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0376U -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 Google Patents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0376U
CN213520376U CN202022870033.5U CN202022870033U CN213520376U CN 213520376 U CN213520376 U CN 213520376U CN 202022870033 U CN202022870033 U CN 202022870033U CN 213520376 U CN213520376 U CN 213520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oment
main
span
pas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00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00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0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0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0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包括过线承载件以及固线件;过线承载件包括主线承载部,主线承载部开设有过线槽,过线槽的内壁具有第一防滑纹;固线件包括主线力矩固定部,主线力矩固定部包括定位块、压线块以及主力矩螺栓;定位块活动连接于过线槽的槽口,压线块位于过线槽内;压线块的表面具有第二防滑纹,第二防滑纹与第一防滑纹相对;主力矩螺栓穿过定位块后与压线块连接,主力矩螺栓与定位块螺接。本申请通过在过线槽的内壁设置第一防滑纹,在压线块设置第二防滑纹,从而增加了线夹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适用更广线径范围线缆,保证线缆在受到标准要求拉力的情况下不会脱离线夹,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得更加可靠稳定。

Description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将电流用线缆分流到用电户中,通过线夹用螺栓压接入户线缆与主线连接时,由于线缆表面以及线夹内部都较为光滑,电缆容易因自身的重力或者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从线夹上滑落,不仅需要重新装配,较为麻烦,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包括:
过线承载件,其包括主线承载部,主线承载部开设有过线槽,过线槽的内壁具有第一防滑纹;以及
固线件,其包括主线力矩固定部,主线力矩固定部包括定位块、压线块以及主力矩螺栓;定位块活动连接于过线槽的槽口,压线块位于过线槽内;压线块的表面具有第二防滑纹,第二防滑纹与第一防滑纹相对;主力矩螺栓穿过定位块后与压线块连接,主力矩螺栓与定位块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防滑纹的设置方向与第二防滑纹的设置方向交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防滑纹的设置方向与第二防滑纹的设置方向互相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防滑纹设置在过线槽的槽底。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压线块面向第一防滑纹的一面为凹弧面,第二防滑纹设置在压线块的凹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过线承载件还包括分线承载部,分线承载部设于主线承载部的一侧;分线承载部设有分线连接孔以及分力矩螺孔,分线连接孔与分力矩螺孔连通;固线件还包括分线力矩固定部,分线力矩固定部设于分力矩螺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过线槽适用于横截面积为16~300mm2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分线连接孔适用于横截面积为4~120mm2的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过线槽的内壁还设有连接槽,连接槽靠近于过线槽的槽口,并与过线槽的内壁连通;定位块的侧壁设有连接位,连接位与连接槽活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分线连接孔、分力矩螺孔以及分线力矩固定部的数量均为多个。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过线槽的内壁设置第一防滑纹,在压线块设置与第一防滑纹相对的第二防滑纹,从而增加了线夹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线缆在受到标准要求拉力的情况下不会脱离线夹,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得更加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中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压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过线承载件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的爆炸图。
附图中,1-过线承载件,11-主线承载部,12-分线承载部,111-过线槽,121-分线连接孔,122-分力矩螺孔,1111-第一防滑纹,1112-连接槽,2-固定件,21-主线力矩固定部,22-分线力矩固定部,211-定位块,212-压线块,213-主力矩螺栓,221-分力矩螺栓,222-压线盘,2111-连接位,2112-主力矩螺孔,2121-第二防滑纹,2122-定位孔,2131-主螺栓头,2132-主断槽,2133-主螺纹段,2134-定位轴,2135-主橡胶圈,2211-分螺栓头,2212-分断槽,2213-分螺纹段,2214-分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图1为实施例一中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压线块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包括过线承载件1以及固定件2。过线承载件1包括主线承载部11,主线承载部11开设有过线槽111,过线槽111的内壁具有第一防滑纹1111。固线件2包括主线力矩固定部21,主线力矩固定部21包括定位块211、压线块212以及主力矩螺栓213。定位块211活动连接于过线槽111的槽口,压线块212位于过线槽111内。压线块212的表面具有第二防滑纹2121,第二防滑纹2121与第一防滑纹1111相对。主力矩螺栓213穿过定位块211后与压线块212连接,主力矩螺栓213与定位块211螺接。
通过在过线槽的内壁设置第一防滑纹1111,在压线块212设置与第一防滑纹1111相对的第二防滑纹2121,从而增加了线夹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线缆在受到标准要求拉力的情况下不会脱离线夹,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得更加可靠稳定。接触型连接的标准要求拉力为线缆破断力的10%,接续型连接的标准要求拉力为线缆破断力的65%。
