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1041U -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1041U
CN213461041U CN202021235305.8U CN202021235305U CN213461041U CN 213461041 U CN213461041 U CN 213461041U CN 202021235305 U CN202021235305 U CN 202021235305U CN 213461041 U CN213461041 U CN 213461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ng tube
tube
bus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53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超涌
彭峰
郑俊彬
杨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i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53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1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1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1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母线连接器包括两个连接器、至少一个母线管组件、两个后堵塞和两个螺栓,母线管组件包括管体、套设在管体的绝缘管和与绝缘管可拆卸连接的端子组件,绝缘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端子组件包括与第一端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二端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安装述第一端部内,并与管体抵接,第二端子安装在第二端部内,并与管体抵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设有安装孔;该绝缘管与端子组件可拆卸,在对绝缘管组件进行出厂测试时,测试更换绝缘管时,端子组件和其他零部件无需取出,只需要从固定在螺栓上的端子组件处分离出套设有绝缘管的管体,再更换绝缘管即可。

Description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力开关柜的外置母线连接器通常包括两个T字形插头、至少一条母线、后堵塞和双头螺杆等配件,在装配时,T字形插头的一端安装在开关柜的套管上,母线安装在T字形插头,并通过后堵塞内部的螺纹孔和双头螺杆的配合拧紧后堵塞,然而这种结构的母线连接器在出厂测试中需要反复松拧螺纹,安装拆卸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管组件,其旨在解决现有的母线管在出厂测试中需要反复松拧螺纹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母线管组件,包括管体、套设在所述管体的绝缘管、以及与所述绝缘管可拆卸连接的端子组件,所述绝缘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内,并与所述管体抵接,所述第二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内,并与所述管体抵接,所述第一端子伸出所述绝缘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子伸出所述绝缘管的一端均设有安装孔。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管体与所述绝缘管的第一端部形成第一台阶孔,所述管体与所述绝缘管的第二端部形成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二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二台阶孔。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端子凸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端子可相对所述第二端部旋转。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端子凸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端子可相对所述第一端部旋转。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端子凸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端子凸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端子的相对两侧分别凹陷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端子的相对两侧分别凹陷形成第三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三安装部和所述第四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连接器,包括两个连接器、至少一个母线管组件、两个后堵塞和两个螺栓,所述母线管组件采用上述的母线管组件,每个所述连接器呈T字形设置,且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三端,所述第一端开设有堵塞孔,所述第二端开设有套管孔,且所述第二端用于安装在开关柜的套管上,所述第三端开设有母线孔,且所述堵塞孔、所述套管孔和所述母线孔相互连通,所述绝缘管的第一端部与两个所述连接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绝缘管的第二端部与两个连接器中的另一者连接,所述后堵塞设于所述堵塞孔内,所述螺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套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堵塞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母线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第一螺母和两个垫片,一个所述第一螺母和一个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后堵塞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母和另一个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后堵塞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且所述螺栓垂直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垫片、和所述第一螺母与后堵塞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母线连接器还包括两对第二螺母,一对所述第二螺母的两个第二螺母一一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两侧,另一对所述第二螺母的两个第二螺母一一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