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8376U -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8376U
CN213508376U CN202022335437.4U CN202022335437U CN213508376U CN 213508376 U CN213508376 U CN 213508376U CN 202022335437 U CN202022335437 U CN 202022335437U CN 213508376 U CN213508376 U CN 213508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uoyancy tank
rear s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54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Mingk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Mingk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Mingk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Mingk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54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8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8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8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浮箱、锁链、网板和辊轴;浮箱:整体呈矩形且前侧中部设有缺槽,所述浮箱的前后侧相对固定有侧架,所述侧架远离浮箱的一端固定有锁槽,所述锁链有两根,且每根锁链穿过相邻浮箱同一侧的锁槽;网板:后侧端铰接在浮箱缺槽的后侧,所述网板后侧的浮箱下表面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的轴孔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固定有叶轮;所述辊轴和转轴的中部均固定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本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通过构建拦截线对河道中的藻类和垃圾进行阻隔和收集,以水流为动力将其清除,降低人工打捞的频率,同时具有可持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目前大量的垃圾人为排放或遗弃到河道中,导致河道的生态被严重破坏,由于垃圾的堆积,使得河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水草消失,同时逐渐滋生处大量的藻类,导致水中的鱼虾大量的死亡,传统的打捞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打捞频率低,保护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通过构建拦截线对河道中的藻类和垃圾进行阻隔和收集,以水流为动力将其清除,降低人工打捞的频率,同时具有可持续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浮箱、锁链、网板和辊轴;
浮箱:整体呈矩形且前侧中部设有缺槽,所述浮箱的前后侧相对固定有侧架,所述侧架远离浮箱的一端固定有锁槽,所述锁链有两根,且每根锁链穿过相邻浮箱同一侧的锁槽;
网板:后侧端铰接在浮箱缺槽的后侧,所述网板后侧的浮箱下表面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的轴孔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固定有叶轮;
辊轴:两两一组设在每个浮箱上表面左右两端的轴孔内,所述辊轴和转轴的中部均固定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每根辊轴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辊筒,同一个浮箱上表面的辊筒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输送带的外侧带面上固定有钩杆;
其中:还包括载物板,所述载物板设在浮箱后侧的两根侧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包括轴套、叶片和驱动环,所述轴套的外侧环面等角度固定有叶片,所述叶片远离轴套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环,所述轴套固定套接在转轴的外侧,河道的水经过叶片时推动叶轮进行转动,提供动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槽,所述驱动环整体呈环形且截面为矩形,所述驱动环的边缘铣出一个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锥面与网板的下侧面接触支撑,所述支撑槽的圆周角为一百八十度,通过驱动环调节网板的倾斜状态,便于河道悬浮物的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板包括培养槽和搭钩,每个培养槽的两侧均相对固定有搭钩,所述搭钩扣在对应侧架的中部,通过载物板可养殖好氧植被,有利于河道的修复。
进一步的,还包括阻料板和配重球,所述阻料板远离浮箱铰接处的一端铰接有阻料板,所述阻料板的下端固定有配重球,网板上升后,阻料板避免悬浮物转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本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将浮箱通过锁链串联成拦截线,从而对河道中的悬浮物进行阻隔,通过水的动力带动网板翻转,从而将悬浮物抬出,通过输送带和钩杆的转动将悬浮物横向移动至岸边,持续对悬浮物进行清理,有效降低人工清理的频率;
2、水流经过叶片时,能够带动叶轮整体进行转动,带动输送带转动,同时通过支撑槽实现对网板角度的调整,有利于清理悬浮物;
3、阻料板的下端固定有配重球,保持阻料板的大致竖直,网板上升后,阻料板避免悬浮物移动到网板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箱、101侧架、102锁槽、2锁链、3网板、4底座、5转轴、6叶轮、601轴套、602叶片、603驱动环、7载物板、701培养槽、702搭钩、8辊轴、9皮带、10辊筒、11输送带、12钩杆、13阻料板、14配重球、15支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浮箱1、锁链2、网板3和辊轴8;
浮箱1:整体呈矩形且前侧中部设有缺槽,浮箱1的前后侧相对固定有侧架101,侧架101远离浮箱1的一端固定有锁槽102,锁链2有两根,且每根锁链2穿过相邻浮箱1同一侧的锁槽102;
网板3:后侧端铰接在浮箱1缺槽的后侧,网板3后侧的浮箱1下表面固定有底座4,底座4下端的轴孔内设有转轴5,转轴5的前端固定有叶轮6;
还包括阻料板13和配重球14,阻料板13远离浮箱1铰接处的一端铰接有阻料板13,阻料板13的下端固定有配重球14;
阻料板13的下端固定有配重球14,保持阻料板13的大致竖直,网板3上升后,阻料板13避免悬浮物移动到网板3的下方;
叶轮6包括轴套601、叶片602和驱动环603,轴套601的外侧环面等角度固定有叶片602,叶片602远离轴套601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环603,轴套601固定套接在转轴5的外侧;
水流经过叶片602时,能够带动叶轮6整体进行转动,带动输送带11转动,同时通过支撑槽15实现对网板3角度的调整,有利于清理悬浮物;
还包括支撑槽15,驱动环603整体呈环形且截面为矩形,驱动环603的边缘铣出一个支撑槽15,支撑槽15的锥面与网板3的下侧面接触支撑,支撑槽15的圆周角为一百八十度;
