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4596U -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4596U
CN213484596U CN202022439308.XU CN202022439308U CN213484596U CN 213484596 U CN213484596 U CN 213484596U CN 202022439308 U CN202022439308 U CN 202022439308U CN 213484596 U CN213484596 U CN 213484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stator core
novel
piece
spli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93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波
应宣敏
项源
石浩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ind Stamp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ind Stamp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ind Stamp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ind Stamp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393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4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4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其中的新型定子铁芯包括多片分别用于能够堆叠成定子的定子叠片,每片定子叠片为拼接式定子叠片,包括两片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拼片、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拼片,每片定子叠片具有冲压位置与装配位置,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大于处于冲压位置下两片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当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第二拼片分别卡扣配合于两片第一拼片上下两侧部之间,其中的电机包括该新型定子铁芯,且每个该新型定子铁芯上绕设有定子线圈,内设置有转子,本新型电机铁芯采用拼片式设计拼装为电机,与整体型电机相比,保证了外形一致,产品性能相同的前提下,体积更小,生产成本更低,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叠片式电机铁芯,如附图5、附图6所示,其定转子都为多片整片式的叠片构成,即该定子铁芯叠片、转子铁芯叠片,都是冲压时整片冲压而成的,其产品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产品成本高,难以满足现在市场需求。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1063424U所公开的一种整片式定子铁芯叠片,包括定子铁芯本体、齿部和阻挡槽,所述定子铁芯本体外部成型有轭部,所述定子铁芯本体内孔部位成型有所述齿部,所述齿部之间成型有定子槽,所述定子铁芯本体四角处设置有所述阻挡槽,所述阻挡槽中部成型有固定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定子铁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定子铁芯,包括多片分别用于能够堆叠成定子的定子叠片,每片所述定子叠片为拼接式定子叠片,包括两片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拼片、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拼片,所述第一拼片与所述第二拼片通过卡扣机构相拼接为所述定子叠片,每片所述定子叠片具有冲压位置与装配位置,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大于处于冲压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分别卡扣配合于两片所述第一拼片上下两侧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拼片内侧具有第一绕齿部,与/或所述第二拼片内侧具有第二绕齿部,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所述第一绕齿部与/或所述第二绕齿部分别围设于转子腔的腔内圆的圆周方向。
优选地,两片所述第一拼片内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绕齿部,每个所述第一绕齿部都具有由两齿端部向中部凹陷形成的圆弧凹槽,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两个所述第一绕齿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圆弧凹槽位于转子腔的腔内圆的相对两侧部。
优选地,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每个所述第一绕齿部的两个齿端部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拼片之间形成转子槽。
优选地,每片所述第一拼片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向上向下敞开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半圆形,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每相邻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两片所述第二拼片分别位于两片所述第一拼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拼片两端部自面向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一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拼片两端部自面向向内凹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卡槽,与/或设置于所述第二拼片两端部自面向向内凹进的至少一个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拼片两端部自面向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二卡部,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所述第一卡部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扣配合,与/或所述第二卡部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卡扣配合。
优选地,两片所述第一拼片之间的距离为106mm,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为114mm,当所述定子叠片处于冲压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为93.9mm。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定子铁芯的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定子铁芯的电机,包含有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的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所述新型定子铁芯上绕设有定子线圈,所述新型定子铁芯内设置有转子。
以上所涉及到的左右、上下等方位概念,是以图中所示产品状态为基准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方案中每片定子叠片是拼装式的,通过拼接组装构成符合要求的定子叠片尺寸,而冲切时是较小尺寸,从而达到时节约生产材料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新型定子铁芯拼块图;
附图2为新型定子铁芯装配位置下示意图;
附图3为新型定子铁芯冲压位置下示意图;
附图4为新型定子铁芯模具双列排料图;
附图5为常规定子及转子示意图;
附图6为常规定子模具双列排料图;
其中: 1、定子叠片;11、第一拼片; 111、第一绕齿部;112、定位孔;12、第二拼片;2、转子;3、卡扣机构;31、第一卡部;32、第一卡槽;33、第二卡部;34、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新型定子铁芯,包括多片分别用于能够堆叠成定子的定子叠片1,每片定子叠片1为拼接式定子叠片1,包括两片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拼片11、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拼片12,其中的两片第二拼片12分别位于两片第一拼片11之间,第一拼片11与第二拼片12通过卡扣机构3相拼接为定子叠片1,每片定子叠片1具有冲压位置与装配位置,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第二拼片12之间的距离,大于处于冲压位置下两片第二拼片12之间的距离,当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第二拼片12分别卡扣配合于两片第一拼片11上下两侧部之间,该拼接式定子叠片1构成的新型定子铁芯可用于制造一种新型定子铁芯的电机,该电机上的新型定子铁芯上绕设有定子线圈,内部设置有转子2。