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9779U -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9779U
CN213519779U CN202023215879.1U CN202023215879U CN213519779U CN 213519779 U CN213519779 U CN 213519779U CN 202023215879 U CN202023215879 U CN 202023215879U CN 213519779 U CN213519779 U CN 213519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pring plate
reed
movable
movab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58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58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9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9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9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动簧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动触点;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具有两个动簧片,两个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都能够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实现通路,由于两个动触点是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两个动触点的接触导通时间相同,而且两个动触点的与静触点的接触面积不同,在电路导通的时候,其中较大的动触点为主通路,较小的动触点为副通路,通过副通路降低接通后的整体接触电阻,且两个接触点的设置能够减少电路接通时产生的电弧,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在磁路上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衔铁,从而带动动簧上的动触点与静簧上的静触点吸合,达到在电路中的导通作用。
典型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开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线圈2、衔铁3和簧片4,其中,所述簧片包括静簧片41和动簧片42,该结构的继电器是单触点结构(通过一对触点的闭合与打开完成电气回路的闭合与切断),触点接通负载后,由于通断时产生的电弧对触点的消耗,会导致触点表面磨损从而使接通时的接触电阻上升,进而导致继电器产品温度上升加剧,造成继电器可靠性差、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具有两个动簧片,两个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都能够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实现通路,由于两个动触点是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两个动触点的接触导通时间相同,而且两个动触点的与静触点的接触面积不同,在电路导通的时候,其中较大的动触点为主通路,较小的动触点为副通路,通过副通路降低接通后的整体接触电阻,且两个接触点的设置能够减少电路接通时产生的电弧,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所述继电器包括基座、线圈、衔铁和簧片,所述簧片包括静簧片和动簧片;
所述动簧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动触点;
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静簧片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接触的静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说,所述动簧片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部分贯穿所述动簧片,所述开口将所述动簧片分为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连通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本体皆具有“C”字形的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位置处皆具有贯穿其本体的穿口,所述穿口沿簧片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动簧片由多个弹片本体叠合而成,多个所述弹片本体皆具有所述凸起部,且相邻弹片本体的所述凸起部之间具有间隙,每个相邻的所述弹片本体之间的所述间隙均相等。
进一步地说,多个所述弹片本体通过铆接固定,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具有较好的贴合可靠性,而且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具有两个动簧片,两个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都能够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实现通路,由于两个动触点是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两个动触点的接触导通时间相同,而且两个动触点的与静触点的接触面积不同,在电路导通的时候,其中较大的动触点为主通路,较小的动触点为副通路,通过副通路降低接通后的整体接触电阻,且两个接触点的设置能够减少电路接通时产生的电弧,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典型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簧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基座1、线圈2、衔铁3、簧片4、静簧片41、动簧片42、开口421、第一簧片422、第二簧片423、第一动触点423A、第二动触点423B、凸起部44、弹片本体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继电器包括基座1、线圈2、衔铁3和簧片4,所述簧片包括静簧片41和动簧片42;
所述动簧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簧片422和第二簧片423,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动触点423A,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动触点423B;
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的水平高度一致(这里的水平高度是指本实施例中图示的继电器中,簧片竖直设置的结构,如果簧片是水平设置的,这个高度一致就是指水平方向的位置一致了),所述静簧片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接触的静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具有两个动簧片,两个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都能够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实现通路,由于两个动触点是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两个动触点的接触导通时间相同,而且两个动触点的与静触点的接触面积不同,在电路导通的时候,其中较大的动触点为主通路,较小的动触点为副通路,通过副通路降低接通后的整体接触电阻,且两个接触点的设置能够减少电路接通时产生的电弧,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实现结构有两种,一是:所述动簧片具有开口421,所述开口部分贯穿所述动簧片,所述开口将所述动簧片分为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为一体结构;
该结构的所述簧片为一体结构,使得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具有较好的机械和电性稳定性,而且就加工来讲,也比较方便,因此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采用该种方式。
二是: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为分体结构(图未示出),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连通且固定连接;
该结构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由于是分体结构的,加工比较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本体皆具有“C”字形的凸起部44,且所述凸起部位置处皆具有贯穿其本体的穿口441,所述穿口沿簧片的长度方向设置;
该“C”字形的凸起部具有两个有益效果,一是可以增加簧片的弹性和可靠性,使其多次吸合摆动后仍然能够具有相当的弹性,二是能够增加电路的电流过流面积,防止大电流造成的失效,提高簧片及继电器的整体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动簧片由多个弹片本体45叠合而成,多个所述弹片本体皆具有所述凸起部,且相邻弹片本体的所述凸起部之间具有间隙,每个相邻的所述弹片本体之间的所述间隙均相等。
同样的,多弹片贴合的结构能够增大电路的电流过流面积,并且相对于采用单片的厚簧片,不会产生因为簧片较厚、硬度较高而无法弹动的情况,而且具有间隙的凸起部进一步的提高了簧片的弹性,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片本体通过铆接固定,采用铆接的的方式固定具有较好的贴合可靠性,而且加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具有两个动簧片,两个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都能够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实现通路,由于两个动触点是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两个动触点的接触导通时间相同,而且两个动触点的与静触点的接触面积不同,在电路导通的时候,其中较大的动触点为主通路,较小的动触点为副通路,通过副通路降低接通后的整体接触电阻,且两个接触点的设置能够减少电路接通时产生的电弧,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所述继电器包括基座(1)、线圈(2)、衔铁(3)和簧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包括静簧片(41)和动簧片(42);
所述动簧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簧片(422)和第二簧片(423),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动触点(423A),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动触点(423B);
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静簧片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接触的静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具有开口(421),所述开口部分贯穿所述动簧片,所述开口将所述动簧片分为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连通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本体皆具有“C”字形的凸起部(44),且所述凸起部位置处皆具有贯穿其本体的穿口(441),所述穿口沿簧片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由多个弹片本体(45)叠合而成,多个所述弹片本体皆具有所述凸起部,且相邻弹片本体的所述凸起部之间具有间隙,每个相邻的所述弹片本体之间的所述间隙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片本体通过铆接固定。
CN202023215879.1U 2020-12-28 2020-12-28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Active CN213519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5879.1U CN213519779U (zh) 2020-12-28 2020-12-28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5879.1U CN213519779U (zh) 2020-12-28 2020-12-28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9779U true CN213519779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5879.1U Active CN213519779U (zh) 2020-12-28 2020-12-28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9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83650A3 (en) Direct-current relay resistant to short-circuit current
CN109659199A (zh) 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109559939A (zh) 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US20240177956A1 (en) Short circuit current-resistant and arc-extinguishing dc relay
CN109659197A (zh) 一种能够灭弧及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12032959U (zh) 一种可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115172104B (zh) 一种桥式双断点接触器、断路器
CN109243923A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09659198A (zh) 一种灭弧及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10167314U (zh) 具有辅助触点装置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CN213660311U (zh) 双触点磁保持继电器
CN213519779U (zh)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CN209374354U (zh) 带磁钢灭弧并能够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04809158U (zh) 一种桥式双断点直流电磁接触器
CN209374355U (zh) 能够灭弧及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16120109U (zh) 一种可增强灭弧能力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09671593A (zh) 一种带磁钢灭弧并能够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10692450U (zh) 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CN207338255U (zh) 具有电动力补偿功能的导电回路
CN218385027U (zh) 继电器
CN216389206U (zh) 一种能够抵抗特大短路电流的单稳态继电器
CN219123159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9534415U (zh) 动簧片结构及继电器
CN218826873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9040365U (zh) 触头结构和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