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8207U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及潜孔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及潜孔钻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78207U CN213478207U CN202022732464.5U CN202022732464U CN213478207U CN 213478207 U CN213478207 U CN 213478207U CN 202022732464 U CN202022732464 U CN 202022732464U CN 213478207 U CN213478207 U CN 2134782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plate
- fixed plate
- barrel
- diameter
- impa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包括与钻杆连接的第一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一接头上的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我第二固定板,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加强组件,以加强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结构刚性,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冲击单元,所述冲击单元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在钻杆与冲击器连接处结构刚性好,不容易出现失效断裂,避免出现施工事故。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潜孔钻机,应用了上述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同样具备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矿山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潜孔钻机。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工业管道等几大类。由于对地面建筑的保护和施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地下管线铺设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是采用在地表的钻孔设备,以相对于地面较小的入射角钻入底层中,形成先导孔,然后将先导孔孔径逐级扩大到所需要的大小,并铺设管路的一种技术。水平定向钻机施工地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软土层和复杂地层。
对于软土层的水平定向钻机非开挖铺管施工,由于地层硬度较低,发展历程较长,目前导向和扩孔施工设备发展较为完善的。对于导向孔,一般采用造斜钻头即可实现。扩孔施工,目前有翼状、螺旋状和者凹槽状等钻头,这类钻头型号齐全,施工效率高,通过选用不同直径的钻头逐级扩孔,即能够实现软土层中大直径管线扩孔要求。
对于岩石、卵砾石等复杂地层的水平定向钻机非开挖铺管施工,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研究较少,施工时出现不少难题。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管线的直径要求也越来越大,对大直径扩孔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而通过增加扩孔气动冲击器的直径来增加岩石、卵砾石等复杂地层中扩孔线路的直径,将表现出如下不足:
大直径的扩孔气动冲击器体积大,质量重,水平定向钻机非开挖施工时回拖力无法满足大直径扩孔气动冲击器的铺管回拖要求。对于带动其旋转运动的钻杆也需要承受更大了扭矩,即需要增大钻杆的直径来保证其旋转。由于冲击器外径大(500mm-3000mm),轴向长度相对较短,进而钻杆相对更长,因此在钻杆与冲击器连接处容易出现失效断裂,易出现施工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在钻杆与冲击器连接处结构刚性好,不容易出现失效断裂,避免出现施工事故。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潜孔钻机,应用了上述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同样具备上述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包括与钻杆连接的第一接头;
套设于所述第一接头上的第一固定板;
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
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我第二固定板;
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加强组件,以加强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结构刚性;
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冲击单元,所述冲击单元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组件沿铅垂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上接部分;
所述上接部分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上接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下接部分;
所述下接部分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错开。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对齐。
优选地,所述下接部分的侧壁上设有避让位,用于避让所述冲击单元上的第二接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第一气道;
所述加强组件内设有第二气道;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气道依次与所述第二气道、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冲击单元连通。
一种潜孔钻机,包括上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包括与钻杆连接的第一接头,套设于第一接头上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与第一筒体连接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固定板,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加强组件,以加强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结构刚性,第二筒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冲击单元,冲击单元均与第二固定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筒体的基础上,设置第一筒体,使得整个大直径组合冲击器的轴向长度加长,使其其抗弯能力更优;另一方面,在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使得大直径组合冲击器,不仅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板与第一筒体连接,还可以在第一筒体内部,通过加强组件,使得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在中间位置也可连接,因此增设了多个连接点,使得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连接更稳固。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在钻杆与冲击器连接处结构刚性好,不容易出现失效断裂,避免出现施工事故。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潜孔钻机,应用了上述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同样具备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接头;2、第一固定板;3、第一筒体;4、第二筒体;5、第二固定板;6、加强组件;7、冲击单元;61、上接部分;62、第一加强筋;63、第二加强筋;64、避让位;100、第一气道;65、第二气道;500、第一通孔;66、下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请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包括与钻杆连接的第一接头1,套设于第一接头1上的第一固定板2,与第一固定板2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3,与第一筒体3连接的第二筒体4,第二筒体4上设有第二固定板5,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5的加强组件6,以加强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5之间的结构刚性,第二筒体4内设有至少两个冲击单元7,冲击单元7均与第二固定板5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筒体4的基础上,设置第一筒体3,使得整个大直径组合冲击器的轴向长度加长,使其其抗弯能力更优;另一方面,在第一筒体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使得大直径组合冲击器,不仅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板5与第一筒体3连接,还可以在第一筒体3内部,通过加强组件6,使得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5在中间位置也可连接,因此增设了多个连接点,使得第一筒体3与第二筒体4连接更稳固。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在钻杆与冲击器连接处结构刚性好,不容易出现失效断裂,避免出现施工事故。
