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4495U -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4495U
CN213484495U CN202022173394.4U CN202022173394U CN213484495U CN 213484495 U CN213484495 U CN 213484495U CN 202022173394 U CN202022173394 U CN 202022173394U CN 213484495 U CN213484495 U CN 213484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rotection clamp
moving device
heading machin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33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宿建军
秦泰山
王卫宏
李冠
田常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ANYUAN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ANYUAN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ANYUAN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ANYUAN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33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4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4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4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其包括电缆槽、电缆保护夹、电缆车,所述电缆槽安装于皮带机尾架一侧,所述电缆槽内设有用于包裹电缆的电缆保护夹,所述电缆保护夹前端固定于掘进机转载架,另一端缠绕于电缆车上。该结构可大大节省劳动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检修效率,巷道行人行车更方便畅通,文明卫生更加清洁整齐,并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一些省份、城市的经济发展仍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煤矿井下作业属于特殊行业,高危行业。其中工序复杂,地质环境恶劣,作业风险高,劳动强度大。例如,掘进、支护、用电、瓦斯处理等。
掘锚机是根据我国煤炭行业一种性能先进、工作效率高的巷道掘进及锚固设备,例如EJM2×170/4-2掘锚机。其目的是为适应长臂开采工艺的需要,加快巷道掘进速度而设计的掘锚一体化快速采掘机械。它将掘进和锚固支护有机结合起来,以减少掘进和锚固支护的换位作业时间,实现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掘进和支护工艺。
但随着掘锚一体机正常投入使用,掘进进尺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检修和维护的工作任务,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显著增加,如采用之前的一些配套设施是已无法满足掘锚一体机的掘进要求。
掘进机供电电缆为满足掘进机前进后退频繁行走,电缆上圈安设滑轮,在巷道人行侧靠帮顶板上通过正反钩固定在永久支护刚带的电缆跑道上拖拽牵引。每天要专门安排若干工人移设电缆跑道,在遇地质条件复杂顶板不好时,移设电缆跑道至少需要加派人手需要进一步增加,通过专人扶梯子加小链来实现将跑道挂设在永久支护钢带上保证电缆跑道基本挂成一条线。这样就增加了很多高空安装拆卸跑道的危险因数,掘锚机行走过程中还必须安排至少两人看护拖拽电缆,水管喷巷或堆积煤尘经常会造成跑道轮锈蚀造成牵引行走拖拽不流畅,滚轮也经常在接口处卡住,必须停下专门处理,碰到上山下山更要人力来回拖拽,电缆上圈长久吊挂会影响电缆绝缘和看护难度。受吊挂电缆影响胶轮车运送材料也不能运送至掘锚一体机后,会滞后工作面较远,无形中增加了工人每天倒料的工作量,再者来回行车会产生损坏电缆的安全隐患,最终严重影响了生产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它能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大量的人工辅助,提高作业过程的安全系数。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包括电缆槽、电缆保护夹、电缆车,所述电缆槽安装于皮带机尾架一侧,所述电缆槽内设有用于包裹电缆的电缆保护夹,所述电缆保护夹前端固定于掘进机转载架,另一端缠绕于电缆车上。
所述电缆车为可旋转的滚筒状。
所述电缆保护夹是由若干依次铰接的单元夹套组成的链状结构,内部穿过电缆的电缆保护夹可与电缆一起弯曲。
所述电缆槽侧面连有安装架,该安装架固定于皮带机尾架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设置了可放置电缆的专用的电缆槽,电缆外包裹有电缆保护夹,电缆还可以由电缆车进行收放过程,使得使得电缆的前进通道大为改善,且电缆车可根据电缆的铺设延伸请进行适当的收放,该结构的使用减少了每天至少3名电钳工移设电缆跑道的工作量,省去了集中所有人员拖拽电缆的工作,到目前为我工作队节省了大量的工时。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巷道行人行车更方便畅通,文明卫生更加清洁整齐,最重要的是减少了很多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中自移电缆槽和电缆保护夹处的透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掘进机;2—掘进机转载架;3—皮带机尾架;4—电缆槽;5—电缆保护夹;6—电缆车;7—电缆;8—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包括电缆槽4、电缆保护夹5、电缆车6,所述电缆槽4安装于皮带机尾架3一侧,所述电缆槽4内设有用于包裹电缆7的电缆保护夹5,所述电缆保护夹5前端固定于掘进机转载架2,另一端缠绕于电缆车6上。
