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8766U -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8766U
CN213518766U CN202022720653.0U CN202022720653U CN213518766U CN 213518766 U CN213518766 U CN 213518766U CN 202022720653 U CN202022720653 U CN 202022720653U CN 213518766 U CN213518766 U CN 213518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latform
station
module
yard
ori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06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战钦
刘自祥
田卧龙
曹利杰
张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206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8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8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8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培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包括测试平台、站场线路图模块、位置判断系统、朝向判断系统和控制器;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和所述朝向判断系统均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和所述朝向判断系统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学员站在测试平台上后,其通过位置判断系统判断学员相对于站场线路图模块的站立位置,通过朝向判断系统判断学员的面部朝向,进而实现自动判断学员的位置信息,提高了培训效率。

Description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培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助理值班员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助理值班员一般工作在室外,当有列车进站或需要发车时,助理值班员需要站立在正确的股道旁,对列车司机发出准确的手信号,这就要求助理值班员对车站线路烂熟于心。
为了培训助理值班员,目前传统的做法是在地面使用胶带等介质拼接出站场线路图,学员可面对地面的线路图进行训练,贴近实际的生产环境。但是这种方式有其弊端,对于学员的站位是否准确,只能进行人工判断,无法进行自动判断,使得培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能够准确的自动判断学员站位的准确性,提高培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包括测试平台、站场线路图模块、位置判断系统、朝向判断系统和控制器;
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和所述朝向判断系统均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和所述朝向判断系统信号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包括灯带和指示灯;
所述灯带铺设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灯带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带嵌入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
和/或,所述指示灯嵌入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站位模块,所述站位模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测试平台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站位模块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站位模块所承受的压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多个站位模块,多个所述站位模块拼接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站位模块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站位模块所承受的压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朝向判断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的多个摄像装置;
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的边缘处,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拍摄所述测试平台上的测试学员的脸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的俯仰角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上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摄像装置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学员站在测试平台上后,其通过位置判断系统判断学员相对于站场线路图模块的站立位置,通过朝向判断系统判断学员的面部朝向,进而实现自动判断学员的位置信息,提高了培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站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另一种站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站场线路图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学员站立位置的判断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学员面部朝向判断流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在进行朝向判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的朝向信息示意图。
图标:1-测试平台;2-灯带;3-指示灯;4-摄像装置;5-压力传感器;6-站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测试平台1、站场线路图模块、位置判断系统、朝向判断系统和控制器;站场线路图模块、位置判断系统和朝向判断系统均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控制器分别与站场线路图模块、位置判断系统和朝向判断系统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学员需要测试时,可以让学员站着测试平台1上,根据站场线路图模块的显示,去站在相应的位置。
具体的,控制器控制站场线路图模块进行不同线路的显示,学员根据站场线路图模块的不同显示情况,站在相应的位置。
此时,位置判断系统启动,判断学员所站位置,并将学员的站位信息输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根据站位信息与站场线路图模块中显示的站场线路图相匹配,去判断学员的站位信息是否准确。
同时,朝向判断系统启动,判断学员站位后的面部朝向,并将学员的面部朝向信息输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面部朝向信息与站场线路图模块中显示的站场线路图相匹配,去判断学员的面部朝向是否准确。
也就是说,控制器中预设有不同的站场线路图的变化方式,且在不同的变化方式时,学员需要的站立位置和面向方向也具有预设信息,当位置判断系统和朝向判断系统的信息输送到控制器中后,控制器将收到的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得出学位的站立位置是否准确、面部朝向是否准确的信息。
其中,控制器的预设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式,即通过采集信息后,将采集到的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对,其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的方式,其只要能够实现对学员的站立位置和面部朝向信息进行自动判断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站场线路图模块包括灯带2和指示灯3;灯带2铺设在测试平台1上,指示灯3设置在灯带2的一侧。
