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0223U -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0223U
CN213460223U CN202022957526.2U CN202022957526U CN213460223U CN 213460223 U CN213460223 U CN 213460223U CN 202022957526 U CN202022957526 U CN 202022957526U CN 213460223 U CN213460223 U CN 213460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module
magnet
handl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75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治国
史晓岩
谢志雄
彭修春
朱从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Changfe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Changfe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Changfe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Changfe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75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0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0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0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所述机构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一侧具有一容置舱,所述容置舱的一端与主机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容置舱包括:舱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容置舱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所述主机本体活动连接;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容置舱的一侧,与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的尺寸与所述容置舱相匹配,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模块本体;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模块本体上,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位于靠近所述舱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性比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块与主机连接过程中存在插拔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背景技术
在加固三防便携设备(笔记本、平板、手机)等领域,产品的使用环境相当恶劣,三防、高强度的振动和冲击是这类产品必须要满足的性能指标,当此类设备经常需要连接外部功能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和功能扩展,比如插入U盘、内存、其他功能模块等。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模块与主机连接过程中存在插拔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块与主机连接过程中存在插拔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模块与主机的连接插拔方便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其中,所述机构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一侧具有一容置舱,所述容置舱的一端与主机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容置舱包括:舱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容置舱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所述主机本体活动连接;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容置舱的一侧,与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的尺寸与所述容置舱相匹配,所述外部模块可刚好放入所述容置空舱内,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模块本体;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模块本体上,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位于靠近所述舱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性比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弱。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模块本体的一侧,与所述模块本体的侧面的一端活动连接,且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拉手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且所述拉手的材质具有铁磁性。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拉手与所述模块本体的一端轴接。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具有: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闭合状态;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为当所述拉手受到所述第一磁铁和拉力的作用后,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轴接。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具有:第三位置关系,所述第三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第一位置关系;第四位置关系,所述第四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拉手与所述舱门具有:第五位置关系,所述第五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作用下与所述舱门内侧连接;第六位置关系,所述第六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脱离所述第一磁铁的吸引,与所述舱门内侧分离。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第四位置关系包括:第七位置关系,所述第七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当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第七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第二位置关系,且所述拉手与所述舱门处于第五位置关系。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第四位置关系包括:第八位置关系,所述第八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当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第八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第二位置关系,且所述拉手与所述舱门处于第六位置关系。
优选的,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所述机构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一侧具有一容置舱,所述容置舱的一端与主机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容置舱包括:舱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容置舱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所述主机本体活动连接;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容置舱的一侧,与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的尺寸与所述容置舱相匹配,所述外部模块可刚好放入所述容置空舱内,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模块本体;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模块本体上,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位于靠近所述舱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性比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弱。