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9207U - 一种阀芯和阀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芯和阀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9207U
CN213479207U CN202022701670.XU CN202022701670U CN213479207U CN 213479207 U CN213479207 U CN 213479207U CN 202022701670 U CN202022701670 U CN 202022701670U CN 213479207 U CN213479207 U CN 213479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ling
valve core
valve rod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16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清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aster Weld Cu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aster Weld Cu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aster Weld Cu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aster Weld Cu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016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9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9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9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芯,其用于调节气流通道的气流量,包括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杆一端的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包括在端部形成弧形的密封面;所述阀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阀芯进退行程的第一行程调节部,所述阀杆与所述密封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密封头采用弧形密封面,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和气流量调节的精度,同时关气、开气更快更容易。

Description

一种阀芯和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芯、阀体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割炬的阀芯、阀体。
背景技术
焊割是一种金属机械加工工艺,需借助割炬设备完成,割炬其作用是使可燃气体和氧气在内部混合后,形成具有一定热能的预热火焰,并且在预热火焰的中心喷射出高压的氧气流来进行气割工作。其中,燃气和氧气的流道均由气阀控制通断。
现有常规的结构是采用带有锥形的阀杆头与阀体的流道孔密封调节气体流量,存在气流量调节的精度低、密封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芯和阀体,其密封头采用弧形密封面,能够提高密封效果,气流量调节的精度,同时关气、开气更快更容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阀芯,其用于调节气流通道的气流量,包括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杆一端的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包括在端部形成弧形的密封面;所述阀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阀芯进退行程的第一行程调节部,所述阀杆与所述密封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阀芯依靠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可调整的安装于阀体主体上,旋转所述阀杆即可调整所述密封头在所述阀体主体中的位置。
采用弧形密封面的密封头与阀体主体中设置的流道孔配合,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气密性,并且提高调节气流的灵敏度与精度。
所述密封头与所述阀杆分体加工后采用焊接或凸块凹槽配合结构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头与所述阀杆采用一体成型不仅保证密封头与阀杆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更方便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形成为所述阀杆侧壁上设置的螺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面与所述阀杆之间的圆柱面。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与所述密封头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在远离密封头的一端形成调节手轮安装部;所述手轮安装部设置有防旋部,所述防旋部侧壁至少包括一条由面面相交形成的棱。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调节手轮安装部用于安装调节手轮,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所述调节手轮以实现对阀芯的操作调节。
由于阀芯是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调整,故操作人员对调节手轮也为旋转操作,所以调节手轮与阀杆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在阀杆的调节手轮安装部设置一个带有楞的防旋块,而调节致力件匹配设置用于安装防旋块的安装位,由于棱的设置,故调节手轮与阀杆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旋转。
具体的,所述防旋部为一个圆柱面被四个平面切割而成,且四个面中相邻的两个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圈的密封圈安装槽,且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与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沿着远离所述密封头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阀杆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第二抵靠面与所述阀杆凹陷后的侧壁限定形成所述密封圈安装槽。
所述密封圈安装槽用于设置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阀杆与和其配合安装的阀体主体之间的间隙,保证气密性。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两端凸起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朝向所述密封圈安装槽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共面,所述第二凸台朝向所述密封圈安装槽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共面。
在保证阀杆正常刚性的情况下,所述阀杆向内凹陷形成密封圈安装槽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故设置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进一步增加了密封圈安装凹槽的深度,保证密封圈安装在密封圈安装槽的可靠性,避免所述阀芯在阀体主体调节的过程中,密封圈从密封圈安装槽中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安装槽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多个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圈安装槽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密性。