所述电缆车6为可旋转的滚筒状,通过旋转电缆车6可实现电缆的收放过程。
所述电缆保护夹5是由若干依次铰接的单元夹套组成的链状结构,内部穿过电缆7的电缆保护夹5可与电缆7一起弯曲。电缆保护夹5的结构属于该领域的公知技术。
所述电缆槽4安装于皮带机尾架3一侧,其安装方式可采用公知技术手段,例如电缆槽4侧面连有安装架8,该安装架8固定于皮带机尾架3一侧。
上面所述的掘进机转载架2、皮带机尾架3均属该领域的公知技术,掘进机转载架2是作为前端的掘进机1和皮带机尾架3之间的转运装置。此处不再详述。
本结构在使用时,先将各部件就位,将电缆7穿过电缆保护夹5,电缆保护夹5前端固定于掘进机转载架2,另一端缠绕于电缆车6上,缠绕至所需圈数后朝着远离掘进机1的方向延伸。掘进机1工作时向前行进并远离皮带机尾架3,掘进机1拉动掘进机转载架2前进并在皮带机尾架3上相对移动,使掘进机转载架2部分悬空,待掘进机转载架2悬空部分接近极限长度,掘进机1返回并拉动皮带机尾架3前进,随着皮带机尾架3前移,皮带机整体变长,电缆7跨距也整体变长,缠绕于电缆车6上的电缆7根据需要适当的放出,以补偿电缆7跨距的变长量。电缆槽4只设置于皮带机尾架3的侧部,皮带机尾架3身后的皮带机主体部分的电缆7均不再移动,也不再设置电缆槽4。
以上仅以部分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改进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槽(4)、电缆保护夹(5)、电缆车(6),所述电缆槽(4)安装于皮带机尾架(3)一侧,所述电缆槽(4)内设有用于包裹电缆(7)的电缆保护夹(5),所述电缆保护夹(5)前端固定于掘进机转载架(2),后部缠绕于电缆车(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车(6)为可旋转的滚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保护夹(5)是由若干依次铰接的单元夹套组成的链状结构,内部穿过电缆(7)的电缆保护夹(5)可与电缆(7)一起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4)侧面连有安装架(8),该安装架(8)固定于皮带机尾架(3)一侧。
CN202022173394.4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Active CN213484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394.4U CN213484495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394.4U CN213484495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4495U true CN213484495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4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3394.4U Active CN213484495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4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7737B (zh) 快速掘进用迈步式自移胶带机机尾
CN101148992B (zh) 用于长壁式开采作业的上/下单轨道系统
CN103711499A (zh) 一种盾构机分体始发施工方法
AU2011101754A4 (en) A Suspended Rail System
CN203961989U (zh) 一种用于隧道短台阶法施工的全断面凿岩台架
CN203796297U (zh) 一种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装备
CN102278131A (zh) 隧道直径小于六米盾构施工用的管片运输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07060795A (zh) 一种地下矿井tbm组装施工方法
CN103758522A (zh) 一种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方法及其装备
CN105398953A (zh) 地下管廊管道水平运输施工方法
CN201534696U (zh) 自行移动式皮带运输机
CN202266295U (zh) 隧道直径小于六米盾构施工用的管片运输装置
CN201323431Y (zh) 滑动式电缆拖移架
CN213484495U (zh) 一种掘进机电缆自移装置
CN202390033U (zh) 采煤机管缆拖曳装置
CN212296495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超长电缆、液管拖挂单轨吊
CN103612983B (zh) 煤矿井下自移式电动单轨吊车
CN204476407U (zh) 一种掘锚平行作业施工装备
CN203624851U (zh) 煤矿井下自移式电动单轨吊车
CN214660350U (zh) 盾构机分体始发掘进管线延长托载装置
CN203428405U (zh) 快速掘进用迈步式自移胶带机机尾
CN103032633B (zh) 轮式线缆单轨吊
CN211058804U (zh) 皮带传送系统及具有其的掘进设备
CN205265155U (zh) 斜井电缆下放辅助机具
CN104500116A (zh) 一种机载式辅助支架升降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