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2859U - 一种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2859U
CN213472859U CN202022469065.4U CN202022469065U CN213472859U CN 213472859 U CN213472859 U CN 213472859U CN 202022469065 U CN202022469065 U CN 202022469065U CN 213472859 U CN213472859 U CN 213472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conductor
shell
connector
power batter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90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4690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2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2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2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动力电池A、动力电池B和转换装置,所述动力电池A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发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B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动力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切换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动力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动力电池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及环保意识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在慢慢取代燃油汽车,然而目前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仍存在单次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并且在行驶过程中是无法进行充电的,所以在使用上远不及燃油汽车方便,从而给其大力发展和普及造成了阻碍。
已公开专利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提供的是一种能够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将风能进行收集并转换为电能的技术方案;但是该专利中,若电动汽车没电的时候,依然需要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因此缺少一种能够方便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至少两组以上的动力电池进行切换,并实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至少一路充电一路供电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动力电池A、动力电池B和转换装置,
所述动力电池A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发电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动力电池B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动力电机电性连接;
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A与所述发电装置电性连接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和所述动力电机电性连接;
所述转换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B与所述动力电机电性连接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B与所述发电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外壳内部间隔设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正极分离转换器,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用于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A的正极、所述动力电池B的正极、所述发电装置的正极和所述动力电机的正极;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有负极分离转换器,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用于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A的负极、所述动力电池B的负极、所述发电装置的负极和所述动力电机的负极;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贯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传动轴均为绝缘体。
优选的,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包括:第一固定连接器和第一转动连接器,
第一固定连接器和第一转动连接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周向内壁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外壁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被卡设在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所述动力电池A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与所述动力电池B的正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三连接导体和第四连接导体,所述第三连接导体和第四连接导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接导体与所述发电装置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导体与所述动力电机的正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包括:第二固定连接器和第二转动连接器,
第二固定连接器和第二转动连接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周向内壁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外壁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被卡设在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五连接导体和第六连接导体,所述第五连接导体和第六连接导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五连接导体与所述动力电池A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与所述动力电池B的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七连接导体和第八连接导体,所述第七连接导体和第八连接导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七连接导体与所述发电装置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连接导体与所述动力电机的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远离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相对面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导体之间设有绝缘体;
所述第三连接导体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之间设有所述绝缘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相对面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五连接导体和所述第六连接导体之间设有绝缘体;
所述第七连接导体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之间设有所述绝缘体。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摆杆,
所述转换装置上设有活动槽,所摆杆贯穿于所述活动槽,所述摆杆在所述活动槽内做弧形往复运动;
所述摆杆远离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在转动过程中,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保持接触;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保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把动力电池分成两组,或者更多,再通过所述转换装置将其并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一块动力电池驱动,所述发电装置给另外的动力电池充电,通过所述转换装置可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为自己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池B为所述动力电机供电,使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所述发电装置为所述动力电池A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B电量不足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同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可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为所述动力电机供电,所述发电装置为所述动力电池B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转换装置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第一固定连接器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第一转动连接器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第二固定连接器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第二转动连接器结构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摆杆结构简图。
其中1-底座,2-动力电池A,3-动力电池B,4-发电装置,5-动力电机,6-外壳,7-活动槽,8-第一壳体,9-第二壳体,10-第一固定连接器,11-第一转动连接器,12-第二固定连接器,13-第二转动连接器,14-限位槽,15-限位块,16-第一连接导体,17-第二连接导体,18-第三连接导体,19-第四连接导体,20-第五连接导体,21-第六连接导体,22-第七连接导体,23-第八连接导体,24-绝缘体,25-传动轴,26-摆杆,2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底座1,
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动力电池A2、动力电池B3和转换装置,
所述动力电池A2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发电装置4电性连接;
所述动力电池B3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动力电机5电性连接;
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A2与所述发电装置4电性连接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和所述动力电机5电性连接;
所述转换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B3与所述动力电机5电性连接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B3与所述发电装置4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底座1安装在电动汽车底部;所述发电装置4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池B3与动力电机5通过所述转换装置电性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动力电池A2与发电装置4通过所述转换装置电性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
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所述转换装置切换,转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与动力电机5通过所述转换装置电性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动力电池A2为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动力电池B3与发电装置4通过所述转换装置电性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发电装置4与所述动力电机5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发电装置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把动力电池分成两组,或者更多,再通过所述转换装置将其并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一块动力电池驱动,所述发电装置4给另外的动力电池充电,通过所述转换装置可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为动力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使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所述转换装置6可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5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
根据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外壳6,
所述外壳6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外壳6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外壳6内部间隔设有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9;
所述第一壳体8与所述外壳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8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壳体8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第一壳体8内部设有正极分离转换器,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用于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和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
所述第二壳体9与所述外壳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9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壳体9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第二壳体9内部设有负极分离转换器,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用于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和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
所述第一壳体8和所述第二壳体9上对应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贯穿设有传动轴25,所述传动轴25一端与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5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6、所述第一壳体8、所述第二壳体9和所述传动轴25均为绝缘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外壳6用于支撑和保护所述第一壳体8和所述第二壳体9,所述第一壳体8用于承载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所述第二壳体9用于承载负极分离转换器,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和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用于将各个元件正负极分隔开,所述传动轴25用于实现多数正极分离转换器和负极转换器同步转动,进一步实现各个元件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方式的转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外壳6用于支撑和保护所述第一壳体8和所述第二壳体9,所述第一壳体8和所述第二壳体9将各个元件的正极和负极分隔开,通过转动所述传动轴25可进一步实现各个元件电性连接方式的转换,并可有效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通过所述转换装置可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自己充电。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使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同时转动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和所述负极转换器,可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5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
