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9226U -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9226U
CN213509226U CN202022229847.0U CN202022229847U CN213509226U CN 213509226 U CN213509226 U CN 213509226U CN 202022229847 U CN202022229847 U CN 202022229847U CN 213509226 U CN213509226 U CN 213509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emale seat
buckle
band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98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赐创
方木强
蔡钦顺
曾繁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98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9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9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9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包括多根并列的纵筋和多根并列的横筋,横筋与纵筋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母座,母座开有贯穿性的第一通孔,母座一端固定有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束带,束带平行于第一通孔设置,束带远离第一通孔一端设有卡扣,第一通孔侧壁开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卡扣能伸入第一通孔中并与卡槽卡接。本申请具有能够提高纵筋与横筋固定的稳定性,使用更加省时省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筋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指防止房屋或构筑物的结构承受水平荷载被剪切破坏的一种墙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钢筋在剪力墙中由于钢筋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接能力,因此能很好的承受拉应力。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力墙的钢筋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纵筋1、横筋2和扎丝4,纵筋1和横筋2的交叉处以扎丝4捆扎固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以扎丝交叉绑扎纵筋和横筋,需要通过增加捆扎圈数来保障连接的牢固性,存在绑扎过程复杂且施工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捆扎钢筋时过程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包括多根并列的纵筋和多根并列的横筋,横筋与纵筋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母座,母座开有贯穿性的第一通孔,母座一端固定有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束带,束带平行于第一通孔设置,束带远离第一通孔一端设有卡扣,第一通孔侧壁开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卡扣能伸入第一通孔中并与卡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固定纵筋和横筋时,将束带缠绕在纵筋和横筋的交叉处,然后将束带插入第一通孔,通过束带的卡扣与第一通孔的卡槽卡接,使得纵筋与横筋扎紧。进一步在纵筋与横筋连接处增设一个连接件,与原连接件交叉设置,可提高纵筋与横筋固定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卡扣远离母座一端低于其靠近母座一端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扣倾斜设置,施工人员将束带插入第一通孔时卡扣较低一端先插入第一通孔,减小了束带插入第一通孔的阻力,使得束带与第一通孔的插接更为顺畅省力。
可选的,所述卡扣呈“V”形,卡扣顶角沿束带长度方向设置并朝向远离母座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扎紧钢筋时,弯曲束带对纵筋和横筋的交叉处进行缠绕,然后将束带插入第一通孔,使得折线形卡扣以及与之相适配的卡槽相互卡接,“V”型卡扣相对束带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将沿束带长度方向的拉力进一步分解为压力和摩擦力,使得卡槽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卡槽与卡扣连接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卡扣沿束带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卡槽沿第一通孔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卡扣与多个卡槽的卡接,一方面均分了扎紧钢筋时沿束带长度方向的拉力,进一步减小了卡扣卡槽的负荷。另一方面,设置多个卡扣可适配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捆扎且不影响捆扎的稳定性,提高了连接件对不同直径钢筋的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母座在背离束带一端开有插入口,插入口与第一通孔以斜面连接,插入口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的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口倒角设计,束带与插入口接触时易滑入第一通孔,使得束带插入母座更方便,提高了捆扎钢筋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两相对侧壁分别开有与束带厚度相适配的限位槽,限位槽开设在母座垂直于卡槽所在平面的两相对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将束带插入母座时,限位槽能限制束带与卡槽的距离,使得卡扣与卡槽能紧密卡接,减少卡扣脱落卡槽导致无法扎紧钢筋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束带远离母座一端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将束带插入母座时,束带插入端圆弧设计能与插入口的滑动更为顺畅。此外,圆弧顶端宽度小于束带宽度,使得束带更容易插入限位槽中,提高了捆扎钢筋效率。
