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6063U -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6063U
CN213516063U CN202021648308.4U CN202021648308U CN213516063U CN 213516063 U CN213516063 U CN 213516063U CN 202021648308 U CN202021648308 U CN 202021648308U CN 213516063 U CN213516063 U CN 213516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couple
sub
plug
channel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83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海国
张光亚
毛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83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6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6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6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所述热电偶插头包括热电偶接线和支座,所述热电偶接线包括护套和两根连接线;支座设置有安装通道和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件,所述安装通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通道,两根所述连接线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子通道,且两根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两根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套设有所述护套。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插头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通道将两根连接线完全隔离,能有效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因拉扯而出现连接线之间相互接触的情况,从而保证热电偶插头能精确检测温度,提高了热环境风洞试验的测试精确性。

Description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的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其中在汽车的生产加工中,需要通过采集被测位置的温度以进行热环境风洞试验。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能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再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因此,在热环境风洞试验中采用的热电偶数量较多,而热电偶的线束参差不齐,在线束捆绑拉扯过程中,易出现热电偶接头位置的内部金属导线相互接触而不能检测被测位置温度,导致热环境风洞试验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电偶的导线在使用过程中易相互接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热电偶插头包括:热电偶接线,所述热电偶接线包括护套和两根连接线;支座,设置有安装通道和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件,所述安装通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通道,两根所述连接线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子通道,且两根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两根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套设有所述护套。
优选地,所述热电偶插头还包括绝缘固定座,所述绝缘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支座的一端,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绝缘固定座设置,所述安装通道开设于所述绝缘固定座。
优选地,所述安装通道还包括主通道,两个所述子通道均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护套穿设于所述主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绝缘固定座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主通道与两个所述子通道呈Y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通道和两个所述子通道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柱形通道,所述主通道的直径为D,所述护套的直径为d,0.5mm≤D-d≤1mm。
优选地,所述绝缘固定座为硬质塑料制件。
优选地,所述支座开设有卡槽,所述绝缘固定座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绝缘固定座呈矩形,两个所述子通道沿所述绝缘固定座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绝缘固定座。
优选地,所述热电偶接线还包括接地线,所述安装通道还包括用于供所述接地线穿过的接地通道,两个所述子通道均与所述接地通道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电偶组件,所述热电偶组件包括热电偶插座和如上所述热电偶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热电偶插头装配时,先将连接件安装于支座,并在支座上对应两个连接件打通两个子通道,接着将其中一根连接线穿过其中一个子通道,然后将另一根连接线穿过另一个子通道,最后将穿过子通道的连接线的绝缘套剥离,使连接线内的导线缠绕于对应的连接件上,此时子通道内连接线的外表面均被子通道的内壁包覆。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插头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通道将两根连接线完全隔离,能有效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因拉扯而出现连接线之间相互接触的情况,从而保证热电偶插头能精确检测温度,提高了热环境风洞试验的测试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热电偶插头的热电偶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热电偶插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热电偶插头的绝缘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热电偶插头 21 连接件
1 热电偶接线 22 绝缘固定座
11 护套 221 安装通道
12 连接线 2211 子通道
121 绝缘套 2212 主通道
122 导线 2213 接地通道
2 支座 3 插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对“上”、“下”、“左”、“右”等方位的描述以图2中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2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电偶插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电偶插头100包括热电偶接线1和支座2,热电偶接线1包括护套11和两根连接线12;支座2设置有安装通道221和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件21,安装通道22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通道2211,两根连接线12分别对应穿过两个子通道2211,且两根连接线12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连接件21连接,两根连接线12的另一端套设有护套11。本实施例的热电偶插头100主要用于汽车的热环境风洞试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线12包括导线122和套设于导线122外的绝缘套121,以使得护套11内的两根连接线12相互绝缘,为方便连接件21与支座2之间的固定以及连接件21与连接线12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件2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螺栓。
本实施例的热电偶插头100装配时,先将连接件21安装于支座2,并在支座2上对应两个连接件21打通两个子通道2211,接着将其中一根连接线12穿过其中一个子通道2211,然后将另一根连接线12穿过另一个子通道2211,最后将穿过子通道2211的连接线12的绝缘套121剥离,使连接线12内的导线122缠绕于对应的连接件21上,此时子通道2211内连接线12的外表面均被子通道2211的内壁包覆。本实施例的热电偶插头100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通道2211将两根连接线12完全隔离,能有效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因拉扯而出现连接线12之间相互接触的情况,从而保证热电偶插头100能精确检测温度,提高了热环境风洞试验的测试精确性。
