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6388U -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6388U
CN213466388U CN202020879856.1U CN202020879856U CN213466388U CN 213466388 U CN213466388 U CN 213466388U CN 202020879856 U CN202020879856 U CN 202020879856U CN 213466388 U CN213466388 U CN 213466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laryngeal mask
airway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98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献
甘小亮
孙瑞强
曾居华
孙宝
周艳聪
张莹
赵攀喜
顿献喆
闫慧颖
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Tuoren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uoren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uoren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Tuoren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98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6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6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6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包括通气导管及连接在通气导管前端的罩体,通气导管的主体管内设置有与主体管一体式且不互通的通气腔道和引流腔道;通气腔道通过主体管尾端的延长管连通到呼吸机或麻醉机,引流腔道通过主体管尾端的引流管连通到引流器械,该装置通过在罩体的连接件外壁设置引流槽,从而更快更高效得实现分泌物的导引,避免了引流不及时造成得不必要的风险,此处的引流槽为树杈交汇分布式引流效果好,有效引流面积大,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更便于临床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道通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喉罩作为一种新式气道通气工具,在全麻气道管理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喉罩分为单管型喉罩和双管型喉罩,单管型喉罩无有效的食道引流结构,在通气过程中存在胃胀气引起的返流误吸发生的风险;双管型喉罩的管体多位并列平行式设计,尤其是塑形性管体在面部凸起较高,双管体结构限制面部的活动度,严重干扰头颈部的手术视野;再者,游离式的充气装置增加了产品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甚至干扰插管操作;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面部存在遮挡,无法观察通气和接头配合情况,存在接头脱落且无法及时发现的风险,尤其在面对头颈部手术方面的气道管理过程中。研究发现,传统充气式和免充气式喉罩的气囊结构均为持续性压迫式封堵结构,喉咽部黏膜皱襞持续性受压影响局部组织血液供应,当气囊压力长时间高于22cm H2O时,易发生局部血流不畅,水肿,甚至局部组织异常增加。另外,在传统充气式喉罩中,喉罩的充气管多采用游离式设计,干扰临床置管操作,甚至易造成喉罩移位的发生,气道管理不确定性增加。所以,亟待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改进,以满足更多的临床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五官科喉罩通气导管装置,该装置具备独立的通气结构和双引流结构,可实现360度旋转,更好的打开手术视野,有效解决喉罩的通气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包括通气导管及连接在通气导管前端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的主体管内设置有与主体管一体式且不互通的通气腔道和引流腔道;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腔道通过主体管尾端的延长管连通到呼吸机或麻醉机,且通气腔道相对主体管前端向罩体的密封囊处延伸形成近端通气口,所述延长管内壁设置有支撑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腔道通过主体管尾端的引流管连通到引流器械,且引流腔道相对主体管前端向罩体的密封囊底部延伸、连通并形成连通管路,连通管路与密封囊交接处形成近端引流口。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罩体包括密封囊及将密封囊连接到主体管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壁设置有引流槽。