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7862U -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7862U
CN213447862U CN202021246851.1U CN202021246851U CN213447862U CN 213447862 U CN213447862 U CN 213447862U CN 202021246851 U CN202021246851 U CN 202021246851U CN 213447862 U CN213447862 U CN 213447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vacuum box
support
box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68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继斌
杨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ongcheng Jin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ongcheng Ji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ongcheng Jin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ongcheng Ji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68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7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7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7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真空箱位于辊体的内部,真空箱圆柱面中部设有多个吸水口,丝杆穿过隔板的中孔,并有一端穿过真空箱的密封端面;位于吸水口中的调节块一端与丝杆螺纹配合,一端与导杆间隙配合,调节块连接有能与真空箱圆柱面配合的活动板;真空箱的圆柱面端口处各设有一密封块,密封块与辊体内侧及真空箱圆柱面构成腔体;位于密封块之间的真空箱圆柱面,设有3个长条状支架,其中两个支架夹角为120度~160度,剩下的支架位于前两个支架中间,并和一个支架的夹角呈15度到25度,15度到25度的夹角中间开有条形孔;每个支架中部都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将真空托辊的真空区分为高、低真空区,大大降低了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背景技术
真空托辊的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毛布02的外侧有湿纸幅,内侧与真空托辊03接触,毛布02绕真空托辊03高速旋转,当毛布02刚绕上真空托辊03,毛布02的切线速度的方向发生突变,离心力会导致毛布02上的湿纸幅向外脱离毛布02,所以在毛布02与真空托辊03接触的地方需真空托辊03提供一定吸力,将毛布02上的湿纸幅吸住,于是真空托辊03内部设置了可以抽真空的真空箱。真空箱抽真空后真空托辊03内部存在负压,而真空托辊03表面存在很多盲孔和通孔,由于外界大气压与真空托辊03内部气体压差的存在,大气压将湿纸幅压在毛布02上。
毛布02和真空托辊03的包角一般在150度到160度,扬克缸01与真空托辊03接触的夹角在15度到25度,将包角分为A区和B区,A区为扬克缸01和真空托辊03接触的区域,B区为剩下的区域。真空托辊03的B区提供的吸力只需要抵消湿纸幅脱离毛布02的离心力;而在A区,扬克缸01将毛布02和湿纸幅中大量水挤压出来,这些水大部分会脱离真空托辊03流向地面,还有部分会重新回到毛布02中,为了避免水再次进入毛布02,影响湿纸幅的湿度,A区提供的吸力需将水吸入真空托辊03,加工过程中,A区的吸力往往大于B区吸力。湿纸幅在A区被挤压后,会贴向高温的扬克缸01表面,扬克缸01再对湿纸幅进行烘干。
传统的真空托辊03的真空区没有分为A区和B区,为保证A区的吸力,整个真空区都是高真空区,导致真空托辊03的耗能非常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真空托辊耗能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包括托辊机构和真空调节机构,托辊机构包括辊体,真空调节机构包括真空箱、丝杆、调节块、活动板、导杆、密封块、密封条;所述真空箱位于所述辊体的内部,所述真空箱由半个圆柱和半个六棱柱组合而成,所述真空箱内部中空,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真空箱圆柱面中部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吸水口,内部设有多个沿真空箱轴线排列的隔板;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隔板的中孔,并有一端穿过所述真空箱的密封端面;位于所述吸水口中的所述调节块一端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一端与所述导杆间隙配合;所述调节块设有形状呈弧形且面积大于吸水口面积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表面与所述真空箱圆柱面配合;
