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3195U -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3195U
CN213473195U CN202022007526.6U CN202022007526U CN213473195U CN 213473195 U CN213473195 U CN 213473195U CN 202022007526 U CN202022007526 U CN 202022007526U CN 213473195 U CN213473195 U CN 213473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base
supporting
guide plate
supporting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075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20075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3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3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3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底座的上端四个角边位置安装有可调节长度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上端安装于导货板下表面,导货板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滚轮;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一凹槽,导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二延伸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将一个物流货车中的货物运送至另一个物流货车中时,将若干个传送装置连接,相邻两个传送装置的第一延伸部插入第一凹槽内,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二凹槽内,再将外部的连接杆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实现两个传送装置的连接,通过若干个传送装置的导货板上的滚轮将货物转运。

Description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在物流系统中,搬运和卸货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在物流运输卸货时,经常需要使用到卸货车,目前的卸货车结构简单,在卸载货物时需要人工将货物从物流车搬运到卸货车上,较为复杂麻烦,特别是在货物转运的时候需要把物流从车上搬运到卸货车上后,在搬运到另一台物流货车上,更加的复杂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便于传送装置的移动,所述底座的上端四个角边位置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安装于导货板下表面,所述导货板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滚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套设有第二支撑杆下端,第二支撑杆能够在盲孔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侧面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一支撑杆上端侧面螺接于螺纹通孔内,连接螺栓将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盲孔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入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铰接于导货板下表面,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位于右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导货板下表面和底座上表面,便于导货板的角度调节;
所述底座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底座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延伸部宽度与第一凹槽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一凹槽两侧的底座内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导货板的左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导货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延伸部,第二凹槽与第二延伸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延伸部和第二凹槽两侧的导货板内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能增大底座上表面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内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放置有隔板,隔板能够将底座与导货板之间的空间分为两层,便于货物的存放。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为自锁式万向轮,便于传送装置的位置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调节底座上表面右端的两个支撑装置的长度可以使导货板的角度得到调节,以便于将导货板的一端与物流货车对接,另一端斜向下与推车对接,通过滚轮将货物运下;
在将一个物流货车中的货物运送至另一个物流货车中时,将若干个传送装置连接,相邻两个传送装置的第一延伸部插入第一凹槽内,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二凹槽内,再将外部的连接杆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实现两个传送装置的连接,通过若干个传送装置的导货板上的滚轮将货物转运;
在卸货时,将导货板从底座上端取下,将导货板的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一凹槽内,在使用外部的连接杆穿过第二延伸部内的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一凹槽两侧底座内的第一连接通孔,实现导货板与底座的连接,将导货板的第二凹槽一端搭放在物流货车上,将物流货车上的货物通过导货板和滚轮导放到底座上,实现货物的快速卸载;
通过传送装置不同形式的连接组合,使得货物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转运或者卸货,缩短工作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101、第一凹槽,102、第一连接通孔,11、第一延伸部,2、支撑装置,21、第一支撑杆,211、盲孔,22、第二支撑杆,221、螺纹通孔,222、定位孔,23、连接螺栓,24、第三支撑杆,3、导货板,301、第二凹槽,302、第二连接通孔,31、第二延伸部,4、滚轮,5、支撑板,6、隔板,7、万向轮,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4,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橡胶垫8能增大底座1上表面的摩擦力,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7,万向轮7便于传送装置的移动,所述万向轮7为自锁式万向轮,便于传送装置的位置固定,所述底座1的上端四个角边位置安装有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端安装于导货板3下表面,所述导货板3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滚轮4;通过调节底座1上表面右端的两个支撑装置2的长度可以使导货板3的角度得到调节,以便于将导货板3的一端与物流货车对接,另一端斜向下与推车对接,通过滚轮4将货物运下。
