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4154U -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4154U
CN213514154U CN202022428823.8U CN202022428823U CN213514154U CN 213514154 U CN213514154 U CN 213514154U CN 202022428823 U CN202022428823 U CN 202022428823U CN 213514154 U CN213514154 U CN 213514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evice
groove
mounting base
heating
seal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88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沐原
李超雄
席战利
陆游
蔡志昇
肖其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288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4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4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4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装置及空调器,其中,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基座、电加热结构、接线端子结构以及密封罩,安装基座具有位于横向上且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电加热结构呈横向延伸设置,电加热结构的接电端设于第一端,接线端子结构设于安装基座内,接线端子结构的一端电连接接电端,另一端突出第二端设置以形成显露部,密封罩罩设于第二端且与安装基座共同形成密封腔,密封腔上设有过孔,过孔至少供连接于显露部的导线穿设,且与导线密封配合,通过形成的密封腔密封罩设显露端,使得空调器风道内的冷气流不与显露端接触,也即可减少在显露端处产生冷凝水的概率,提高了加热装置的电气安全性。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上使用的加热装置均是在制热模式下使用,故接线端头处未有效密封,普遍的做法是在接线端头处采用热缩管进行简单密封,然而,若要在制冷模式下使用,接线端头处若未有效密封,端头处就会产生凝露水,若此时开启加热装置就会存在电器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热装置及空调器,旨在优化现有的加热装置,增加接线端头的密封性,以提高加热装置的电气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装置,包括:
安装基座,具有位于横向上且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电加热结构,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电加热结构的接电端设于所述第一端;
接线端子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基座内,所述接线端子结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另一端突出所述第二端设置以形成显露部;以及,
密封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安装基座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至少供连接于所述显露部的导线穿设,且与所述导线密封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结构以及所述导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与所述电子元件呈一一对应设置为结构组,所述结构组设置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结构组中的电子元件包括熔断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一卡扣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以及第一卡凸,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凸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二端,另一设于所述密封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设置多个,且分设于所述密封罩的周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两个;
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设置两个,沿所述第二端的周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与两个所述容置槽间隔交错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出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安装基座的侧表面贴接,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安装基座的侧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的螺纹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锁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容置槽对应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相对侧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凸设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设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连接凸块的一侧面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密封罩的外侧面对应所述第二螺纹孔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的螺纹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容置槽均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上形成有横向延伸的连接柱;
所述过孔内还穿设有所述连接柱,所述过孔与所述连接柱以及所述导线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填充间隙,所述填充间隙内设有密封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凸凹配合结构,所述凸凹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环形凸台以及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以及所述环形凹槽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密封罩,另一设于所述安装基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包括:
第一半环形套体;以及,
第二半环形套体,与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侧向对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内设有第二卡扣配合结构,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凸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凸和第二卡槽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另一设于所述第二半环形套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端的插置槽;
所述接电端设于所述安置槽内;
所述接线端子结构部分插置于所述插置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结构包括:
PTC加热片,沿横向延伸设置;以及,
多个传热片,沿横向间隔设于所述PTC加热片的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安装基座,具有位于横向上且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电加热结构,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电加热结构的接电端设于所述第一端;
接线端子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基座内,所述接线端子结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另一端突出所述第二端设置以形成显露部;以及,
密封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安装基座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至少供连接于所述显露部的导线穿设,且与所述导线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结构的接电端设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一端,所述接线端子结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另一端突出所述第二端设置以形成显露部,所述密封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安装基座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至少供连接于所述显露部的导线穿设,且与所述导线密封配合,通过形成的密封腔密封罩设所述显露端,使得空调器风道内的冷气流不与所述显露端接触,也即可减少在所述显露端处产生冷凝水的概率,提高了加热装置的电气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一实施例(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基座与密封罩装配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基座与密封罩装配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装基座(一角度)与密封罩装配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安装基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加热装置的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加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密封罩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密封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745960530000041
