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1501U - 直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直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1501U
CN213461501U CN202021926526.XU CN202021926526U CN213461501U CN 213461501 U CN213461501 U CN 213461501U CN 202021926526 U CN202021926526 U CN 202021926526U CN 213461501 U CN213461501 U CN 213461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iding seat
base
magnetic
linea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65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兆勇
郭顺
史卫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65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150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7805 priority patent/WO202204786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1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1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34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包括滑动本体、磁生机构与一个以上磁性件,所述磁生机构与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磁性配合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本体自身进行动作,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沿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滑动本体中,所述磁性件沿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相对应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均为弧形侧,所述第一侧的弧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的弧凸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一侧的弧度与所述第二侧的弧度相一致。上述直线电机能够有效降低滑动本体在自身动作时的推力波动,保证了直线电机的运行效果。

Description

直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直线电机作为其中一种常用的驱动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磁感组件在通电的情况下会产生行波磁场,此时,位于永磁直线电机内部的磁钢会与行波磁场产生磁感交互,并产生相应的推力,即在该推力作用下实现永磁直线电机上的滑动座与基座产生相对滑动。但是,传统的磁钢为方形磁钢,使得滑动座与基座在相对滑动时会出现推力波动,从而影响了滑动座与基座相对滑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电机,能够降低直线电机的推力波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滑动本体、磁生机构与一个以上的磁性件,所述磁生机构与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磁性配合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本体自身进行动作,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沿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滑动本体中,每一所述磁性件包括沿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为弧形侧,所述第一侧的弧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的弧凸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一侧的弧度与所述第二侧的弧度相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本体包括基座与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基座配合形成安装腔,所述磁生机构与所述磁性件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磁生机构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装设在所述基座上,或所述磁生机构装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磁性件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基板、第一拼接板与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与所述安装基板的其中一侧安装配合,所述第二拼接板与所述安装基板的另一侧安装配合,所述第一拼接板与所述第二拼接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拼接板与所述第二拼接板均与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拼接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拼接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拼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拼接板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拼接板安装配合,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第一拼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拼接板安装配合,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第二拼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的靠近所述第一拼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第二拼接板的一侧设有第四滑槽,所述滑动座通过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座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生机构包括铁芯座与绕组件,所述绕组件绕设在所述铁芯座上,所述铁芯座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或所述基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磁轨,所述磁轨沿所述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装设在所述滑动本体内部,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间隔装设在所述磁轨上,当所述铁芯座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磁轨装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铁芯座装有所述绕组件的一面朝向所述磁轨装有所述磁性件的一面;当所述铁芯座装设在所述基座上时,所述磁轨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且所述铁芯座装有所述绕组件的一面朝向所述磁轨装有所述磁性件的一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栅尺与栅尺读头,所述栅尺装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栅尺读头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且所述栅尺读头的感应端对应朝向所述栅尺;或所述栅尺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栅尺读头装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栅尺读头的感应端对应朝向所述栅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装设在所述滑动座或所述基座上,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直线电机在使用时,通过磁生机构与一个以上磁性件磁性配合,从而实现滑动本体自身进行动作。