辊轴8:两两一组设在每个浮箱1上表面左右两端的轴孔内,辊轴8和转轴5的中部均固定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每根辊轴8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辊筒10,同一个浮箱1上表面的辊筒10通过输送带11连接,输送带11的外侧带面上固定有钩杆12;
其中:还包括载物板7,载物板7设在浮箱1后侧的两根侧架101之间,载物板7包括培养槽701和搭钩702,每个培养槽701的两侧均相对固定有搭钩702,搭钩702扣在对应侧架101的中部。
本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将浮箱1通过锁链2串联成拦截线,从而对河道中的悬浮物进行阻隔,通过水的动力带动网板3翻转,从而将悬浮物抬出,通过输送带11和钩杆12的转动将悬浮物横向移动至岸边,持续对悬浮物进行清理,有效降低人工清理的频率。
在使用时:
首先将锁链2穿过浮箱1同一侧面的锁槽102,使多个浮箱1并联形成拦截线,锁链2的两端固定在河道的岸边,水流经过叶片602时带动叶轮6整体进行转动,由于叶轮6外侧驱动环603对网板3后侧的铰接处下侧进行支撑,驱动环603整体呈环形且截面为矩形,所述驱动环603的边缘铣出一个支撑槽15,支撑槽15的锥面与网板3的下侧接触时,网板3倾斜向下,在水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悬浮物可以移动到网板3的上侧,驱动环603转动后使支撑槽15脱离网板3时,驱动环603的边缘将网板3撑起,使得网板3沿后侧的铰接处向上翻转至水平,在配重球14的作用下,阻料板13始终保持竖向,避免悬浮物移动到网板3的下方,叶轮6转动,通过皮带9带动转轴5和辊轴8转动,从而带动皮带9转动,钩杆12随输送带11转动使网板3上侧的悬浮物横向移动,逐渐移动至岸边,可在载物板7上种植好氧植被,将载物板7固定在浮箱1后侧的侧架101上,改善水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箱(1)、锁链(2)、网板(3)和辊轴(8);
浮箱(1):整体呈矩形且前侧中部设有缺槽,所述浮箱(1)的前后侧相对固定有侧架(101),所述侧架(101)远离浮箱(1)的一端固定有锁槽(102),所述锁链(2)有两根,且每根锁链(2)穿过相邻浮箱(1)同一侧的锁槽(102);
网板(3):后侧端铰接在浮箱(1)缺槽的后侧,所述网板(3)后侧的浮箱(1)下表面固定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下端的轴孔内设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前端固定有叶轮(6);
辊轴(8):两两一组设在每个浮箱(1)上表面左右两端的轴孔内,所述辊轴(8)和转轴(5)的中部均固定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每根辊轴(8)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辊筒(10),同一个浮箱(1)上表面的辊筒(10)通过输送带(11)连接,所述输送带(11)的外侧带面上固定有钩杆(12);
其中:还包括载物板(7),所述载物板(7)设在浮箱(1)后侧的两根侧架(1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6)包括轴套(601)、叶片(602)和驱动环(603),所述轴套(601)的外侧环面等角度固定有叶片(602),所述叶片(602)远离轴套(601)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环(603),所述轴套(601)固定套接在转轴(5)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槽(15),所述驱动环(603)整体呈环形且截面为矩形,所述驱动环(603)的边缘铣出一个支撑槽(15),所述支撑槽(15)的锥面与网板(3)的下侧面接触支撑,所述支撑槽(15)的圆周角为一百八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7)包括培养槽(701)和搭钩(702),每个培养槽(701)的两侧均相对固定有搭钩(702),所述搭钩(702)扣在对应侧架(101)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料板(13)和配重球(14),所述阻料板(13)远离浮箱(1)铰接处的一端铰接有阻料板(13),所述阻料板(13)的下端固定有配重球(14)。
CN202022335437.4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Active CN213508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5437.4U CN213508376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5437.4U CN213508376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8376U true CN21350837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0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5437.4U Active CN213508376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8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801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
CN106669261B (zh) 一种高效率直接处理水体中蓝藻的设备
CN105369776B (zh) 用于河流生态鱼养殖的蓄水除渣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KR102080550B1 (ko) 조류수거용 선박
CN2117740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清淤装置
CN210975774U (zh) 一种河道用水生态修复系统
CN113186887A (zh) 一种河流漂浮物打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000966U (zh) 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
CN213508376U (zh)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CN210712795U (zh) 浮动式水面漂浮物清理装置
CN105052382A (zh) 一种用于水草收割船的水草运输装置
CN209897866U (zh) 一种河水灌溉用除杂装置
CN105002873A (zh) 一种用于清除水生植物的双绳抓斗
CN210049218U (zh) 一种水坝用水面漂浮物处理装置
CN209760199U (zh) 一种蓝藻处理船
CN208685580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
CN215122170U (zh) 一种水下水草处理装置
CN215925910U (zh) 一种河流弯道处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15948129U (zh) 一种河流治理用藻类打捞装置
CN114467820A (zh) 一种微生物试验用悬浮式网箱装置
CN204811006U (zh) 一种用于水草收割船的水草运输装置
CN213950633U (zh) 一种回转式清污机
CN21114303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13417932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环保型连续清淤装置
CN114673126A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使用的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