Figure BDA000274596053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的空调上使用的加热装置均是在制热模式下使用,故接线端头处未有效密封,普遍的做法是在接线端头处采用热缩管进行简单密封,然而,若要在制冷模式下使用,接线端头处若未有效密封,端头处就会产生凝露水,若此时开启加热装置就会存在电器安全问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加热装置,只要是包含有所述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均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图1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6及图7,所述加热装置100包括安装基座1、电加热结构2、接线端子结构3以及密封罩4,所述安装基座1具有位于横向上且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加热结构2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电加热结构2的接电端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设于所述安装基座1内,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另一端突出所述第二端设置以形成显露部31,所述密封罩4罩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安装基座1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设有过孔41,所述过孔41至少供连接于所述显露部31的导线8穿设,且与所述导线8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结构2的接电端设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第一端,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另一端突出所述第二端设置以形成显露部31,所述密封罩4罩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安装基座1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设有过孔41,所述过孔41至少供连接于所述显露部31的导线8穿设,且与所述导线8密封配合,通过形成的密封腔密封罩4设所述显露端,使得空调器风道内的冷气流不与所述显露端接触,也即可减少在所述显露端处产生冷凝水的概率,提高了加热装置100的电气安全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的密封罩4的密封的方式使得所述加热装置100无论是在所述空调器的制热还是制冷模式下均可开启,特别是在所述空调器的除湿模式下开启,提升了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温度,实现了所述空调器除湿不降温的动能,大大扩展了所述加热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所述密封罩4罩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安装基座1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罩4与所述安装基座1的安装方式为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便于所述密封罩4与所述安装基座1的安装,上述的可拆卸安装的方式可以是卡扣配合的方式,也可以是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具体不作限制。
具体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密封罩4与所述安装基座1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一卡扣配合结构5,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5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51以及第一卡凸52,所述第一卡槽51与所述第一卡凸52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二端,另一设于所述密封罩4,在将所述密封罩4安装至所述安装基座1时,只需要将所述密封罩4轻轻按压至所述安装基座1上,让所述第一卡凸52伸入至所述第一卡槽51内,即可完成安装,安装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5设置多个,且分设于所述密封罩4的周侧,通过在所述密封罩4的周向上布设多个连接点的方式,使得所述安装基座1与所述密封罩4之间的连接更牢靠。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密封罩4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出一连接臂42,所述连接臂42与所述安装基座1的侧表面贴接,所述连接臂4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3a,所述安装基座1的侧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43a设有第一螺纹孔12,所述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的螺纹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3a,且锁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2内,通过对应在所述安装基座1的侧面上设置螺纹连接结构,将所述连接臂42与所述安装基座1贴紧固定的方式,可以简化所述安装基座1与所述密封罩4端面之间的结构布设。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端凸设有连接凸块13,所述连接凸块13设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连接凸块13的一侧面设有第二螺纹孔131,所述密封罩4的外侧面对应所述第二螺纹孔131设有第二安装孔43b,所述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的螺纹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43b内,且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31内,此种安装方式将螺纹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密封罩4的中部位置,固定的更为牢靠。
所述电加热结构2在加热过程中,需要其他的电子元件辅助,具体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内设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以及所述导线8,通过在所述安装基座1内设置容置槽11,将电子元件容置在容置槽11内,便于与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以及所述导线8电连接,有利于电子元件的布设。
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电子元件,如,熔断器、温度传感器等等,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11与所述电子元件呈一一对应设置为结构组,所述结构组设置多个,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布设多个容置槽11,以容纳不同的电子元件,适应所述电加热结构2的加热性能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置槽11的设置位置需要根据所述安装基座1与所述密封罩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调整。
具体地,请参阅图2,在所述密封罩4与所述安装基座1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一卡扣配合结构5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5设置两个,沿所述第二端的周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5与两个所述容置槽11间隔交错设置,兼顾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5的设置个数以及所述容置槽11的设置个数,便于所述安装基座1与所述密封罩4之间的安装,也便于所述电子元件的布设。
请参阅图3,在所述密封罩4与所述安装基座1的第二端之间采用连接臂42与螺纹连接结构来实现安装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容置槽11对应所述连接臂42的两个相对侧设置,在所述连接臂42的两个相对侧有更多的设置空间,可以将两个所述容置槽11的空间设置的更大,便于容纳更多或者更大体积的电子元件,具有较好的效果。
请参阅图4,在所述密封罩4与所述安装基座1的连接凸块13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结构来实现安装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容置槽11均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31相对的一侧,尽可能地避开电子元件,避免打螺钉时损坏所述电子元件。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安置槽15,所述安置槽15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端的插置槽16,所述接电端设于所述安置槽15内,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部分插置于所述插置槽16内,所述接电端设于所述安置槽15内,提高了所述安装基座1与所述电加热结构2安装的稳定性,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部分插置于所述插置槽16内,也提高了所述接线端子结构3与所述安装基座1安装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至图10,所述密封罩4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凸凹配合结构6,所述凸凹配合结构6包括相互配合的环形凸台61以及环形凹槽62,所述环形凸台61以及所述环形凹槽62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密封罩4,另一设于所述安装基座1,如此设置,便于所述安装基座1与所述密封罩4的横向对接安装。
为了便于与空调器风道内的结构安装,所述第二端上形成有横向延伸的连接柱14,此时的所述密封罩4也要让位所述连接柱14,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孔41内还穿设有所述连接柱14,所述过孔41与所述连接柱14以及所述导线8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填充间隙,所述填充间隙内设有密封胶,在所述过孔41内穿设完成所述导线8以及所述连接柱14之后,采用所述密封胶填充的方式,使得所述密封罩4完成罩设密封所述显露部31,具有较好的效果。
