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7752U - 衣物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7752U
CN213447752U CN202021894925.2U CN202021894925U CN213447752U CN 213447752 U CN213447752 U CN 213447752U CN 202021894925 U CN202021894925 U CN 202021894925U CN 213447752 U CN213447752 U CN 213447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clothes
flow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49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
罗健
万虎
冯先强
邓冰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Yijia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Yijia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Yijia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49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7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7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7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护理装置。衣物护理装置包括:衣物护理箱;通风组件,设置在衣物护理箱上,通风组件包括至少部分伸入衣物护理箱内的风道壳,风道壳具有过流风道、与过流风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过流风道连通的出风口,过流风道经出风口与衣物护理箱的内腔连通;增流结构,设置在风道壳的伸入衣物护理箱内的一端,增流结构包括围设在风道壳的外周的筒部,筒部的内壁面和风道壳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增流风道,增流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衣物护理箱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吹向衣物护理箱内的衣物的风量,从而实现高效率护理衣物的目的。

Description

衣物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衣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衣物护理的需求也日益趋向个性化与多元化,针对衣物清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实际生活中,衣物往往因为出席不同的场合,残留不同的异常气味,在洗衣机中整件重洗不仅浪费水、电等资源,对于比较高端的衣物,直接洗涤还会对衣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推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衣物护理设备,通过对衣物进行简单的蒸汽护理,达到清洁衣物去除异味的功效。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去除效率,在衣物护理箱上设置了风道壳,通过风道壳向位于衣物护理箱内的衣物吹风,加速衣物护理箱内的空气循环,从而提高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去除效率。但是,仅通过风道壳向衣物护理箱内的衣物吹风的风量较小,难以实现高效率护理衣物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能够提高吹向衣物护理箱内的衣物的风量,从而实现高效率护理衣物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护理装置,包括:衣物护理箱;通风组件,设置在衣物护理箱上,通风组件包括至少部分伸入衣物护理箱内的风道壳,风道壳具有过流风道、与过流风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过流风道连通的出风口,过流风道经出风口与衣物护理箱的内腔连通;增流结构,设置在风道壳的伸入衣物护理箱内的一端,增流结构包括围设在风道壳的外周的筒部,筒部的内壁面和风道壳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增流风道,增流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衣物护理箱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沿风道壳的中心轴线方向,筒部的纵截面上任一点P1与点P1在风道壳上的投影P2之间的距离为D,距离D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663733460000011
进一步地,沿风道壳的中心轴线方向,筒部的纵截面的任一点P1处的切线L1与点P1在风道壳上的投影P2处的切线L2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夹角α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
进一步地,自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筒部与风道壳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筒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增流板,以围成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衣物护理装置还包括连接板,筒部通过连接板与风道壳连接。
进一步地,筒部包括沿风道壳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增流板。
进一步地,通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风道壳内的风机,风机靠近进风口设置。
进一步地,通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风道壳内的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将过流风道分成多个支流风道,各支流风道对应一个出风口。