所述真空箱的圆柱面端口处各设有一扇形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所述辊体内侧及真空箱圆柱面构成腔体;位于所述密封块之间的真空箱圆柱面,设有与轴线平行的且长度相同的支架一、支架二和支架三;支架一、支架三与真空箱轴线形成的夹角为120度~160度,支架二位于支架一和支架三的中间,并与支架一的夹角呈15度到25度;支架一和支架二之间的所述真空箱圆柱面,开有与支架一长度一致的条形孔;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的中部都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有所述密封条。
进一步的,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气胎、导气管;所述密封条与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的条形槽底部之间,设有长度与密封条一致的气胎;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真空箱内部,一端伸出真空箱的密封端面,一端穿过所述条形槽与所述气胎相通。
进一步的,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直径较大的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直径较小的柱体构成,且多个所述支撑板的柱体连接所述隔板,所述丝杆从所述支撑板中部通孔穿过;所述隔板还设有多个沿圆周排列的通孔,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支撑板底座上的通孔以及所述隔板的通孔,再伸出所述真空箱。
进一步的,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隔板的通孔将相邻的调节块连接。
进一步的,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滚轮、轮架;所述真空箱六棱柱面的其中一面设有两对所述轮架,每对所述轮架中间都连接有一个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辊体内侧面存在间距。
进一步的,托辊机构还包括传动轴和端轴;一对所述传动轴分别与真空调节机构的所述真空箱的一个端面相连,所述真空箱的密封端面设有与传动轴配合的凹槽,而真空箱另一端面的通孔与所述传动轴中部通孔相通;所述端轴与所述辊体的端面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端轴内部通孔配合。
进一步的,托辊机构还包括轴承座一、轴承、轴承座二;每个所述端轴都与所述轴承内孔配合,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再与轴承座一固定,另一个轴承与所述轴承座二固定。
进一步的,托辊机构还包括真空吸口;柱状的真空吸口与所述轴承座二一侧的传动轴相连接,且所述真空吸口内孔与所述传动轴内孔相通。
进一步的,托辊机构还包括橡胶层;所述辊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橡胶层,所述辊体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和盲孔,所述橡胶层设有与所述辊体的通孔和盲孔对应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真空托辊与辊体所夹的弧形真空区被分为了两个:一个高真空区,夹角为15~25度;一个低真空区,夹角为120~160度。低真空区的真空度可通过内部真空调节机构来调节,相较只有一个高真空区的传统真空托辊,本实用新型的能耗大大降低,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的B-B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实施例的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真空调节机构的部分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真空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竖直方向剖面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真空托辊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1-真空箱;2-丝杆;3-调节块;4-活动板;5-导杆;6-辊体;7-胶层;8-导杆架;9-密封块;10-支撑板;11-隔板;12-导气管;13-连杆;14-滚轮;15-轮架;16-密封条;171-支架一;172-支架二;173-支架三;18-气胎;19-吸水口;20-轴承座一;21-传动轴;22-轴承;23-端轴;24-轴承座二;25-真空吸口;
01-扬克缸;02-毛布;03-真空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包括托辊机构和真空调节机构,托辊机构包括辊体6,真空调节机构包括真空箱1、丝杆2、调节块3、活动板4、导杆5、密封块9、密封条16;所述真空箱1位于所述辊体6的内部,所述真空箱1由半个圆柱和半个六棱柱组合而成,所述真空箱1内部中空,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真空箱1圆柱面中部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吸水口19,内部设有多个沿真空箱1轴线排列的隔板11;所述丝杆2穿过所述隔板22的中孔,并有一端穿过所述真空箱1的密封端面;位于所述吸水口19中的所述调节块3一端与所述丝杆2螺纹配合,一端与所述导杆5间隙配合;所述调节块3设有形状呈弧形且面积大于吸水口19面积的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内表面与所述真空箱1圆柱面配合;