通过所述舱门的第一磁铁,通过磁吸带动所述外部模块,实现外部模块插拔方便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的舱门与主机本体具有第一夹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的舱门与主机本体具有第二夹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机本体100,外部模块200,容置舱110,舱门111,第一磁铁112,模块本体210,第二磁铁220,拉手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以很多的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技术构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块与主机连接过程中存在插拔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其中,所述机构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一侧具有一容置舱,所述容置舱的一端与主机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容置舱包括:舱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容置舱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所述主机本体活动连接;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容置舱的一侧,与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的尺寸与所述容置舱相匹配,所述外部模块可刚好放入所述容置空舱内,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所述模块本体的材质具有铁磁性;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模块本体上,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位于靠近所述舱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性比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弱。达到外部模块插拔方便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其中,所述模块为需要与主机进行插拔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U盘、内存、其他功能模块等,所述机构包括:主机本体100:所述主机本体100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通常包括CPU、内存、主板、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所述主机本体100一侧具有一容置舱110,所述容置舱110是指能够容纳模块,与所述模块进行连接的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舱110的一端与主机本体100外部连通,所述容置舱110包括:舱门111,所述舱门111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所述舱门111位于所述容置舱110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所述主机本体100活动连接,通过所述舱门111的位置变化,可与所述容置舱110形成密闭空间;第一磁铁112,所述第一磁铁112位于所述舱门111靠近所述容置舱110的一侧,与所述舱门111固定连接。外部模块200,所述外部模块200皆为上文所述模块,所述外部模块200的尺寸与所述容置舱110相匹配,所述外部模块200可刚好放入所述容置空舱110内,所述外部模块200包括:模块本体210,所述模块本体210为要与主机本体100进行连接的设备;第二磁铁220,所述第二磁铁220位于所述模块本体210上,当所述外部模块200位于所述容置舱110内时,所述第二磁铁220位于靠近所述舱门111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磁铁220的磁性比所述第一磁铁112的磁性弱,当所述舱门111开启时,带动所述第一磁铁112移动,所述第二磁铁220与所述模块本体210连接,所述第一磁铁112移动后,通过磁力带动第二磁铁220移动,从而使模块本体210相对于容置舱110向舱门111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方便模块本体210的拔出,当所述舱门111关闭后,所述模块本体210完全置入所述容置舱110内时,所述模块本体210通过所述第一磁铁112将所述第二磁铁220固定,进而固定好与所述第二磁铁220连接的模块本体210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块与主机连接过程中存在插拔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模块与主机的连接插拔方便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模块200还包括:拉手230,所述拉手230位于所述模块本体210的一侧,与所述模块本体210的侧面的一端活动连接,且当所述外部模块200位于所述容置舱110内时,所述拉手230位于所述第一磁铁112和所述第二磁铁220之间,且所述拉手230的材质具有铁磁性。所述拉手230与所述模块本体210的一端轴接;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具有: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闭合状态;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铁220吸住所述拉手230,固定所述拉手230;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为当所述拉手230受到所述第一磁铁112和拉力的作用后,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舱门111受到拉力作用后,带动所述固定在舱门111上的第一磁铁112移动,因为拉手230具有铁磁性且所述第一磁铁112的磁性大于所述第二磁铁220,当第一磁铁112移动时,所述拉手230会跟随所述第一磁铁112以与模块本体210的轴接端为圆心展开,即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打开状态。通过拉开所述舱门111,带动所述拉手230到所述第二位置,为后续方便拔出所述外部模块200夯实了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轴接;所述轴接为通过轴连接,即所述舱门111可通过所述轴沿某一方向旋转,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具有:第三位置关系,所述第三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第一位置关系;当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闭合状态;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铁220吸住所述拉手230,固定所述拉手230,此时所述第一磁铁112与所述拉手230相互作用,从而保证所述舱门111与主机本体100的闭合状态稳定。第四位置关系,所述第四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打开状态包括至少下述几种情况:举例而言,当所述舱门111打开45°时,此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处于相同位置,同样展开45°;当所述舱门111打开90°时,所述拉手230通过轴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只能展开包括但不仅限于45°。
进一步的,所述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具有:第五位置关系,所述第五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230在所述第一磁铁112的作用下与所述舱门111内侧连接;第六位置关系,所述第六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230脱离所述第一磁铁112的吸引,与所述舱门111内侧分离。所述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具有两种位置关系,即所述第五位置关系和第六位置关系,所述第五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230在所述第一磁铁112的作用下与所述舱门111连接的位置关系;所述第六位置关系为当所述舱门111展开了超过所述拉手230预先设定展开的角度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第一磁铁112或者舱门111分离时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位置关系包括:第七位置关系,所述第七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如图2所示,当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处于第七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第二位置关系,且所述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处于第五位置关系。举例而言,所述第一夹角至少小于或等于所述拉手230预先设定的展开角度,当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时,所述拉手230相对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内侧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四位置关系包括:第八位置关系,所述第八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如图3所示,当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处于第八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第二位置关系,且所述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处于第六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拉手230预先设定的展开角度,所述第八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111相对于所述主机本体100展开第二夹角的角度,此时,所述拉手230相对于所述外部模块200展开,所述展开角度为所述拉手230预先设定的展开角度,此时的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内侧分离。
