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1632U -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1632U
CN213451632U CN202021890990.8U CN202021890990U CN213451632U CN 213451632 U CN213451632 U CN 213451632U CN 202021890990 U CN202021890990 U CN 202021890990U CN 213451632 U CN213451632 U CN 213451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mechanism
connecting plate
frame
buckl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09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占奇
李增洋
库晓光
梁宏星
乔万阳
侯一雪
张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09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1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1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1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其中,操纵机构包括壳体、第一卡接部和第一紧固孔;第一卡接部设置在壳体上,用于与车架上的第二卡接部止挡配合;第一紧固孔用于与紧固件和车架上的第二紧固孔配合。采用本实施例的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可以便于在车架上拆装操纵机构,由此,在提高操纵机构的拆装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用户的动手体验感。

Description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漂移车、体感车、卡丁车等车辆的操纵机构通常是固定在车辆的车架上,但是,操纵机构的拆装比较麻烦,由此,既不便于对操纵机构进行维护,也使得用户的动手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操纵机构不便于拆装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纵机构,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与车架上的第二卡接部止挡配合;
第一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孔用于与紧固件和所述车架上的第二紧固孔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车架上的第二卡接部止挡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盖设在所述开口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口;和/或,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操纵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定位件;
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与所述车架上设置的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可滑动地插接配合;或,
所述第一定位件为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用于与所述车架上的定位柱可滑动地插接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所述第三卡扣包括第三弯折部,所述第四卡扣包括第四弯折部。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架,包括:
主体;
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操纵机构上的第一卡接部止挡配合;
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孔用于与紧固件和所述操纵机构上的第一紧固孔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与所述操纵机构上的第一卡接部止挡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二间隔空间;和/或,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至少一个第二贯穿口;和/或,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相对的两侧的第五卡扣和第六卡扣;所述第五卡扣包括第五弯折部,所述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三间隔空间,所述第六卡扣包括第六弯折部,所述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四间隔空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或所述主体上的第二定位件;
所述第二定位件为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用于与所述操纵机构上的定位柱可滑动地插接配合;或,
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与所述操纵机构上设置的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可滑动地插接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强槽。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紧固件、上述所述的操纵机构、和上述所述的车架;
所述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中。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包括施力部和与所述施力部连接的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穿设在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操纵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一紧固孔,车架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以及与第一紧固孔配合的第二紧固孔,当需要将操纵机构安装到车架上时,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地移动操纵机构,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然后再将紧固件拧入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即可,同样地,当需要将操纵机构从车架上拆下时,用户只需要先将紧固件取下,然后反向移动操纵机构,待第一卡接部脱离第二卡接部之后,即可将操纵机构从车架上取下,整个拆装过程简单、便捷,在提高操纵机构的拆装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用户的动手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部;
图4为图1中所示的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展示的是操纵机构的底部结构;
图5为图1中所示的操纵机构与车架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部;
图7为图2中所示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操纵机构与车架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主要展示的是操纵机构与车架一侧的连接关系;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部;
图10为图8所示的操纵机构与车架的另一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操纵机构100;壳体110;容纳腔110a;第一卡接部120;第一连接板121;第一贯穿口122;第三卡扣124;第三弯折部124a;第四卡扣125;第一紧固孔130;第一定位件140;车架200;主体210;第二卡接部220;第二连接板221;加强槽221a;第二卡扣222;第二弯折部222a;第二间隔空间222b;第五卡扣224;第五弯折部224a;第三间隔空间224b;第六卡扣225;第二紧固孔230;第二定位件240;紧固件300;施力部310;紧固部32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横向”、“纵向”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滑动方向”为基于附图5所示的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请参阅图1至图6,该车辆包括操纵机构100、车架200和紧固件300。
其中,操纵机构100包括壳体110、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一紧固孔130。第一卡接部120设置在壳体110上,第一卡接部120用于与车架200上的第二卡接部220止挡配合,以阻止操纵机构100脱离车架200。第一紧固孔130用于与车架200上的第二紧固孔230配合,以通过将紧固件300穿设在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中,使操纵机构100与车架200紧固连接。