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图4为实施例一中过线承载件的剖视图。过线承载件1包括主线承载部11以及分线承载部12,分线承载部12设于主线承载部11的一侧。
具体的,主线承载部11为U型块,过线槽111的纵截面为U形,其适用于横截面积为16~300mm2线缆,过线槽111的口径大,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不同口径以及不同截面形状的线缆。第一防滑纹1111设置在过线槽111的槽底,其沿过线槽111的长度方向开设。过线槽111的内壁还设有连接槽1112,连接槽1112靠近于过线槽111的槽口,并与过线槽111的内壁连通。连接槽1112的数量为两个,每一连接槽1112沿线槽111的宽度方向开设,其两端分别与过线槽111的两侧壁连接,两个连接槽1112沿线槽11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于线槽111的内壁。连接槽1112的纵截面为梯形,其纵截面积沿着线槽111的宽度方向逐渐减小。
分线承载部12为矩形块,其固定设于主线承载部11的一侧,并与主线承载部11一体成型,分线承载部12的宽度与主线承载部11的宽度相同。分线承载部12设有分线连接孔121以及分力矩螺孔122,分线连接孔121沿分线承载部12的长度方向设于分线承载部12内,其远离主线承载部11的一端与分线承载部12的外壁连通,另一端封闭。分线连接孔121的内壁设有螺纹,增大了线缆与分线连接孔12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得更加稳固。分力矩螺孔122沿分线承载部12的高度方向设于分线承载部12内,分力矩螺孔122靠近定位块211的一端与分线承载部12的外壁连通,另一端与分线连接孔121连通,并与分线连接孔121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分线连接孔121以及分力矩螺孔122的数量均为1个,分线连接孔121适用于横截面积为4~120mm2的线缆,分线连接孔121的口径大,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不同口径以及不同截面形状的线缆。
复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固定件2包括主线力矩固定部21以及分线力矩固定部22,主线力矩固定部21设于主线承载部11,分线力矩固定部22设于分线承载部12。
具体的,主线力矩固定部21包括定位块211、压线块212以及主力矩螺栓213。定位块211的两侧壁设有连接位2111以及主力矩螺孔2112,每一连接位2111沿定位块211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分别与定位块211的侧壁连通,两个连接位2111沿定位块21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于定位块211的两端。连接位2111的纵截面为梯形,其纵截面积沿着定位块211的宽度方向逐渐减小。连接位2111与连接槽1112滑接,从而使得定位块211与过线槽111活动连接。主力矩螺孔2112沿定位块211的高度方向贯穿设于定位块211内,主力矩螺栓213与主力矩螺孔2112螺接,定位块211通过连接位2111与连接槽1112滑接,从而与过线槽111活动连接。压线块212位于过线槽111内,并位于定位块211的下方。压线块212面向第一防滑纹1111的一面为凹弧面,第二防滑纹2121设置在压线块212的凹弧面。通过U型过线槽111与压线块212的凹弧面的配合,使得线缆的表面与过线槽111以及压线块212更为贴合,从而连接得更加稳固。第二防滑纹2121沿压线块212的宽度方向设于压线块的表面,第二防滑纹212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防滑纹1111的设置方向互相垂直,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线缆与线夹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得更为稳固。压线块212还设有定位孔2122,定位孔2122沿压线块212的高度方向贯穿设于压线块212内,并正对于主力矩螺孔2112。主力矩螺栓213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主螺栓头2131、主断槽2132、主螺纹段2133和定位轴2134,以及套设于主断槽2132的主橡胶圈2135。主螺纹段2133与主力矩螺孔2112螺接,定位轴2134与定位孔2122连接,且定位轴2134的高度小于定位孔2122的高度,从而使得主力矩螺栓213不会与线缆直接接触。在应用时,将线缆放置在过线槽111内,主力矩螺栓213穿过主力矩螺孔2112,并与定位孔2122连接,扭动主力矩螺栓213下压压线块212,压线块212与线缆抵接,从而将线缆压紧在过线槽111内,当扭动主力矩螺栓213的力矩超过主力矩螺栓213的最大受力力矩时,主螺栓头2131自主断槽2132处断裂,从而使得主力矩螺栓213在压紧线缆的同时不会因用力过大而损坏导线。在下压过程在,主力矩螺栓213与线缆无直接接触,压线块212也不会与线缆发生相对转动,不会磨损线缆。在本实施例中,主力矩螺栓213的数量为1个。
分线力矩固定部22包括分力矩螺栓221和压线盘222,压线盘222与分力矩螺栓221连接,压线盘222为可压离式压线盘。分力矩螺栓221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分螺栓头2211、分断槽2212和分螺纹段2213,以及套设于分断槽2212的分橡胶圈2214。分螺纹段2213与分力矩螺孔122螺接,其下端与压线盘222连接。在应用时,当压线盘222与线缆接触后,在较小的力矩下压线盘222会与分力矩螺栓221离断,继续扭动分力矩螺栓221下压压线盘222,压线盘222与线缆没有相对转动,线缆不会被损坏。当扭动分力矩螺栓221的力矩超过分力矩螺栓221的最大受力力矩时,分螺栓头2211自分断槽2212处断裂,从而使得分力矩螺栓221在压紧线缆的同时不会损坏导线。在本实施例中,分力矩螺栓221的数量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在应用时,将一线缆设在过线槽111处,主力矩螺栓213穿过主力矩螺孔2112,并与定位孔2122连接,主力矩螺栓213下压时,推动压线块212下压,压线块212与线缆抵接,当扭动主力矩螺栓213的力矩超过主力矩螺栓213的最大受力力矩时,主螺栓头2131自主断槽2132处断裂,从而使得主力矩螺栓213在压紧线缆的同时不会因用力过大而损坏导线。在下压过程在,主力矩螺栓213与线缆无直接接触,压线块212也不会与线缆发生相对转动,不会磨损线缆。并通过第一防滑纹1111以及第二防滑纹2121,增加了线槽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得更加稳固。将另一线缆固定设在接线孔21处,从而将两根线缆通过线夹连接起来。
实施例二
参照图5,图5为实施例二中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的爆炸图。本实施例中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可将电流分流到两根线缆中。本实施例中的主线承载部11和主线力矩固定部21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分线承载部12设有两个分线连接孔121和两个分力矩螺孔122,两个分线连接孔121互相平行,两个分力矩螺孔122分别与两个分线连接孔121垂直相交并且连通。分线承载部12的宽度大于主线力矩固定部21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的分线力矩固定部22的数量为两个。在应用时,两根线缆分别伸入两个分线连接孔121,从而将电流分流到两根线缆中。