进一步地,部分所述阀杆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且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靠近所述密封头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对于整个阀杆而言,设置密封头的一端位于阀体主体的深度大于远离密封头的一端,故只需要在靠近密封头的一端设置第一行程调节部即可与阀体主体配合实现阀芯的行程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凸起于所述阀杆侧壁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与阀体主体配合时,由于其凸起于所述阀杆侧壁,故未设置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的阀杆侧壁与阀体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避免设置在阀体主体上与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解部与为设置第一行程调节部的阀杆侧壁发生摩擦,造成元件的损坏;上述结构可以有效盐城阀芯和阀体主体的使用寿命。
一种阀体,包括阀体主体、阀芯、以及阀芯固定件,所述阀芯采用上述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的阀芯;所述阀体主体设置有阻断室,所述阻断室向外引出导入流道和导出流道,所述导入流道在所述阻断室形成导入流道孔,所述导出流道在所述阻断室形成导出流道孔;当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断室运动时,所述阀芯的气流密封件阻断所述导出流道孔或所述导入流道孔的气流;
所述阻断室开口于所述阀体主体上形成连接端口。所述阀芯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口上,所述阀芯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固定阀芯的穿孔,所述穿孔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的第一行程调节部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节部。
调节阀芯在阻断室的位置,即可实现导入流道与导出流道之间是否导通;所述阀芯固定件与所述连接端口螺纹连接。
所述阀芯通过阀芯固定件安装在阻断室内,且依靠阀杆上设置有第一行程调节部和阀芯固定件上设置的第二行程调节部实现阀杆在阻断室内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流道孔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密封头对所述导入流道孔密封,所述导入流道孔位于所述阻断室的底部,所述导入流道孔、所述密封头、以及所述阀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导出流道孔位于所述阻断室的侧壁上。
一种阀体,包括阀体主体、以及阀芯,所述阀芯采用未设置密封圈安装槽的阀芯;所述阀体主体设置有阻断室,所述阻断室向外引出导入流道和导出流道,所述导入流道在所述阻断室形成导入流道孔,所述导出流道在所述阻断室形成导出流道孔;当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断室运动时,所述阀芯的气流密封件阻断所述导出流道孔或所述导入流道孔的气流;
所述阻断腔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的第一行程调节部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节部。
调节阀芯在阻断室的位置,即可实现导入流道与导出流道之间是否导通;
所述阀芯安装在阻断室内,且依靠阀杆上设置有第一行程调节部和阻断室内壁上设置的第二行程调节部实现阀杆在阻断室内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流道孔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密封头对所述导入流道孔密封,所述导入流道孔位于所述阻断室的底部,所述导入流道孔、所述密封头、以及所述阀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导出流道孔位于所述阻断室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的密封头采用弧面的密封面,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气密性,并且提高调节气流的灵敏度与精度,同时关气、开气更快更容易。
(2)本实用新型的阀芯采用一体成型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阀芯与阀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阀芯设置两个密封圈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阀芯与阀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阀杆;101第一行程调节部;102第一凹槽;103手轮安装部;1031防旋部;1031a棱;104密封圈安装槽;1041第一抵靠面;1042第二抵靠面;105第一凸台;106第二凸台;2密封头;201密封面;202圆柱面;3阀体主体;301阻断室;302导入流道;3021导入流道孔;303导出流道;3031导出流道孔;304连接端口;4阀芯固定件;5第二行程调节部;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阀芯,其用于调节气流通道的气流量,包括阀杆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杆1一端的密封头2,所述密封头2包括在端部形成弧形的密封面201;所述阀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阀芯进退行程的第一行程调节部101,所述阀杆1与所述密封头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阀芯依靠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可调整的安装于阀体主体上,旋转所述阀杆1即可调整所述密封头2在所述阀体主体中的位置。
采用弧形密封面201的密封头2与阀体主体中设置的流道孔配合,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气密性,并且提高调节气流的灵敏度与精度。
所述密封头2与所述阀杆1分体加工后采用焊接或凸块凹槽配合结构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头2与所述阀杆1采用一体成型不仅保证密封头2与阀杆1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更方便加工。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形成为所述阀杆1侧壁上设置的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头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面201与所述阀杆1之间的圆柱面202。
优选的,所述阀杆1与所述密封头2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02。
优选的,所述阀杆1在远离密封头2的一端形成调节手轮安装部103;所述手轮安装部103设置有防旋部1031,所述防旋部1031侧壁至少包括一条由面面相交形成的棱1031a。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调节手轮安装部103用于安装调节手轮,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所述调节手轮以实现对阀芯的操作调节。
由于阀芯是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调整,故操作人员对调节手轮也为旋转操作,所以调节手轮与阀杆1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在阀杆1的调节手轮安装部103设置一个带有楞的防旋块,而调节致力件匹配设置用于安装防旋块的安装位,由于棱1031a的设置,故调节手轮与阀杆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旋转。
具体的,所述防旋部1031为一个圆柱面202被四个平面切割而成,且四个面中相邻的两个面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阀杆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圈6的密封圈安装槽104,且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与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沿着远离所述密封头2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阀杆1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抵靠面1041和第二抵靠面1042,所述第一抵靠面1041、第二抵靠面1042与所述阀杆1凹陷后的侧壁限定形成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