当所述外部模块200完全置入所述容置舱110内时,所述拉手230位于所述第一磁铁112和第二磁铁220之间,此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闭合状态,即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同样处于闭合状态,即所述舱门111与所述本级主体100处于第三位置关系。在进行所述外部模块200取出时,通过拉动所述舱门111,所述舱门111带动连接在所述舱门111上的第一磁铁122运动,所述第一磁铁112通过磁力带动所述拉手230运动,所述舱门111运动到与所述主机本体11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时,此时所述拉手230相对于所述外部模块200同样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可以但不限于等于所述第一夹角,此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舱门111具有第五位置关系;当所述舱门111在拉力的作用下继续展开到所述第二夹角时,此时所述舱门111与所述主机本体100具有第八位置关系,此时所述拉手230与所述外部模块200展开拉手预先设定的角度(所述预设角度通过现有技术可实现,这里不再具体展开),此时所述拉手230同所述舱门111内侧分离;将所述舱门111展开角度大于等于90°时,此时拉动所述拉手230,即可将所述外部模块200与所述容置舱110分离,完成外部模块200与主机100的拔出,达到模块与主机的连接插拔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一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模块本体、第二磁铁和拉手,所述拉手具有铁磁性,且所述拉手通过所述第二磁铁吸附在所述模块本体上。当需要所述外部模块进行连接时,拉动舱门至大于等于90°,将所述外部模块置入所述容置舱内,关好舱门;此时所述舱门通过置于舱门上的第一磁铁,吸附所述拉手,对所述舱门固定。当要取出所述外部模块时,拉动所述舱门,此时舱门沿与所述主机本体连接的轴做旋转运动,此时,所述舱门的运动带动位于所述舱门上的第一磁铁运动,所述第一磁铁通过磁力带动所述拉手运动,当所述拉手的角度等于所述拉手预先设定的最大角度时,所述拉手停止运动,与所述第一磁铁分离,此时所述舱门继续运动,当所述舱门展开大于等于90°时,松开舱门,拉动所述拉手,取出所述外部模块。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所述机构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一侧具有一容置舱,所述容置舱的一端与主机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容置舱包括:舱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容置舱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所述主机本体活动连接;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容置舱的一侧,与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的尺寸与所述容置舱相匹配,所述外部模块可刚好放入所述容置空舱内,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模块本体;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模块本体上,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位于靠近所述舱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性比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弱。通过所述舱门的第一磁铁,通过磁吸带动所述外部模块,实现外部模块插拔方便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其中,所述机构包括:
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一侧具有一容置舱,所述容置舱的一端与主机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容置舱包括:
舱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容置舱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所述主机本体活动连接;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容置舱的一侧,与所述舱门固定连接;
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的尺寸与所述容置舱相匹配,所述外部模块可刚好放入所述容置空舱内,所述外部模块包括:
模块本体;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模块本体上,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位于靠近所述舱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性比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
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模块本体的一侧,与所述模块本体的侧面的一端活动连接,且当所述外部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舱内时,所述拉手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且所述拉手的材质具有铁磁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拉手与所述模块本体的一端轴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具有:
第一位置关系,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第二位置关系,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为当所述拉手受到所述第一磁铁和拉力的作用后,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打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轴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具有:
第三位置关系,所述第三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第一位置关系;
第四位置关系,所述第四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打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拉手与所述舱门具有:
第五位置关系,所述第五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作用下与所述舱门内侧连接;
第六位置关系,所述第六位置关系为所述拉手脱离所述第一磁铁的吸引,与所述舱门内侧分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第四位置关系包括:
第七位置关系,所述第七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当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第七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第二位置关系,且所述拉手与所述舱门处于第五位置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第四位置关系包括:
第八位置关系,所述第八位置关系为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当所述舱门与所述主机本体处于第八位置关系时,所述拉手与所述外部模块处于第二位置关系,且所述拉手与所述舱门处于第六位置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CN202022957526.2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Active CN213460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7526.2U CN213460223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7526.2U CN213460223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0223U true CN213460223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7526.2U Active CN213460223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0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1907B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JP5848816B2 (ja) 電子機器のための自動ヒンジロックアセンブリ
CN109495677A (zh)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140254086A1 (en) Pluggable Apparatus of Circuit Board, and Server
CN103075053B (zh) 锁具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2167051B1 (ko) 휴대 장치
US10656677B2 (en) Docking st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3460223U (zh)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CN20658425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2256462B (zh) 可携式电子系统
CN109862147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2563799A (zh) 一种嵌入式模块插拔机构
CN100496197C (zh) 图像拾取设备和电子设备
US83397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card holder access
CN207782862U (zh)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07027734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840246A (zh) 具有隐藏式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109933141A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11172B (zh) 充电柜及其系统
CN210491367U (zh) 一种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的设备仓
US8495794B2 (en) Rota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109995910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853979B (zh) 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安装装置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10324056A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995906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