的两侧,所述螺栓依次垂直穿过所述第二螺母、所述安装孔、所述垫片、所述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后与后堵塞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母线管组件由于管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端子可拆卸连接,管体的第二端部与第二端子可拆卸连接,因此,管体与端子组件可拆卸,这样设计,在对母线管组件进行出厂测试时,测试更换绝缘管产品时,端子组件和其他零部件无需取出,只需要从固定在螺栓上的端子组件处分离出套设有绝缘管的管体,再更换绝缘管即可,从而能够极大地节省时间,从而提高工厂出厂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母线连接器用母线管组件代替了现有的母线管,在安装时,将端子组件和管体连接在一起,并用第二螺母将套在螺栓上的端子组件锁死固定,在后续测试过程中,端子组件无需取出,而且母线连接器内部的后堵塞、垫片、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等零部件都可以不拆卸。测试更换绝缘管产品时,只需要从固定在螺栓上的端子组件处分离出套设有绝缘管的管体,然后从绝缘管内顶出管体,再将管体装入新的绝缘管中,之后整体装入连接器内。这样就可以省去测试时重复拆装后堵塞、垫片、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等部件的步骤,从而节省大量安装时间,并且不会对产品性能造成影响,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母线管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母线管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母线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母线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母线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母线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母线连接器;
10、连接器;11、第一端;111、堵塞孔;12、第二端;121、套管孔;13、第三端;131、母线孔;
20、母线管组件;21、绝缘管;211、第一端部;2111、第一卡槽;2112、第一台阶孔;212、第二端部;2121、第二卡槽;2122、第二台阶孔;22、端子组件;221、第一端子;2211、第一安装部;2212、第二安装部;2213、第一卡接部;222、第二端子;2221、第三安装部;2222、第四安装部;2223、第二卡接部;223、安装孔;23、管体;
30、后堵塞;
40、螺栓;
50、第一螺母;
60、垫片;
70、第二螺母;
2、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母线管组件20,其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管体23、套设在管体23的绝缘管21、以及与绝缘管21可拆卸连接的端子组件22,绝缘管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端子组件22包括与第一端部21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子221和与第二端部212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端子222,第一端子221安装在第一端部211内,并与管体23抵接,第二端子222安装在第二端部212内,并与管体23抵接,第一端子221伸出绝缘管21的一端和第二端子222伸出绝缘管21的一端均设有安装孔223。由于绝缘管21的第一端部211与第一端子221可拆卸连接,绝缘管21的第二端部212与第二端子222可拆卸连接,因此,绝缘管21与端子组件22可拆卸,这样设计,在对母线管组件20进行出厂测试时,测试更换绝缘管21产品时,端子组件22无需取出,而且母线连接器1内部的后堵塞30、垫片60、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70等零部件都可以不拆卸,只需要从固定在螺栓40上的端子组件22处分离出套设有绝缘管21的管体23,再更换绝缘产品即可,从而能够极大地节省时间,从而提高工厂出厂测试效率。
可选地,安装孔22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管体23轴线的方向,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孔223这种设计方式是最为常见。
可选地,绝缘管21内部为圆形空腔,第一端子221和第二端子222均设置成圆柱状,以便与绝缘管21适配安装。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管体23与绝缘管21的第一端部211形成第一台阶孔 2112,第一端子221安装在第一台阶孔2112,管体23与绝缘管21的第二端部 212形成第二台阶孔2122,第二端子222安装在第二台阶孔2122,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端子组件22与管体23不分离,只要在外力情况下,端子组件22 才能与管体23分离,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台阶孔2112以便于将第一端子221固定在绝缘管21内,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台阶孔2122以便于将第二端子222固定在绝缘管21内,同时第一端子221和第二端子222在周向上没有位置限制,也就是说,第一端子221可相对第一端子221转动,第二端子222也可相对第二端子222转动,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整安装孔223的位置。
优选地,第一端子221的相对两侧分别凹陷形成第一安装部2211和第二安装部2212,安装孔223贯穿第一安装部2211和第二安装部2212,这样设计,母线管组件20与连接器10装配时,安装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地,第二端子222的相对两侧分别凹陷形成第三安装部2221和第四安装部2222,安装孔223贯穿第三安装部2221和第四安装部2222,这样设计,母线管组件20与连接器10装配时,安装固定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母线连接器1,其包括两个连接器10、至少一个母线管组件20、两个后堵塞30和两个螺栓40,母线管组件20采用上述的母线管组件20,每个连接器10呈T字形设置,且包括第一端11、与第一端11 相对设置的第二端12、以及设于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的第三端13,第一端11开设有堵塞孔111,第二端12开设有套管孔121,且第二端12用于安装在开关柜的套管2上,第三端13开设有母线孔131,且堵塞孔111、套管孔121和母线孔131相互连通,绝缘管21的第一端部211与两个连接器10中的一者连接,绝缘管21的第二端部212与两个连接器10中的另一者连接,后堵塞30 设于堵塞孔111内,螺栓40的一端用于与套管2连接,另一端与后堵塞30连接。
进一步地,母线连接器1还包括两个第一螺母50和两个垫片60,一个第一螺母50和一个垫片60位于后堵塞30与第一端子221之间,另一个第一螺母 50和另一个垫片60位于后堵塞30与第二端子222之间,且螺栓40垂直穿过安装孔223、垫片60和第一螺母50与后堵塞30连接。
