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3535U -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83535U CN213483535U CN202022811801.XU CN202022811801U CN213483535U CN 213483535 U CN213483535 U CN 213483535U CN 202022811801 U CN202022811801 U CN 202022811801U CN 213483535 U CN213483535 U CN 2134835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shell
- fixedly connected
-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电机绕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包括底壳以及顶壳,所述底壳连接有顶壳、横板、弹簧以及第一通孔,所述顶壳连接有卡块、顶板以及绝缘板,所述顶板连接有竖板,所述绝缘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连接有木板,所述木板连接有传输块,所述传输块连接有第二传输线,所述竖板设置有输电口,所述输电口连通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顶壳、顶板以及绝缘板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横板以及橡胶垫实现对绕组外壳的便于拆卸的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电机绕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背景技术
绕组是指构成与变压器标注的某一电压值相对应的电气线路的一组线匝,各个副绕组的匝数不同,则其端电压也不同,因此多绕组变压器可以向几个不同电压的用电设备供电,在电力系统中最常用的是三绕组变压器,在工厂所需的工业变压器需对绕组结构进行外壳保护电流过载产生的电磁效应对内部绕组的损坏问题。
一般的工业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外壳的安装十分不便,绕组外壳的可拆卸功能较差,极大降低了绕组的更换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包括底壳以及顶壳,所述底壳顶端接触连接有顶壳,所述顶壳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底壳顶端内侧卡合接触连接,所述顶壳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顶壳顶端内侧嵌合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内侧分别螺旋连接有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所述底壳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内部嵌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底壳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木板,所述木板内部嵌合固定连接有传输块,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木板底端接触连接,所述传输块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线,所述竖板前端设置有输电口,所述输电口底端连通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壳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壳顶端内部、顶板内部以及绝缘板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输电口、固定块、木板、传输块均有三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顶壳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以及弹簧均有六个,且对称分布在底壳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线外侧至第一通孔内侧壁的距离为3-5CM。
优选的,所述卡块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顶壳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顶板、顶壳、卡块、绝缘板、输电口、竖板、第一传输线、固定块、第二通孔、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通过竖板前端的输电口将工业变压器所需要改变电压的电流输入到相应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或第三绕组的相应输电口,被输入的电流通过第一传输线输入到被固定块螺旋转动连接固定的绕组上,在相应绕组外表面的缠绕导电丝分压作用下起到降压的作用,通过顶壳顶端内部、顶板内部以及绝缘板内部开设的第二通孔起到对第一传输线与工业变压器组件隔绝保护的作用,卡块的设置为顶壳以及底壳的安装带来方便,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弹簧、第二传输线、横板、橡胶垫、第一通孔、木板以及传输块,经过绕组降压后的电流通过传输块、第二传输线以及第一通孔传出,通过横板内部橡胶垫与木板两端的滑动连接以及弹簧对木板底端的接触连接可轻易将顶壳以及底壳分开,再通过固定块与绕组的螺旋连接可实现对破损以及老旧的绕组进行更换,之后将顶壳以及底壳通过卡块卡和后即可完成对装置的使用,极大提高了绕组外壳的可拆卸功能,极大提高了绕组的更换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可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壳;2、顶壳;3、卡块;4、顶板;5、竖板;6、绝缘板;7、固定块;8、第一绕组;9、第二绕组;10、第三绕组;11、横板;12、橡胶垫;13、木板;14、传输块;15、第一传输线;16、第一通孔;17、弹簧;18、输电口;19、第二传输线;2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包括底壳1以及顶壳2,底壳1顶端接触连接有顶壳2,顶壳2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卡块3与底壳1顶端内侧卡合接触连接,顶壳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板5,顶壳2顶端内侧嵌合固定连接有绝缘板6,绝缘板6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底端内侧分别螺旋连接有第一绕组8、第二绕组9以及第三绕组10,底壳1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11,横板11内部嵌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底壳1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7,第一绕组8、第二绕组9以及第三绕组10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木板13,木板13内部嵌合固定连接有传输块14,弹簧17另一端与木板13底端接触连接,传输块1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线19,竖板5前端设置有输电口18,输电口18底端连通有第一传输线15,第一传输线15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底壳1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6,顶壳2顶端内部、顶板4内部以及绝缘板6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
