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7531U -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7531U
CN213527531U CN202022401835.1U CN202022401835U CN213527531U CN 213527531 U CN213527531 U CN 213527531U CN 202022401835 U CN202022401835 U CN 202022401835U CN 213527531 U CN213527531 U CN 213527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side wall
fixedly arranged
pip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018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治国
曹正军
蒲爱国
郭鹏刚
李文君
曹正福
张菊红
王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Sany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San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Sany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San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018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7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7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7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寿菊叶黄素提取设备技术领域,一号反应釜内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加料斗,加料斗的下端口上覆盖设置有垫板,一号反应釜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加料口,一号反应釜的侧壁上穿设固定有进液管,一号反应釜的下侧壁上穿设固定有出液管,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反应釜,出液管的出口端穿设在二号反应釜的侧壁上,二号反应釜的上侧壁上穿设固定有泄压管,二号反应釜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其在进行浸泡萃取的反应釜内设置多个料斗,并对料斗进行独立控制,进而能够一次加满原料后,单独控制分批次投放原料,且不必打开舱门,设备损坏概率降低,生产安全性上升。

Description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寿菊叶黄素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万寿菊叶黄素提取需要对万寿菊进行烘干、造粒、萃取、提纯等,其中萃取工艺会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进行叶黄素析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指在高压环境下,将二氧化碳保持在流体状态下,将原料在流体二氧化碳内进行浸泡萃取,接着将萃取液降压,进而二氧化碳气化,叶黄素析出的生产工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需要在高压环境下工作,进而对设备的密封性、抗压性有极高的要求,现有生产设备中,在进行每次浸泡萃取工艺时,均需要向反应釜内添加原料,进而需要频繁打开反应釜与外部贯通,进而设备口部可能因频繁活动,存在较大的漏气风险,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其在进行浸泡萃取的反应釜内设置多个料斗,并对料斗进行独立控制,进而能够一次加满原料后,单独控制分批次投放原料,且不必打开舱门,设备损坏概率降低,生产安全性上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一号反应釜、加料斗、二号反应釜、进液管、出液管、泄压管,其中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反应釜,一号反应釜内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加料斗,加料斗的下端口上覆盖设置有垫板,且垫板的左侧边通过合页铰设在加料斗的下侧边上,加料斗的右内侧壁上通过转轴旋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转轴旋设在垫板的上表面上,一号反应釜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加料口,且加料斗设置在加料口的下方,加料口内嵌设固定有一号密封门,一号反应釜的侧壁上穿设固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出口端低于加料斗设置,进液管上串联设置有一号密封阀;一号反应釜的下侧壁上穿设固定有出液管,出液管上串联设置有二号密封阀,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反应釜,出液管的出口端穿设在二号反应釜的侧壁上,二号反应釜的上侧壁上穿设固定有泄压管,泄压管上串联设置有三号密封阀,二号反应釜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嵌设固定有二号密封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上通过轴承旋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套设螺纹旋接有刮板,刮板的下侧边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的下内侧壁上,刮板的前后两侧边分别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的前后两内侧壁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左端连接设置,刮板的左侧壁