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1785U -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1785U
CN213521785U CN202022668369.3U CN202022668369U CN213521785U CN 213521785 U CN213521785 U CN 213521785U CN 202022668369 U CN202022668369 U CN 202022668369U CN 213521785 U CN213521785 U CN 213521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unting structure
tile
base body
photovolta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83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灵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83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1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1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1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光伏系统,其中,所述屋面组件具有若干个依次连接设置的瓦结构,每一瓦结构具有形成在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相邻两个瓦结构通过一者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另一者上的第二安装结构形成连接,第二安装结构嵌设于第一安装结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形成有用以与光伏组件相固定的固定结构。通过上述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相互配合,既满足瓦结构之间的相互固定连接,同时又可与光伏组件相互配合,简化了安装流程的同时使得光伏系统阵列整体结构更稳固。

Description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其中,以光伏组件产品与建筑物屋顶的结合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屋顶上固定安装支架,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架上。但是有些建筑物屋顶为若干彩钢瓦状屋面,组件边框与彩钢瓦状屋面固定连接,当彩钢瓦状屋面相互拼接时,如果彩钢瓦状屋面之间的连接不能很吻合的固定时,会增加光伏组件的安装难度且影响整个光伏系统陈列的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屋面组件,其中,所述屋面组件具有若干个依次连接设置的瓦结构,每一瓦结构具有形成在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相邻两个瓦结构通过一者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另一者上的第二安装结构形成连接,第二安装结构嵌设于第一安装结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形成有用以与光伏组件相固定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瓦结构具有瓦主体,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与瓦主体相连接并向上突伸的突起,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瓦主体相连接,并且形成有向下开口的配合槽,以收容所述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具有与瓦主体连接的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与瓦主体连接的第二基体,所述突起自所述第二基体上突伸形成,所述第一基体还形成有向下开口以收容所述第二基体的容置腔,所述配合槽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第一基体顶部,并且所述配合槽形成于固定结构内部,所述突起呈T型向上突伸入所述固定结构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体包括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支撑框、自所述第一支撑框的端部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边、第一端缘边,所述第一连接边靠近支撑框的下表面向上凹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基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框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端部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边、第二端缘边,所述第二连接边靠近第二支撑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端缘边内嵌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端缘边内嵌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瓦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第三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三基体。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其中,包括上述的屋面组件、与屋面组件配合固定的边框,所述边框具有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层压件且侧向开口的层压框、位于所述层压框下方与所述固定结构相配合的连接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具有自所述层压框底部两端向下延伸的竖框、自所述竖框端部相向延伸的限位板,所述竖框与所述限位板形成与所述固定结构相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边框和固定结构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框的形状相同,在所述边框长度方向上,所述固定结构的端部长于所述边框设置,所述加强结构相邻所述连接框的端部并嵌套在所述固定结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其中,包括层压件、上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机构,所述层压件固定在所述层压框形成的固定腔内形成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成矩阵式间隔设置在所述瓦结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屋面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相互配合,既能满足瓦结构之间的固定,还能向上与光伏组件相互配合,简化了安装流程,结合第一安装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之间上下相互嵌套的固定方式使得光伏阵列整体结构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屋面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安装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屋面组件,10-瓦结构,11-第一安装结构,111-固定结构,1111-延伸板,1112-固定框,112-第一基体,1121-第一支撑框,1122-第一连接边,1123-第一端缘边,1124-第一凹槽,113-配合槽,114-容置腔,12-第二安装结构,121-突起,1211-连接板,1212-导向板,122-第二基体,1221-第二支撑框,1222-第二连接边,1223-第二端缘边,1224-第二凹槽,13-瓦主体,131-第三基体,2-边框,21-层压框,211-上边框,212-下边框,213-侧边框,22-固定腔,221-溢胶槽,23-连接框,231-竖框,232-限位板,233-加强板,24-滑槽,3-加强结构,4-层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朝向地面的方向为下,相反的方向为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主题的基本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组件1,适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将光伏组件直接固定在所述屋面组件1上,简化光伏组件安装的流程。具体地,所述屋面组件1具有若干个依次连接设置的瓦结构10,每一瓦结构10具有形成在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安装结构11和第二安装结构12,相邻两个瓦结构10通过一者上的第一安装结构11和另一者上的第二安装结构12形成连接,第二安装结构12嵌设于第一安装结构11下方,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形成有用以与光伏组件相固定的固定结构111。