现有技术中,使用胶带等介质在地面拼接出站场线路图的方式,受介质本身的限制,无法显示站场信号设备的状态、无法显示当前场上的进路情况、无法显示道岔当前开通位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灯带2的方式替代胶带,即在测试平台1上设置灯带2作为站场线路图的主体布局,其能够根据灯带2在不同位置显示的不同颜色信息,来实现站场上的不同情况变化,使得学员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测试,进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灯带2的一侧设置了指示灯3,灯带2的不同颜色显示,与不同颜色的指示灯3进行配合,能够显示出站场上的不同情况,进而满足对学员进行不同情况下的测试。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灯带2和指示灯3均为LED灯。
在本实施例中,站场线路图模块还可以是根据不同的站场信息,通过灯带2和指示灯3进行显现。
如图5所示,具体的显示过程如下:
步骤S101、启动站场线路图模块。
步骤S102、接收信号系统的设备状态消息。
步骤S103、判断是否是区段状态。若是,转向步骤S104,否则转向步骤S106。
步骤S104、查找表示该区段的灯带2设备。
步骤S105、驱动灯带2设备显示对应的颜色。转向步骤S111。
步骤S106、判断是否是道岔状态。若是,转向步骤S107,否则转向步骤S108。
步骤S107、查找表示该道岔的灯带2设备。转向步骤S105。
步骤S108、判断是否是信号状态。若是,转向步骤S109,否则转向步骤S111。
步骤S109、查找表示该信号的指示灯3。
步骤S110、驱动指示灯3显示对应颜色。
步骤S111、结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灯带2嵌入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指示灯3嵌入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测试平台1上设置有嵌入槽,灯带2和指示灯3均通过嵌入槽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
灯带2和指示灯3均嵌入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使得灯带2和指示灯3能够与测试平台1的上表面平齐,进而既不会影响学员在测试时的正常观看灯带2与指示灯3从状态,也能够避免灯带2或指示灯3对学员造成移动时的阻挡。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灯带2和指示灯3均是嵌入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嵌入这一设置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设置方式,如还可以是粘接、卡接等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等,其只要能够实现将灯带2和指示灯3固定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灯带2和指示灯3在测试平台1上的设置方式相同,灯带2和指示灯3在测试平台1上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是不相同,只要能够实现将灯带2和指示灯3固定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位置判断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与控制器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5对测试平台1上不同位置的压力进行监测,进而判断学员的站立位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学员站立位置的判断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学员站立在指定位置。
其中,指定位置为学员认为此时他应该站立的位置。
步骤S202、获取所有压力传感器5数据。
步骤S203、从其中检索出有压力数据的传感器。有数据表示可能有学员站立。
步骤S204、获取该传感器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表示了该传感器代表的位置,标识信息中包含表示该位置的位置信息:股道标识、左侧/右侧。对于在两侧的传感器,标识信息只包含1个位置信息,对于在2条股道中间的传感器,标识信息包含2个位置信息,分别标识相对于左侧股道和右侧股道的位置信息。
步骤S205、从任务信息中获取应该站立的位置信息。
此时的位置信息是此时学员应该站立的位置,包含:股道标识、左侧/右侧。
步骤S206、判断该传感器标识是否包含正确的位置信息,若是执行步骤S207,否则跳至步骤S208。
步骤S207、输出站立位置正确,结束。
步骤S208、输出站立位置错误,结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站位模块6,站位模块6的上表面与测试平台1的上表面平齐;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站位模块6下方,压力传感器5用于监测站位模块6所承受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将站位模块6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且使得站位模块6的上表面与测试平台1的上表面平齐,进而既能够避免站位模块6对行走的学员造成阻挡,又能够减少压力传感器5的设置数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站位模块6设置在站场线路图上的相应位置,即根据站场线路图,学员在测试的时候可能会站立的位置。
在每一个站位模块6的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5,当学员站在站立模块上时,压力传感器5接收到压力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或者由控制器进行主动采集各个压力传感器5的实时数据,用于判断学员站立位置是否准确。
当控制器采集到的压力信息中,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5具有压力数据,而其他压力传感器5的压力数据为零时,控制器会读取有压力数据的压力传感器5的标记信息,以判断学员的站立位置是否准确。
当控制器采集到的压力信息中,全部的数据均为零时,判断学员没有站立的正确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平台1包括多个站位模块6,多个站位模块6拼接连接;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站位模块6下方,压力传感器5用于监测站位模块6所承受的压力。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平台1有多个站位模块6拼接而成。其中,每个站位模块6下方或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5,而在站位模块6的上方只设置灯带2,或只设置指示灯3,或既设置灯带2又设置指示灯3,使得整体测试平台1通过模块化拼装即可完成。
这样的设置方式,既能够实现对学员的任意站立位置均能进行监测,同时也使得测试平台1能够进行不同站场线路图的快速拼装,使得测试平台1的应用范围更广,适用性更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朝向判断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的多个摄像装置4;摄像装置4设置在测试平台1的边缘处,摄像装置4用于拍摄测试平台1上的测试学员的脸部。
具体的,通过摄像装置4的设置,对站在测试平台1上的学员进行面部抓拍,根据抓拍到的面部数量来确定测试平台1上的学员的面部朝向,进而再通过控制器对学员的面部朝向是否正确进行判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4为摄像头或相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以四个摄像装置4为例,具体的面部朝向的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S301、学员站立在指定位置。
指定位置为学员认为此时他应该站立的位置。
步骤S302、获取所有摄像头画面。
步骤S303、对每个画面进行人脸识别。
步骤S304、记录画面中有人脸数据的摄像头标识信息。
其中,标识信息包含:该摄像头的编号。
步骤S305、整合标识信息,判断朝向。
这里被整合的标识信息至少有2个,学员的朝向垂直于2个摄像机的连线,如图8所示,学员的面部朝向所面对的两个摄像机中具有人脸信息,背向的两个摄像机中没有人脸信息,进而可以判断学员的面部朝向。
步骤S306、从任务信息中获取应该站立的朝向信息。
朝向信息只是一个方向信息:前/后/左/右,正方向选则线路上行方向,如图9所示。
步骤S307、判断朝向与任务信息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步骤S308,否则跳至步骤S309。
步骤S308、输出朝向正确,结束。
步骤S309、输出朝向错误,结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4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摄像装置4的俯仰角度。
由于测试平台1的面积较大,学员在站立时,其可能会靠近或远离摄像装置4。当学员过于靠近摄像装置4时,可能会使得摄像装置4无法拍摄到学员的面部信息,而只能拍摄的躯干信息;当学员过于远离摄像装置4时,可能会使摄像装置4拍摄不到学员的任何信息。