第一传输线15、第二传输线19、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20、输电口18、固定块7、木板13、传输块14均有三个,对称分布在所述顶壳2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橡胶垫12以及弹簧17均有六个,对称分布在底壳1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第二传输线19外侧至第一通孔16内侧壁的距离为3-5CM;卡块3共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顶壳2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顶板4、顶壳2、卡块3、绝缘板6、输电口18、竖板5、第一传输线15、固定块7、第二通孔20、第一绕组8、第二绕组9以及第三绕组10,通过竖板5前端的输电口18将工业变压器所需要改变电压的电流输入到相应的第一绕组8、第二绕组9或第三绕组10的相应输电口18,被输入的电流通过第一传输线15输入到被固定块7螺旋转动连接固定的绕组上,在相应绕组外表面的缠绕导电丝分压作用下起到降压的作用,通过顶壳2顶端内部、顶板4内部以及绝缘板6内部开设的第二通孔20起到对第一传输线15与工业变压器组件隔绝保护的作用,卡块3的设置为顶壳2以及底壳1的安装带来方便,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弹簧17、第二传输线19、横板11、橡胶垫12、第一通孔16、木板13以及传输块14,经过绕组降压后的电流通过传输块14、第二传输线19以及第一通孔16传出,通过横板11内部橡胶垫12与木板13两端的滑动连接以及弹簧17对木板13底端的接触连接可轻易将顶壳2以及底壳1分开,再通过固定块7与绕组的螺旋连接可实现对破损以及老旧的绕组进行更换,之后将顶壳2以及底壳1通过卡块3卡和后即可完成对装置的使用,极大提高了绕组外壳的可拆卸功能,极大提高了绕组的更换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可稳定性。
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通过竖板5前端的输电口18将工业变压器所需要改变电压的电流输入到相应的第一绕组8、第二绕组9或第三绕组10的相应输电口18,被输入的电流通过第一传输线15输入到被固定块7螺旋转动连接固定的绕组上,在相应绕组外表面的缠绕导电丝分压作用下起到降压的作用,经过绕组降压后的电流通过传输块14、第二传输线19以及第一通孔16传出,通过横板11内部橡胶垫12与木板13两端的滑动连接以及弹簧17对木板13底端的接触连接可轻易将顶壳2以及底壳1分开,再通过固定块7与绕组的螺旋连接可实现对破损以及老旧的绕组进行更换,之后将顶壳2以及底壳1通过卡块3卡和完成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包括底壳(1)以及顶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顶端接触连接有顶壳(2),所述顶壳(2)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所述卡块(3)与底壳(1)顶端内侧卡合接触连接,所述顶壳(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板(5),所述顶壳(2)顶端内侧嵌合固定连接有绝缘板(6),所述绝缘板(6)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底端内侧分别螺旋连接有第一绕组(8)、第二绕组(9)以及第三绕组(10),所述底壳(1)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内部嵌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所述底壳(1)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第一绕组(8)、第二绕组(9)以及第三绕组(10)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木板(13),所述木板(13)内部嵌合固定连接有传输块(14),所述弹簧(17)另一端与木板(13)底端接触连接,所述传输块(1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线(19),所述竖板(5)前端设置有输电口(18),所述输电口(18)底端连通有第一传输线(15),所述第一传输线(15)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底壳(1)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6),所述顶壳(2)顶端内部、顶板(4)内部以及绝缘板(6)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15)、第二传输线(19)、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20)、输电口(18)、固定块(7)、木板(13)、传输块(14)均有三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顶壳(2)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12)以及弹簧(17)均有六个,且对称分布在底壳(1)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线(19)外侧至第一通孔(16)内侧壁的距离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顶壳(2)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11801.XU CN213483535U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11801.XU CN213483535U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83535U true CN213483535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5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11801.XU Active CN213483535U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83535U (zh) |
-
2020
- 2020-11-27 CN CN202022811801.XU patent/CN2134835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16467U (zh) | 一种房车备用锂电池供电电源 | |
CN213483535U (zh) | 一种应用于工业变压器电机绕组结构的外壳 | |
CN210489565U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结构 | |
CN104517781A (zh) | 便于接线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5406901U (zh) | 带有USB Type C接口的多功能排插 | |
CN212627920U (zh) | 一种用于pon设备供电装置 | |
CN213151715U (zh) | 一种跨接装置 | |
CN213340845U (zh) | 一种基于分隔式电极设计带有无线充电与usb充电的插座 | |
CN210142747U (zh) | 一种多孔槽插接的pcb电路板连接器 | |
CN210245868U (zh) | 一种方便收卷电源线的数据线插座 | |
CN209626303U (zh) | 一种充电电池 | |
CN202917804U (zh) | 一种整体式全密封中压电缆连接器与熔断器的组件 | |
CN204257951U (zh) | 一种新型外接调压插接装置 | |
CN210534205U (zh) | 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 | |
CN203326186U (zh) | 一种新型电缆盘 | |
CN209133329U (zh) | 一种大电流大功率多相共模电感 | |
CN204303709U (zh) | 便于接线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106099798B (zh) | 一种多通道双馈式风电管型母线槽结构 | |
CN203800272U (zh) | 一种扩容插排 | |
CN209860153U (zh) | 一种dcdc开关电源连接机构 | |
CN221766530U (zh) | 一种绝缘接线柱 | |
CN216980807U (zh) | 一种新能源电池高精度动力模组并联片 | |
CN215955641U (zh) | 一种插座 | |
CN221176824U (zh) | 一种防脱落的电源连接器 | |
CN219576016U (zh) | 一种换电用48v电池包的电气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