本实用新型的屋面组件1,若干个瓦结构10利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互嵌套的方式固定从而形成屋面组件1,而且利用第一安装结构11上的固定结构111可以直接和光伏组件精准对接,简化了所述瓦结构10之间、瓦结构10与光伏组件之间的安装流程,而且使得屋面组件1、以及光伏系统的整体结构更稳固。
所述瓦结构10具有瓦主体13,所述瓦主体13呈波浪形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以彩钢瓦作为优先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其它形状的瓦结构10也满足本实用新型屋面组件1的应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2具有与瓦主体13相连接并向上突伸的突起121、与瓦主体13连接的第二基体122,具体地,所述突起121自所述第二基体122上突伸形成,用于和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突起121具有自所述第二基体122顶部向上延伸的延伸板1111、自所述连接板1211端部向其两侧延伸的导向板1212,使得所述突起121和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实现更佳的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体122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想配合的第二支撑框1221,所述第二支撑框1221端部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边1222、第二端缘边1223,所述第二连接边1222靠近第二支撑框122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有第二凹槽1224,实现和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相配合的部位实现相互嵌套的固定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与瓦主体13相连接,并且形成有向下开口的配合槽113,以收容所述突起121。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具有与瓦主体13连接的第一基体112,所述第一基体112形成有向下开口以收容所述第二基体122的容置腔114,所述配合槽113与所述容置腔114相连通,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的下方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二基体122位于所述容置腔114内,所述突起121突伸入所述配合槽113中,形成相互嵌套的配合固定方式。
具体地,所述第一基体112包括形成容置腔114的第一支撑框1121、自所述第一支撑框1121的端部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边1122、第一端缘边1123,所述第一连接边1122靠近第一支撑框112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有第一凹槽1124。
当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2相配合时,所述第一端缘边1123内嵌在所述第二凹槽1224内,所述第二端缘边1223内嵌在所述第一凹槽1124内。也就是,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和第二安装结构12的下部也形成相互嵌套的固定方式。
因此,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和第二安装结构12之间通过上方的突起121和配合槽113、所述第一支撑框1121和第二支撑框1221相互嵌套,再匹配下方凹槽和端缘边相互嵌套的方式,使得瓦结构10之间可以精准安装,而且上下相互嵌套的方式使得瓦结构10之间的结合增加结实,进一步加强整个屋面组件1的稳固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配合槽113可以形成于所述容置腔114的内部,也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4的上方通过连通孔与所述容置腔114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111设置于第一基体112顶部,并且所述配合槽113形成于固定结构111内部,也就是所述固定结构111既可以向下固定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2,向上与所述光伏组件相互配合。
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111包括连接第一基体112顶部的延伸板1111、连接延伸板1111的固定框1112,优选地,所述固定框1112的宽度尺寸大于一对所述延伸板1111之间的距离,从而所述固定结构111形成T型的配合槽113,当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2配合时,所述连接板1211位于一对所述延伸板1111之间,所述导向板1212内嵌在所述固定框1112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瓦主体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112和第二基体122之间的第三基体131,所述第一基体112和第二基体122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三基体131,当所述瓦主体13上安装好光伏组件后,所述第三基体131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三基体131的顶部和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存在的距离利于通风,进而可以降低光伏组件工作时温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如图2、图3所示,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包括所述的屋面组件1、与屋面组件1配合固定的边框2,所述边框2具有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层压件4且侧向开口的层压框21、位于所述层压框21下方与所述固定结构111相配合的连接框23,所述连接框23与所述固定机构111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层压框21用来固定层压件4。所述层压框21具有上边框211、下边框212、连接上边框211和下边框212相同侧缘的侧边框213,所述上边框211、下边框212和侧边框213形成固定层压件4的固定腔22,所述固定腔22朝向所述层压件4的延伸方向开口。
所述下边框212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边框211的长度,使得所述层压框21和所述层压件4配合时,所述下边框2212对层压件4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光伏组件结构的稳固性。
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所述层压件4与边框22之间的稳固性及密封性,所述层压件4的边缘内嵌在所述固定腔22内部的位置会打粘接胶,在所述固定腔22的所述上边框211下部设有朝向所述固定腔22的溢胶槽221,当层压件4和层压框21配合时,多余的密封胶溢流至溢胶槽221中,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整体外观及功率输出;同时,所述溢胶槽221中较多的粘结胶可有效地加强所述层压框21的固定。粘结胶优选为粘接性强、耐候性强的结构胶,以保证粘结胶的耐候性能。
所述连接框23具有自所述层压框21底部两端向下延伸的竖框231、自所述竖框231端部相向延伸的限位板232,所述竖框231与所述限位板232形成与所述固定结构111相配合的滑槽24,所述一对限位板232位于所述一对延伸板1111的外侧,被限制在由第一基体112上部、延伸板1111外侧、固定框1112的下部形成的限位槽内,以避免所述边框2与固定结构111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23内设有连接一对所述竖框231内部的加强板233,所述滑槽24形成在所述加强板233、竖框231、限位板231之间,当所述固定结构111与所述连接框23相配合时,所述加强板233位于固定结构111的顶部,所述加强板233的设置,一方面进一步限制所述固定框1112的竖直方向上位移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所述连接框23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边框2和固定结构111的加强结构3,所述加强结构3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框23的形状相同,在所述边框2长度方向上,所述固定结构111的端部长于所述边框2设置,所述加强结构3相邻所述连接框23的端部并嵌套在所述固定结构111外部,所述加强结构3的设置,用于限制所述边框2在固定结构111方向上的产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3与所述固定结构11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螺孔,利用螺栓将所述加强结构3和固定结构111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加强了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如图4、图5所示,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层压件4,上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机构,所述层压件4的相对的两个边缘被固定在所述固定腔22内形成光伏组件。
