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7122U -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7122U
CN211607122U CN201922142761.1U CN201922142761U CN211607122U CN 211607122 U CN211607122 U CN 211607122U CN 201922142761 U CN201922142761 U CN 201922142761U CN 211607122 U CN211607122 U CN 211607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ircuit board
hole
positioning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27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27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7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7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7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该电路板框体组件包括按键、第一框架和电路板,第一框架卡扣连接于电路板。按键和第一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电路板上设有与按键相对应的连接件,连接件设于按键内。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框体组件通过将按键和第一框架做成一体成型结构,再将电路板卡扣连接于第一框架上。如此,将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框架上可以免打螺钉,不需要预留操作空间。还可以在固定电路板的同时安装好按键,省略了按键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的步骤,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此外,在后续维护电路板的过程中,只需拆开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孔,即可取卸电路板,十分简单方便,可以实现快速拆卸及重新装配。

Description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路板的固定方式一般是使用螺钉将电路板固定于其他金属结构上,其中还需要使用到转接的螺柱或者转接支架等构件。在安装电路板时,还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动起子拧动螺钉。对应地,还需要在金属结构上安装用于对电路板发出指令的按键。目前,一般采用螺钉固定或者增加转接结构的方式将按键固定于金属结构上。同理,也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电动起子拧动螺钉。
所以,如果在狭小空间同时将按键和电路板固定在金属结构上,在不方便使用电动起子或螺丝刀的情况下组装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路板框体组件,不需要预留操作空间,按键和电路板的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快捷。
一种电路板框体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电路板,所述第一框架卡扣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按键,所述按键和所述第一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按键相对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按键内。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卡扣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孔设置且和所述第一卡孔扣合,所述第一定位柱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且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或者,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卡孔扣合,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为PCB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USB接头,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USB接头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框体组件还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开设有与所述按键相对应的按键孔、以及与所述USB接头相对应的USB孔;所述按键穿设并伸出所述按键孔,所述USB接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USB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柱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或者,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柱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或者,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卡孔匹配设置;
或者,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卡孔匹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壁设有限位条,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壁抵触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内壁,所述限位条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外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为塑胶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一面设置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框架的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框架为铝挤型外框或塑胶外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
上述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框体组件通过将按键和第一框架做成一体成型结构,再将电路板卡扣连接于第一框架上。如此,将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框架上可以免打螺钉,不需要预留操作空间。还可以在固定电路板的同时安装好按键,省略了按键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的步骤,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
(2)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框体组件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孔的卡合作用将电路板固定在第一框架上。在后续维护电路板的过程中,只需拆开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孔,即可取卸电路板,十分简单方便,可以实现快速拆卸及重新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装在第一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装在第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P处未安装电路板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P处安装电路板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框架;110、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30、第三侧壁;140、第四侧壁;151、第一卡扣;152、第二卡扣;161、第一定位柱;162、第二定位柱;170、第一开口;180、第一导向柱;190、限位条;200、第二框架;210、第一内壁;211、按键孔;212、USB孔;213、第二定位孔;220、第二内壁;230、第三内壁;240、第一导向槽;250、第二卡孔;300、按键;400、电路板;410、第一卡孔;420、第一定位孔;430、USB接头;44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框体组件,具有不需要预留操作空间,按键300和电路板400的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快捷的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一种电路板框体组件,包括按键300、第一框架100和电路板400,第一框架100卡扣连接于电路板400。按键300和第一框架100为一体成型结构,电路板400上设有与按键300相对应的连接件440,连接件440设于按键300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框体组件通过将按键300和第一框架100做成一体成型结构,再将电路板400卡扣连接于第一框架100上。如此,将电路板400安装在第一框架100上可以免打螺钉,不需要预留操作空间。还可以在固定电路板400的同时安装好按键300,省略了按键300固定在第一框架100上的步骤,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此外,在后续维护电路板400的过程中,只需拆开卡扣和卡孔,即可取卸电路板400,十分简单方便,可以实现快速拆卸及重新装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框架100包括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以及第四侧壁140,这四个侧壁围合形成矩形框架结构。