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用于设置密封圈6,密封圈6用于密封所述阀杆1与和其配合安装的阀体主体之间的间隙,保证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阀杆1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两端凸起设置第一凸台105和第二凸台106,所述第一凸台105朝向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1041共面,所述第二凸台106朝向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1042共面。
在保证阀杆1正常刚性的情况下,所述阀杆1向内凹陷形成密封圈安装槽104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故设置所述第一凸台105与第二凸台106,进一步增加了密封圈6安装凹槽的深度,保证密封圈6安装在密封圈安装槽104的可靠性,避免所述阀芯在阀体主体调节的过程中,密封圈6从密封圈安装槽104中脱离。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多个用于安装密封圈6的密封圈安装槽104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密性。
如图4所示,当设置多个密封圈安装槽104的情况下,相邻两个密封圈安装槽104共用一个凸台;以设置两个密封圈安装槽104为例,两个密封圈安装槽104设置三个凸台;位于两个密封圈安装槽104中间的凸台即为位于其一侧的密封圈安装槽104的第二凸台106,又为位于其另一侧的密封圈安装槽104的第一凸台105。
一种阀体,包括阀体主体3、阀芯、以及阀芯固定件4,所述阀芯采用上述的阀芯;所述阀体主体3设置有阻断室301,所述阻断室301向外引出导入流道302和导出流道303,所述导入流道302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入流道孔3021,所述导出流道303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出流道孔3031;当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断室301运动时,所述阀芯的气流密封件阻断所述导出流道孔3031或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的气流;
所述阻断室301开口于所述阀体主体3上形成连接端口304。所述阀芯固定件4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口304上,所述阀芯固定件4设置有用于固定阀芯的穿孔,所述穿孔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的第一行程调节部101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节部5。
调节阀芯在阻断室301的位置,即可实现导入流道302与导出流道303之间是否导通;所述阀芯固定件4与所述连接端口304螺纹连接。
所述阀芯通过阀芯固定件4安装在阻断室301内,且依靠阀杆1上设置有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和阀芯固定件4上设置的第二行程调节部5实现阀杆1在阻断室301内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流道孔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阀芯的密封头2对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密封,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位于所述阻断室301的底部,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所述密封头2、以及所述阀杆1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导出流道孔3031位于所述阻断室301的侧壁上。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一种阀芯,其用于调节气流通道的气流量,包括阀杆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杆1一端的密封头2,所述密封头2包括在端部形成弧形的密封面201;所述阀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阀芯进退行程的第一行程调节部101,所述阀杆1与所述密封头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形成为所述阀杆1侧壁上设置的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头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面201与所述阀杆1之间的圆柱面202。
优选的,所述阀杆1与所述密封头2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02。
优选的,所述阀杆1在远离密封头2的一端形成调节手轮安装部103;所述手轮安装部103设置有防旋部1031,所述防旋部1031侧壁至少包括一条由面面相交形成的棱1031a。
优选的,部分所述阀杆1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且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靠近所述密封头2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对于整个阀杆1而言,设置密封头2的一端位于阀体主体的深度大于远离密封头2的一端,故只需要在靠近密封头2的一端设置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即可与阀体主体配合实现阀芯的行程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凸起于所述阀杆1侧壁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与阀体主体配合时,由于其凸起于所述阀杆1侧壁,故未设置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的阀杆1侧壁与阀体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避免设置在阀体主体上与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解部与为设置第一行程调节部101的阀杆1侧壁发生摩擦,造成元件的损坏;上述结构可以有效盐城阀芯和阀体主体的使用寿命。
一种阀体,包括阀体主体3、以及阀芯,所述阀芯采用未设置密封圈安装槽104的阀芯;所述阀体主体3设置有阻断室301,所述阻断室301向外引出导入流道302和导出流道303,所述导入流道302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入流道孔3021,所述导出流道303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出流道孔3031;当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断室301运动时,所述阀芯的气流密封件阻断所述导出流道孔3031或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的气流;
所述阻断腔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的第一行程调节部101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节部5。
调节阀芯在阻断室301的位置,即可实现导入流道302与导出流道303之间是否导通;
