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1240U - 混合气体治具 - Google Patents

混合气体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1240U
CN213491240U CN202022235173.5U CN202022235173U CN213491240U CN 213491240 U CN213491240 U CN 213491240U CN 202022235173 U CN202022235173 U CN 202022235173U CN 213491240 U CN213491240 U CN 213491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module
health care
hydrogen
hydrogen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51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KE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ning Dekang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ning Dekang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ning Dekang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51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1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1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124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2587 priority patent/WO202207338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气体治具,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该混合气体治具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制氢模块、保健模块和电源;电源分别与制氢模块和保健模块连接,制氢模块用于产生氢气,保健模块用于产生保健成分气体。壳体上设有吸入口,制氢模块设有用于排出氢气的第一排出口,保健模块设有用于排出保健成分气体的第二排出口,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均与吸入口连通。吸入口用于与人体的嘴部适配。该混合气体治具能够同时产出氢气和保健成分气体,以供用户吸入,对用户具有保健和理疗作用,有利于用户的身心健康。

Description

混合气体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气体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雾化设备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采用香精类的电子烟烟油来雾化,第二类是采用保健品方式来雾化,雾化设备功能都比较单一。
电子烟烟油类的雾化因为需要比较高的温度才能产生烟雾,以达到类似吸烟雾化的效果,如果在烟油雾化中添加保健品配方,就会因为烟油温度过高导致保健品出来的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若采用直接添加保健品配方的雾化治具,因为保健品类的本身产品特性,导致雾化后出来的气体或气味保健效果不会很明显,只有微量的气体或者气味出来,无法达到理想的保健效果,因此两者不能兼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气体治具,其能够同时产出氢气和保健成分气体,理疗效果和保健效果好,大大提升用户体验,有利于用户的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气体治具,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制氢模块、保健模块和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制氢模块和所述保健模块连接,所述制氢模块用于产生氢气,所述保健模块用于产生保健成分气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吸入口,所述制氢模块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氢气的第一排出口,所述保健模块设有用于排出所述保健成分气体的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均与所述吸入口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氢模块包括具有存储腔的第一外壳,所述存储腔用于容纳电解液,所述存储腔内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外壳设有所述第一排出口;
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有第三排出口,所述第三排出口用于排出氧气;所述吸入口的位置在使用状态下高于所述第三排出口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排出口连通的排气道,所述排气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吸入口连通的混合仓,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分别与所述混合仓连通,以使所述氢气和所述保健成分气体在所述混合仓混合后进入吸入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健模块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第二电极、加热组件和保健载体,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保健载体用于承载保健物料,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保健载体上的保健物料;
所述第二外壳设有所述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二排出口设于所述保健载体远离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健载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保健物料附着在所述保健载体的外表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健载体设有装载槽,所述保健物料设于所述装载槽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健载体采用棉、纤维、玻璃、木材、陶瓷或金属。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电源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制氢模块和所述保健模块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以及所述制氢模块和所述保健模块的启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其有益效果包括:
该混合气体治具包括制氢模块和保健模块,制氢模块用于产生氢气,保健模块用于产生保健成分气体,氢气和保健成分气体能够共同进入吸入口,供用户吸入体内。即用户在使用该混合气体治具时,能同时吸入到氢气和保健成分气体,具有很好的理疗和保健作用,有利于用户的健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的制氢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的保健模块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的保健模块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混合气体治具;110-壳体;111-上盖;113-底座;114-吸入口;115-混合仓;120-制氢模块;121-第一排出口;123-排气道;124-第一密封件;125-第三排出口;126-第一外壳;127-存储腔;128-第一电极;130-保健模块;131-第二排出口;132-第二外壳;133-第二电极;134-加热组件;135-保健载体;136-通气孔;137-绝缘体;138-第二密封件;139-装载槽;140-电源;150-电路板;151-电源开关;153-模式开关;154-第一按键;155-第二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众所周知,氢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分子。近年研究发现,氢分子具有明确的生理效应。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Ohsawa在Nature Medicine报道,动物呼吸2%浓度的氢气即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Dole等最早报道了氢气具有生理作用,小鼠呼吸了空气混合氢气后,可有效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症状。氢气的优点在于其分子量极小,目前认可度最高的是其选择性抗氧化效果,氢气易穿透生物膜并扩散到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这些活性氧容易产生和脱氧核糖核酸易损伤的主要部位。同时,氢气也有可能是一种小分子信号释放物质,负责在机体内传递信息,因此具有生理活性。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气体治具100,包括壳体110和设于壳体110内的制氢模块120、保健模块130和电源140;电源140分别与制氢模块120和保健模块130连接,制氢模块120用于产生氢气,保健模块130用于产生保健成分气体。壳体110上设有吸入口114,吸入口114用于供用户的嘴部吸食;制氢模块120设有用于排出氢气的第一排出口121,保健模块130设有用于排出保健成分气体的第二排出口131,第一排出口121和第二排出口131均与吸入口114连通。这样,制氢模块120排出的氢气和保健模块130产生的保健成分气体混合后,由吸入口114进入人体内,供使用者吸食,对用户产生抗氧化、理疗以及保健功效。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吸入口114设置在壳体110的顶部,制氢模块120设置在壳体110的一侧,电源140设置在壳体110的另一侧,电源140靠近壳体110顶部的一侧设置保健模块130,第一排出口121和第二排出口131均设置在靠近壳体110顶部的一侧,以便于与顶部的吸入口114连通。可选地,制氢模块120包括具有存储腔127的第一外壳126,存储腔127用于容纳电解液,存储腔127内设有第一电极128,第一电极128与电源140连接;第一外壳126设有第一排出口121和第三排出口125,第三排出口125用于排出氧气;吸入口114的位置在使用状态下高于第三排出口125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电解液包括但不限于水,第一电极128通电后,水被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氧气的密度,氢气会往上流动,将吸入口114的位置设置的更高,有利于氢气往上窜,以进入吸入口114,供用户吸食。
进一步地,第一外壳126上还设有与第一排出口121连通的排气道123,排气道123延伸至存储腔127内,以便于电解后产生的氢气沿排气道123进入第一排出口121,再进入吸入口114;排气道123沿壳体110的轴向竖直设置。可选地,排气道123的流通截面积较小,呈细长通道,有利于氢气向上流动。为了确保排气道123的气密性,在排气道123与壳体110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件124,第一密封件124包括但不限于O形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壳体110上设有与吸入口114连通的混合仓115,混合仓115位于壳体110的顶部,吸入口114连接于混合仓115的一侧,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吸入口114可以设置在与混合仓115连通的任意位置。第一排出口121和第二排出口131分别与混合仓115连通,以使氢气和保健成分气体在混合仓115内混合后进入吸入口114。由于氢气密度较小,会在混合仓115内向上漂浮。本实施例中,将混合仓115设计为具有向上逐渐倾斜的坡度,即从混合仓115的仓底到吸入口114的方向为沿水平面向上倾斜,这样,有利于氢气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充分与保健成分气体混合,使氢气分子包裹或融合保健成分气体的分子,一同进入吸入口114,从而到达人体内,用户可以吸食到足够的氢气和保健气体分子,有利于提高抗氧化性和保健、理疗等功效。
可以理解,为便于安装,壳体1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111和底座113,底座113内设置制氢模块120和电源140,上盖111内设置保健模块130和吸入口114,并在上盖111内形成与吸入口114连通的混合仓115。保健模块130的第二排出口131设置在混合仓115远离吸入口114的一侧,制氢模块120的第一排出口121相对第二排出口131更靠近吸入口114,即第一排出口121设置在第一排出口121和吸入口114之间,且第一排出口121和第二排出口131的位置在混合气体治具100使用状态下均低于吸入口114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氢气往上漂浮时,在混合仓115内与保健成分气体充分融合。
请参考图3,可选地,保健模块130包括第二外壳132,第二外壳132内设有第二电极133、加热组件134和保健载体135,第二电极133与加热组件134连接,电源140与第二电极133连接,保健载体135用于承载保健物料,加热组件134用于加热保健载体135上的保健物料,以使保健物料挥发出保健成分气体。第二外壳132设有第二排出口131,第二排出口131设于保健载体135远离加热组件134的一侧,以便于保健成分气体从第二排出口131进入混合仓115内,与氢气混合。