其中,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相对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电路板400上设有第一卡孔410和第一定位孔420,第一框架100上设有第一卡扣151和第一定位柱161,第一卡扣151对应于第一卡孔410设置且和第一卡孔410扣合,第一定位柱161对应于第一定位孔420设置且穿设于第一定位孔420内。具体地,第一卡孔410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电路板400的两端。第一框架100的对应于第一卡孔410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扣151。比如,第一框架100的第一侧壁110上设置并排的两个第一卡扣151,这两个第一卡扣151均卡在电路板400其中一端的第一卡孔410内。在第一框架100的第二侧壁120上只设置一个第一卡扣151,该第一卡扣151卡在电路板400的另一端的第一卡孔410内。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均垂直于电路板400设置,且分别设于第一框架100的两端。如此,即可将电路板400卡合固定在第一框架100上,使得电路板400和第一框架100组装成一个整体。在拆卸电路板400时,只需掰动卡扣,使卡扣脱离第一卡孔410,即可将电路板400从第一框架100上拆卸下来,拆卸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在电路板40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20,对应地,在第一框架100的朝向电路板400的一面设有第一定位柱161。在将电路板400安装在第一框架100上时,将第一定位柱161对准第一定位孔420穿入,便于第一卡扣151和第一卡孔410的准确扣合。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框架100上设有第一卡孔410和第一定位孔420,电路板400上设有第一卡扣151和第一定位柱161,第一卡扣151和第一卡孔410扣合,第一定位柱161穿设于第一定位孔420内。即第一卡孔410和第一卡扣151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第一定位孔420和第一定位柱16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进行互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电路板400为PCB板,电路板400上设有USB接头430,第一框架100上设有第一开口170,USB接头430设于第一开口170内。具体地,PCB板的中部位置上设有两个USB接头430,这两个USB接头430平行设置。对应地,第一框架100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两个第一开口170,分别用于穿设USB接头43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和图6,电路板框体组件还包括第二框架200,第一框架100设于第二框架200内,第二框架200开设有与按键300相对应的按键孔211、以及与USB接头430相对应的USB孔212。按键300穿设并伸出按键孔211,USB接头430穿过第一开口170并设于USB孔212内。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框架200为矩形框架结构,当第一框架100安装在第二框架200内时,第一框架100的背离电路板400的一面贴合于第二框架200的一个内壁上,此内壁记作第一内壁210。第一框架100的第三侧壁130朝着第二框架200的另一个内壁设置,此内壁记作第二内壁220。第一框架100的第四侧壁140朝着第二框架200的内壁设置,此内壁记作第三内壁230。该第二框架200的第一内壁210开设按键孔211和USB孔212。PCB板的USB接头430依次穿过第一框架100的其中一个第一开口170进入USB孔212内,方便使用者从第二框架200外部使用该USB接头430。第一框架100上的按键300穿设于按键孔211且伸出该按键孔211,方便使用者在第二框架200外部按动按键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一框架100上设有第一导向柱180,第二框架200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61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240,第一导向柱180滑动设于第一导向槽240内。具体地,第一导向柱180设置于第一框架100的与电路板400相垂直的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上,第一导向槽240设于第二框架200的第二内壁220和第三内壁230上。在将第一框架100安装在第二框架200内时,首先将第一导向柱180对准第一导向槽240插入,直至第一导向柱180完全没入第一导向槽240内,即可完成第一框架100在第二框架200内的初步固定。第一导向柱180和第一导向槽240的设置同时也方便将第一框架100从第二框架200中抽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柱18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100的其他位置,第一导向槽24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框架200的其他位置,具体根据生产设计需要所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框架200上设有第一导向柱180,第一框架100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61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240,第一导向柱180滑动设于第一导向槽240内。即第一导向柱180和第一导向槽240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框架100上设有第二定位柱162。第二框架200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162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3(如图7所示),第二定位柱162设于第二定位孔213内。具体地,第二定位柱162设于第一框架100的背离电路板400的一面上,第二定位柱162分别设于该面的两端。第一框架100背离电路板400的一面贴合于第二框架200的第一内壁210。第二框架200的第一内壁210上对应于第二定位柱162设置了第二定位孔213。第一框架100的第一导向柱180滑进第一导向槽240,直至第一框架100的背离电路板400的一面接触到第二框架200的第一内壁210,此时第二框架200上的第二定位柱162穿进第一框架100上的第二定位孔213。如此,第一框架100只能沿着第一导向柱180的方向滑动,其他方向的运动被穿入第二定位孔213的第二定位柱162所限制。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框架200上设有第二定位柱162,第一框架100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162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3,第二定位柱162设于第二定位孔213内。即第二定位柱162和第二定位孔213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其具体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一框架100上设有第二卡扣152,第二框架200上设有第二卡孔250,第二卡扣152和第二卡孔250匹配设置。具体地,第一框架100的垂直于电路板400的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上设置有第二卡扣152,第一框架100安装在第二框架200内时,第一框架100的垂直于电路板400的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分别贴于第二框架200的第二内壁220和第三内壁230上。该第二框架200的第二内壁220和第三内壁230上对应于第二卡扣152的位置分别设置了第二卡孔250。当第一框架100的第一导向柱180滑进第一导向槽240,直至第一框架100的背离电路板400的一面接触到第二框架200的第一内壁210,此时第二框架200上的第二定位柱162穿进第一框架100上的第二定位孔213,同时第二卡扣152碰到第二卡孔250且二者扣合在一起。即第一框架100顺利安装在第二框架200,第一框架100不再有朝任何方向移动的可能性,第一框架100被稳定固定在第二框架20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扣152除了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100的垂直于电路板400的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上,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100的其他位置,同理第二卡孔25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框架200的其他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框架200上设有第二卡扣152,第一框架100上设有第二卡孔250,第二卡扣152和第二卡孔250匹配设置。即第二卡扣152和第二卡孔250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其具体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7,第一框架100的外壁设有限位条190,第一框架100的外壁抵触于第二框架200的内壁,限位条190设于第一框架100的内壁和第二框架200的外壁之间。具体地,限位条190设置在第一框架100的垂直于电路板400的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上,且限位条190分别设于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的外部并分别朝向第二框架200的第二内壁220和第三内壁230设置。