综上:本申请中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通过在过线槽的内壁设置第一防滑纹,在压线块设置与第一防滑纹相对的第二防滑纹,从而增加了线夹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线缆在受到标准要求拉力的情况下不会脱离线夹,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得更加可靠稳定;且过线槽以及分线连接孔的口径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不同口径以及不同截面形状的线缆。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线承载件(1),其包括主线承载部(11),所述主线承载部(11)开设有过线槽(111),所述过线槽(111)的内壁具有第一防滑纹(1111);以及
固线件(2),其包括主线力矩固定部(21),所述主线力矩固定部(21)包括定位块(211)、压线块(212)以及主力矩螺栓(213);所述定位块(211)活动连接于所述过线槽(111)的槽口,所述压线块(212)位于所述过线槽(111)内;所述压线块(212)的表面具有第二防滑纹(2121),所述第二防滑纹(2121)与所述第一防滑纹(1111)相对;所述主力矩螺栓(213)穿过所述定位块(211)后与所述压线块(212)连接,所述主力矩螺栓(213)与所述定位块(211)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纹(1111)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防滑纹(2121)的设置方向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纹(1111)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防滑纹(2121)的设置方向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所述第一防滑纹(1111)设置在所述过线槽(111)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块(212)面向所述第一防滑纹(1111)的一面为凹弧面,所述第二防滑纹(2121)设置在所述压线块(212)的凹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承载件(1)还包括分线承载部(12),所述分线承载部(12)设于所述主线承载部(11)的一侧;所述分线承载部(12)设有分线连接孔(121)以及分力矩螺孔(122),所述分线连接孔(121)与所述分力矩螺孔(122)连通;所述固线件(2)还包括分线力矩固定部(22),所述分线力矩固定部(22)设于所述分力矩螺孔(122)。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111)适用于横截面积为16~300mm2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连接孔(121)适用于横截面积为4~120mm2的线缆。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111)的内壁还设有连接槽(1112),所述连接槽(1112)靠近于所述过线槽(111)的槽口,并与所述过线槽(111)的内壁连通;所述定位块(211)的侧壁设有连接位(2111),所述连接位(2111)与所述连接槽(1112)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连接孔(121)、所述分力矩螺孔(122)以及所述分线力矩固定部(22)的数量均为多个。
CN202022870033.5U 2020-12-02 2020-12-02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Active CN213520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0033.5U CN213520376U (zh) 2020-12-02 2020-12-02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0033.5U CN213520376U (zh) 2020-12-02 2020-12-02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0376U true CN21352037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0033.5U Active CN213520376U (zh) 2020-12-02 2020-12-02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0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0364B (zh) 包括带与连接装置的组件及将连接装置安装到带上的方法
US4509233A (en) Rope clamp construction
CN109742706B (zh) 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电缆及电缆连接装置
US6338658B1 (en) Slot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111125A1 (de) Kontaktierung sicherheitstechnisch überwachbarer Kunstfaserseile
US3133725A (en) Stocking grip for conductor with eye
US4511280A (en) Anchoring or connecting sleeve for multistrand cable conductor
CN213520376U (zh) 大跨径力矩分流线夹
US360965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3892458U (zh) 一种防打滑的钢丝绳接头
US1680347A (en) Socket for wire cables or strands
US414629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735991B (zh) 一种圆形导电柱测试夹
CN203102926U (zh) 一种抗拉扁平电缆
US1982212A (en) Solderless 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CN214993092U (zh) 一种拉索锚固防滑丝结构
CN107851908A (zh) 用于至少一根电缆的具有连接器的结构
CN208767477U (zh) 一种用于火灾报警器的防螺钉脱落接线端子
CN111987671A (zh) 防火电线固定装置
CN219833194U (zh) 一种防脱线的插针
CN205429652U (zh) 一种吊杆型绝缘高压线缆耐张线夹
CN218415652U (zh) 一种机房布线结构
CN216958681U (zh) 一种用于家电可避免接线端子磨损的线束
CN114300199B (zh) 一种笼式绞线机线盘架用定位锁紧装置
US3163483A (en) Terminal block constr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