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4503U - 一种切液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液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4503U
CN213454503U CN202022302420.9U CN202022302420U CN213454503U CN 213454503 U CN213454503 U CN 213454503U CN 202022302420 U CN202022302420 U CN 202022302420U CN 213454503 U CN213454503 U CN 213454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utting table
collecting tank
discharge pipe
suppor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24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津良
刘泽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nik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nik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nik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nik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24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4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4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4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切液台,设置有架体、用于承载冷冻物的承载台和用于收集液态冷媒的集液槽,集液槽固定装配于架体内部,承载台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集液槽位于承载台的正下方。所述承载台为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位于所述集液槽的开口正上方。所述承载台设置有台体和支撑部,所述镂空结构位于台体的中部,台体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支撑部固定装配于台体的上方。该切液台能高效收集冷冻物表面滴下的液态冷媒,同时本实新型的支撑部能大大降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的摩擦力,而且排液管位于槽体的最低点,从而在槽体内部的液态冷媒便容易会汇向排液管。

Description

一种切液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液台。
背景技术
冷冻是指用低温的方法将鱼、肉等食品中的液态水分冻结成固态的过程。这是一种安全、健康的保存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变质,同时还容易恢复原状。冷冻操作实质是不断地由低温物体,即被冷冻物取出热量,并传给低温物质,如空气或者液态冷媒,以使被冷冻的物料温度降低。
现有冷冻技术使用的冷媒主要有空气、液氮或液体冷媒,空气冷媒的热传导效果差,液氮的成本较高,而液体冷媒的传导效果好且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液体冷媒是将冷冻物浸泡至液态冷媒内部,进行降温。因为冷冻物直接浸泡至液态冷媒,从而热传导效果大大优于空气作为冷媒。因为冷冻物直接浸泡至液态冷媒,在冷冻完成将冷冻物取出时,需要将附着于表面的液态冷媒去除步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用于液冷冷冻设备的液态冷媒去除回收装置。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切液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切液台。该切液台用于去除及回收冷冻物表面的液态冷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切液台,设置有架体、用于承载冷冻物的承载台和用于收集液态冷媒的集液槽,集液槽固定装配于架体内部,承载台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集液槽位于承载台的正下方。
优选的,上述承载台为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位于所述集液槽的开口正上方。
优选的,上述承载台设置有台体和支撑部,所述镂空结构位于台体的中部,台体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支撑部固定装配于台体的上方。
优选的,上述支撑部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
优选的,上述支撑部为表面光滑的平板结构。
优选的,上述支撑部设置有板体和用于减少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摩擦力的滑轮,滑轮活动嵌装于板体。
优选的,上述支撑部的中轴线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的运动方向垂直。
优选的,上述支撑部设置有支撑杆和用于减少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摩擦力的套轴,支撑杆固定装配于台体,套轴活动套装于支撑杆。
优选的,上述承载台还设置用于防止液体飞溅的档板,档板至少竖直装配于台体的一个侧面。
优选的,上述集液槽设置有槽体和排液管,排液管位于槽体的底部,槽体固定装配于架体的内部。
优选的,上述集液槽设置有槽体和排液管,排液管位于槽体的最低点。
优选的,上述槽体由多个斜面无缝隙拼接组成。
优选的,上述槽体设置有开口,将排液管向开口所在平面进行投影,排液管的投影位于开口的任一顶角;或者
优选的,上述槽体设置有开口,将排液管向开口所在平面进行投影,排液管的投影位于开口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切液台,还设置用于调节水平高度的升降机构和万向轮,架体装配于升降机构的上方,万向轮装配于升降机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切液台,还设置有用于收集集液槽外表面冷凝水的承接盘,承接盘可拆卸装配于架体且位于集液槽下方。
优选的,上述承接盘设置有用于排液管穿过的让位通道,让位通道的末端设置有防漏垫圈,所述防漏垫圈与槽体的底面无缝隙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切液台,设置有架体、用于承载冷冻物的承载台和用于收集液态冷媒的集液槽,集液槽固定装配于架体内部,承载台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集液槽位于承载台的正下方。所述承载台为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位于所述集液槽的开口正上方。所述承载台设置有台体和支撑部,所述镂空结构位于台体的中部,台体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支撑部固定装配于台体的上方。该切液台能高效收集冷冻物表面滴下的液态冷媒,同时本实新型的支撑部能大大降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的摩擦力,而且排液管位于槽体的最低点,从而在槽体内部的液态冷媒便容易会汇向排液管。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切液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液槽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一种切液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支撑杆和套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一种切液台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一种切液台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5的集液槽侧面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7的一种切液台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8承接盘在装配于与集液槽位置关系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9的集液槽侧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在图1至图13中,包括有:
架体100、
集液槽200、槽体210、排液管220、倾斜区域230、斜面231、导流通道240、
升降机构300、
承载台400、
镂空结构410、
台体420、档板421、
支撑部430、板体431、滑轮432、支撑杆433、套轴434、万向轮500、
吹气机构600、第一出风口610、第二出风口620、第三出风口630、
承接盘700、让位通道710、防漏垫圈72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切液台,如图1所示,设置有架体100、用于承载冷冻物的承载台400和用于收集液态冷媒的集液槽200,集液槽200固定装配于架体100内部,承载台400固定装配于架体100的正上方,集液槽200位于承载台400的正下方。
其中承载台400为镂空结构410,所述镂空结构410位于集液槽200开口的正上方。
承载台400设置有台体420和支撑部430,所述镂空结构410位于台体420的中部,台体420固定装配于架体100的正上方,支撑部430固定装配于台体420的上方。支撑部430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430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的作用是,在冷冻物一部分进入切液台时,支撑部430就能对冷冻物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的支撑部430为表面光滑的平板结构。因为一般来说冷冻物的重量相对较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将冷冻物滑动于镂空结构410的上方,所以表面光滑的平板结构能大大降低冷冻物的摩擦力。
集液槽200设置有槽体210和排液管220,排液管220位于槽体210的底部,槽体210固定装配于架体100的内部。集液槽200设置有槽体210和排液管220,排液管220位于槽体210的最低点。其中,槽体210由多个斜面无缝隙拼接组成。
槽体210设置有开口,将排液管220向开口所在平面进行投影,排液管220的投影位于开口的任一顶角,如图2和图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液管220的投影位于开口的任一顶角,也就是说槽体210并非正棱锥,而是排液管220位于开口的任一顶角。当排液管220的投影位于开口的任一顶角时,排液管220也就接近于架体100的边缘,这样的好处是能方便开启或关闭排液管220,而不需要操作者将手伸入至架体100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用于调节水平高度的升降机构300和万向轮500,架体100装配于升降机构300的上方,万向轮500装配于升降机构300的下方。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300可以根据液冷冷冻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节省冷冻物的移动高度,而万向轮500的作用是方便移动切液台。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已经经过液冷冷冻设备冷却的冷冻物放置于承载台400的上方,因为重力作用下,将附着于冷冻物表面的液态冷媒会滴下,从而收集至集液槽200,当冷冻物表面的液态冷媒去除后可将其移走,同时也可以将收集至集液槽200从排液管220排出,以用于收回或者其他用途。
该切液台能高效收集冷冻物表面滴下的液态冷媒,同时本实新型的支撑部430能大大降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的摩擦力,而且排液管220位于槽体210的最低点,从而在槽体210内部的液态冷媒便容易会汇向排液管220。
实施例2。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4,不同之处在于:支撑部430设置有板体431和用于减少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摩擦力的滑轮432,滑轮432活动嵌装于板体431。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通过滑轮432的滚动代替滑动,从而更好地降低摩擦力。
实施例3。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5和6,不同之处在于:支撑部430设置有支撑杆433和用于减少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摩擦力的套轴434,支撑杆433固定装配于台体420,套轴434活动套装于支撑杆433。
而且支撑部的中轴线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的运动方向垂直,这样设置支撑部才在冷冻物时起到滚动作用。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通过滑轮432的滚动代替滑动,从而更好地降低摩擦力。
实施例4。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7,还具有如下特征:承载台400还设置用于防止液体飞溅的档板421,档板421至少竖直装配于台体420的一个侧面。
本实施例具体档板421竖直装配于台体420的两个侧面且这两个侧面相对。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档板421有效防止液态冷媒在滴入集液槽200时产生的飞溅。
实施例5。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8和9,不同之处在于:槽体210设置有开口,将排液管220向开口所在平面进行投影,排液管220的投影位于开口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槽体210为正棱锥。其中槽体210为三棱锥、四棱锥或五棱锥。本实施例的槽体210具体为四棱锥。
与实施例1相比,正棱锥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正棱锥且排液管220的投影位于开口的中心,从而更好地收集液态冷媒。因此当切液装置体积较小时,可以设置有正棱锥。
实施例6。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槽体210为圆锥体。
与实施例1相比,圆锥体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圆锥体且排液管220的投影位于开口的中心,从而更好地收集液态冷媒。因此当切液装置体积较小时,可以设置有圆锥体。
实施例7。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10,还具有如下特征:本实用新型还设置用于加速液态冷媒滴下的吹气机构600,吹气机构600装配于架体100的上方,且吹气机构600的出气口朝向集液槽200。
吹气机构600设置有出风部,所述出风部出风方向朝向主体。