可选的,所述母座还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轴线所在平面平行,第二通孔轴线与第一通孔轴线垂直,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同设置,束带共有两根,其中一根束带固定在母座靠近第一通孔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侧壁,另一根束带固定在母座靠近第二通孔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带缠绕钢筋的交叉处后插入第一通孔并扎紧,再将连接在第二通孔的束带缠绕钢筋交叉处另一侧,随后插入第二通孔并扎紧,使得一个连接件可完成对交叉钢筋的稳定捆扎,节约了捆扎钢筋的成本。此外,在固定箍筋时,待扎紧的钢筋沿轴线平行排列,将固定在第一通孔的束带缠绕钢筋后插入第二通孔并扎紧,再将固定在第二通孔的束带缠绕另一端钢筋后插入第一通孔并扎紧,即完成了对箍筋的固定,提高了该连接件对不同部位钢筋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施工人员在固定纵筋和横筋时,将束带缠绕在纵筋和横筋的交叉处,然后将束带插入第一通孔,通过束带的卡扣与第一通孔的卡槽卡接,使得纵筋与横筋扎紧,进一步在纵筋与横筋连接处增设一个连接件,与原连接件交叉设置,可提高纵筋与横筋固定的稳定性;
2.母座在第一通孔轴线所在平面开有与该平面互相平行的第二通孔束带缠绕钢筋的交叉处后插入第一通孔并扎紧,再将连接在第二通孔的束带缠绕钢筋交叉处另一侧,随后插入第二通孔并扎紧,使得一个连接件可完成对交叉钢筋的稳定捆扎,节约了捆扎钢筋的成本;
3.在扎紧钢筋时,弯曲束带对纵筋和横筋的交叉处进行缠绕,然后将束带插入第一通孔,使得折线形卡扣以及与之相适配的卡槽相互卡接,“V”型卡扣相对束带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卡槽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卡槽与卡扣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公开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了展示连接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纵筋;2、横筋;3、连接件;31、母座;311、第一通孔;312、卡槽;313、插入口;314、限位槽;315、第二通孔;32、束带;321、卡扣;4、扎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参照图2、图3和图4,钢筋网结构包括多根并列的纵筋1和多根并列的横筋2,横筋2与纵筋1交叉,在交叉处固定有连接件3。连接件3包括母座31和束带32,母座31开有贯穿性的第一通孔311,使得束带32能穿过第一通孔311。母座31在第一通孔311内壁开有卡槽312,束带32上一体成型有卡扣321,卡扣321与卡槽312平行且相对设置,卡扣321与卡槽312相适配,通过将束带32缠绕纵筋1和横筋2的交叉处,再插入第一通孔311中,使得卡扣321与卡槽312卡接,从而扎紧钢筋,与传统缠绕扎丝相比更为简便,减小了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
参照图2,纵筋1与横筋2呈圆柱形且表面刻有防滑纹,使得纵筋1和横筋2交叉时不易滑落利于捆扎。
参照图3和图4,母座31呈长方体型,还开有矩形的第二通孔315,第二通孔315轴线所在平面与第一通孔311轴线平行,第二通孔315轴线与第一通孔311轴线垂直,第二通孔315与第一通孔311相同设置。两根束带32一体成型在母座31上,其中一根束带32与第一通孔311平行设置,另一根束带32与第二通孔315平行设置。使得施工人员在固定纵筋1和横筋2的交叉处时,先将平行于第一通孔311的束带32缠绕交叉处一侧,然后插入第一通孔311并卡紧,再将另一根束带32缠绕交叉处另一侧,然后插入第二通孔315并卡紧。只用一个连接件3就能提高对纵筋1和横筋2的交叉处绑扎的稳定性,使用更方便。
参照图5,母座31开有插入口313,插入口313呈矩形并与第一通孔311通过斜面连接,插入口313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311的截面积,起导向作用,使得束带32插入第一通孔311更加便捷。
母座31垂直于卡槽312的两相对内壁分别开设有限位槽314,限位槽314与束带32的相适配,以便束带32插入第一通孔311时,束带32能沿限位槽314滑动,使得卡扣321能够卡紧在卡槽312中。
参照图3,连接件3为尼龙件,卡扣321沿束带32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对不同直径的纵筋1和横筋2能起到固定作用,提高了连接件3对不同直径钢筋的适用性。卡扣321远离母座31一端低于其靠近母座31一端倾斜设置,使得束带32插入第一通孔311时卡扣321较低一端先进入第一通孔311,减小了束带32插入第一通孔311的阻力。卡扣321呈“V”型,卡扣顶点沿束带32长度方向设置并朝向远离母座31一端,卡扣“V”型设计能将沿束带32长度方向的拉力分解为摩擦力和压力,使得卡槽312受力更加均匀,减小了卡槽312的负荷。
束带32远离母座31一端与卡扣321之间留有长度不小于第一通孔311长度的余量,减小了将束带32插入第一通孔311时的阻力。束带32远离母座31一端呈圆弧状,能更容易的插入限位槽314中。
参照图4,卡槽312沿第一通孔311长度方向开设多个,通过多个卡槽312与卡扣321卡接,均分了沿束带32长度方向的拉力,减小了单个卡扣321的负荷,提高了连接件3固定纵筋1和横筋2交叉处的稳定性。由于第二通孔315设置与第一通孔311相同,因此,第二通孔315与束带32的连接方式也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为:施工人员在捆扎纵筋1和横筋2的交叉处时,先将平行于第一通孔311的束带32缠绕在钢筋交叉处的一侧,随后插入第一通孔311并卡紧,再将另一根束带32缠绕钢筋交叉处的另一侧,随后插入第二通孔315并卡紧。即完成对纵筋1和横筋2的捆扎。