其中,加强组件6沿铅垂方向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板2连接的上接部分61,上接部分61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62,第一加强筋62与第一固定板2连接,第一加强筋62的设置使得上接部分61与第一固定板2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地,加强组件6包括一端与上接部分6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5连接的下接部分66,下接部分66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63,第二加强筋63与第二固定板5连接。第二加强筋63的设置使得下接部分66与第二固定板5连接更稳固。
其中,第一加强筋62与第二加强筋63相错开,使得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5上有多个加强点,加强组件6上具有多个不同方向的加强点,使得加强组件6的结构刚性更好。
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62与第二加强筋63对齐。这样加强组件6上具有至少一处是加强力方向相同的加强点,使得第一加强筋62与第二加强筋63连接更稳固。
其中,下接部分66的侧壁上设有避让位64。通常为了使得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有切削刃,则至少有一个冲击单元7会安装在靠近大直径组合冲击器靠近中心位置处,采用连接件将冲击单元7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上,为了避让该连接件,在下接部分66的侧壁上设有避让位6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内设有第一气道100,加强组件6内设有第二气道65,第二固定板5上设有第一通孔500,第一气道100依次与第二气道65、第一通孔500、冲击单元7连通。大直径组合冲击器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介质,利用压缩空气的能量产生连续冲击载荷的孔底动力机具,压缩空气通过第一气道100,再穿过第二气道65以及通孔,再分配至各个冲击单元7内,压缩空气在冲击单元7内,通过气压改变,使得冲击单元7内的活塞不断冲击冲击单元7上的钻具,钻具则不断打击岩层以及切削岩层的目的,进而完成钻孔施工。这种结构设置,使得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在完成大直径钻孔施工的同时,且结构简单,减少压缩气体的损失,钻孔施工能耗低,大大提高钻孔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孔钻机,包括上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同样具备上述效果,在次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钻杆连接的第一接头;
套设于所述第一接头上的第一固定板;
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
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固定板;
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加强组件,以加强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结构刚性;
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冲击单元,所述冲击单元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沿铅垂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上接部分;
所述上接部分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上接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下接部分;
所述下接部分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部分的侧壁上设有避让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第一气道;
所述加强组件内设有第二气道;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气道依次与所述第二气道、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冲击单元连通。
8.一种潜孔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2464.5U CN213478207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及潜孔钻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2464.5U CN213478207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及潜孔钻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78207U true CN213478207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5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32464.5U Active CN213478207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及潜孔钻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782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05343A1 (zh) * | 2020-11-23 | 2022-05-27 | 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及潜孔钻机 |
-
2020
- 2020-11-23 CN CN202022732464.5U patent/CN2134782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05343A1 (zh) * | 2020-11-23 | 2022-05-27 | 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及潜孔钻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68247A (zh) | 用于扩大钻孔的冲击锤 | |
CN102996074B (zh) | 一种钻扩组合钻头 | |
CN102767335B (zh) |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组合钻头 | |
CN213478207U (zh)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连接结构及潜孔钻机 | |
CN106907105A (zh) |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用集束式扩孔气动冲击设备 | |
CN102767334B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钻头 | |
CN201087695Y (zh) | 一种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 |
CN213478206U (zh)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固定结构及潜孔钻机 | |
CN202659146U (zh) | 适合油井水平井钻井作业的两趟钻组合钻具结构 | |
CN204920798U (zh) | 一种可收张式两翼扩孔钻头 | |
CN213928226U (zh)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配气结构及潜孔钻机 | |
CN213683944U (zh)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及潜孔钻机 | |
CN102352642B (zh) | 风动开槽钻头 | |
CN112282637A (zh) |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及潜孔钻机 | |
CN115822462A (zh) | 一种非开挖扩孔冲击器 | |
CN102828692A (zh) | 套管式螺旋钻机气压钻进法 | |
CN204646110U (zh) | 扩底钻头 | |
CN203570206U (zh) | 端部承压型岩层锚杆扩孔器 | |
CN106894765A (zh) | 一种扩孔钻具 | |
CN201080785Y (zh) | 并联煤钻头 | |
CN201292761Y (zh) | 一种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 |
CN206707633U (zh) | 一种扩孔钻具 | |
CN217106809U (zh) | 矩形潜孔锤钻具 | |
CN218780293U (zh) | 一种非开挖扩孔冲击器 | |
CN202510045U (zh) | 适用于水平井斜井段钻井作业的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ang Riping Inventor after: Zhu Zijia Inventor after: Zhao Yechen Inventor after: Yang Xiangl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Riping Inventor before: Zhu Zijia Inventor before: Yang Xianglong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