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1240U -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1240U
CN213461240U CN202022824353.7U CN202022824353U CN213461240U CN 213461240 U CN213461240 U CN 213461240U CN 202022824353 U CN202022824353 U CN 202022824353U CN 213461240 U CN213461240 U CN 213461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resistor
alternating current
normally open
open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43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丛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Changk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Changk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Changk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Changk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43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1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1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1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切换继电器和监测电路;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一交流电;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二交流电;所述切换继电器使用时还与后级负载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交流或所述第二交流电为所述后级负载供电;所述监测电路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显示当前的供电状态;所述切换继电器包括线圈、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方式会造成短时间断电的问题,通过电源间的自动切换保证了供电连续性,满足了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领域,存在对同一控制系统的一次回路采用双路电源供电的方案,两路电源分别供给互为备份的两路电源控制装置,最常见的为液压系统的油泵电机,当两路供电电源中的一路消失后,另外一路能够投入继续控制一次回路;目前常采用人工手动方式来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会造成短时间的断电,难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方式会造成短时间断电的问题,无法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方式会造成短时间断电的问题,通过电源间的自动切换保证了供电连续性,满足了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切换继电器和监测电路;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一交流电;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二交流电;所述切换继电器使用时还与后级负载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交流或所述第二交流电为所述后级负载供电;所述监测电路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显示当前的供电状态;所述切换继电器包括线圈、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零线相连,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切换继电器还包括: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监测电路相连。
可选地,所述监测电路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所述第三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包括:蓄电池和直流交流转换电路;所述蓄电池用于提供直流电;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将所述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成所述第二交流电。
可选地,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的供电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集成芯片的保护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集成芯片的接地端接地;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初级电压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逆变器的初级电压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逆变器的次级电压输出端为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场效应晶体管,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反馈端相连;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还包括:过流保护器件,所述过流保护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过流保护器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集成芯片的供电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还包括:漏电保护电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进行漏电保护。
可选地,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漏电开关和第五电阻;所述漏电开关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漏电开关还与所述逆变器的次级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第一交流电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分别为两路独立电源,共用零线,当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均有电或仅所述第一电源有电时,所述切换继电器吸合,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接通,而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断开,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后级负载供电;当所述第一电源没有电时且所述第二电源有电时,所述切换继电器释放,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断开,而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接通,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源对所述后级负载供电,进而实现了双路电源对后级负载供电的自动切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和造价低的特点,通过切换继电器会自动选择供电电源,当第一电源也就是主电源有电时有限选择主电源供电,当主电源无法供电时,会自动切换到第二电源也就是备用电源,能满足供电连续性,另外还可通过监测电路显示当前的供电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方式会造成短时间断电的问题,通过电源间的自动切换保证了供电连续性,满足了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源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相同标号的功能单元具有相同和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切换继电器和监测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一交流电;
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二交流电;
所述切换继电器使用时还与后级负载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交流或所述第二交流电为所述后级负载供电;
所述监测电路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显示当前的供电状态;
所述切换继电器包括线圈、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线圈的第一端A1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线圈的第二端A2与零线相连,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一端14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11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一端24相连,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二端21与所述零线相连,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一端32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二端31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一端22相连,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二端23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二端21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分别为两路独立电源,共用零线,当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均有电或仅所述第一电源有电时,所述切换继电器吸合,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接通,而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断开,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后级负载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源没有电时且所述第二电源有电时,所述切换继电器释放,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断开,而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接通,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源对所述后级负载供电,进而实现了双路电源对后级负载供电的自动切换。
本实施例通过监测电路可以显示出当前是第一电源还是第二电源,进而了解当前的供电状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和造价低的特点,通过切换继电器会自动选择供电电源,当第一电源也就是主电源有电时有限选择主电源供电,当主电源无法供电时,会自动切换到第二电源也就是备用电源,能满足供电连续性,另外还可通过监测电路显示当前的供电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方式会造成短时间断电的问题,通过电源间的自动切换保证了供电连续性,满足了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继电器还包括: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监测电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电路包括:
第一指示灯HL1、第二指示灯HL2和第三指示灯HL3;
所述第一指示灯HL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指示灯HL1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
所述第二指示灯HL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指示灯HL2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