出风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610、第二出风口620和第三出风口630,第一出风口610位于主体侧面所在的平面,第二出风口620位于主体正上方,第三出风口630位于所述开口的范围内,或者第三出风口630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第三出风口630的出风方向朝向冷冻物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吹气机构600与外部加压气体连接,在使用时,开启吹气机构600高速气流经出气口吹向冻物表面,从而加速液态冷媒的去除。
实施例8。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11,还具有如下特征:还设置有用于收集集液槽外表面冷凝水的承接盘700,承接盘700可拆卸装配于架体且位于集液槽下方。
其中承接盘700设置有用于排液管穿过的让位通道710,让位通道710的末端设置有防漏垫圈720,所述防漏垫圈720与槽体的底面无缝隙抵接。
与实施例1相比,因为收集有液态冷媒的集液槽温度会大大低于室温,因此集液槽的表面会有大量的冷凝水附着,这些冷凝水最终会流下地面,容易使造成积水更或者造成操作人员的滑倒。因为排液管长度较长且需要经常开启,所以在装配时使排液管穿过让位通道710,且让位通道710的末端设置有防漏垫圈720,所述防漏垫圈720与槽体的底面无缝隙抵接,可以有效将与槽体的冷凝水引流至承接盘700。当冷凝水收集至一定量时,可将承接盘700拆卸也可以直接用布吸走即可。
实施例9。
一种切液台,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由多个倾斜区域拼接组成。本实施例具体由4个倾斜区域拼接组成。
槽体210设置有用于引流液态冷媒的导流通道240,导流通道240位于相邻两个倾斜区域230拼接位置。
倾斜区域230设置有多个斜面231,多个斜面231从高至低依次无缝拼接。切液装置在正常使用时,所述斜面231与平行于地平面的平面存在夹角α,夹角从高至低依次减少。夹角的范围为45°~85°。
本实施例的倾斜区域230具体设置有两个斜面231,且两个斜面231的夹角分别为80°和50°。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在使用不同成分和含量的液态冷媒,本实用新型夹角范围内的排出效果较好。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能提高槽体210的容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切液台,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架体、用于承载冷冻物的承载台和用于收集液态冷媒的集液槽,集液槽固定装配于架体内部,承载台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集液槽位于承载台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为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位于所述集液槽开口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设置有台体和支撑部,所述镂空结构位于台体的中部,台体固定装配于架体的正上方,支撑部固定装配于台体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表面光滑的平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置有板体和用于减少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摩擦力的滑轮,滑轮活动嵌装于板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中轴线与冷冻物进入切液台的运动方向垂直;
所述支撑部设置有支撑杆和用于减少冷冻物进入切液台时产生摩擦力的套轴,支撑杆固定装配于台体,套轴活动套装于支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还设置用于防止液体飞溅的档板,档板至少竖直装配于台体的一个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设置有槽体和排液管,排液管位于槽体的底部,槽体固定装配于架体的内部;
所述集液槽设置有槽体和排液管,排液管位于槽体的最低点;
所述槽体由多个斜面无缝隙拼接组成;
所述槽体设置有开口,将排液管向开口所在平面进行投影,排液管的投影位于开口的任一顶角;或者
所述槽体设置有开口,将排液管向开口所在平面进行投影,排液管的投影位于开口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液台,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用于收集集液槽外表面冷凝水的承接盘,承接盘可拆卸装配于架体且位于集液槽下方;
所述承接盘设置有用于排液管穿过的让位通道,让位通道的末端设置有防漏垫圈,所述防漏垫圈与槽体的底面无缝隙抵接。
CN202022302420.9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切液台 Active CN213454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420.9U CN213454503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切液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420.9U CN213454503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切液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4503U true CN213454503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2420.9U Active CN213454503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切液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4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8951C (zh) 冷藏设备
CN213454503U (zh) 一种切液台
CN108033210A (zh) 一种氧化锌颗粒冷却输送机
CN112229236A (zh) 冷却塔和制冷系统
CN213454486U (zh) 一种便于收集液态冷媒的切液装置
CN1117572A (zh) 制冷系统中螺旋压缩机的油控装置
CN213454422U (zh) 液态冷媒气切收集装置
CN213205980U (zh) 一种新型空压机油气分离系统
CN112304023A (zh) 一种冻眠系统
CN202734194U (zh) 一种不滴水的空调机
CN213305869U (zh) 一种用于pcb板加工的吸尘散热装置
CN213687417U (zh) 一种冻眠切液系统
CN210569432U (zh) 一种动态冰蓄冷系统
CN213570763U (zh) 一种钢管酸洗清洁装置
CN207960885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抽油机构
CN113115577B (zh) 一种餐饮商超互联集成设备用风冷散热系统
CN221006073U (zh) 一种热能回收交换机
CN214746697U (zh) 一种方便清理内腔的冷库集中式风管
RU2066430C1 (ru) Холод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пищевых продуктов и способ охлаждения пищевых продуктов
CN219515150U (zh) 一种鲜菇预冷装置
CN213631663U (zh) 冷却塔和制冷系统
CN217104376U (zh) 吸烟罩以及低能耗面料定型机
CN213331460U (zh) 一种冷藏集装箱机组压缩机油回收装置
CN219120841U (zh) 一种快速降温冷鲜保存箱
CN215063079U (zh) 一种室内用低温复叠制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