根据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包括: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第一转动连接器11,
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第一转动连接器11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8内部;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8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8周向内壁设有限位槽14,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外壁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被卡设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活动;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一连接导体16和第二连接导体17,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第二连接导体17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与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与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靠近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三连接导体18和第四连接导体19,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第四连接导体19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25同轴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用于将各个元件的正极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位置不变,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发生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外壁的所述限位块15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转动,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上的第一连接导体16和第二连接导体17跟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上的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的组合方式可调节线路电性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和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即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和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
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位置不变,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发生转动,转动180度时,
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和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通过所述限位块15和所述限位槽14的相互配合设置,可有效保障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的稳定接触,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可调节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上的第一连接导体16和第二连接导体17跟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上的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的组合方式,可实现线路连接方式的调节,即转换各个元件正极连接方式,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同时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为自己充电。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使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同时转动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和所述负极转换器,可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5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
根据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包括: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第二转动连接器13,
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第二转动连接器1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9内部;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9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9周向内壁设有限位槽14,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外壁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被卡设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活动;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五连接导体20和第六连接导体21,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第六连接导体21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与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与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靠近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七连接导体22和第八连接导体23,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第八连接导体23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远离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25同轴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用于将各个元件的负极整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位置不变,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发生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外壁的所述限位块15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转动,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上的第五连接导体20和第六连接导体21跟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上的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的组合方式可调节线路连接方式;
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和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即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和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
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位置不变,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发生转动,转动180度时,
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和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通过所述限位块15和所述限位槽14的相互配合设置,可有效保障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的稳定接触,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可调节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上的第五连接导体20和第六连接导体21跟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1上的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的组合方式,可实现线路连接方式的调节,即转换各个元件负极连接方式,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同时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为自己充电。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使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同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0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可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5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
根据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相对面呈圆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相对面呈圆形,可有效保障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的稳定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相对面呈圆形,可有效保障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的稳定接触,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可调节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上的第一连接导体16和第二连接导体17跟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上的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的组合方式,可实现线路连接方式的调节,即转换各个元件正极连接方式,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同时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为自己充电。
根据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之间设有绝缘体24;
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之间设有所述绝缘体2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绝缘体24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所述绝缘体24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分隔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绝缘体24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所述绝缘体24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分隔开;即所述绝缘体24将各个线路隔离,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自己充电。
根据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相对面呈圆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相对面呈圆形,可有效保障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的稳定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相对面呈圆形,可有效保障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的稳定接触,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可调节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上的第五连接导体20和第六连接导体21跟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1上的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的组合方式,可实现线路连接方式的调节,即转换各个元件负极连接方式,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同时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为自己充电。
根据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之间设有绝缘体24;
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之间设有所述绝缘体2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绝缘体24用于支撑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所述绝缘体24还用于将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分隔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绝缘体24用于支撑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所述绝缘体24还用于将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分隔开;即所述绝缘体24将各个线路隔离,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自己充电。
根据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传动轴25上设有摆杆26,
所述转换装置6上设有活动槽7,所摆杆26贯穿于所述活动槽7,所述摆杆26在所述活动槽7内做180°弧形往复运动;
所述摆杆26远离所述传动轴25的一端设有把手2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传动轴25用于保障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3发生同步转动,即所述第一传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3发生转动时的转速和转动角度均一样;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充足,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连接;
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转动所述把手27,所述把手27带动所述摆杆26以所述摆杆26和所述传动轴25的交点为圆心在所述活动槽7内转动,所述传动轴25随之发生转动,所述传动轴25带动两端的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发生转动,转动至180°时,
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和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和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通过所述同步机构控制所述第一传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3发生转动时的转速和转动角度均一样,从而实现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为动力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使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同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0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可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5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