具体地,所述光伏组件成矩阵式间隔设置在所述瓦结构10上,一般来说,两个第一安装结构11之间的尺寸和光伏组件的长度一致,当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需要预留一定距离方便整个光伏系统的通风散热,而且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光伏组件相同方向的尺寸时,可以利用补偿瓦结构进行连接两个瓦结构10,所述补偿瓦结构整体的形状与瓦结构10相同,只是第一安装结构11和第二安装结构12之间的瓦主体13数量不同,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数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组件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和第二安装结构12相互配合的固定方式,既能满足瓦结构10之间的固定,还能向上与光伏组件相互配合,简化了安装流程,结合第一安装结构11与第二安装结构12之间上下相互嵌套的固定方式使得光伏阵列整体结构更稳固。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组件具有若干个依次连接设置的瓦结构,每一瓦结构具有形成在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相邻两个瓦结构通过一者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另一者上的第二安装结构形成连接,第二安装结构嵌设于第一安装结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形成有用以与光伏组件相固定的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结构具有瓦主体,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与瓦主体相连接并向上突伸的突起,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瓦主体相连接,并且形成有向下开口的配合槽,以收容所述突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具有与瓦主体连接的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与瓦主体连接的第二基体,所述突起自所述第二基体上突伸形成,所述第一基体还形成有向下开口以收容所述第二基体的容置腔,所述配合槽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第一基体顶部,并且所述配合槽形成于固定结构内部,所述突起呈T型向上突伸入所述固定结构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包括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支撑框、自所述第一支撑框的端部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边、第一端缘边,所述第一连接边靠近支撑框的下表面向上凹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基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框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端部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边、第二端缘边,所述第二连接边靠近第二支撑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端缘边内嵌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端缘边内嵌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瓦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第三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三基体。
7.一种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屋面组件、与屋面组件配合固定的边框,所述边框具有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层压件且侧向开口的层压框、位于所述层压框下方与所述固定结构相配合的连接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具有自所述层压框底部两端向下延伸的竖框、自所述竖框端部相向延伸的限位板,所述竖框与所述限位板形成与所述固定结构相配合的滑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边框和固定结构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框的形状相同,在所述边框长度方向上,所述固定结构的端部长于所述边框设置,所述加强结构相邻所述连接框的端部并嵌套在所述固定结构外部。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件、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机构,所述层压件固定在所述层压框形成的固定腔内形成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成矩阵式间隔设置在所述瓦结构上。
CN202022668369.3U 2020-11-18 2020-11-18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213521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8369.3U CN213521785U (zh) 2020-11-18 2020-11-18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8369.3U CN213521785U (zh) 2020-11-18 2020-11-18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1785U true CN21352178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8369.3U Active CN213521785U (zh) 2020-11-18 2020-11-18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1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80481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
CN213521785U (zh) 屋面组件、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CN213186004U (zh) 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213661544U (zh) 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系统
CN213585646U (zh) 适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214364285U (zh) 一种光伏幕墙用边框构件
CN211143400U (zh) 一种装配式光伏幕墙
CN214411220U (zh) 一种无框光伏组件建筑一体化支架及一体化结构
CN213661517U (zh) 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212413107U (zh) 一种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边框
CN205160441U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安装结构
CN213186005U (zh) 光伏组件边框结构及光伏组件
CN209488511U (zh) 一种低成本加强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边框
CN212210929U (zh) 一种防水性高的太阳能组件边框结构
CN216699923U (zh) 边框组件
CN218867126U (zh) 一种彩钢瓦与光伏组件结合为一体的bipv组件
CN215772975U (zh) 一种光伏板支撑瓦
CN220527975U (zh)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电池组件的防溢胶边框及电池组件
CN215646705U (zh) 一种瓦片式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
CN218734137U (zh) 压块、安装机构及光伏组件
CN216713612U (zh) 一种窄幅暗钉四波光伏板屋面
CN217326160U (zh) 连接件及包括连接件的光伏组件
CN220301642U (zh) 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新型屋顶光电建筑构件
CN218814831U (zh) 一种金属太阳能瓦
CN216959732U (zh) 一种可拆卸安装结构以及光伏组件的可拆卸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