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2所示,第一拼片11内侧具有第一绕齿部111,第一绕齿部111分别围设于转子2腔的腔内圆的圆周方向,每个第一绕齿部111都具有由两齿端部向中部凹陷形成的圆弧凹槽,当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两个第一绕齿部111相对设置,两个圆弧凹槽位于转子2腔的腔内圆的相对两侧部,同时每个第一绕齿部111的两个齿端部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拼片12之间形成转子2槽,用于拼装为电机之后的转子2嵌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2所示,每片第一拼片1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向上向下敞开的定位孔112,定位孔112呈半圆形,当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每相邻两个定位孔112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3所示,卡扣机构3包括设置于第二拼片12两端部自面向向外凸出的一个第一卡部31、设置于第一拼片11两端部自面向向内凹设的两个个第一卡槽32、设置于第二拼片12两端部自面向向内凹进的一个第二卡槽34以及设置于第一拼片11两端部自面向向外凸出的一个第二卡部33,当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第一卡部31与直线距离第二卡部33较近的第一卡槽32相卡扣配合,第二卡部33与第二卡槽34相卡扣配合;当定子叠片1处于冲压位置下,第一卡部31与设置于第一绕齿部111和第一拼片11内侧的第一卡槽32相卡扣配合,另外的第一卡槽32和第二卡槽34分别与第二拼片12的左侧和第一拼片11的右侧相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以具体数据为例,如附图5所示,常规电机铁芯由转子2和定子组成,其中的定子产品经测量后的长宽分别为106mm,114mm,定子非拼装的整体结构,在此前提下进行模具双列排料,如附图6所示,可通过数据计算得到材料利用率为66.59%;但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如附图2所示,将第一卡部31卡扣入直线距离第二卡部33较近的第一卡槽32,此时经测量,拼块式定子的产品,两个第一拼片之间的距离和两个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06mm,114mm,与附图5所示的整体式定子外形是保持一致的,而如附图4所示,将第一卡部31卡扣入设置于第一绕齿部111和第一拼片11内侧的第一卡槽32,此时该定子产品,两个第一拼片之间的距离不变,两个第二拼片之间的距离由114mm变成了93.9mm,如附图4所示,可通过计算可得该定子产品进行模具双列排料材料利用率为75.42%,产品的材料利用率提高了7%,产品成本降低,提高了此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定子铁芯,包括多片分别用于能够堆叠成定子的定子叠片(1),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定子叠片(1)为拼接式定子叠片(1),包括两片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拼片(11)、两片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拼片(12),所述第一拼片(11)与所述第二拼片(12)通过卡扣机构(3)相拼接为所述定子叠片(1),每片所述定子叠片(1)具有冲压位置与装配位置,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12)之间的距离,大于处于冲压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12)之间的距离,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12)分别卡扣配合于两片所述第一拼片(11)上下两侧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片(11)内侧具有第一绕齿部(111),与/或所述第二拼片(12)内侧具有第二绕齿部,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所述第一绕齿部(111)与/或所述第二绕齿部分别围设于转子(2)腔的腔内圆的圆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第一拼片(11)内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绕齿部(111),每个所述第一绕齿部(111)都具有由两齿端部向中部凹陷形成的圆弧凹槽,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两个所述第一绕齿部(111)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圆弧凹槽位于转子(2)腔的腔内圆的相对两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每个所述第一绕齿部(111)的两个齿端部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拼片(12)之间形成转子(2)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第一拼片(1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向上向下敞开的定位孔(112),所述定位孔(112)呈半圆形,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每相邻两个定位孔(112)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第二拼片(12)分别位于两片所述第一拼片(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拼片(12)两端部自面向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一卡部(31)、设置于所述第一拼片(11)两端部自面向向内凹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卡槽(32),与/或设置于所述第二拼片(12)两端部自面向向内凹进的至少一个第二卡槽(34)、设置于所述第一拼片(11)两端部自面向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二卡部(33),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所述第一卡部(31)与所述第一卡槽(32)相卡扣配合,与/或所述第二卡部(33)与所述第二卡槽(34)相卡扣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第一拼片(11)之间的距离为106mm,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装配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12)之间的距离为114mm,当所述定子叠片(1)处于冲压位置下,两片所述第二拼片(12)之间的距离为93.9mm。
9.一种包含有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定子铁芯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定子铁芯上绕设有定子线圈,所述新型定子铁芯内设置有转子(2)。
CN202022439308.XU 2020-10-28 2020-10-28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Active CN213484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9308.XU CN213484596U (zh) 2020-10-28 2020-10-28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9308.XU CN213484596U (zh) 2020-10-28 2020-10-28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4596U true CN213484596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70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9308.XU Active CN213484596U (zh) 2020-10-28 2020-10-28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4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86963B1 (ko) 적층 철심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에 의해 제조된 적층 철심
CN104734376B (zh) 电机定子铁芯、电机定子、电机和电机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1488688A (zh) 一种电机内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09250U (zh) 模块化电机定子
CN101227106A (zh) 一种直列式电机铁芯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132717A (ko) 모터의 적층 코어 및 제조 방법
JPH05103449A (ja) 回転電機用積層コアの製造方法
CN103825388A (zh) 切换磁阻马达定子与绕线导线架结构
JP3869731B2 (ja) アモルファス積層コアの製造方法
CN213484596U (zh)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JP5764483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って発生する打ち抜き滓の形状
CN105634161A (zh) 定子冲片、定子总成、定子总成组装方法以及电机
CN112234730A (zh) 新型定子铁芯以及电机
CN205265380U (zh) 一种定子铁芯及水泵
CN112290705A (zh)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及电机
CN104377903B (zh) 定子的制造方法
JP4366103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N213937555U (zh) 定子铁芯及具有其的定子组件
KR102387286B1 (ko) 모터의 스테이터 어셈블리 및 제조 방법
CN211803378U (zh) 一种拼块式铁芯的冲压级进模
CN216981642U (zh) 一种分体组装的螺旋卷绕式定子冲片、定子铁心及电机
CN201365175Y (zh) 一种电机内定子
CN211830368U (zh) 一种转子冲片、转子及电机
CN210724336U (zh) 一种定子内铁芯冲片组
CN220874281U (zh) 一种定子冲片、定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