根据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把手27在转动过程中,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保持接触;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保持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把手27在转动过程,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保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3保持相互接触;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充足,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连接;
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转动所述把手27,所述把手27带动所述摆杆26以所述摆杆26和所述传动轴25的交点为圆心在所述活动槽7内转动,所述传动轴25随之发生转动,所述传动轴25带动两端的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发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接触,即所述发电装置4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A2正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与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接触,即所述发电装置4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B3正极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机5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A2正极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与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机5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B3正极连接;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与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接触,所述发电装置4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A2负极连接;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与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接触,所述发电装置4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B3负极连接;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与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接触,所述动力电机5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A2负极连接;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与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接触,所述动力电机5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B3负极连接,在此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5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
当所述把手27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3同轴转动180°时,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16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和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和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接触,即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把手27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3发生同轴转动,实现了动力电池与发电装置和动力电机的线路切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池B3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A2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B3电量不足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切换动力电池时,通过同时转动第一转动连接器1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3,可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为所述动力电机5供电,所述发电装置4为所述动力电池B3充电,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机5不断电,即电动汽车保持行驶状态;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明一种电动车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申请号:201711021955.5),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自己充电,并且不会断电。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动力电池A(2)、动力电池B(3)和转换装置,
所述动力电池A(2)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发电装置(4)电性连接;
所述动力电池B(3)通过所述转换装置与动力电机(5)电性连接;
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A(2)与所述发电装置(4)电性连接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A(2)和所述动力电机(5)电性连接;
所述转换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B(3)与所述动力电机(5)电性连接切换为所述动力电池B(3)与所述发电装置(4)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外壳(6),
所述外壳(6)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外壳(6)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外壳(6)内部间隔设有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9);
所述第一壳体(8)与所述外壳(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8)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壳体(8)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第一壳体(8)内部设有正极分离转换器,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用于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和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
所述第二壳体(9)与所述外壳(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9)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壳体(9)上贯穿设有多个导线孔,所述第二壳体(9)内部设有负极分离转换器,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用于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和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
所述第一壳体(8)和所述第二壳体(9)上对应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贯穿设有传动轴(25),所述传动轴(25)一端与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5)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6)、所述第一壳体(8)、所述第二壳体(9)和所述传动轴(25)均为绝缘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分离转换器包括: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第一转动连接器(11),
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第一转动连接器(11)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8)内部;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8)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8)周向内壁设有限位槽(14),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外壁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被卡设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活动;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一连接导体(16)和第二连接导体(17),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第二连接导体(17)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与所述动力电池A(2)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与所述动力电池B(3)的正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靠近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三连接导体(18)和第四连接导体(19),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第四连接导体(19)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正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25)同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分离转换器包括: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第二转动连接器(13),
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第二转动连接器(1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9)内部;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9)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9)周向内壁设有限位槽(14),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外壁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被卡设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活动;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五连接导体(20)和第六连接导体(21),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第六连接导体(21)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与所述动力电池A(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与所述动力电池B(3)的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靠近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的一端表面对称设有第七连接导体(22)和第八连接导体(23),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第八连接导体(23)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与所述发电装置(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与所述动力电机(5)的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远离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25)同轴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相对面呈圆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16)和所述第二连接导体(17)之间设有绝缘体(24);
所述第三连接导体(18)和所述第四连接导体(19)之间设有所述绝缘体(24)。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相对面呈圆形。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导体(20)和所述第六连接导体(21)之间设有绝缘体(24);
所述第七连接导体(22)和所述第八连接导体(23)之间设有所述绝缘体(24)。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5)上设有摆杆(26),
所述转换装置上设有活动槽(7),所摆杆(26)贯穿于所述活动槽(7),所述摆杆(26)在所述活动槽(7)内做180°弧形往复运动;
所述摆杆(26)远离所述传动轴(25)的一端设有把手(2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7)在转动过程中,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器(10)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器(11)保持接触;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器(12)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器(13)保持接触。
CN202022469065.4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充电装置 Active CN213472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9065.4U CN213472859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9065.4U CN213472859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2859U true CN213472859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9065.4U Active CN213472859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2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36934A (en) Electro motor car
CN103780129B (zh) 旋转式静电发电机
CN104373295B (zh) 混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12923296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互补路灯
US8598733B2 (en) Power modul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CN213472859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104124888B (zh) 发电系统
CN2781635Y (zh) 永磁体旋转碳刷分离式永磁直流电机
CN110350620A (zh) 一种低功耗滑环切换保持装置及切换保持方法
CN205070842U (zh) 车辆用辅助发电机和包括该车辆用辅助发电机的车辆
CN101249804A (zh) 利用风能的电动汽车动力装置
CN203146226U (zh) 小型直流风力发电装置
CN207926236U (zh) 一种多线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N105990949A (zh) 电池飞轮综合储能装置
CN113161838A (zh) 一种集电器碳刷外壳松紧调节装置
CN112564540A (zh) 一种自适应性滚动纳米摩擦发电机
CN110726945A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循环寿命检测装置
CN208459535U (zh) 基于4g网络/ec20充电堆的绝缘监测系统
CN220711363U (zh) 一种偏心式摩擦电-电磁复合型发电装置
CN215221225U (zh) 一种集电器碳刷外壳松紧调节装置
CN107659107A (zh) 永磁发电装置
CN201360170Y (zh) 电动车自发电充电模块
CN215808264U (zh) 一种相间间歇式短路发电装置
CN216981762U (zh) 一种汽车行驶发电装置
CN211046530U (zh) 一种易于电极稳定导电的可充电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