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的下内侧壁上,刮板上开设有漏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隔板,加料斗穿设固定在隔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号反应釜的上侧壁上穿设固定有衡压管,衡压管的另一端穿设固定在一号反应釜的侧壁上端,衡压管上串联设置有四号密封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其在进行浸泡萃取的反应釜内设置多个料斗,并对料斗进行独立控制,进而能够一次加满原料后,单独控制分批次投放原料,且不必打开舱门,设备损坏概率降低,生产安全性上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刮板、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一号反应釜2、支架3、加料斗4、垫板5、电动推杆6、加料口7、一号密封门8、进液管9、一号密封阀10、出液管11、二号密封阀12、二号反应釜13、泄压管14、三号密封阀15、出料口16、二号密封门17、螺纹杆18、刮板19、电机20、挡板21、漏孔22、隔板23、衡压管24、四号密封阀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底座1、一号反应釜2、加料斗4、二号反应釜13、进液管9、出液管11、泄压管14,其中底座1上铆设有一号反应釜2,一号反应釜2内铆设有支架3,支架3的上表面上铆设有三个加料斗4,加料斗4的下端口上覆盖设置有垫板5,且垫板5的左侧边通过合页铰设在加料斗4的下侧边上,加料斗4的右内侧壁上通过转轴旋设有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通过转轴旋设在垫板5的上表面上,一号反应釜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加料口7,且加料斗4设置在加料口7的下方,加料口7内嵌设固定有一号密封门8,一号反应釜2的侧壁上穿设固定有进液管9,且进液管9的出口端低于加料斗4设置,进液管9上串联设置有一号密封阀10;一号反应釜2的下侧壁上穿设固定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上串联设置有二号密封阀12,底座1上铆设有二号反应釜13,出液管11的出口端穿设在二号反应釜13的侧壁上,二号反应釜13的上侧壁上穿设固定有泄压管14,泄压管14上串联设置有三号密封阀15,二号反应釜13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16,出料口16内嵌设固定有二号密封门17;
支架3上通过轴承旋设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上套设螺纹旋接有刮板19,刮板19的下侧边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2的下内侧壁上,刮板19的前后两侧边分别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2的前后两内侧壁上,支架3上铆设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8的左端连接设置,刮板19的左侧壁下端铆设有挡板21,挡板21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2的下内侧壁上,刮板19上开设有漏孔22,在将一号反应釜2内的萃取液送入二号反应釜13时,刮板19可将残渣推开,防止残渣进入出液管11,在一号反应釜2内进行投料时,挡板21挡住出液管11的口部,防止原料落入出液管11,支架3上铆设有隔板23,加料斗4穿设固定在隔板23上,隔板23将进料口与一号反应釜2的下部隔开,便于在向加料斗4内添加原料时,防止原料落入一号反应釜2底部,所述的二号反应釜13的上侧壁上穿设固定有衡压管24,衡压管24的另一端穿设固定在一号反应釜2的侧壁上端,衡压管24上串联设置有四号密封阀25,在进行浸泡萃取加工时,通过衡压管24保持一号反应釜2与二号反应釜13的压强平衡,进而减小二号密封阀12的工作压力,延长二号密封阀12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泄压管14对贯通的一号反应釜2、二号反应釜13进行泄压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号反应釜2内进行原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二号反应釜13内进行萃取液的结晶提取;在进行萃取加工时,首先打开一号密封本,将万寿菊原料从加料口7送入加料斗4内,接着关闭密封门,打开一号密封阀10,通过进液管9向一号反应釜2内加压充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待流体二氧化碳按照标准量注入一号反应釜2内后,关闭一号密封阀10,打开四号密封阀25,此时一号反应釜2与二号反应釜13通过衡压管24达到衡压,启动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推动垫板5的活动便向下旋转打开,进而万寿菊从加料斗4内落下落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萃取,在添加万寿菊原料时,一次添加一个料斗内的原料,多个加料斗4内的原料份生产批次独立使用,进而无需频繁打开一号密封门8添加原料;在经过规定时长的浸泡后,启动电机20带动螺纹杆18旋转,进而带动刮板19运动,使得挡板21从出液管11的进口端移开,并将浸泡后的原料残渣推动堆起,打开二号密封阀12,将萃取液通过出液管11送入二号反应釜13,关闭二号密封阀12、四号密封阀25,打开三号密封阀15二号反应釜13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泄压挥发,进而万寿菊萃取物结晶析出;在多次加工后对设备进行清洗,及将一号反应釜2内的残渣排出,此时打开二号密封阀12,向一号反应釜2内注入清洗液,将残渣冲入二号反应釜13,并通过出料口16排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一号反应釜2内设置多个加料斗4,每个加料斗4设置独立控制的开合垫板5,进而实现独立控制加料斗4投放原料,进而在进行原料的浸泡萃取时,可依次加入多组原料,并分次投放,无需频繁打开一号密封门8添加原料,保证装置各个口部的密封性;