具体地,热电偶插头100还包括绝缘固定座22,绝缘固定座22设置于支座2的一端,连接件21远离绝缘固定座22设置,安装通道221开设于绝缘固定座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热电偶插头100的两个插头3间隔设置于支座2的上端,绝缘固定座22设置于支座2的下端,连接件21设置于插头3和绝缘固定座22之间,且两个连接件2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连接线12穿过子通道2211后向连接件21延伸并与连接件21连接,绝缘固定座22内的子通道2211能避免连接线12晃动时绝缘套121外的导线122回缩至子通道2211而与导电件接触的情况,使得连接线12在使用过程过能完全避免与导电件接触,加快测试速度,同时提高了热电偶插头100的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
本实施例中,安装通道221还包括主通道2212,两个子通道2211均与主通道2212连通,护套11穿设于主通道2212内。左侧的子通道2211对左侧的连接线12进行限位,右侧的子通道2211对位于右侧的连接线12进行限位,位于两个子通道2211之间的主通道2212对护套11和护套11内的连接线12进行限位,主通道2212和两个子通道2211配合,能防止两根连接线12之间相互移动而接触,同时还能避免连接线12与护套11之间的产生位移而缠绕或者扭动。
本实施例固定支座2中,主通道2212与绝缘固定座22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主通道2212与两个子通道2211呈Y形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固定座22和主通道221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两根连接线12分别对应穿过对应的子通道2211后,护套11的上端部分容置于主通道2212内,使得两根连接线12之间呈V形,同时热电偶接线1安装于支座2的部分呈Y形设置。本实施例的主通道2212和两个子通道2211的长度相同,同时对热电偶接线1的上下侧以及左右侧进行限位。
如图2所示,主通道2212和两个子通道2211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柱形通道,主通道2212的直径为D,护套11的直径为d,0.5mm≤D-d≤1mm。本实施例的主通道2212和两个子通道2211直径相同且长度一致,方便绝缘固定座22的打通以及绝缘固定座22与热电偶接线1之间的装配,为方便热电偶接线1的穿过并减小绝缘固定座22的占用空间,将主通道2212与护套11之间的间距控制在0.5mm~1mm。
本实施例中,绝缘固定座22为耐磨的硬质塑料制件,防止热电偶接线1在拉扯过程中对绝缘固定座22造成损坏,提高绝缘固定座22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支座2开设有与绝缘固定座22形状相匹配的卡槽(图未示),绝缘固定座22卡接于卡槽内。本实施例中,绝缘固定座22呈矩形,两个子通道2211沿绝缘固定座22的长度方向贯穿绝缘固定座22。本实施例的矩形绝缘固定座22卡接于卡槽内,在热电偶接线1由于实验而左右摆动时,卡槽对矩形绝缘固定座22的左右两侧限位,能防止矩形绝缘固定座22相对支座2移动或脱落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热电偶接线1还包括接地线(图未示),如图3所示,安装通道221还包括用于供接地线穿过的接地通道2213,两个子通道2211均与接地通道2213间隔设置。本实施例的接地通道2213设置于两个子通道2211之间,且接地通道2213的下端和两个子通道2211的下端均与主通道2212连通。接地通道2213、主通道2212以及两个子通道2211之间相互配合对热电偶接线1进行限位,避免连接线12以及接地线之间的缠绕和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电偶组件,热电偶组件包括热电偶插座和如上所述热电偶插头100,该热电偶插头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电偶插座和热电偶插头100配套使用。由于热电偶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插头包括:
热电偶接线,所述热电偶接线包括护套和两根连接线;
支座,设置有安装通道和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件,所述安装通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通道,两根所述连接线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子通道,且两根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两根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套设有所述护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插头还包括绝缘固定座,所述绝缘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支座的一端,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绝缘固定座设置,所述安装通道开设于所述绝缘固定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还包括主通道,两个所述子通道均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护套穿设于所述主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绝缘固定座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主通道与两个所述子通道呈Y形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和两个所述子通道均为直径相同的圆柱形通道,所述主通道的直径为D,所述护套的直径为d,0.5mm≤D-d≤1mm。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座为硬质塑料制件。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开设有卡槽,所述绝缘固定座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座呈矩形,两个所述子通道沿所述绝缘固定座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绝缘固定座。
9.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接线还包括接地线,所述安装通道还包括用于供所述接地线穿过的接地通道,两个所述子通道均与所述接地通道间隔设置。
10.一种热电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组件包括热电偶插座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热电偶插头。
CN202021648308.4U 2020-08-10 2020-08-10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Active CN213516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8308.4U CN213516063U (zh) 2020-08-10 2020-08-10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8308.4U CN213516063U (zh) 2020-08-10 2020-08-10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6063U true CN213516063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8308.4U Active CN213516063U (zh) 2020-08-10 2020-08-10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6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317092A1 (en) Sensors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pparatus
KR20080051056A (ko) 케이블 부착구, 이것을 구비한 케이블 어셈블리 및 커넥터
CN213516063U (zh) 热电偶插头及热电偶组件
JP2016195038A (ja) プラグ
CN101571425B (zh) 温度感测装置
CN105092910A (zh) 用于电输运测量的电连接装置
US5167519A (en)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universal connector
CN209894355U (zh) 土壤检测传感器和土壤检测仪
CN208043262U (zh) 测温背板
CN213120885U (zh) 一种模具温度精准测控装置
US5003249A (en) Electrical power detection and indication device
US3986082A (en) Universal temperature controlled reference junction
CN209978942U (zh) 工程安全监测集线装置及工程安全监测人工测读系统
CN216954880U (zh) 一种混凝土测温线
CN218349655U (zh) 热电偶温度线结构
CN219830146U (zh) 一种测温模块、连接器及母线槽系统
CN111397758A (zh) 温度检测器
CN216746489U (zh) 一种碳基温度传感器
CN214843692U (zh) 一种传导测温组件
CN213120908U (zh) 一种石墨烯长距离导热传感器
CN219045997U (zh) 一种热电阻检定用接线装置
CN209992086U (zh)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传感器
CN214538002U (zh) 一体式防高温霍尔支架
CN213366988U (zh) 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柔性pt插头连接器
CN213688691U (zh) 一种新型贴片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