所述真空箱1的圆柱面端口处各设有一扇形的密封块9,所述密封块9与所述辊体6内侧及真空箱1圆柱面构成腔体;位于所述密封块9之间的真空箱1圆柱面,设有与轴线平行的且长度相同的支架一171、支架二172和支架三173;支架一171、支架三173与真空箱1轴线形成的夹角为120度~160度,支架二172位于支架一171和支架三173的中间,并与支架一171的夹角呈15度到25度;支架一171和支架二172之间的所述真空箱1圆柱面,开有与支架一171长度一致的条形孔;支架一171、支架二172、支架三173的中部都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有所述密封条16。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真空箱1圆柱面的支架一171和支架三173的夹角(180度以内)可为160度,支架一171和支架二172的夹角可为25度。支架一171、支架二172、辊体6内侧以及密封块9构成高真空区,支架二172、支架三173、辊体6内侧及密封块9构成低真空区。
操作人员控制真空泵通过真空吸口25和传动轴21对真空托辊内部抽真空。如图2和图7所示,刚开始,低真空区的吸水口19被活动板4完全遮住,低真空区内气体与所述真空箱1内部不相通,而高真空区的气体不断通过支架一171与支架二172之间的条形孔进入所述真空箱1内部,再经所述真空箱1的端面被抽离真空托辊,此时,高真空区的真空度较高。
接着,操作人员控制丝杆2旋转,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块3会沿着所述导杆5移动,由于所述调节块3之间设有连杆13,所以调节块3运动时,每个调节块3的移动距离和方向是一致的。所有的调节块3再带动所述活动板4移动,所述活动板4与所述吸水口19之间会逐渐张开一定开度,此时,低真空区内的气体被抽离,经所述真空箱1内部腔室、传动轴21、真空吸口25离开真空托辊。
低真空区内的真空度逐渐升高,此时,所有吸水口19的开口加起来的面积与支架一171和支架二172之间的条形孔面积大小相近,而低真空区的体积大于高真空区体积,所以抽真空时,同等效率抽真空,低真空区的空气和水分被抽离经吸水口19进入真空箱1内部,高真空区的空气和水分被抽离经上述条形孔进入真空箱1内部。低真空区滞留的空气和水分占低真空区的百分比同高真空区滞留的空气和水分占高真空区的百分比作比较,低真空区滞留的空气和水分占低真空区的百分比更大;并且,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开始抽真空的时间不同;高真空区一直在抽真空,其真空度不变,而低真空区刚开始处于封闭状态,随后打开活动板4慢慢抽真空,真空度才逐渐增高。综上所述,低真空区真空度会小于高真空区。
低真空区具体需要多少真空度来保证毛布上的湿纸幅不脱离毛布,根据工况中湿纸幅的尺寸、体量等情况来决定。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对所述活动板4的位置不断调整,保证高真空区的真空度高于低真空区的真空度,活动板4与吸水口19之间的开度越大,低真空区真空度越大。
真空托辊工作时,所述辊体6随毛布高速旋转,所述真空箱1静止不动。高真空区对应的真空托辊表面与扬克缸表面接触,毛布和湿纸幅上的水分被挤压出来,大部分流向地面,还有部分水会因真空托辊内部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差进入高真空区,当水被吸入真空箱1内部时,受真空度影响,水体呈悬浮态,然后再被真空吸口吸出真空托辊。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密封条16与支架一171、支架二172、支架三173的条形槽底部之间,设有长度与密封条16一致的气胎18;所述导气管12位于所述真空箱1内部,一端伸出真空箱1的密封端面,一端穿过所述条形槽与所述气胎18相通。操作人员通过所述导气管12向所述气胎18内充气,所述气胎18膨胀将所述密封条16顶着,使所述密封条16与所述辊体6内侧严密接触;真空托辊工作时,属于真空调节机构的密封条16是静止不动的,而所述辊体6高速旋转,所述辊体6与所述密封条16之间存在滑动摩擦,所述密封条16保证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的真空度,还保证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之间不会相通。所述密封条16属于消耗品,需要定期更换。
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支撑板10由直径较大的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直径较小的柱体构成,且多个所述支撑板10的柱体连接所述隔板11,所述丝杆2从所述支撑板10中部通孔穿过;所述隔板11还设有多个沿圆周排列的通孔,所述导气管12穿过所述支撑板10底座上的通孔以及所述隔板11的通孔,再伸出所述真空箱1。所述支撑板10辅助支撑了所述丝杆2和导气管12,保证所述导气管12不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断裂。
假如丝杆2直接与所述隔板11的中部通孔间隙配合,丝杆2的长时间旋转会对所述隔板11的通孔造成破坏,所述支撑板10保护了丝杆2和隔板11的配合。