车架200包括主体210、第二卡接部220和第二紧固孔230。第二卡接部220设置在主体210上,第二卡接部220用于与操纵机构100上的第一卡接部120止挡配合,以阻止操纵机构100脱离车架200。第二紧固孔230用于与操纵机构100上的第一紧固孔130配合,以通过将紧固件300穿设在第二紧固孔230和第一紧固孔130中,使车架200与操纵机构100紧固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操纵机构100与车架200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当操纵机构100处于安装在车架200上的安装状态时,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20止挡配合,以阻止操纵机构100脱离车架200,紧固件300穿设在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中,以使操纵机构100与车架200紧固连接。
具体地,本申请所述的车辆可以是漂移车、体感车、卡丁车等车辆,这一类型车辆可以在一定的活动区域,比如,游乐场、城市广场、小区运动场所中作为娱乐性质的车辆使用。而对于使用场景的不同,操纵机构100可以具备不同的操纵功能,比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操纵机构100可以用于对车辆的行走、转向、漂移等运动功能进行操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车辆增加娱乐射击功能,相应地,操纵机构100可以用于对车辆的娱乐射击功能进行操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操纵机构100还可以是既能够对车辆的行走、转向、漂移等运动功能进行操纵,也能够对娱乐射击功能进行操纵。
第一紧固孔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1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卡接部120上,第二紧固孔230可以设置在主体21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卡接部220上,只要保证紧固件300能够穿设在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中,以使操纵机构100与车架200紧固连接即可。
当需要将操纵机构100安装到车架200上时,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地移动操纵机构100,使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20止挡配合,然后再将紧固件300拧入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即可,同样地,当需要将操纵机构100从车架200上拆下时,用户只需要先将紧固件300取下,然后反向移动操纵机构100,待第一卡接部120脱离第二卡接部220之后,即可将操纵机构100从车架200上取下,整个拆装过程简单、便捷,在提高操纵机构100的拆装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用户的动手体验感。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架200上设置了两个操纵机构100,两个操纵机构100在车架200的纵向中心线在两侧相对设置,对应地,车架200上也设置了两个第二卡接部220和两个第二紧固孔230,第二卡接部220、第二紧固孔230与操纵机构100一一对应。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操纵机构1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保证车架200上有与操纵机构100对应的第二卡接部220和第二紧固孔230即可。
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20可以有多种结构形成,比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120包括与壳体110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21、以及与车架200上的第二卡接部220止挡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对应地,第二卡接部220包括与主体210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21、以及与操纵机构100上的第一卡接部120止挡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在第一连接板121上设置第一卡接结构,在第二连接板221上设置第二卡接结构的方式来实现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20的止挡配合。
请参阅图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结构为贯穿第一连接板121的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口122。对应地,请参阅图3,第二卡接结构为与第二连接板221连接的第二卡扣222,第二连接板221在主体210上可以是水平设置,倾斜设置或竖向设置,第二卡扣222包括第二弯折部222a,第二弯折部222a与第二连接板221之间形成第二间隔空间222b。请参阅图5和图6,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穿过第一贯穿口122,通过操纵机构100在第二连接板221上滑动,第一连接板121的部分结构伸入第二间隔空间222b,第一连接板121与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止挡配合。
也就是说,当需要将操纵机构100安装到车架200上时,用户只需要将第一贯穿口122对准车架200上的第二卡扣222,待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穿过第一贯穿口122之后,再通过在第二连接板221上滑动操纵机构100,就能够使得第一连接板121的部分结构伸入第二间隔空间222b中,此时,由于第一连接板121的部分结构是位于第二弯折部222a与第二连接板221之间的,所以,第二弯折部222a能够在垂直于第一连接板121的方向上对第一连接板121起到止挡作用,同时,第一连接板121上的第一贯穿口122又可以在车架200的横向方向上对第二卡扣222起到止挡作用,由此使得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220可以起到阻止操纵机构100脱离车架200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操纵机构100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弯折部222a可以与第一连接板121接触,也可以与第一连接板1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只要保证第二弯折部222a能够对第一连接板121起到止挡作用即可。当然,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板121的部分结构能够顺利伸入第二间隔空间222b,优选地,操纵机构100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弯折部222a与第一连接板1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请参阅图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第二连接板221变形,第二连接板221上还设置了加强槽221a,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加强槽221a。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操纵机构100的壳体110大致呈长条形,为了提高止挡效果,以防止操纵机构100在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21的方向上晃动,第一连接板121上设置了三个第一贯穿口122,三个第一贯穿口122在第一连接板12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对应地,第二连接板221上设置了三个第二卡扣222,第一贯穿口122与第二卡扣222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贯穿口1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保证第一连接板121上至少有一个第一贯穿口122,第二连接板221上至少有一个对应的第二卡扣222即可。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具有容纳腔110a,以及与容纳腔110a连通的开口,第一连接板121盖设在开口处,第一贯穿口122与容纳腔110a连通。
具体地,图5中所示的壳体110的开口位于壳体110的底部,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板121相当于是容纳腔110a的底壁,操纵机构100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实际上是位于容纳腔110a中的。将第一连接板121同时作为容纳腔110a的底壁使用,可以省去单独设置第一连接板121的麻烦,由此,既便于生产制造,也可以使得操纵机构100的整体结构能够更加紧凑。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壳体110的开口也可以位于壳体110的侧部或者顶部,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板121也可以作为是容纳腔110a的侧壁或者顶壁,或者,还可以单独设置一个第一连接板121,第一连接板121可以与壳体110的侧壁、底壁、顶壁等连接,只要保证第一连接板121能够与车架200上的第二卡扣222配合即可。