所述密封罩4可以是一体成形设置,也可以是分体设置,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至图12,所述密封罩4包括第一半环形套体441及第二半环形套体442,所述第二半环形套体442与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441侧向对接,通过将所述密封罩4分体设置,可以将所述导线8初步固定在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441上,然后在将所述第二半环形套体442扣合在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441,并将所述导线8卡设在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441及所述第二半环形套体442之间,可以将所述过孔41的面积设置的较小,减少所述密封胶的填胶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4内设有第二卡扣配合结构7,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结构7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凸72和第二卡槽71,所述第二卡凸72和第二卡槽71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441,另一设于所述第二半环形套体442,如此设置,便于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441及所述第二半环形套体442的快速安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电加热结构2包括PTC加热片21以及多个传热片22,所述PTC加热片21沿横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传热片22沿横向间隔设于所述PTC加热片21的侧表面,通过所述PTC加热片21通电辅热,然后在通过多个所述传热片22高效地将热量辐射到所述空调器的风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加热装置,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安装基座,具有位于横向上且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电加热结构,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电加热结构的接电端设于所述第一端;
接线端子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基座内,所述接线端子结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另一端突出所述第二端设置以形成显露部;以及,
密封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安装基座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至少供连接于所述显露部的导线穿设,且与所述导线密封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结构以及所述导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与所述电子元件呈一一对应设置为结构组,所述结构组设置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结构组中的电子元件包括熔断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一卡扣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以及第一卡凸,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凸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二端,另一设于所述密封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设置多个,且分设于所述密封罩的周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两个;
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设置两个,沿所述第二端的周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结构与两个所述容置槽间隔交错设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出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安装基座的侧表面贴接,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安装基座的侧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的螺纹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锁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容置槽对应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相对侧设置。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凸设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设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连接凸块的一侧面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密封罩的外侧面对应所述第二螺纹孔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的螺纹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在形成所述密封腔腔壁的部分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容置槽均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上形成有横向延伸的连接柱;
所述过孔内还穿设有所述连接柱,所述过孔与所述连接柱以及所述导线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填充间隙,所述填充间隙内设有密封胶。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凸凹配合结构,所述凸凹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环形凸台以及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以及所述环形凹槽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密封罩,另一设于所述安装基座。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包括:
第一半环形套体;以及,
第二半环形套体,与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侧向对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内设有第二卡扣配合结构,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凸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凸和第二卡槽中,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半环形套体,另一设于所述第二半环形套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端的插置槽;
所述接电端设于所述安置槽内;
所述接线端子结构部分插置于所述插置槽内。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结构包括:
PTC加热片,沿横向延伸设置;以及,
多个传热片,沿横向间隔设于所述PTC加热片的侧表面。
1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CN202022428823.8U 2020-10-27 2020-10-27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3514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8823.8U CN213514154U (zh) 2020-10-27 2020-10-27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8823.8U CN213514154U (zh) 2020-10-27 2020-10-27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4154U true CN213514154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1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8823.8U Active CN213514154U (zh) 2020-10-27 2020-10-27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4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0674B (zh) 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
KR102405738B1 (ko) 전기 히터
US20160069588A1 (en) Heat medium hea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ing same
CN102563839A (zh) 电加热装置
CN207664267U (zh) 液冷充电插座
CN109210766B (zh) 电加热器
CN105889771B (zh) 一种可替换式led灯
US20030039882A1 (en) Reverse polarity termination adaptor
CN213514154U (zh) 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1075560U (zh) 充电座和充电系统
CN208955294U (zh) 多功能高压连接器
CN216673323U (zh) 一种ptc风暖加热器
CN109210768B (zh) 电加热器
CN211671135U (zh) 电动汽车用高压箱
CN210292296U (zh) Ptc加热器
CN210092384U (zh) 一种并联插线连接器
CN109219171B (zh) 电加热器
CN109219160B (zh) 电加热器
CN212319921U (zh) 电加热模块、空气净化模块和空调器
CN217904879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及其防水线控器
CN214564470U (zh) 电加热换热器
CN109210767B (zh) 电加热器
CN219042249U (zh) 密封件、壳体、控制器和代步车
CN217721675U (zh) 车载定位器
CN219679087U (zh) 电子调速器和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