即磁生机构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此时一个以上磁性件会对磁场的磁感线进行切割,从而产生了用于驱动滑动本体自身进行动作的推力。在实现磁生机构与磁性件磁性配合时,可以将磁生机构装设在滑动本体的动作部(指滑动本体进行动作的部位)上,将磁性件装设在滑动本体的基面(指滑动本体上与动作部位相对应的固定部分)上。或者将磁生机构装设在滑动本体的基面上,将磁性件装设在滑动本体的动作部上。进一步地,将磁性件沿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设计为弧形侧,同时,满足第一侧的弧凸方向(指第一侧外弧凸出的方向)与第二侧的弧凸方向(指第二侧外弧凸出的方向)一致,且第一侧的弧度与第二侧的弧度相一致。即上述直线电机的磁性件的结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滑动本体移动过程中磁路的磁阻变化,从而降低齿槽力,能够有效降低滑动本体在自身动作时的推力波动,保证了直线电机的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去掉滑动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
100、滑动本体,110、基座,111、安装基板,112、第一拼接板,1121、第一滑槽,113、第二拼接板,1131、第二滑槽,120、滑动座,121、第三滑槽,122、第四滑槽,130、安装腔,140、第一滑轨,150、第二滑轨,200、磁生机构,210、铁芯座,220、绕组件,300、磁性件,310、第一侧,320、第二侧,400、磁轨,500、栅尺,600、栅尺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直线电机包括:滑动本体100、磁生机构200与一个以上磁性件300,磁生机构200与一个以上的磁性件300磁性配合并用于驱动滑动本体100自身进行动作,一个以上磁性件300沿滑动本体100的动作方向间隔布置在滑动本体100中,每一磁性件300包括沿滑动本体100的动作方向X相对应的第一侧310与第二侧320,第一侧310与第二侧320均为弧形侧,第一侧310的弧凸方向与第二侧320的弧凸方向相一致,且第一侧310的弧度与第二侧320的弧度相一致。即,在垂直于动作方向Y的X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同一磁性件300宽度相同。如图2所示,同一磁性件300的宽度d在X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都是相同的。
如图3至图5所示,上述直线电机在使用时,通过磁生机构200与一个以上磁性件300磁性配合,从而实现滑动本体100自身进行动作。即磁生机构200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此时一个以上磁性件300会对磁场的磁感线进行切割,从而产生了用于驱动滑动本体100自身进行动作的推力。在实现磁生机构200与磁性件300磁性配合时,可以将磁生机构200装设在滑动本体100的动作部(指滑动本体100进行动作的部位)上,将磁性件300装设在滑动本体100的基面(指滑动本体100上与动作部位相对应的基面)上。或者将磁生机构200装设在滑动本体100的基面上,将磁性件300装设在滑动本体100的动作部上。进一步地,将磁性件300沿滑动本体100的动作方向相对应的第一侧310与第二侧320设计为弧形侧,同时,满足第一侧310的弧凸方向(指第一侧310外弧凸出的方向)与第二侧320的弧凸方向(指第二侧320外弧凸出的方向),且第一侧310的弧度与第二侧320的弧度相一致。即该磁性件的结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滑动本体移动过程中磁路的磁阻变化,从而降低齿槽力,上述直线电机能够有效降低滑动本体100在自身动作时的推力波动,保证了直线电机的运行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磁性件300沿滑动本体100的动作方向X相对应的第一侧310与第二侧320均为弧形侧,即磁性件300整体为瓦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磁生机构200指在通电情况下可以产生磁场。例如:铁芯与一个以上的绕组卷设配合。一个以上磁性件300可以为磁钢或磁铁。进一步地,一个以上磁性件300在在滑动本体100内部的安装厚度相一致。沿磁性件300的厚度方向,第一侧310的弧凸方向与第二侧320的弧突方向相一致,且第一侧310的弧度与第二侧320的弧度相一致。即本实施例中,所设计的第一侧310与第二侧320的弧度是完全一致,即在磁性件300的厚度方向Z下,第一侧310的弧线投影与第二侧320的弧线投影相平行。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根据程序计算或实际安装需求,在磁性件300的厚度方向下也可以允许第一侧310的弧线投影与第二侧320的弧线投影存在适当的平形误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一个以上磁性件300间隔设置在滑动本体100内部后,相邻两个磁性件300之间会形成弧形间隔,即使得一个以上磁性件300能够更加有效的与磁生机构200进行磁性配合,从而使得磁性件300能够有效降低直线电机运行时的齿槽力,即降低直线电机运行时的推力波动。
进一步地,因为直线电机在运行时,滑动本体100会产生相对的往复移动,即直线电机运行时的动作方向为往、复两个方向。为便于描述定义第一动作方向与第二动作方向为滑动本体100动作时相对应的往复方向。即磁性件300第一侧310的弧凸方向与第二侧320的弧凸方向可以朝向第一动作方向,或者磁性件300第一侧310的弧凸方向与第二侧320的弧凸方向也可以朝向第二动作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本体100包括基座110与滑动座120,滑动座120与基座110滑动配合,滑动座120与基座110配合形成安装腔130,磁生机构200与磁性件300装设在安装腔130中,磁生机构20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一个以上磁性件300装设在基座110上,或磁生机构200装设在基座110上,磁性件30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具体地,也可参照图3至图5,在选择滑动座120与基座110时,需要根据磁生机构200在通电情况下所能产生的磁场范围,以确定滑动座120与基座110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保证磁性件300在装设到滑动座120或基座110上后,磁性件300能够有效切割磁生机构200的磁场(另外,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根据磁生机构200在通电情况下所能产生的磁场范围,确定磁性件300在滑动座120或基座110上的安装厚度。)进一步地,在对磁生机构200与磁性件300进行装设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磁生机构200与磁性件300在滑动本体100上的安装位置,例如:磁生机构20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磁性件300装设在基座110上,或磁生机构200装设在基座110上,磁性件30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110包括安装基板111、第一拼接板112与第二拼接板113,第一拼接板112与安装基板111的其中一侧安装配合,第二拼接板113与安装基板111的另一侧安装配合,第一拼接板112与第二拼接板113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拼接板112与第二拼接板113均与滑动座120滑动配合。