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引流槽呈树杈交汇分布并汇聚至近端引流口处。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密封囊上端设置有与充气装置相连的充气管路,所述充气管路靠近充气口端依次设置有指示气囊和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官科喉罩通气导管装置,通过在罩体的连接件外壁设置引流槽,从而更快更高效得实现分泌物的导引,避免了引流不及时造成得不必要的风险,此处的引流槽为树杈交汇分布式,类似于河流的汇集,引流效果好,有效引流面积大;除此之外,本装置还延长了通气管,可以更好的打开手术视野,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并在延长管部位增设弹性材料和支撑弹簧,增加了柔韧性和抗打折功能,可实现360度旋转,更好打开手术视野。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更便于临床治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罩体背部结构图。
图中:1为密封囊,2为连接件,3为主体管,4为延长管,5为延长管接头,6为引流管,7为充气管路,101为近端引流口,201为引流槽,401为近端通气口,601为引流端口,602为连通管路,701为充气口,702为单向阀,703为指示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包括通气导管及连接在通气导管前端的罩体,所述通气导管的主体管3内设置有与主体管3一体式且不互通的通气腔道和引流腔道;罩体和主体管3位于口腔的内部,为口腔内部支撑结构,可通过预塑成型和适应成型两种方式与口腔与咽腔的弧度相适应,达到支撑通气和卡位固定的目的。所述通气腔道通过主体管3尾端的延长管4连通到呼吸机或麻醉剂,主体管3与延长管4连接处变窄,以适应于延长管4的连接,且通气腔道相对主体管3前端向罩体的密封囊1处延伸形成近端通气口401,所述延长管4内壁设置有支撑弹簧;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可实现360旋转,抗打折适应头颈部手术,主体管3依照口咽腔自然解剖结构预制塑形或适应性塑形,主体管3的柔韧性好,支撑性强,为通气腔和引流腔提供完整导引通道。主体管3的横截面近似为椭圆形,在全麻通气过程中,氧气可通过通气腔经位于近端的连接通气口和声门口对患者肺部进行独立的通气与排气;引流腔作为胃部引流和喉咽部引流的共用腔道,在主体管部优选为全封闭的腔道,引流腔可引导置入胃管和吸痰管,预防胃胀气、胃返流、口咽腔积液的发生,实时清洁胃内容物,降低误吸发生几率。主体管2尾端处的轴线与前端的轴线折弯成角,角度大约为75-150度,从而形成喉罩通气装置与人体口腔及咽腔解剖结构相适应的弧形曲面。
所述引流腔道通过主体管3尾端的引流管6连通到引流器械,引流管6与主体管3拆卸式连接,且引流腔道相对主体管3前端向罩体的密封囊1底部延伸、连通并形成连通管路602,连通管路602与密封囊1交接处形成近端引流口101,密封囊1位于罩体腹侧底端,可预塑形为密封囊状结构,在通气过程中与声门周围组织贴合,达到通气密封的目的;密封囊1的结构可以为实心,亦或者为空心结构。密封囊1的材质柔软,有弹性,可优选为邵氏硬度低于50度的塑胶制作,其可有效贴合在声门外周的黏膜皱襞上,形成密封环和隔离通气区,辅助建立高压气流通道。优选外观呈椭圆形截面,能够适应口咽腔解剖形状,方便固定,减少口腔软腭压迫性损伤。
所述罩体包括密封囊1及将密封囊1连接到主体管3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外壁设置有引流槽201;连接件2的腹侧与密封囊1的背侧连接,连接件2通过通气口贯通到密封囊1处,该通气口在临床通气过程中与声门口对应,可以为气道提供充足的氧气流供应;该通气口椭圆形设计,拉伸的椭圆形开口大于或等于会厌软骨的长度,以便防止会厌反折引起的所述通气不畅甚至通气口封堵的风险,所述主体管外观呈梭形,近端连接处窄小,中部腹侧面宽大,与舌面贴合,形成固定面。引流槽201呈树杈交汇分布并汇聚至近端引流口101处,通过引流槽201槽体凹陷部位,可将密封囊1背侧分泌物导向至近端引流口101区域,此时,可通过置入吸痰管对近端引流口101区域分泌物进行排出引流。
所述密封囊1优选为一种椭圆形环状结构,具备长轴、短轴和厚度支撑,具有腹侧和背侧,长轴和短轴分别从患者喉咽腔体轴的变化适应,与声门周围组织区域变化适应。密封囊1腹侧凹陷开口与主体管3内腔相通。气囊环形侧壁外形和轮廓近似或等同于喉咽腔内的形状和轮廓。因此,所述密封囊1表面通常或大体上呈扁椭圆形,充气膨胀状态在喉咽部区域轮廓一致,以便将对于病体咽喉区域中达到最佳贴附效果,降低气道黏膜组织的物理性损伤降。所述密封囊1近端与食道口配合,可以看出食道开口径小,密封囊1近端呈三角形,头端较尖窄,可以引导食道引流管进入食道;反之远端宽大,支撑气囊,开放喉咽腔。此处的密封囊优选为中空结构,囊膜内扣与固定槽,形成密封的囊腔,充气膨胀,这一特征明显地提高了密封囊1表面与喉咽部组织贴合的压力,提高平卧位下气囊腹侧缘距咽喉背侧壁距离,为液体引流提供积液空间,同时密封性及防误吸效果更好。
密封囊1可以为预塑形实体结构,亦或为自充气气囊结构,在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过程中,所述密封囊1可利用罩体腹侧通气口气压的变化,实现背囊的节律性充气与排气。所述密封囊1上端设置有与充气装置相连的充气管路7,所述充气管路7靠近充气口701端依次设置有指示气囊703和单向阀702。