可以理解,保健物料包括但不限于医药配方以及各类保健品,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或固液混合体等,固体可以呈颗粒状、块状或粉末状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对于不同的用户群体,保健物料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或组合,以达到不同的理疗、保健作用。若保健物料为固态,保健载体135可以为板状结构,保健物料附着在保健载体135的外表面。加热组件134对保健载体135进行加热烘烤,以使保健物料发出含有保健成分的气体,从第二排出口131进入混合仓115。进一步地,保健载体135上设有通气孔136,以便于加热气流对附着在保健载体135表面的保健物料充分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请参考图4,或者,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保健载体135上开设有装载槽139,保健物料设于装载槽139内。比如液态或熔融态的保健物料可以盛装在装载槽139内,当然,固态的保健物料也可以设置在装载槽139内。保健载体135的形状可以是筒形、托盘形或板状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此外,保健载体135采用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棉、纤维、玻璃、木材、陶瓷或金属等。加热组件134包括但不限于电阻丝加热等方式,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加热组件134外还设有绝缘体137,用于提高保健模块130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增加保健模块130的保温效果,使保健模块130中的保健物料得到充分、均匀的加热,以改善保健模块130的使用体验。绝缘体137包括但不限于硅胶。为了提高保健成分气体在第二排出口131处的气密性,第二外壳132上与第二排出口131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密封件138,第二密封件138夹设于第二外壳132和壳体110之间,包括但不限于O形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内还设有电路板150,电源140与电路板150连接,电路板150分别与制氢模块120和保健模块130连接,电源140通过电路板150分别对制氢模块120和保健模块130供电。电路板150靠近壳体110的内壁设置,且位于电源140远离制氢模块120的一侧。电路板150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源140的通断,以及制氢模块120和保健模块130的启停。可选地,壳体110上还设有操作键,操作键与控制开关连接。操作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按键154和第二按键155。控制开关包括电源开关151和模式开关153,其中一个操作键即第一按键154与电源开关151连接,用于控制电源140的通断。另一个操作键即第二按键155与模式开关153连接,模式开关153包括三个工位,当第二按键155滑动至第一工位,制氢模块120与电路板150之间的电路断开,保健模块130与电路板150之间的电路导通,该状态仅有保健模块130工作,制氢模块120不工作,用户从吸入口114吸食的气体即保健成分气体。当第二按键155滑动至第二工位,制氢模块120与电路板150之间的电路导通,保健模块130与电路板150之间的电路断开,该状态仅有制氢模块120工作,保健模块130不工作,用户从吸入口114吸食的气体即制氢模块120产生的氢气。当第二按键155滑动至第三工位,制氢模块120与电路板150之间的电路导通,保健模块130与电路板150之间的电路导通,该状态下保健模块130和制氢模块120同时工作,用户从吸入口114吸食的气体为氢气和保健成分气体的混合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源140可以是锂电池或干电池,当然,也可以是通过USB接口等连接外部电源,实现对制氢模块120和保健模块130的供电,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100,可以应用在医疗保健领域,比如医疗雾化设备或者电子烟等产品领域,用户使用包括该混合气体治具100的医疗雾化设备,可以在三种模式之间切换,即可以仅从吸入口114吸入保健成分气体,或仅从吸入口114吸入氢气,或从吸入口114吸食氢气和保健成分气体的混合体。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及喜好,灵活使用,从而达到理疗、保健以及抗氧化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100,其工作原理如下:
制氢模块120与电路板150连接,第一电极128通电,电解存储腔127中的电解液,产生氢气和氧气,氧气从第三排出口125排出壳体110外,氢气从排气道123经第一排出口121,进入混合仓115最终到达吸入口114,被用户吸食。保健模块130与电路板150连接,第二电极133通电,加热组件134对保健载体135上的保健物料进行加热烘烤,以使保健物料挥发出保健成分气体,保健成分气体从第二排出口131进入混合仓115,与氢气混合后,最终到达吸入口114,被用户吸食。氢气在混合仓115中向上漂浮的过程中,包裹以及融合保健成分气体分子,充分混合后被用户吸食,起到保健理疗、抗氧化等作用,有利于用户的健康。
本实施例中的制氢模块120采用电解法制得氢气,不会产生其他气体,对人体没有害处,并且结构简单、获得氢气效率高。制氢模块120和保健模块130可以更换,装拆方便,使用寿命长,且具有三种工作模式,能够灵活切换,满足不同的用户群体,灵活性高,用户体验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气体治具100,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该混合气体治具100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通过制氢模块120和保健模块130实现功能的多样性,既具有抗氧化效果,又能实现理疗、保健效果。制氢模块120、保健模块130和电源140可更换,装拆方便,使用寿命长。并且该混合气体治具100具有三种工作模式,能够灵活切换,满足不同的用户群体,达到不同的保健效果,灵活性高,用户体验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制氢模块、保健模块和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制氢模块和所述保健模块连接,所述制氢模块用于产生氢气,所述保健模块用于产生保健成分气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吸入口,所述制氢模块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氢气的第一排出口,所述保健模块设有用于排出所述保健成分气体的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均与所述吸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模块包括具有存储腔的第一外壳,所述存储腔用于容纳电解液,所述存储腔内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外壳设有所述第一排出口;
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有第三排出口,所述第三排出口用于排出氧气;所述吸入口的位置在使用状态下高于所述第三排出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排出口连通的排气道,所述排气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吸入口连通的混合仓,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分别与所述混合仓连通,以使所述氢气和所述保健成分气体在所述混合仓混合后进入吸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模块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第二电极、加热组件和保健载体,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保健载体用于承载保健物料,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保健载体上的保健物料;
