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2316U -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2316U
CN213462316U CN202022625247.6U CN202022625247U CN213462316U CN 213462316 U CN213462316 U CN 213462316U CN 202022625247 U CN202022625247 U CN 202022625247U CN 213462316 U CN213462316 U CN 213462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conductive terminal
connecting plate
noise reduction
lea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52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宇
许晨光
王洪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252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2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2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2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涉及降噪耳机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插脚类导电端子和音圈引线占用一定的扬声器内部空间,且因导电端子固定不动,致使音圈在振动过程中容易扯断音圈引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导电端子、连接板、音圈、引线及弹性件,导电端子设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侧壁设有滑动凹槽,弹性件固设在导电端子的安装凹槽底部与连接板上,连接板设有滑动突筋,滑动突筋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引线固设在连接板与音圈上,导电端子在音圈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端子位于音圈的正上方来实现减小其占用耳机的水平空间,多利用竖直空间,通过弹性件和连接板来防止音圈在振动过程中扯断引线。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目前降噪耳机有两种分别为: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被动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一般是利用插脚类的导电端子来实现与外部电信号的连接,此种插脚类的导电端子和音圈引线必然占用一定的扬声器内部空间,且因导电端子固定不动,致使音圈在振动过程中容易扯断音圈引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插脚类的导电端子和音圈引线必然占用一定的扬声器内部空间,且因导电端子固定不动,致使音圈在振动过程中容易扯断音圈引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包括导电端子、连接板、音圈、引线及弹性件,其中,
导电端子设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侧壁设有滑动凹槽,弹性件一端固设在导电端子的安装凹槽底部,弹性件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设有滑动突筋,滑动突筋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引线一端固设在连接板上,引线另一端固设在音圈上,导电端子在音圈的正上方。
优选地,弹性件至少包含两个。
优选地,滑动凹槽与滑动突筋至少包含两个。
优选地,引线设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通过导电端子位于音圈的正上方来实现减小其占用的空间,通过弹性件和连接板来防止音圈在振动过程中扯断音圈引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一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中:1、导电端子;2、滑动凹槽;3、连接板;4、滑动突筋;5、音圈;6、引线;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附图仅作为示意图,并非一定按实际比例绘制的。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包括导电端子1、连接板3、音圈5、引线6及弹性件7,其中,
导电端子1设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侧壁设有滑动凹槽2,弹性件7一端固设在导电端子1的安装凹槽底部,弹性件7另一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连接板3设有滑动突筋4,滑动突筋4与滑动凹槽2滑动连接,引线6一端固设在连接板3上,引线6另一端固设在音圈5上,导电端子1在音圈5的正上方。
具体的,弹性件7一端焊接在导电端子1的安装凹槽底部,弹性件7另一端焊接在连接板3上,连接板3通过滑动突筋4可以在导电端子1的滑动凹槽2中自由滑动,引线6一端焊接在连接板3上,引线6另一端焊接在音圈5上,并且导电端子1在音圈5的正上方;弹性件7具体可以为弹簧等零件;导电端子1与音圈5上下叠放,可以实现减小其占用耳机的水平空间,有效的利用耳机的竖直空间,通过弹性件7和连接板3的缓冲作用,来防止音圈5在振动过程中扯断引线6。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弹性件7至少包含两个。
具体的,弹性件7至少包含两个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效果更佳的缓冲作用,更好地防止音圈5在振动过程中引线6被扯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滑动凹槽2与滑动突筋4至少包含两个。
具体的,滑动凹槽2与滑动突筋4至少包含两个的目的是为了使连接板3更好的在导电端子1当中滑动,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引线6设有若干个。
具体的,引线6设有若干个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音圈5与导电端子1的连接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端子(1)、连接板(3)、音圈(5)、引线(6)及弹性件(7),其中,
所述导电端子(1)设有安装凹槽,且所述安装凹槽侧壁设有滑动凹槽(2),所述弹性件(7)一端固设在所述导电端子(1)的安装凹槽底部,所述弹性件(7)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设有滑动突筋(4),所述滑动突筋(4)与所述滑动凹槽(2)滑动连接,所述引线(6)一端固设在所述连接板(3)上,所述引线(6)另一端固设在所述音圈(5)上,所述导电端子(1)在所述音圈(5)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至少包含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凹槽(2)与所述滑动突筋(4)至少包含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6)设有若干个。
CN202022625247.6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Active CN213462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5247.6U CN213462316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5247.6U CN213462316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2316U true CN213462316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0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5247.6U Active CN213462316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2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7691B2 (en) Miniature sounder
CN113992223B (zh) 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降噪的机内通话系统
CN203574831U (zh) 耳塞式耳机
CN213462316U (zh)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电路板连接装置
CN101227766B (zh)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3748005U (zh) 一种mems麦克风
CN103813228A (zh) 一种耳机及其激活方法
CN204948300U (zh) 一种无线有线双模式耳塞
CN107580281A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CN201185474Y (zh)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1197137Y (zh) 多功能头戴耳机式收音机
CN202455510U (zh) 一种线控和麦克一体的耳机
CN202949537U (zh) 一种耳机
CN207304826U (zh) 一种降噪多功能控制型耳机
CN202551344U (zh) 骨导传声器
CN215734750U (zh) 可插拔的蓝牙耳机及充电盒
CN214381330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接触式组装机构
CN203951010U (zh) 一种带抗干扰电路的音频连接线
CN210112238U (zh) 一种Lightning耳机
CN212909964U (zh) 后挂式耳机
CN216600040U (zh) 一种改善头戴耳机滑动臂滑动时卡线的结构
CN202050527U (zh) 一种耳机结构
CN209825339U (zh) 具有蓝牙功能骨传导助听头盔
CN21390689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6930232U (zh) 笔记本立体声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