在全麻通气过程中,氧气可通过通气腔道经位于近端的近端通气口401和声门口对患者肺部进行独立的通气与排气;引流腔道作为胃部引流和喉咽部引流的共用腔道,在主体管3部优选为全封闭的腔道,延伸至连接件背侧的远端时,渐变为开放式引流槽结构,引流腔道可引导置入胃管和吸痰管,预防胃胀气、胃返流、口咽腔积液的发生,实时清洁胃内容物,降低误吸发生几率。工作中,预先需要经过充气口701对密封囊1进行充气,确保装置的紧密型,充气完毕后,单向阀702实现反向封堵功能,指示气囊703与密封囊1处于同压状态,可根据指示气囊703饱和度推断密封囊1的时刻状态,此为现有技术,不再做较多累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包括通气导管及连接在通气导管前端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的主体管(3)内设置有与主体管(3)一体式且不互通的通气腔道和引流腔道;
所述通气腔道通过主体管(3)尾端的延长管(4)连通到呼吸机或麻醉机,且通气腔道相对主体管(3)前端向罩体的密封囊(1)处延伸形成近端通气口(401),所述延长管(4)内壁设置有支撑弹簧;
所述引流腔道通过主体管(3)尾端的引流管(6)连通到引流器械,且引流腔道相对主体管(3)前端向罩体的密封囊(1)底部延伸、连通并形成连通管路(602),连通管路(602)与密封囊(1)交接处形成近端引流口(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密封囊(1)及将密封囊(1)连接到主体管(3)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外壁设置有引流槽(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201)呈树杈交汇分布并汇聚至近端引流口(101)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囊(1)上端设置有与充气装置相连的充气管路(7),所述充气管路(7)靠近充气口(701)端依次设置有指示气囊(703)和单向阀(702)。
CN202020879856.1U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Active CN213466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9856.1U CN213466388U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9856.1U CN213466388U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6388U true CN213466388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9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9856.1U Active CN213466388U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6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0322B2 (en) Combination artificial airway device and esophageal obturator
US5791341A (en) Oropharyngeal stent with laryngeal aditus shield and nasal airway with laryngeal aditus shield
JP3782123B2 (ja) 咽腔用エアウエイ
CA2559804C (en) Valved fenestrated tracheotomy tube having outer and inner cannulae
WO2011057458A1 (zh) 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
MXPA06013094A (es) Tubo endotraqueal que tiene lumen ara succion mejorada.
IL173391A (en) Probe for medical use
EP1680165B1 (en) A combination artficial airway device and esophageal obturator
CN109481805A (zh) 一种经鼻喉部通气导管
CN108042894A (zh) 免充气引流型喉罩气管导管
CN213466388U (zh)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导管装置
CN213466389U (zh) 一种自充气引流喉罩
CN107308532A (zh) 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
CN211798095U (zh) 一种自动充气喉罩通气装置
JPH08322937A (ja) 咽頭腔用エアウエイ
CN217041007U (zh) 一种低损伤通气导管
CN220276077U (zh) 具有梨状窝内限位结构的声门罩
CN111840732A (zh) 一种具有测温功能且密封性好的喉罩
CN214596527U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狭窄的鼻胃管
CN208031616U (zh) 脱卸式气管导管喉罩复合装置
CN110732069A (zh) 可进行食道引流的气管插管
CN112972840A (zh) 一种自动充气喉罩通气装置
CN21912782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双腔喉罩
CN213823016U (zh) 一次性使用医用喉罩
CN219354947U (zh) 一种喉罩囊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