所述第二外壳设有所述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二排出口设于所述保健载体远离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载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保健物料附着在所述保健载体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载体设有装载槽,所述保健物料设于所述装载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载体采用棉、纤维、玻璃、木材、陶瓷或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电源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制氢模块和所述保健模块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以及所述制氢模块和所述保健模块的启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气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
CN202022235173.5U 2020-10-09 2020-10-09 混合气体治具 Active CN213491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5173.5U CN213491240U (zh) 2020-10-09 2020-10-09 混合气体治具
PCT/CN2021/112587 WO2022073385A1 (zh) 2020-10-09 2021-08-13 混合气体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5173.5U CN213491240U (zh) 2020-10-09 2020-10-09 混合气体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1240U true CN213491240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9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5173.5U Active CN213491240U (zh) 2020-10-09 2020-10-09 混合气体治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1240U (zh)
WO (1) WO20220733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3385A1 (zh) * 2020-10-09 2022-04-14 昌宁德康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气体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15894A (zh) * 2014-10-16 2016-05-01 林信湧 氣體產生器
TWM536542U (zh) * 2016-07-27 2017-02-11 林信湧 保健氣體產生系統
SG11201810817SA (en) * 2016-09-11 2018-12-28 Aqua Bank Co Ltd Electrolysis-type hydrogen gas suction tool
CN110290823A (zh) * 2017-02-14 2019-09-27 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促进活体的神经活动和/或血液循环活动的生物活化方法
US20200138100A1 (en) * 2017-11-08 2020-05-07 Aqua Bank CO.,LTD. Dual-purpose smoking device and hydrogen inhaler
US20200395122A1 (en) * 2017-11-09 2020-12-17 Aqua Bank CO.,LT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for same
WO2019139011A1 (ja) * 2018-01-09 2019-07-18 株式会社アクアバンク 携帯式ガス吸引装置
CN213491240U (zh) * 2020-10-09 2021-06-22 昌宁德康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气体治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3385A1 (zh) * 2020-10-09 2022-04-14 昌宁德康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气体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3385A1 (zh) 2022-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5039B1 (ko) 전기 분해식 수소 가스 흡인도구
CN213491240U (zh) 混合气体治具
WO2010145468A1 (zh) 高频感应雾化装置
US20140048067A1 (en) Electrolysis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hydrogen gas
CN215994963U (zh) 一种杀菌装置及消毒柜
CN205181937U (zh) 一种便携式雾化装置
CN204447878U (zh) 氢水产生器
CN110494055A (zh) 电解式气体吸引装置
WO2020189787A1 (ja) サプリメント吸引兼水素吸引装置
CN210057076U (zh) 可对排出氢气进行回流的电解水制氢制氧呼吸装置
WO2012099413A2 (ko) 과산화수소수 분해를 이용한 산소발생 가습기
CN101618245A (zh) 便携式富含负氧离子和抗氧化酶的气溶胶发生输送系统
JP6957791B2 (ja) 電解水素吸引器
CN108187113B (zh) 一种精油香薰器
CN206089830U (zh) 保健气体产生系统
CN212382099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07469121A (zh) 一种空气净化消毒机
CN212596708U (zh)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CN210644797U (zh) 一种氢气呼吸机送气系统及其气体控制阀
CN218851924U (zh) 一种具有多片式多孔金属雾化芯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1642806A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CN111803690A (zh) 送风结构、空气净化器及消毒杀菌方法
CN219297655U (zh) 药剂雾化氢气机
CN218682024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275214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氢气呼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518000 second floor, building 7, No. 35, Shasan Road, Shasan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UKE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1c1c2d1d2e1e2, No.39, Shasan Road, Shajing community,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NING DEKANG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