承重块,两个所述承重块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加热器,所述加热箱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散热口,每个所述加热器的底端均延伸至每个散热口的内部。
所述烘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辊,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吸风机,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通风孔,所述烘干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烘干口,所述烘干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转辊。
优选的,所述上色箱的左侧面和烘干箱的右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传送箱,所述传送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辊。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流块,每个所述导流块的底面均与过滤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卡块,每个所述卡块的底面均延伸至每个凹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收卷转辊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有两个散热罩,每个所述散热罩的底端均与每个通风孔的顶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风块,每个所述导风块的上表面均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通过上色箱内部设有的凹板,起到对过滤框支撑的作用,通过过滤框设有的细颗粒滤网,可以对注入的色料进行过滤,避免颗粒杂质向下流落的问题,达到对色料中颗粒杂质过滤阻挡的效果,从而该上色装置具备对色料过滤的功能,防止色料中的颗粒杂质导致布料上色不均匀的现象,提高了上色装置的上色效果。
(2)、该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通过烘干箱设有的加热器,利用其产生的热量,起到对烘干箱内部布料快速加热烘干的作用,并与吸风机之间的配合,可以加快热量的流通速度,同时能够使吸入的热量对布料再次烘干,达到对热量二次利用的效果,从而提高对布料上色后的烘干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色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色箱;2、上色口;3、密封盖;4、过滤框;5、细颗粒滤网;6、凹板;7、上色转辊;8、底座;9、承重块;10、烘干箱;11、加热箱;12、加热器;13、散热口;14、支撑板;15、吸风机;16、第一传送辊;17、通风孔;18、烘干口;19、收卷转辊;20、传送箱;21、第二传送辊;22、导流块;23、卡块;24、支撑块;25、散热罩;26、导风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包括上色箱1,上色箱1的左侧面和烘干箱10的右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传送箱20,传送箱2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辊21,可以对上色后的布料进行色料清理,同时能够使布料更好的传送,上色箱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上色口2,上色箱1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密封盖3,上色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凹板6,两个凹板6的上表面共同放置有过滤框4,过滤框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流块22,每个导流块22的底面均与过滤框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可以对色料进行导流,避免色料出现堆积的现象,过滤框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卡块23,每个卡块23的底面均延伸至每个凹板6的内部,可以对过滤框4更好的放置,以及位置限位。
过滤框4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细颗粒滤网5,上色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上色转辊7,上色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8,底座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承重块9,两个承重块9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烘干箱10,烘干箱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4,支撑块24的上表面与收卷转辊19的底面固定连接,起到对收卷转辊19支撑的作用,能够使收卷转辊19更加的稳固,烘干箱10的内部设有两个散热罩25,每个散热罩25的底端均与每个通风孔17的顶端固定连通,便于收集的热量进行排放,能够使热量更好的进行散发,烘干箱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风块26,每个导风块26的上表面均与支撑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可以对收集后热量导流的作用,能够使热量更好的进行输送,烘干箱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箱11,加热箱1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加热器12,加热箱11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散热口13,每个加热器12的底端均延伸至每个散热口13的内部。
烘干箱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辊16,支撑板14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吸风机15,支撑板14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通风孔17,烘干箱10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烘干口18,烘干箱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转辊19。
使用时,首先将上色装置与电源相连通,然后打开密封盖3将色料注入上色箱1的内部,而色料在注入的过程中,将会被过滤框4处的细颗粒滤网5进行过滤,颗粒杂质将会被细颗粒滤网5阻挡,过滤后的色料将会向下流落,当色料注入完成后,便可以对纺织布料进行上色,首先将布料通过上色口2穿进上色箱1的内部,并且将布料位于上色转辊7的下方,然后通过上色箱1内部的色料便可以对布料进行上色,当需要对上色后的布料进行烘干时,通过控制开关启动加热器12、吸风机15和第一传送辊16工作,接着将上色后的布料从左侧的上色口2拉出,并且穿过传送箱20对布料上色后的色料进行清理,然后接着将布料从烘干箱10穿过并缠绕在收卷转辊19上,通过烘干箱10内部的加热器12,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对烘干箱10内部的布料进行烘干,而吸风机15的运转,将会加快热量的烘干速度,并且能够对热量吸入,同时可以将热量通过通风孔17以及散热罩25排放,达到对布料双重烘干的效果,而烘干后的布料将会缠绕在收卷转辊19上,从而完成对布料的上色以及烘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包括上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色箱(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上色口(2),所述上色箱(1)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密封盖(3),所述上色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凹板(6),两个所述凹板(6)的上表面共同放置有过滤框(4),所述过滤框(4)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细颗粒滤网(5),所述上色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上色转辊(7),所述上色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承重块(9),两个所述承重块(9)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烘干箱(10),所述烘干箱(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箱(11),所述加热箱(1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加热器(12),所述加热箱(11)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散热口(13),每个所述加热器(12)的底端均延伸至每个散热口(13)的内部;
所述烘干箱(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辊(16),所述支撑板(14)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吸风机(15),所述支撑板(14)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通风孔(17),所述烘干箱(10)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烘干口(18),所述烘干箱(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转辊(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色箱(1)的左侧面和烘干箱(10)的右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传送箱(20),所述传送箱(2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辊(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流块(22),每个所述导流块(22)的底面均与过滤框(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卡块(23),每个所述卡块(23)的底面均延伸至每个凹板(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4),所述支撑块(24)的上表面与收卷转辊(19)的底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0)的内部设有两个散热罩(25),每个所述散热罩(25)的底端均与每个通风孔(17)的顶端固定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风块(26),每个所述导风块(26)的上表面均与支撑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
CN202021855266.1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Active CN213538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5266.1U CN213538427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5266.1U CN213538427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8427U true CN213538427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89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5266.1U Active CN213538427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8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56381U (zh) 一种毛巾生产用印花机
CN109140977A (zh) 一种烘干效果好的纺织用烘干装置
CN107354653A (zh) 一种便于烧毛除绒的印染用除绒装置
CN204881046U (zh) 一种纺织用的烘干箱
CN216473930U (zh) 一种便于快速印染的印染纺织装置
CN209039766U (zh) 一种布料印染装置
CN213538427U (zh) 一种基于纺织用上色装置
CN212955740U (zh) 一种丝质面料染色装置
CN213681249U (zh) 一种婴儿用纯棉纺织布料的印染装置
CN211340026U (zh) 一种纺织用布料均匀烘干设备
CN210773251U (zh) 一种纺织用布料快速干燥装置
CN210512502U (zh) 一种纤维丝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
CN210773258U (zh) 一种烘干均匀的纺织品烘干机
CN205999626U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
CN214529699U (zh) 一种高效式纺织加工生产干燥装置
CN215051250U (zh) 一种纺织面料印染装置
CN214039382U (zh) 一种用于纺织加工的布料烘干装置
CN213389357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熨烫烘干装置
CN213328248U (zh) 一种印染加工用纺织品烘干装置
CN211527001U (zh) 一种无纺布烘干装置
CN210481754U (zh) 一种用于棉布布料生产的连续轨染机
CN210596630U (zh) 一种有除尘干燥功能的印染机
CN211772052U (zh) 一种纺织印染烘干装置
CN206189066U (zh) 一种用于染整的热能回收循环系统
CN212404492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染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Hengchang

Inventor after: Sun Qiuting

Inventor before: Sun Qiut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9

Address after: No. 502, Unit 3, Building 2, No. 189 Donghu Road,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 Hengchang

Address before: 524400 No.45, Lingwei village, Hengshan Town, Lianjiang City, Zhan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 Qi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