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开设有盲孔211,所述盲孔211内套设有第二支撑杆22下端,第二支撑杆22能够在盲孔21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通孔2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侧面设置有连接螺栓23,所述连接螺栓23穿过第一支撑杆21上端侧面螺接于螺纹通孔221内,连接螺栓23将第二支撑杆22固定在盲孔211内,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222,所述定位孔222内插入第三支撑杆24的下端,第三支撑杆24便于导货板3从底座1上端取下,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端铰接于导货板3下表面,通过第三支撑杆24的上端与导货板3下表面铰接,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2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位于右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导货板3下表面和底座1上表面,通过第三支撑杆24的上端与导货板3下表面铰接,通过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铰接,便于导货板3的角度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内侧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放置有隔板6,隔板6能够将底座1与导货板3之间的空间分为两层,便于货物的存放。
所述底座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所述底座1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01,第一延伸部11宽度与第一凹槽101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延伸部11与第一凹槽101两侧的底座1内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02;所述导货板3的左端开设有第二凹槽301,所述导货板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延伸部31,第二凹槽301与第二延伸部31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延伸部31和第二凹槽301两侧的导货板3内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302;在将一个物流货车中的货物运送至另一个物流货车中时,将若干个传送装置连接,相邻两个传送装置的第一延伸部11插入第一凹槽101内,第二延伸部31插入第二凹槽301内,再将外部的连接杆穿过第一连接通孔102和第二连接通孔302,实现两个传送装置的连接,通过若干个传送装置的导货板3上的滚轮将货物转运。
在卸货时,将导货板3从底座1上端取下,将导货板3的第二延伸部31插入第一凹槽101内,在使用外部的连接杆穿过第二延伸部31内的第二连接通孔302和第一凹槽101两侧底座1内的第一连接通孔102,实现导货板3与底座1的连接,将导货板3的第二凹槽301一端搭放在物流货车上,将物流货车上的货物通过导货板3和滚轮4导放到底座1上,实现货物的快速卸载。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新型卸货时,通过调节底座上表面右端的两个支撑装置2的长度可以使导货板3的角度得到调节,以便于将导货板3的一端与物流货车对接,另一端斜向下与其他推车对接,通过滚轮4将货物运下
或者将导货板3从底座1上端取下,将导货板3的第二延伸部31插入第一凹槽101内,在使用外部的连接杆穿过第二延伸部31内的第二连接通孔302和第一凹槽101两侧底座1内的第一连接通孔102,实现导货板3与底座1的连接,将导货板3的第二凹槽301一端搭放在物流货车上,将物流货车上的货物通过导货板3和滚轮4导放到底座1上,实现货物的快速卸载;
在将一个物流货车中的货物运送至另一个物流货车中时,将若干个传送装置连接,相邻两个传送装置的第一延伸部11插入第一凹槽101内,第二延伸部31插入第二凹槽301内,再将外部的连接杆穿过第一连接通孔102和第二连接通孔302,实现两个传送装置的连接,通过若干个传送装置的导货板3上的滚轮将货物转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底座(1)的上端四个角边位置安装有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端安装于导货板(3)下表面,所述导货板(3)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滚轮(4);
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开设有盲孔(211),所述盲孔(211)内套设有第二支撑杆(22)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螺纹通孔(2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侧面设置有连接螺栓(23),所述连接螺栓(23)穿过第一支撑杆(21)上端侧面螺接于螺纹通孔(221)内,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222),所述定位孔(222)内插入第三支撑杆(24)的下端,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端铰接于导货板(3)下表面,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2)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位于右端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导货板(3)下表面和底座(1)上表面;
所述底座(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所述底座(1)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01),所述第一延伸部(11)与第一凹槽(101)两侧的底座(1)内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02);所述导货板(3)的左端开设有第二凹槽(301),所述导货板(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延伸部(31),所述第二延伸部(31)和第二凹槽(301)两侧的导货板(3)内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内侧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放置有隔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7)为自锁式万向轮。
CN202022007526.6U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Active CN213473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7526.6U CN213473195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7526.6U CN213473195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3195U true CN213473195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41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07526.6U Active CN213473195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3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6323Y (zh) 伸缩式轻便输送架
DE3367193D1 (en) Distributing apparatus for unit loads
CN110304466B (zh) 一种物流输送装卸用搬运装置
CN207932427U (zh) 一种物流搬运设备
CN213473195U (zh) 一种物流用卸货传送装置
BR9611395A (pt) Instalação de transporte sobre trilho e processo para a sua operação
CN207566207U (zh) 一种下沉式轨道集装箱
CN216996765U (zh) 一种货物运输装车分类堆放装置
CN210456449U (zh) 一种自动装货用的传送机构
AU1064795A (en) Rail mounted transport system
CN212195503U (zh) 一种无碱枸杞专用运输装置
CN220641373U (zh) 一种用于物流的传递卸货装置
CN220519189U (zh) 一种仓储搬运输送装置
CN207045375U (zh) 一种辊压机加工厂区运输车
CN21524495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材料运输装置
CN220563821U (zh) 一种自动输送的伸缩式物流卸货平台
CN218478021U (zh) 一种智能上料货架
CN111689048B (zh) 一种物流包装箱
CN218929299U (zh) 一种运输车车厢和运输车
CN205675708U (zh) 一种运输装置
TNSN04222A1 (en) A method of transporting unit loads
CN219098149U (zh) 一种物流自动化卸车装置
CN219238272U (zh) 一种具有调节出货方向的输送带
CN212711151U (zh) 一种用于物流转运的货物提升装置
CN219193533U (zh) 一种物流卸货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