更进一步地,母线连接器1还包括两对第二螺母70,一对第二螺母70的两个第二螺母70一一位于第一端子221的两侧,另一对第二螺母70的两个第二螺母70一一位于第二端子222的两侧,螺栓40依次垂直穿过第二螺母70、安装孔223、垫片60、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70后与后堵塞30连接。
目前现有的母线连接器1通过是利用双头螺栓40将连接器10固定在开关柜的套管2上,并利用后堵塞30与双头螺栓40的配合进行密封,这样,在工厂出货测试时难以大量检测,因其每一条母线管的安装拆卸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本实施例的母线连接器1用母线管组件20代替了现有的母线管,在安装时,将端子组件22和管体23连接在一起,并用第二螺母70将套在螺栓40上的端子组件22锁死固定,在后续测试过程中,端子组件22无需取出,而且母线连接器1内部的后堵塞30、垫片60、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70等零部件都可以不拆卸。测试更换绝缘管21产品时,只需要从固定在螺栓40上的端子组件22处分离出套设有绝缘管21的管体23,然后从绝缘管21内顶出管体23,再将管体23装入新的绝缘管21中,之后整体装入连接器10内。这样就可以省去测试时重复拆装后堵塞30、垫片60、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70等部件的步骤,从而节省大量安装时间,并且不会对产品性能造成影响,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母线管组件2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管体23的结构和端子组件22的结构不同,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赘述。
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1开设有第一卡槽2111,第一卡槽 21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一端子221凸设有第一卡接部2213,第一卡接部22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一卡接部2213卡接在第一卡槽2111内,第二端子222可相对第二端部212旋转。
这样设计,第二端子222的安装孔223的位置可调整,当与母线连接器1 两端安装在不同方向上的套管2时,可调整第二端子222的安装孔223位置,以便于安装母线连接器1,例如,开关柜的一个套管2是垂直于底面设置,一个套管2是平行于地面设置的,这时,便可以将第二端子222相对绝缘管21 旋转90度。而第一端子221不需要调整,则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卡接部2213与第一卡槽2111的配合,能够更好将管体23和第一端子221固定在连接器10内,防止第一端子221在周向上发生转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母线管组件2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管体23的结构和端子组件22的结构不同,在此不赘述。
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部212开设有第二卡槽2121,第二卡槽2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二端子222凸设有第二卡接部2223,第二卡接部22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二卡接部2223卡接在第二卡槽2121内,第一端子221可相对第一端部211旋转。
这样设计,第一端子221的安装孔223的位置可调整,当与母线连接器1 两端安装在不同方向上的套管2时,可调整第一端子221的安装孔223位置,以便于安装母线连接器1,例如,开关柜的一个套管2是垂直于底面设置,一个套管2是平行于地面设置的,这时,便可以将第一端子221相对绝缘管21 旋转90度。而第二端子222不需要调整,则可以通过设置第二卡接部2223与第二卡槽2121的配合,能够更好将管体23和第二端子222固定在连接器10内,防止第二端子222在周向上发生转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母线管组件2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管体23的结构和端子组件22的结构不同,在此不赘述。
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1开设有第一卡槽2111,第一卡槽 21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一端子221凸设有第一卡接部2213,第一卡接部22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一卡接部2213卡接在第一卡槽2111内,第二端部212开设有第二卡槽2121,第二卡槽2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二端子222凸设有第二卡接部2223,第二卡接部22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管21的轴线方向,第二卡接部2223卡接在第二卡槽2121内。
通过设置第一卡接部2213与第一卡槽2111的配合,防止第一端子221在周向上发生转动能够更好地将绝缘管21、管体23和第一端子221固定在连接器10内。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卡接部2223与第二卡槽2121的配合,防止第二端子222在周向上发生转动,能够更好地将绝缘管21、管体23和第二端子222 固定在连接器1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母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套设在所述管体的绝缘管、以及与所述绝缘管可拆卸连接的端子组件,所述绝缘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内,并与所述管体抵接,所述第二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内,并与所述管体抵接,所述第一端子伸出所述绝缘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子伸出所述绝缘管的一端均设有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所述绝缘管的第一端部形成第一台阶孔,所述管体与所述绝缘管的第二端部形成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二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二台阶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端子凸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端子可相对所述第二端部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端子凸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端子可相对所述第一端部旋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端子凸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端子凸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绝缘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相对两侧分别凹陷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相对两侧分别凹陷形成第三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三安装部和所述第四安装部。
