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7772U -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7772U
CN213527772U CN202022336358.5U CN202022336358U CN213527772U CN 213527772 U CN213527772 U CN 213527772U CN 202022336358 U CN202022336358 U CN 202022336358U CN 213527772 U CN213527772 U CN 213527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gas
water
separation
water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63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363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7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7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7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气水分离组件,包括分离筒、浮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上端盖设置在所述分离筒的上端口上,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分离筒的下端口上,所述分离筒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气水分离腔体,所述浮体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中,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口的封堵部。实现自动将气水分离并实现自动排水,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和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电解水产氢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氢气的常规方式,常规的氢氧发生设备通常配置有氢氧发生组件,氢氧发生组件通过对水进行电解以产生氢气和氧气。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气,这便导致用户在吸氢气或吸氧气时的体验性较差。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气水分离以提高用户体验性的氢氧发生设备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实现自动将气水分离并实现自动排水,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和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水分离组件,包括分离筒、浮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上端盖设置在所述分离筒的上端口上,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分离筒的下端口上,所述分离筒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气水分离腔体,所述浮体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中,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口的封堵部。
进一步的,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为所述封堵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间隔布置并围绕在所述排水口的外周圈。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分离筒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筒的底部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口,所述下端盖的周圈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口;所述外翻边贴靠在所述下端盖上,所述第一安装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口对齐,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外翻边上设置有环形筋条,所述环形筋条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筋条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中设置有嵌块,所述嵌块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结构,所述嵌块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贯通孔;在所述排水口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封堵部抵靠在所述凸起结构上并密封住所述贯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氢氧发生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氢氧发生组件,所述氢氧发生组件具有氢气出口,还包括上述气水分离组件;所述气水分离组件中的进气管与所述氢气出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分离筒的顶部配置上端盖,上端盖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用于进气和排气,而对于电解水而产生的气体经由进气管进入到分离筒中,由于气体较轻而水分较重,水分在分离筒中则会因重力下落并积累在分离筒的底部,而分离出的气体则经由排气管排出以实现水气分离,以提高用户体验性;与此同时,分离筒中的浮体能够对底部的排水口进行封堵以减少气体泄漏,而在分离筒中的积水较多时,则浮体受浮力作用将短时间的漂浮起以打开底部的排水口,进而快速的排掉分离筒中的积水,实现自动排水;分离筒中的水位下降使得浮体重新抵靠在排水口重新封闭排水口,这样,便可以实现自动将气液分离腔体中的积水输送至储水腔体中循环使用,而无需用户定期清理积水,方便用户使用并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氢氧发生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氢氧发生设备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氢氧发生设备实施例中分离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氢氧发生设备实施例中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氢氧发生设备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氢氧发生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氢氧发生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氢氧发生组件,氢氧发生组件能够采用电解水的原理来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氧发生组件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常规氢氧发生设备的氢氧发生部件,在此针对氢氧发生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不做赘述和限制。
为了对氢氧发生组件产生的氢气或氧气进行气水分离处理,则氢氧发生设备还配置有气水分离组件。
气水分离组件的作用是用于将气流中的水有效的分理出,而气水分离组件则包括分离筒1、浮体2、上端盖3和下端盖4;上端盖3上设置有进气管31和排气管32,下端盖4上设置有排水口41,上端盖3设置在分离筒1的上端口上,下端盖4设置在分离筒1的下端口上,分离筒1与上端盖3和下端盖4之间形成气水分离腔体,浮体2设置在分离筒1中,浮体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水口41的封堵部21。
具体的,以对氢氧发生组件产生的氢气进行气水分离为例,氢氧发生组件的氢气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气管31连接。氢氧发生组件产生的氢气含有较多的水分,进入到分离筒1中后,由于水分的重量较大,则大部分的水分将落入到分离筒1的底部,而氢气则会从排气管32排出。在进行气水分离过程中,浮体2则因重力作用将通过封堵部21将排水口41堵死,以避免或减少出现气体从排水口41泄漏。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则在分离筒1的底部会积存一定量的水,而随着底部积水量的增加,使得浮体2所收到的浮力大于浮体2自身的重力,进而在浮力作用下,使得浮体2漂浮并离开排水口41,以实现打开排水口41。而在排水口41打开后,由于气水分离腔体中因注入氢气的原因使得气水分离腔体内形成正压状态,利用气水分离腔体中的气压使得其底部的积水经由排水口41快速的排出。在较短的时间内,气水分离腔体中的水位将随之下降,使得浮体2的重力又大于浮力,浮体2再次下落并抵靠在排水口41上以实现自动关闭排水口41,进而避免氢气泄漏。
其中,进气管31和排气管32并排布置,进气管31的出气方向朝下,而排气管32的出气方向则朝上布置。由于进气管31和排气管32的出气方向反向布置,这样,从进气管31进入到气水分离腔体中的气流能够充分的分离出水分。
其中,对于封堵部21的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密封堵头的方式,即在浮体2的底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为封堵部21。具体的,当浮体2的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浮力时,则密封堵头将封堵住底部的排水口41,并结合底部的积水,可以使得密封堵头与排水口41形成的密封面具有更好的气密效果。而浮力大于重力时,则密封堵头跟随浮体2