2、其设置二号反应釜13进行萃取液的蒸发提纯,进而一号反应釜2的浸泡萃取工作与二号反应釜13的提纯工作分开进行,形成流水线化加工,同时分段式生产便于保证各生产段设备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一号反应釜(2)、加料斗(4)、二号反应釜(13)、进液管(9)、出液管(11)、泄压管(14),其中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反应釜(2),一号反应釜(2)内固定设置有支架(3),支架(3)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加料斗(4),加料斗(4)的下端口上覆盖设置有垫板(5),且垫板(5)的左侧边通过合页铰设在加料斗(4)的下侧边上,加料斗(4)的右内侧壁上通过转轴旋设有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通过转轴旋设在垫板(5)的上表面上,一号反应釜(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加料口(7),且加料斗(4)设置在加料口(7)的下方,加料口(7)内嵌设固定有一号密封门(8),一号反应釜(2)的侧壁上穿设固定有进液管(9),且进液管(9)的出口端低于加料斗(4)设置,进液管(9)上串联设置有一号密封阀(10);一号反应釜(2)的下侧壁上穿设固定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上串联设置有二号密封阀(12),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反应釜(13),出液管(11)的出口端穿设在二号反应釜(13)的侧壁上,二号反应釜(13)的上侧壁上穿设固定有泄压管(14),泄压管(14)上串联设置有三号密封阀(15),二号反应釜(13)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16),出料口(16)内嵌设固定有二号密封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上通过轴承旋设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上套设螺纹旋接有刮板(19),刮板(19)的下侧边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2)的下内侧壁上,刮板(19)的前后两侧边分别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2)的前后两内侧壁上,支架(3)上固定设置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8)的左端连接设置,刮板(19)的左侧壁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21),挡板(21)活动抵设在一号反应釜(2)的下内侧壁上,刮板(19)上开设有漏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上固定设置有隔板(23),加料斗(4)穿设固定在隔板(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反应釜(13)的上侧壁上穿设固定有衡压管(24),衡压管(24)的另一端穿设固定在一号反应釜(2)的侧壁上端,衡压管(24)上串联设置有四号密封阀(25)。
CN202022401835.1U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Active CN213527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1835.1U CN213527531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1835.1U CN213527531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7531U true CN213527531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50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01835.1U Active CN213527531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7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7395A (zh) 一种干细胞智能离心快速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
CN213527531U (zh) 一种万寿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
CN209135402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山核桃剥皮机
CN201988221U (zh) 一种高效提取装置
CN102172437A (zh) 一种高效提取装置
CN111481961A (zh) 一种适合热敏性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装置
CN214388967U (zh) 一种萃取釜
CN218529877U (zh) 一种中草药浸泡提取装置
CN217065317U (zh) 柑橘脱囊衣酶解系统
CN216798779U (zh) 一种水溶性天然产物循环式萃取装置
KR102006400B1 (ko) 압착필터 장치
CN109845794A (zh) 一种牛肉加工用快捷斩拌机
CN107022654B (zh) 一种皮革制造用动物毛皮脱毛装置
CN214244389U (zh) 一种连续进取料发酵装置
CN212017564U (zh) 一种除渣器稀释水装置
CN113682670A (zh) 一种用于银杏果生产的干燥贮存装置
CN207951402U (zh) 便于装填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
CN103320315A (zh) 一种沼气发生装置中发酵箱的密封结构
CN207167599U (zh) 一种午餐肉类肉糜真空拌合机
CN206121623U (zh) 一种立式胶粒搅拌机
CN218077870U (zh) 一种带有取样装置的hg高效环保型酸洗添加剂反应釜
CN113893575A (zh) 一种天然化妆品原料提取工艺
CN210560472U (zh) 一种海藻酶解提纯设备
CN210543487U (zh) 一种带沉降功能的浸出装置
CN218047477U (zh) 一种方便卸料的物料纯化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