具体的,所述真空箱1六棱柱面的其中一面设有两对所述轮架15,每对所述轮架15中间都连接有一个滚轮14,所述滚轮14与所述辊体6内侧面存在间距。真空托辊工作时,所述滚轮14不会和所述辊体6接触,所述滚轮14用于对所述辊体6的拆卸。当拆卸辊体6时,由于辊体6体积和重量大,操作人员需用吊车吊起所述辊体6,吊起的辊体6内侧与所述滚轮14接触,保持辊体6静止不动,所述真空箱1再跟着滚轮14滑出所述辊体6。拆卸时,还需控制所述导气管12抽气,使所述气胎18收缩,让密封条16与所述辊体6内侧的间距扩大,便于真空箱1滑出辊体6。
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7所示,托辊机构的一对所述传动轴21分别与真空调节机构的所述真空箱1的一个端面相连,所述真空箱1的密封端面设有与传动轴21配合的凹槽,而真空箱另一端面的通孔与所述传动轴21中部通孔相通;所述端轴23与所述辊体6的端面连接,所述传动轴21与所述端轴12内部通孔配合。每个所述端轴23都与所述轴承22内孔配合,其中一个所述轴承2再与轴承座一20固定,另一个轴承22与所述轴承座二24固定。柱状的真空吸口25与所述轴承座二24一侧的传动轴21相连接,且所述真空吸口25内孔与所述传动轴21内孔相通。
当真空托辊工作时,所述辊体6和所述端轴23会和毛布一起高速旋转,而传动轴21和真空调节机构是不会转动的,所述轴承22的存在,保证了所述辊体6旋转时,不会干涉所述真空箱1和其他构件。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辊体6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橡胶层7,所述辊体6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和盲孔,所述橡胶层7设有与所述辊体的通孔和盲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辊体6的盲孔数量大于通孔数量,抽真空时,毛布和湿纸幅的水分会被盲孔隔绝在辊体6表面,再流向地面。还有部分水经所述辊体6的通孔进入所述真空箱1内部,再被抽离出去。辊体6与扬克缸接触时,所述橡胶层7对所述辊体6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辊体6与扬克缸间的磨损。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包括托辊机构和真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托辊机构包括辊体(6),真空调节机构包括真空箱(1)、丝杆(2)、调节块(3)、活动板(4)、导杆(5)、密封块(9)、密封条(16);所述真空箱(1)位于所述辊体(6)的内部,所述真空箱(1)由半个圆柱和半个六棱柱组合而成,所述真空箱(1)内部中空,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真空箱(1)圆柱面中部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吸水口(19),内部设有多个沿真空箱(1)轴线排列的隔板(11);所述丝杆(2)穿过所述隔板(11)的中孔,并有一端穿过所述真空箱(1)的密封端面;位于所述吸水口(19)中的所述调节块(3)一端与所述丝杆(2)螺纹配合,一端与所述导杆(5)间隙配合;所述调节块(3)设有形状呈弧形且面积大于吸水口(19)面积的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内表面与所述真空箱(1)圆柱面配合;
所述真空箱(1)的圆柱面端口处各设有一扇形的密封块(9),所述密封块(9)与所述辊体(6)内侧及真空箱(1)圆柱面构成腔体;位于所述密封块(9)之间的真空箱(1)圆柱面,设有与轴线平行的且长度相同的支架一(171)、支架二(172)和支架三(173);支架一(171)、支架三(173)与真空箱(1)轴线形成的夹角为120度~160度,支架二(172)位于支架一(171)和支架三(173)的中间,并与支架一(171)的夹角呈15度到25度;支架一(171)和支架二(172)之间的所述真空箱(1)圆柱面,开有与支架一(171)长度一致的条形孔;支架一(171)、支架二(172)、支架三(173)的中部都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有所述密封条(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气胎(18)、导气管(12);所述密封条(16)与支架一(171)、支架二(172)、支架三(173)的条形槽底部之间,设有长度与密封条(16)一致的气胎(18);所述导气管(12)位于所述真空箱(1)内部,一端伸出真空箱(1)的密封端面,一端穿过所述条形槽与所述气胎(18)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由直径较大的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直径较小的柱体构成,且多个所述支撑板(10)的柱体连接所述隔板(11),所述丝杆(2)从所述支撑板(10)中部通孔穿过;所述隔板(11)还设有多个沿圆周排列的通孔,所述导气管(12)穿过所述支撑板(10)底座上的通孔以及所述隔板(11)的通孔,再伸出所述真空箱(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杆(13),所述连杆(13)穿过所述隔板(11)的通孔将相邻的调节块(3)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真空调节机构还包括滚轮(14