所述第三指示灯HL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指示灯HL3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指示灯HL1、第二指示灯HL2和第三指示灯HL3完成对供电状态的全面监控;当第一电源对所述后级负载供电时所述切换继电器吸合,第一常开触点接通,所述第一指示灯HL1被点亮,指示当前是第一电源对后级负载供电。当第一电源没电时所述切换继电器释放,第一常闭触点接通,所述第二指示灯HL2被点亮,指示当前是第二电源对后级负载供电;当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有电时,第三指示灯HL3被点亮,如果有其中任何一路电源失效,第三指示灯HL3便会熄灭,例如若第一电源失效,切换继电器释放,第三常开接点,第三指示灯HL3断电熄灭,若第二电源失效,第三指示灯HL3会直接断电熄灭,因此只有当两路电源均有电时第三指示灯HL3才会被点亮。
其中,为了更好区分当前的供电状态,所述第一指示灯HL1、第二指示灯HL2和第三指示灯HL3显示的颜色不相同。
实施例三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源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包括:
蓄电池110和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所述蓄电池110用于提供直流电;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1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将所述蓄电池110提供的直流电转换成所述第二交流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池110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集成芯片IC,所述集成芯片IC的供电端i与所述蓄电池1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集成芯片IC的保护端k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集成芯片IC的接地端g接地;逆变器T,所述逆变器T的初级电压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集成芯片IC的电压输出端m相连,所述逆变器T的初级电压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逆变器T的次级电压输出端为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场效应晶体管FET,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的电压输入端e与所述第二电阻R 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的电压输出端f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芯片IC的反馈端h相连;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还包括:过流保护器件Q,所述过流保护器件Q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池1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过流保护器件Q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集成芯片IC的供电端i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源还包括:漏电保护电路130,所述漏电保护电路130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的输出端进行漏电保护。
具体地,所述漏电保护电路130包括:漏电开关S和第五电阻R5;所述漏电开关S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漏电开关S还与所述逆变器T的次级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器件Q为保险丝。
为了安全起见,在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20中设置有一个保险丝对电路进行保护,然后电流经过滤波电容C2进行低频高频的滤除后到,经二极管D1、第三电阻R3输入到场效应晶体管FET的电压输入端e,再场效应晶体管由FET进行电压放大后,输出电信号给集成电路IC,经过集成电路IC进行升压后,输出启动电压给逆变器T,由逆变器T将所接收到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并转换成交流电,即形成一个逆变电路,最终实现输出第二交流电到所述切换继电器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第一交流电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切换继电器和监测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一交流电;
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提供第二交流电;
所述切换继电器使用时还与后级负载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交流或所述第二交流电为所述后级负载供电;
所述监测电路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显示当前的供电状态;
所述切换继电器包括线圈、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零线相连,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继电器还包括:
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监测电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电路包括:
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
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
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
所述第三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包括:
蓄电池和直流交流转换电路;
所述蓄电池用于提供直流电;
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换继电器相连,用于将所述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成所述第二交流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
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的供电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集成芯片的保护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集成芯片的接地端接地;
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初级电压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逆变器的初级电压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逆变器的次级电压输出端为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
场效应晶体管,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反馈端相连;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还包括:
过流保护器件,所述过流保护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过流保护器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集成芯片的供电端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还包括:
漏电保护电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进行漏电保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
漏电开关和第五电阻;
所述漏电开关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漏电开关还与所述逆变器的次级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0.如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用于使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的第一交流电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CN202022824353.7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Active CN213461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4353.7U CN21346124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4353.7U CN21346124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1240U true CN213461240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3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4353.7U Active CN21346124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1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4668A (zh) * 2022-02-28 2022-07-12 浙江埃克森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能量反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4668A (zh) * 2022-02-28 2022-07-12 浙江埃克森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能量反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9364B2 (en) Energy-saving charger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powering off
TWI333310B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US11264827B2 (en) Charging power system with low standby power consump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677193A (zh) 具有隔离接口和远程接通/关断的电路
CN105656065A (zh) 一种储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510985A (zh) 一种软启动电路及电源电路
CN213461240U (zh) 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CN105634108B (zh) 离线式不间断电源
JP2000102196A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219918495U (zh) 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12072741A (zh) 一种户用储能系统一键启动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CN206211583U (zh) 蓄电池的低电压保护装置
US20090029194A1 (en)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circuit
CN214429313U (zh)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
CN106787644B (zh) 电源管理系统及其电力供应方法
CN108574275B (zh) 一种断电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供电设备
CN201489444U (zh) 多功能电脑待机自动断电节能装置
JP6128605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供給装置
JP4728360B2 (ja) 電源回路
CN214045432U (zh) 一种软启动电路及电源电路
CN218733398U (zh) 一种水泵恒压控制电路
CN216649307U (zh) 一种智能供电电路
JP4125686B2 (ja) 消費電力低減回路及び消費電力低減方法
CN217469746U (zh) 一种低功耗电路
CN216056460U (zh) 一种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