在捆扎箍筋时,由于两根钢筋平行设置,将连接在第一通孔311一端的束带32缠绕一端钢筋后插入第二通孔315中,随后将连接在第二通孔315一端的束带32缠绕钢筋另一端后插入第一通孔311中,即完成对箍筋部的捆扎。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包括多根并列的纵筋(1)和多根并列的横筋(2),横筋(2)与纵筋(1)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固定有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母座(31),母座(31)开有贯穿性的第一通孔(311),母座(31)一端固定有与第一通孔(311)相适配的束带(32),束带(32)平行于第一通孔(311)设置,束带(32)远离第一通孔(311)一端设有卡扣(321),第一通孔(311)侧壁开有与卡扣(321)相适配的卡槽(312),卡扣(321)能伸入第一通孔(311)中并与卡槽(312)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21)远离母座(31)一端低于其靠近母座(31)一端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21)呈“V”型,卡扣(321)顶角沿束带(32)长度方向设置并朝向远离母座(31)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21)沿束带(32)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卡槽(312)沿第一通孔(311)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31)在背离束带(32)一端开有插入口(313),插入口(313)与第一通孔(311)以斜面连接,插入口(313)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311)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1)两相对侧壁分别开有与束带(32)厚度相适配的限位槽(314),限位槽(314)开设在母座(31)垂直于卡槽(312)所在平面的两相对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32)远离母座(31)一端呈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31)还开有第二通孔(315),第二通孔(315)与第一通孔(311)轴线所在平面平行,第二通孔(315)轴线与第一通孔(311)轴线垂直,第二通孔(315)与第一通孔(311)相同设置,束带(32)共有两根,其中一根束带(32)固定在母座(31)靠近第一通孔(31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侧壁,另一根束带(32)固定在母座(31)靠近第二通孔(315)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侧壁。
CN202022229847.0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Active CN213509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9847.0U CN213509226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9847.0U CN213509226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9226U true CN21350922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94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9847.0U Active CN213509226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9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93201C (en) Tie strips
CA2898087C (en) Load transfer or connector device for expanded cell confinement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doing the same
US5121524A (en) Cable tie
US7520030B2 (en) Cable tie having detachable tail
US7774905B2 (en) Element of a cable tie strap
US20070234524A1 (en) Dual lock zip tie
US4955750A (en) Rope fastener
EP2275000A1 (de) Rucksack mit einer Rahmenanordnung zum konkaven Spannen eines Netzteiles vor der Rucksackrückenwand
CN213509226U (zh) 一种剪力墙预制钢筋网结构
US20050015937A1 (en) Fastening strap structure
US20030070263A1 (en) Cable tie style tail with improved grip
US6409230B1 (en) Cinch cleat and method of unidirectional and bidirectional cinching thereto
EP0868844A1 (en) Ties
AT411052B (de) Befestigungsbinder
CN216314386U (zh) 一种成品苗木支撑器
CN201801049U (zh) 捆扎扣带
CN218244998U (zh) 用于连接浮体和系带的卡扣结构
CN211443422U (zh) 一种电源线扎带
KR102626604B1 (ko) 이중고정구조가 적용된 형태안정성이 향상된 스톤네트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218667461U (zh) 一种土工格室连接结构及土工格室
CN211443423U (zh) 电源线扎带
CN219621743U (zh) 一种聚酯经编土工格室
EP1035274A1 (en) Fencing panel ties
CN209402119U (zh) 一种新型钢钉线卡
DE202012007485U1 (de) Nichtmetallische Gurte/Streifen oder Bänder; fadenförmige Elemente z.B. Bindfäden, Garne, Drähte; Verbindung zwischen deren End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