当第一框架100安装在第二框架200内时,第一框架100的垂直于电路板400的第三侧壁130通过限位条190挤压在该第二框架200的第二内壁220上,第四侧壁140通过限位条190挤压在第二框架200的第三内壁230上,使得该第一框架100的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分别和该第二框架200的第二内壁220和第三内壁230均零间隙配合,有效防止第一框架100相对于第二框架200振动,保证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第一框架100为塑胶框架,第一框架100的一面设置电路板400,第一框架100的背离电路板400的一面贴合于第二框架200的内壁上。进一步地,第二框架200为铝挤型外框或塑胶外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框架100除了采用塑胶框架,还可以采用合金等其他材料制作。第二框架200除了采用铝材挤压工艺制作或塑胶制作,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在此均不做具体限定。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结构除了矩形框架结构,还可以为圆形、三角形等框架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由于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技术效果由电路板框体组件带来,有益效果已经包括了电路板框体组件的有益效果,故在此不进行赘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摄像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只要内部需要设置电路板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框体组件通过将按键300和第一框架100做成一体成型结构,再将电路板400卡扣连接于第一框架100上。如此,将电路板400安装在第一框架100上可以免打螺钉,不需要预留操作空间。还可以在固定电路板400的同时安装好按键300,省略了按键300固定在第一框架100上的步骤,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此外,该电路板框体组件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孔的卡合作用将电路板400固定在第一框架100上。在后续维护电路板400的过程中,只需拆开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孔,即可取卸电路板400,十分简单方便,可以实现快速拆卸及重新装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框架和电路板,所述第一框架卡扣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按键,所述按键和所述第一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按键相对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按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卡扣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孔设置且和所述第一卡孔扣合,所述第一定位柱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且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或者,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卡孔扣合,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PCB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USB接头,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USB接头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开设有与所述按键相对应的按键孔、以及与所述USB接头相对应的USB孔;所述按键穿设并伸出所述按键孔,所述USB接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USB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柱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或者,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柱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或者,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卡孔匹配设置;
或者,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卡孔匹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壁设有限位条,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壁抵触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内壁,所述限位条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外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为塑胶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一面设置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框架的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框架为铝挤型外框或塑胶外框。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框体组件。
CN201922142761.1U 2019-12-04 2019-12-04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607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2761.1U CN211607122U (zh) 2019-12-04 2019-12-04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2761.1U CN211607122U (zh) 2019-12-04 2019-12-04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7122U true CN211607122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0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2761.1U Active CN211607122U (zh) 2019-12-04 2019-12-04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71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9445A (zh) * 2020-10-09 2021-01-15 三桥惠(佛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便于拆卸的温湿度传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9445A (zh) * 2020-10-09 2021-01-15 三桥惠(佛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便于拆卸的温湿度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5798B2 (en) Sliding key module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0773643B1 (ko) 전장품 보호 장치
US8546714B2 (en)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404821B2 (en)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20180039936A (ko)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US8345446B2 (en)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1607122U (zh) 电路板框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29906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9229495B2 (en) Support-retaining structure for interface card
US8797752B2 (en) Connecting memb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471147B2 (en)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1780363B1 (ko)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US8662317B2 (en) Server cabinet
CN108679053B (zh) 一种设备连接组件
CN210900047U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路板安装结构
CN108156404B (zh) 平板电视壳体及平板电视
CN113513211A (zh) 一种高可靠性门锁及电气设备
CN220732586U (zh) 变频器及其壳体
CN215932236U (zh) 导光柱及导光装置
JP2016084583A (ja) フレーム部材
CN214569887U (zh) 薄形操纵箱及电梯
US2014014001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rd bracket
CN219459544U (zh) 一种机箱及测试设备
CN220818040U (zh) 一种移动空调壳体及移动空调
CN210575611U (zh) 开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