在摄像装置4上设置角度调节装置,并在控制器中设置动作捕捉程序与角度调节装置进行配合,使得摄像装置4能够跟随学员的位置进行俯仰调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摄像装置4上设置转动装置,通过转动装置带动摄像装置4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同时,转动装置与控制器进行信号连接。
此时,控制器能够同时控制转动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使得摄像装置4能够跟随学员的位置进行水平方向和俯仰角度的调整,拍摄到学员的头部信息,从而能够判断学员的面部朝向,进而保证了测试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和转动装置的设置方式有很多种,如可以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实现俯仰和水平转动等,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实现俯仰的角度调节和水平转动调节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学员站在测试平台1上后,其通过位置判断系统判断学员相对于站场线路图模块的站立位置,通过朝向判断系统判断学员的面部朝向,进而实现自动判断学员的位置信息,提高了培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平台、站场线路图模块、位置判断系统、朝向判断系统和控制器;
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和所述朝向判断系统均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和所述朝向判断系统进行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场线路图模块包括灯带和指示灯;
所述灯带铺设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灯带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嵌入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
和/或,所述指示灯嵌入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判断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站位模块,所述站位模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测试平台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站位模块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站位模块所承受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多个站位模块,多个所述站位模块拼接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站位模块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站位模块所承受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向判断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的多个摄像装置;
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的边缘处,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拍摄所述测试平台上的测试学员的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摄像装置的俯仰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进行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站场仿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上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摄像装置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
CN202022720653.0U 2020-11-20 2020-11-20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Active CN213518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0653.0U CN213518766U (zh) 2020-11-20 2020-11-20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0653.0U CN213518766U (zh) 2020-11-20 2020-11-20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8766U true CN21351876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5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0653.0U Active CN213518766U (zh) 2020-11-20 2020-11-20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8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018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remote inspection of a structure
CN108279428B (zh) 地图数据评测装置及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车和采集基站
CN204807597U (zh) 能根据待测物及针尖的影像自动调校点测位置的设备
CN101846495B (zh) 部件组装检查方法和部件组装检查装置
US7184072B1 (en) Airborne inventory and inspec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11626139B (zh) 一种机房it设备故障信息精准检测方法
JP2019052954A (ja) 検査システム、検査方法、サー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29818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motely viewing and auditing cell sites comprising a digital data structure comprising a substantially 360 degree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ite
CN112207846A (zh) 一种可升降式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14265418A (zh)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巡检与缺陷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13518766U (zh) 光电站场仿真结构
CN112437118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道路路灯巡检系统
CN109409546B (zh) 高速公路路产管护方法
US20190187065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providing lighting system, and road management system
CN110580052A (zh) 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51093B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便携式航标灯现场检测系统
CN112053459A (zh) 一种电力设备巡检装置
CN107134240A (zh) 设备运行机台
JP3597832B2 (ja) 軌道狂い計測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用いられる軌道狂い計測システム
KR102556878B1 (ko) 음영지역 자율비행 기반의 드론을 이용하여 상태평가를 수행하는 콘크리트 시설물 유지관리 시스템
CN208399998U (zh) 一种用于特种设备检测的无人机系统
US20230209692A1 (en) System for Checking a Luminaire St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7067852B1 (ja) 路面損傷位置の算定方法
CN215374984U (zh) 基于地形分类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pm2.5监测系统
CN107132674A (zh) Led显示模块检测及校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