所述阀芯安装在阻断室301内,且依靠阀杆1上设置有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和阻断室301内壁上设置的第二行程调节部5实现阀杆1在阻断室301内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流道孔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阀芯的密封头2对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密封,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位于所述阻断室301的底部,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所述密封头2、以及所述阀杆1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导出流道孔3031位于所述阻断室301的侧壁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阀芯,其用于调节气流通道的气流量,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杆(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杆(1)一端的密封头(2),所述密封头(2)包括在端部形成弧形的密封面(201);所述阀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阀芯进退行程的第一行程调节部(101),所述阀杆(1)与所述密封头(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形成为所述阀杆(1)侧壁上设置的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头(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面(201)与所述阀杆(1)之间的圆柱面(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与所述密封头(2)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在远离密封头(2)的一端形成调节手轮安装部(103);所述手轮安装部(103)设置有防旋部(1031),所述防旋部(1031)侧壁至少包括一条由面面相交形成的棱(1031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圈(6)的密封圈安装槽(104),且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与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沿着远离所述密封头(2)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阀杆(1)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抵靠面(1041)和第二抵靠面(1042),所述第一抵靠面(1041)、第二抵靠面(1042)与所述阀杆(1)凹陷后的侧壁限定形成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两端凸起设置第一凸台(105)和第二凸台(106),所述第一凸台(105)朝向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1041)共面,所述第二凸台(106)朝向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1042)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安装槽(104)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阀杆(1)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且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靠近所述密封头(2)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程调节部(101)凸起于所述阀杆(1)侧壁设置。
11.一种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主体(3)、阀芯、以及阀芯固定件(4),所述阀芯采用权利要求6至8任意所述的阀芯;所述阀体主体(3)设置有阻断室(301),所述阻断室(301)向外引出导入流道(302)和导出流道(303),所述导入流道(302)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入流道孔(3021),所述导出流道(303)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出流道孔(3031);当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断室(301)运动时,所述阀芯的气流密封件阻断所述导出流道孔(3031)或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的气流;
所述阻断室(301)开口于所述阀体主体(3)上形成连接端口(304);所述阀芯固定件(4)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口(304)上,所述阀芯固定件(4)设置有用于固定阀芯的穿孔,所述穿孔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的第一行程调节部(101)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节部(5)。
12.一种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主体(3)、以及阀芯,所述阀芯采用权利要求9和10任意所述的阀芯;所述阀体主体(3)设置有阻断室(301),所述阻断室(301)向外引出导入流道(302)和导出流道(303),所述导入流道(302)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入流道孔(3021),所述导出流道(303)在所述阻断室(301)形成导出流道孔(3031);当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断室(301)运动时,所述阀芯的气流密封件阻断所述导出流道孔(3031)或所述导入流道孔(3021)的气流;
所述阻断室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的第一行程调节部(101)相匹配的第二行程调节部(5)。
CN202022701670.X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阀芯和阀体 Active CN213479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1670.XU CN21347920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阀芯和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1670.XU CN21347920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阀芯和阀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9207U true CN213479207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5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1670.XU Active CN21347920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阀芯和阀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9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79207U (zh) 一种阀芯和阀体
EP3961073B1 (en) Gas valve and gas appliance
CN212338230U (zh) 一种蒸汽减温减压调节阀
CN217381638U (zh) 流量调节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CN212226004U (zh) 一种阀芯和阀体
CN210034502U (zh) 一种安全球阀
KR980008408A (ko) 토오치 벨브 조립체
CN209892792U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
CN210423777U (zh) 一种电动球型调节阀
CN210196517U (zh) 一种调节阀
KR101825156B1 (ko) 저녹스 버너의 조절식 가스버너
CN209800775U (zh) 一种安全密封角阀
CN217381723U (zh) 一种呼吸机用小流量调节阀
CN100561025C (zh) 低压降高温气体换向阀
CN220566666U (zh) 一种双通道出气燃气阀门
CN212273147U (zh) 一种多路集成分配阀
CN215172454U (zh) 一种三通针阀及双管气焊枪
CN215110749U (zh) 一种差动式大流量矿用安全阀
CN109630722B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
CN208831737U (zh) 一种浮动阀芯自定心单座调节阀
CN216618596U (zh) 一种闸阀
CN220792122U (zh) 一种大流量角阀
WO2023088340A1 (zh) 流体控制组件以及阀装置
CN215487660U (zh) 一种快速关闭的燃气比例阀
CN2508066Y (zh) 一种单旋三通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