)、轮架(15);所述真空箱(1)六棱柱面的其中一面设有两对所述轮架(15),每对所述轮架(15)中间都连接有一个滚轮(14),所述滚轮(14)与所述辊体(6)内侧面存在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托辊机构还包括传动轴(21)和端轴(23);一对所述传动轴(21)分别与真空调节机构的所述真空箱(1)的一个端面相连,所述真空箱(1)的密封端面设有与传动轴(21)配合的凹槽,而真空箱(1)另一端面的通孔与所述传动轴(21)中部通孔相通;所述端轴(23)与所述辊体(6)的端面连接,所述传动轴(21)与所述端轴(23)内部通孔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托辊机构还包括轴承座一(20)、轴承(22)、轴承座二(24);每个所述端轴(23)都与所述轴承(22)内孔配合,其中一个所述轴承(22)再与轴承座一(20)固定,另一个轴承(22)与所述轴承座二(24)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托辊机构还包括真空吸口(25);柱状的真空吸口(25)与所述轴承座二(24)一侧的传动轴(21)相连接,且所述真空吸口(25)内孔与所述传动轴(21)内孔相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托辊机构还包括橡胶层(7);所述辊体(6)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橡胶层(7),所述辊体(6)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和盲孔,所述橡胶层(7)设有与所述辊体(6)的通孔和盲孔对应的通孔。
CN202021246851.1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Active CN213447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6851.1U CN213447862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6851.1U CN213447862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7862U true CN213447862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7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6851.1U Active CN213447862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78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7559A (zh) * 2021-08-06 2021-12-03 金顺重机(江苏)有限公司 薄页长网造纸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7559A (zh) * 2021-08-06 2021-12-03 金顺重机(江苏)有限公司 薄页长网造纸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47862U (zh) 一种双真空区真空托辊
FI98939C (fi) Yksirivinen kuivausosalaite
CN203245926U (zh) 一种分切机的除尘装置
US6585139B1 (en) Draw roller for strip material
CN111071850A (zh) 一种折叠机用的折叠辊装置
CN110092229A (zh) 一种用于折叠机的真空吸附辊
EP1310350B1 (en) False drum with a variable area vacuum-surface
CN211945632U (zh) 一种折叠机用的折叠辊装置
CN216936859U (zh) 可调节吸附宽度和吸附包角的真空吸附辊
CN205805909U (zh) 一种旋压真空泵
CN205662130U (zh) 一种新型真空辊
NL2032898B1 (en) Dampproof air-tight door
CN203591917U (zh) 一种吸附包角可调整的真空吸附辊
CN20856731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
CN102177346A (zh) 干泵
CN213595537U (zh) 一种张力隔离辊
CN211279749U (zh) 一种用于挤塑板包膜机构的除尘辊
FI115232B (fi) Tiivistejärjestely liikkuvaa kudosta vasten
CN211174969U (zh) 一种气涨轴进气组件
CN208070911U (zh) 一种竹篾帘收卷机
CN105318689B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烘干的设备和烘干方法
US2705591A (en) Vane type compressor
CN219010713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拉幅定型机
CN217441851U (zh) 一种风机控制箱
FI79362C (fi) Vals foer banbildningsdel av en pappersmaskin el. liknan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