8.母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器、至少一个母线管组件、两个后堵塞和两个螺栓,所述母线管组件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母线管组件,每个所述连接器呈T字形设置,且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三端,所述第一端开设有堵塞孔,所述第二端开设有套管孔,且所述第二端用于安装在开关柜的套管上,所述第三端开设有母线孔,且所述堵塞孔、所述套管孔和所述母线孔相互连通,所述绝缘管的第一端部与两个所述连接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绝缘管的第二端部与两个连接器中的另一者连接,所述后堵塞设于所述堵塞孔内,所述螺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套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堵塞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第一螺母和两个垫片,一个所述第一螺母和一个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后堵塞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母和另一个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后堵塞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且所述螺栓垂直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垫片、和所述第一螺母与后堵塞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母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连接器还包括两对第二螺母,一对所述第二螺母的两个第二螺母一一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两侧,另一对所述第二螺母的两个第二螺母一一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的两侧,所述螺栓依次垂直穿过所述第二螺母、所述安装孔、所述垫片、所述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后与后堵塞连接。
CN202021235305.8U 2020-06-29 2020-06-29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Active CN213461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5305.8U CN213461041U (zh) 2020-06-29 2020-06-29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5305.8U CN213461041U (zh) 2020-06-29 2020-06-29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1041U true CN213461041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7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5305.8U Active CN213461041U (zh) 2020-06-29 2020-06-29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1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78362U (zh) 一种防拆连接件
CN213461041U (zh) 母线管组件及母线连接器
CN112701606A (zh) Gis可拆卸母线
CN110994294B (zh) 一种用于平面安装的快速连接插座
CN210111068U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新型安全连接器
EP3108494A1 (en) Switching assembly and interconnect assembly therefor
CN213124984U (zh) 堵塞组件以及母线连接器
CN104979697A (zh) 一种连接器快速锁紧及拆卸结构
CN211351473U (zh) 绝缘子导线端部卡及更换绝缘子用卡具
CN112909749A (zh) 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
CN214754873U (zh)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CN219067548U (zh) 便于快速拆装背壳的kyn28柜
CN218070693U (zh) 一种新型配电箱箱门连接装置
CN216478322U (zh) 螺栓绝缘件、螺栓组件、燃料电池及电解槽
CN220481552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定子穿心螺杆圆形螺母的拆卸工具
CN110519948A (zh) 一种电气柜机箱的盲插接地夹片结构
CN212751321U (zh) 一种带法兰的航空插座结构
CN214465479U (zh) 一种紧固组件
CN213845126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与导电杆连接结构
CN211961460U (zh) 支撑腿组件及桌子
CN220227462U (zh) 一种防盗螺母
CN211126386U (zh) 母线连接装置和具有其的开关柜
CN219760032U (zh) 插头安装结构及充电连接器
CN216085933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隔离手车
CN220585641U (zh) 一种电缆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8-1, Building 1, No. 50 Shuangxing Avenue,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40276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ui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18 Hui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area, east of Lanjing road and south of Jinxiu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I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