具体地,通过安装基板111、第一拼接板112、第二拼接板113与滑动座120围成上述安装腔130,通过控制第一拼接板112与第二拼接板113的安装高度,确定滑动座120与安装基板111之间的间隔距离。进一步地,第一拼接板112与第二拼接板113可以与安装基板111卡接固定或螺纹固定。即当需要改变滑动座120与基座110之间的间隔距离时,只需更换不同安装高度的第一拼接板112与第二拼接板113,无需将基座110进行整体更换。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拼接板112上设有第一滑槽1121,第二拼接板113上设有第二滑槽1131,第一拼接板112通过第一滑槽1121与滑动座120滑动配合,第二拼接板113通过第二滑槽1131与滑动座120滑动配合。具体地,第一拼接板112上的第一滑槽1121可以根据滑动座120的侧部进行对应开设,一方面保证了第一拼接板112与滑动座120的滑动配合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第一拼接板112与滑动座120的对应安装更加方便。第二拼接板113上的第二滑槽1131可以根据滑动座120的侧部进行对应开设,一方面保证了第二拼接板113与滑动座120的滑动配合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第二拼接板113与滑动座120的对应安装更加方便。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例如:直线电机还包括第一滑轨140与第二滑轨150,第一滑轨140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滑槽1121内并与第一拼接板112安装配合,滑动座120靠近第一拼接板112的一侧与第一滑轨140滑动配合,第二滑轨150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滑槽1131内并与第二拼接板113安装配合,滑动座120靠近第二拼接板113的一侧与第二滑轨150滑动配合。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拼接板112与滑动座12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及可以有效降低第二拼接板113与滑动座12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座120靠近第一拼接板112的一侧设有第三滑槽121,滑动座120靠近第二拼接板113的一侧设有第四滑槽122,滑动座120通过第三滑槽121与第一滑轨140滑动配合,滑动座120的另一侧通过第四滑槽122与第二滑轨150滑动配合。具体地,滑动座120的其中一侧通过第三滑槽121与第一滑轨140滑动配合,滑动座120的另一侧通过第四滑槽122与第二滑轨150滑动配合。即使得第一滑轨140能够伸入到滑动座120内部与滑动座120滑动配合,以及第二滑轨150能够伸入到滑动座120内部与滑动座120滑动配合。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避免滑动座120与基座110在滑动连接时留有缝隙,提高了滑动座120与基座110的贴合度,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杂质进入到滑轨上(避免直线电机出现异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磁生机构200包括铁芯座210与绕组件220,绕组件220绕设在铁芯座210上,铁芯座21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或基座110上。具体地,铁芯座210上间隔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柱,即绕组线圈可以一一对应的绕设在安装柱上。即可以通过控制在铁芯座210上加装绕组线圈的个数来控制磁生机构200的磁感应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直线电机还包括磁轨400,磁轨400由导磁材料制成,可以将磁感应线完全封闭在安装腔130内,避免磁泄露。磁轨400沿所述滑动本体100的动作方向装设在滑动本体100内部,一个以上磁性件300间隔装设在磁轨400上,当铁芯座21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磁轨400装设在基座110上,且铁芯座210装有绕组件220的一面朝向磁轨400装有磁性件300的一面;当铁芯座210装设在基座110上时,磁轨40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且铁芯座210装有绕组件220的一面朝向磁轨400装有磁性件300的一面。具体地,也可参照图4和图5,根据安装需要,为了避免磁生机构200与磁性件300之间所产生的推力出现波动,一个以上磁性件300需要满足在滑动本体100内部的安装高度相一致,因此,通过磁轨400可以为第三磁性件300提供一个平整的安装面。另外,可以在磁轨400装入滑动本体100之前完成一个以上磁性件300在磁轨400上的安装。相较于将磁性件300直接装设在滑动座120或基座110上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的这种实施方式安装更加方便,且能够有效降低磁性件300在安装时所出现的误差。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直线电机还包括栅尺500与栅尺读头600,栅尺500装设在基座110上,栅尺读头60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且栅尺读头600的感应端对应朝向栅尺500;或栅尺500装设在滑动座120上,栅尺读头600装设在基座110上,且栅尺读头600的感应端对应朝向栅尺500。直线电机还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装设在滑动座120或基座110上,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滑动座120与基座110的相对位移。具体地,滑动座120与基座110在进行相对移动时,栅尺读头600与栅尺500之间也会产生相对位移,此时栅尺读头600可以通过栅尺500上的测量值进行读取,从而获得滑动座120与基座110的位移变化情况,即可以根据栅尺读头600所反馈的信息结果判断直线电机的工作情况。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例如:还可以利用霍尔传感器来检测滑动座120与基座110的相对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包括:滑动本体、磁生机构与一个以上的磁性件,所述磁生机构与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磁性配合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本体自身进行动作,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沿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滑动本体中,每一所述磁性件包括沿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为弧形侧,所述第一侧的弧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的弧凸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一侧的弧度与所述第二侧的弧度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本体包括基座与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基座配合形成安装腔,所述磁生机构与所述磁性件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磁生机构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装设在所述基座上,或所述磁生机构装设在所述基座上,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基板、第一拼接板与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与所述安装基板的其中一侧安装配合,所述第二拼接板与所述安装基板的另一侧安装配合,所述第一拼接板与所述第二拼接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拼接板与所述第二拼接板均与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拼接