请参阅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操纵机构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21上的第一定位件140,对应地,请参阅图3,车架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21上的第二定位件240,请参阅图6,第一定位件140与第二定位件240配合,以阻止操纵机构100沿与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偏移。
具体地,在安装操纵机构100时,为了便于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的一端能够顺利穿过第一贯穿口122,可以稍微加大第一贯穿口122在与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即,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穿过第一贯穿口122之后,操纵机构100还能够在与其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偏移,但是,为了保证紧固件300能够穿设在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中,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也需要对准,所以,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121上设置了第一定位件140,该第一定位件140为定位柱,定位柱除了起到定位作用外,还可以对第一连接板121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以防止第一连接板121变形。对应地,第二连接板221上设置了第二定位件240,第二定位件240为沿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即定位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一致,定位柱与定位滑槽可滑动地插接配合,也就是说,在安装操纵机构100时,当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穿过第一贯穿口122之后,用户可以先在与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调整操纵机构100的位置,以使定位柱落入定位滑槽中,然后,再在第二连接板221上滑动操纵机构100,在滑动操纵机构100的过程中,定位柱也同时在定位滑槽中滑动。由于定位滑槽可以阻止定位柱沿与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偏移,所以,定位滑槽和定位柱通过配合,可以起到阻止操纵机构100沿与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偏移作用,进而,在便于第二卡扣222的第二弯折部222a能够顺利穿过第一贯穿口122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操纵机构100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紧固孔130能够与第二紧固孔230对准。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定位件140为沿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第二定位件240为定位柱,或者,第一定位件140和第二定位件240还可以是其它的定位结构,第一定位件14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0上,而不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21上,同样地,第二定位件240也可以设置在主体210上,而不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21上,只要第一定位件140和第二定位件240通过配合,能够起到阻止操纵机构100沿与操纵机构10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偏移的作用即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定位件140和第二定位件240。
请参阅图2和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紧固件300包括施力部310和与施力部310连接的紧固部320,紧固部320穿设在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中,以使操纵机构100与车架200紧固连接。设置施力部310可以便于用户将紧固件300拧入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中,或将紧固件300从第一紧固孔130和第二紧固孔230中取出,而不需要使用螺丝刀等拆装工具来拆装紧固件300,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操纵机构100的拆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并不限于上述这一种形式,比如,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结构可以为与第一连接板121连接的第一卡扣,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板121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对应地,第二卡接结构可以为贯穿第二连接板221的第二贯穿口。第一卡扣的第一弯折部穿过第二贯穿口,通过操纵机构100在第二连接板221上滑动,第二连接板221的部分结构伸入第一间隔空间,第二连接板221与第一卡扣的第一弯折部止挡配合。也就是说,前一种实施方式是将具有贯穿口的连接板设置在操纵机构100上,将卡扣设置在车架200上,而本实施方式是将卡扣设置在操纵机构100上,将具有贯穿口的连接板设置在车架200上。对于前一种实施方式来说,由于操纵机构100上只设置有具有第一贯穿口122的第一连接板121,而没有设置卡扣,所以,操纵机构100的外形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对于本实施方式来说,由于操纵机构100上设置的是第一卡扣,车架200上设置的是具有第二贯穿口的第二连接板221,所以,用户在安装操纵机构100时,可以更加便于将第一卡扣与第二贯穿口对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卡扣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保证第一连接板121上至少有一个第一卡扣,第二连接板221上至少有一个对应的第二贯穿口即可。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板121上同时设置有第一贯穿口122和第一卡扣,对应地,第二连接板221上同时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口122配合的第二卡扣222,以及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二贯穿口。
请参阅图8至图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120包括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第三卡扣124包括第三弯折部124a,第四卡扣125包括第四弯折部;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分别设置在壳体110相对的两侧。对应地,第二卡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21上相对的两侧的第五卡扣224和第六卡扣225;第五卡扣224包括第五弯折部224a,第五弯折部224a与第二连接板221之间形成第三间隔空间224b,第六卡扣225包括第六弯折部,第六弯折部与第二连接板221之间形成第四间隔空间。通过操纵机构100在第二连接板上滑动,第三卡扣124的第三弯折部124a伸入第三间隔空间224b,第四卡扣125的第四弯折部伸入第四间隔空间,第三卡扣124的第三弯折部124a与第五卡扣224的第五弯折部224a止挡配合,第四卡扣125的第四弯折部与第六卡扣225的第六弯折部止挡配合。
也就是说,当操纵机构100安装在车架200上时,第三卡扣124的第三弯折部124a位于第五卡扣224的第五弯折部224a和第二连接板221之间,第四卡扣125的第四弯折部位于第六卡扣225的第六弯折部和第二连接板221之间,所以,第五卡扣224的第五弯折部224a能够在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21的方向上对第三卡扣124起到止挡作用,第六卡扣225的第六弯折部能够在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21的方向上对第四卡扣125起到止挡作用,同时,由于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是分别设置在壳体110相对的两侧的,所以,操纵机构100处于安装状态下,壳体110是位于第五卡扣224和第六卡扣225之间的,此时,第五卡扣224和第六卡扣225可以在车架200的横向方向上对壳体110起到止挡作用,由此使得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220可以起到阻止操纵机构100脱离车架200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与前面两种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前面两种实施方式均为卡扣与具有贯穿口的连接板配合来实现止挡,而本实施方式是一个卡扣与另一个卡扣配合来实现止挡,而且,对于本实施方式来说,由于第三卡扣124可以直接与壳体110连接,所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卡接部120可以不设置第一连接板121。