另外,下端盖4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42,多个支撑板42间隔布置并围绕在排水口41的外周圈。具体的,由于所述密封堵头通常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硅胶等),通过支撑板42能够对浮体2的底部进行支撑,以限制密封堵头的形变量,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组装,可以将下端盖4与分离筒1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而所述下盖板则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分离筒1的底部。具体的,分离筒1的底部设置有外翻边11,外翻边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口111,下端盖4的周圈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口43;外翻边11贴靠在下端盖4上,第一安装口11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口对齐,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口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口并螺纹连接有螺母。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将分离筒1与所述下盖板连接固定在一起。而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则可以在下端盖4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4,外翻边11上设置有环形筋条112,环形筋条112位于环形凹槽44中。另外,还可以在环形筋条112与环形凹槽4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未图示)。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在排水口41中设置有嵌块5,嵌块5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结构,嵌块5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贯通孔51;在排水口41处于关闭状态下,在排水口41处于关闭状态下,封堵部21抵靠在所述凸起结构上并密封住所述贯通孔。具体的,嵌块5采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制成并密封嵌入在排水口41中,嵌块5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结构与柔性密封片31配合,柔性密封片31接触到嵌块5上表面的凸起结构后将发生较大形变以密封遮盖住贯通孔51,进而实现密封住排水口41。
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排气管32上还连接有控压模块6。具体的,控压模块6设置在排气管32上能够对输出的气体进行限制,进而使得气水分离腔体内处于一定压力值的正压状态。而正压状态下,气水分离腔体中的浮体2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气压来对排水口41进行更加有效地的密封遮挡,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一定压力值的正压,也可以使得在浮体2打开排水口41时,利用气压快速的将积水排出。控压模块6的表现实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控压模块6可以为连接在排气管32上的背压阀,或者,控压模块6包括连接气管61和曝气石62,曝气石62封堵在连接气管61中,连接气管61与排气管32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分离筒的顶部配置上端盖,上端盖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用于进气和排气,而对于电解水而产生的气体经由进气管进入到分离筒中,由于气体较轻而水分较重,水分在分离筒中则会因重力下落并积累在分离筒的底部,而分离出的气体则经由排气管排出以实现水气分离,以提高用户体验性;与此同时,分离筒中的浮体能够对底部的排水口进行封堵以减少气体泄漏,而在分离筒中的积水较多时,则浮体受浮力作用将短时间的漂浮起以打开底部的排水口,进而快速的排掉分离筒中的积水,实现自动排水;分离筒中的水位下降使得浮体重新抵靠在排水口重新封闭排水口,这样,便可以实现自动将气液分离腔体中的积水输送至储水腔体中循环使用,而无需用户定期清理积水,方便用户使用并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Claims (10)

1.一种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筒、浮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上端盖设置在所述分离筒的上端口上,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分离筒的下端口上,所述分离筒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形成气水分离腔体,所述浮体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中,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口的封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为所述封堵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间隔布置并围绕在所述排水口的外周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分离筒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的底部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口,所述下端盖的周圈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口;所述外翻边贴靠在所述下端盖上,所述第一安装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口对齐,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外翻边上设置有环形筋条,所述环形筋条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筋条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中设置有嵌块,所述嵌块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结构,所述嵌块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贯通孔;在所述排水口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封堵部抵靠在所述凸起结构上并密封住所述贯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还连接有背压阀;或者,所述排气管还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中设置有曝气石。
10.一种氢氧发生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氢氧发生组件,所述氢氧发生组件具有氢气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水分离组件;所述气水分离组件中的进气管与所述氢气出口连接。
CN202022336358.5U 2020-10-20 2020-10-20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Active CN213527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6358.5U CN213527772U (zh) 2020-10-20 2020-10-20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6358.5U CN213527772U (zh) 2020-10-20 2020-10-20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7772U true CN213527772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6358.5U Active CN213527772U (zh) 2020-10-20 2020-10-20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7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2766A (zh) * 2023-05-04 2023-07-28 广州奥科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2766A (zh) * 2023-05-04 2023-07-28 广州奥科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27772U (zh) 气水分离组件及氢氧发生设备
CN103480227B (zh) 氢气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器
CN215103583U (zh) 氢氧发生装置
CN218306740U (zh) 气水分离装置
CN214458355U (zh) 水箱模组及氢氧发生设备
CN213725302U (zh) 一种集成水汽分离以及水回收的制氢机水箱
CN101718343A (zh) 无泄露可逆止自动排气阀
CN210716015U (zh) 一种排气阀
CN2264979Y (zh) 蓄电池阀控防酸隔爆帽
CN208130654U (zh) 一种基于有效密闭液体出口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04891380U (zh) 防漏水滤筒盖及滤芯
CN213570764U (zh) 氢氧发生设备
CN220444092U (zh) 一种新型充气式浮选机自动排气装置
CN213899905U (zh) 一种带导向快速排气阀
CN108211524A (zh) 一种基于有效密闭液体出口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825758Y (zh) 机械式真空补偿器
CN206035695U (zh) 一种燃油粗滤器排水结构
CN201056719Y (zh) 一种用于供水装置的真空抑制器
CN201087440Y (zh) 唇型双密封真空抑制器
CN112853386B (zh) 氢氧发生器
CN210770390U (zh) 一种排气阀门
CN218373619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抽水装置
CN214458364U (zh) 氢氧发生设备
CN214764440U (zh) 水气分离装置
CN216342696U (zh) 一种水下压缩空气储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