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拼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拼接板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拼接板安装配合,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第一拼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拼接板安装配合,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第二拼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第一拼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第二拼接板的一侧设有第四滑槽,所述滑动座通过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座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生机构包括铁芯座与绕组件,所述绕组件绕设在所述铁芯座上,所述铁芯座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或所述基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磁轨,所述磁轨沿所述滑动本体的动作方向装设在所述滑动本体内部,一个以上所述磁性件间隔装设在所述磁轨上,当所述铁芯座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磁轨装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铁芯座装有所述绕组件的一面朝向所述磁轨装有所述磁性件的一面;当所述铁芯座装设在所述基座上时,所述磁轨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且所述铁芯座装有所述绕组件的一面朝向所述磁轨装有所述磁性件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栅尺与栅尺读头,所述栅尺装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栅尺读头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且所述栅尺读头的感应端对应朝向所述栅尺;或所述栅尺装设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栅尺读头装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栅尺读头的感应端对应朝向所述栅尺。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装设在所述滑动座或所述基座上,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位移。
CN202021926526.XU 2020-09-04 2020-09-04 直线电机 Active CN213461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6526.XU CN213461501U (zh) 2020-09-04 2020-09-04 直线电机
PCT/CN2020/117805 WO2022047867A1 (zh) 2020-09-04 2020-09-25 直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6526.XU CN213461501U (zh) 2020-09-04 2020-09-04 直线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1501U true CN213461501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22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6526.XU Active CN213461501U (zh) 2020-09-04 2020-09-04 直线电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1501U (zh)
WO (1) WO202204786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0563B2 (ja) * 2008-09-19 2013-07-17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Xy軸コアレス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テージ装置
CN203504386U (zh) * 2013-10-25 2014-03-26 肖俊东 永磁直线电机及其永磁体阵列组件、永磁电机及其部件
TWI664795B (zh) * 2017-03-24 2019-07-01 日商日立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Linear motor
CN109039003A (zh) * 2018-07-16 2018-12-18 深圳市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电机
CN209516895U (zh) * 2019-01-31 2019-10-18 深圳线马科技有限公司 推力波动低的直线电机
CN210985907U (zh) * 2019-11-26 2020-07-10 东莞市泰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推力圆柱形直线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7867A1 (zh) 2022-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04810B2 (ja) 可動マグネット型リニアモータを内蔵したスライド装置
US10177640B2 (en) Stator device for a linear motor and linear transport system
US8384251B2 (en) Linear and curvilinear motor system
KR100965342B1 (ko) 리니어 모터의 원점 설정 방법
EP1168585B1 (en) Sliding means with built-in moving-magnet linear motor
US8008814B2 (en) Sliding system with onboard moving-coil linear motor
JP5509049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443718B2 (ja) リニアモータ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
JP2007014184A (ja) 電気機械、電気機械のステータ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直流モータ、特に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ータ
US5588312A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needles of knitting machine
JP2010500862A (ja) 位置又は移動用測定系を有するモータ
US5038062A (en) Swing-arm type linear d.c. brushless motor
CN213461501U (zh) 直线电机
CN213461502U (zh) 永磁直线电机
CN213072405U (zh) 直线驱动电机
JP5248150B2 (ja) 可動コイル型リニアモータを内蔵したスライド装置
CN213072404U (zh) 直线电机
JP2008232847A (ja) 傾きセンサ付き位置検出器
JP4521221B2 (ja) 可動マグネット型リニアモータを内蔵したスライド装置
US20230353027A1 (en) Linear conveyor
JPWO2008047461A1 (ja) リニアモータ
CN213949824U (zh) 线性搬运装置
JP5248149B2 (ja) 可動コイル型リニアモータを内蔵したスライド装置
JP5530598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ロボット
JPH033925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