另外,由于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是分别设置在壳体110相对的两侧的,所以,在安装操纵机构100时,只要用户将操纵机构100放置在第二连接板221上的第五卡扣224和第六卡扣225之间,就可以保证第三卡扣124能够与第五卡扣224对准,第四卡扣125能够与第六卡扣225对准,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施方式的操纵机构100上设置了三个第三卡扣124和三个第四卡扣125,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操纵机构100上的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保证壳体110上至少有一个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第二连接板221上至少有一个对应的第五卡扣224和第六卡扣225即可。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操纵机构100上设置有具有第一贯穿口122的第一连接板121、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对应地,车架200的第二连接板221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口122配合的第二卡扣222、与第三卡扣124配合的第五卡扣224、以及与第四卡扣125配合的第六卡扣225;或者,也可以是操纵机构1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21、第一卡扣、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对应地,车架200的第二连接板22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二贯穿口,与第三卡扣124配合的第五卡扣224、以及与第四卡扣125配合的第六卡扣225;或者,还可以是操纵机构100上设置有具有第一贯穿口122的第一连接板121、第一卡扣,第三卡扣124和第四卡扣125,对应地,车架200的第二连接板221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口122配合的第二卡扣222、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二贯穿口、与第三卡扣124配合的第五卡扣224、以及与第四卡扣125配合的第六卡扣225。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与车架上的第二卡接部止挡配合;
第一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孔用于与紧固件和所述车架上的第二紧固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车架上的第二卡接部止挡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盖设在所述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口;和/或,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定位件;
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与所述车架上设置的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可滑动地插接配合;或,
所述第一定位件为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用于与所述车架上的定位柱可滑动地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所述第三卡扣包括第三弯折部,所述第四卡扣包括第四弯折部。
7.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操纵机构上的第一卡接部止挡配合;
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孔用于与紧固件和所述操纵机构上的第一紧固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与所述操纵机构上的第一卡接部止挡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二间隔空间;和/或,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至少一个第二贯穿口;和/或,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相对的两侧的第五卡扣和第六卡扣;所述第五卡扣包括第五弯折部,所述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三间隔空间,所述第六卡扣包括第六弯折部,所述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四间隔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或所述主体上的第二定位件;
所述第二定位件为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用于与所述操纵机构上的定位柱可滑动地插接配合;或,
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与所述操纵机构上设置的沿所述操纵机构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滑槽可滑动地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强槽。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件、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操纵机构、和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车架;
所述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施力部和与所述施力部连接的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穿设在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中。
CN202021890990.8U 2020-09-02 2020-09-02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Active CN213451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0990.8U CN213451632U (zh) 2020-09-02 2020-09-02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0990.8U CN213451632U (zh) 2020-09-02 2020-09-02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1632U true CN213451632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1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0990.8U Active CN213451632U (zh) 2020-09-02 2020-09-02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1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1770B1 (en) Low-profile D-subshell connector system with interlocking components
US7419742B2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072163B2 (en) Housing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46717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astening structure
TW201242476A (en) Housing
KR20140032289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213451632U (zh) 操纵机构、车架及车辆
TW201328494A (zh) 固定裝置
TWI450075B (zh) 電子裝置
CN110934388A (zh) 表带连接结构和可穿戴设备
CN108243595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CN113431834A (zh) 可卸式组装结构
CN107334537B (zh) 支架组件、手术机器人的手术器械及手术机器人
CN210468261U (zh) 锁扣组件、安装台及医疗设备
CN211607122U (zh)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556690B (zh) 连接机构、风扇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484322B (zh) 一种台灯
CN218458008U (zh)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
CN115218069B (zh) 安装结构和设备组件
CN218551571U (zh) 设备主机及可穿戴设备
CN220423305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5303505U (zh) 一种快拆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0575611U (zh) 开关组件
CN113669566B (zh) 快拆脚架
CN214569887U (zh) 薄形操纵箱及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