进一步地,沿气流方向,支流风道的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衣物护理箱内对衣物进行护理,通风组件用于向衣物护理箱内通入空气,这样,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过流风道之后自出风口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的内腔,对位于衣物护理箱内的衣物吹风从而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在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带动下,衣物护理箱内的空气通过进口端进入增流风道之后自出口端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的内腔,对衣物护理箱内的衣物吹风,增大了吹向衣物的风量,从而能够提高衣物护理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衣物护理装置的通风组件和增流结构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通风组件和增流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衣物护理箱;11、衣物支撑结构;20、通风组件;21、风道壳;22、过流风道;23、进风口;24、出风口;25、风机;26、分流结构;27、支流风道;30、增流结构;31、筒部;32、增流风道;33、进口端;34、出口端;35、增流板;36、连接板;40、待清理衣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衣物护理装置属于家用电器与衣物护理技术领域。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衣物护理装置包括衣物护理箱10、通风组件20和增流结构30,通风组件20设置在衣物护理箱10上,通风组件20包括至少部分伸入衣物护理箱10内的风道壳21,风道壳21具有过流风道22、与过流风道22连通的进风口23以及与过流风道22连通的出风口24,过流风道22经出风口24与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连通;增流结构30设置在风道壳21的伸入衣物护理箱10内的一端,增流结构30包括围设在风道壳21的外周的筒部31,筒部31的内壁面和风道壳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增流风道32,增流风道32具有相对设置的进口端33和出口端34,进口端33和出口端34均与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连通。
上述设置中,衣物在衣物护理箱10内进行护理,通风组件20用于向衣物护理箱10内通入空气,从而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增流结构30能够增大吹向衣物的风量,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具体地,空气通过进风口23进入过流风道22之后自出风口24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对位于衣物护理箱10内的衣物吹风从而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在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的带动下,衣物护理箱10内的空气通过进口端33进入增流风道32之后自出口端34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对衣物护理箱10内的衣物吹风,增大了吹向衣物的风量,能够提高衣物护理效率,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沿风道壳21的中心轴线方向,筒部31的纵截面上任一点P1与上述点P1在风道壳21上的投影P2之间的距离为D,距离D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663733460000031
上述设置中,当Dmax与Dmin的比值大于12时,筒部31的内壁面和风道壳21的外壁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间的比值太大,在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的带动下,经增流结构30吹向衣物护理箱10内衣物的风量较小,通过增流结构30提高衣物护理效率的效果较差;当
Figure BDA0002663733460000032
在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的带动下,衣物护理箱10内的空气通过进口端33进入增流风道32的风量较大,增流风道32内的空气经出口端34吹出后,吹向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增大了吹向衣物的风量,能够提高衣物护理效率,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Dmax指的是点P1与投影P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上述的Dmin指的是点P1与投影P2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沿风道壳21的中心轴线方向,筒部31的纵截面的任一点P1处的切线L1与上述点P1在风道壳21上的投影P2处的切线L2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夹角α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
上述设置中,当夹角α大于60°时,夹角α越大,点P1与投影P2之间的距离越大,在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的带动力一定的情况下,点P1与投影P2之间的距离越大,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能够带动的衣物护理箱10内的空气的量越少,也就是说,点P1与投影P2之间的距离越大,经增流结构30吹向衣物护理箱10内衣物的风量越小,通过增流结构30提高衣物护理效率的效果越差;当夹角α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在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的带动下,衣物护理箱10内的空气通过进口端33进入增流风道32的风量较大,增流风道32内的空气经出口端34吹出后,吹向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增大了吹向衣物的风量,能够提高衣物护理效率,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夹角α等于0°时,Dmax与Dmin的比值等于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自进口端33至出口端34的方向,筒部31与风道壳2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上述也就是说,自进口端33至出口端34的方向,增流风道32的垂直于气体流动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增流风道32渐缩,这样,增流风道32内的气流的速度逐渐提高,自出口端34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10内的衣物时具有较高的吹出速度,能够提高衣物护理效率,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筒部31包括沿风道壳2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增流板35。
上述设置中,多个增流板35分别起增流作用,多个增流板35的内壁面分别与风道壳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多个增流风道32,提供多个增流气流,从而能够增大吹向衣物的风量,能够提高衣物护理效率,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
优选地,多个增流板35沿风道壳2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这样,能够提供多个均匀分布的增流气流,均匀增大吹向衣物的风量,均匀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衣物护理装置还包括连接板36,筒部31通过连接板36与风道壳21连接。上述设置中,连接板36的一端与筒部31连接,连接板36的另一端与风道壳21连接,通过连接板36实现了筒部31与风道壳21的连接。
优选地,连接板36与筒部31焊接连接,连接板36与风道壳21焊接连接。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增流板35通过连接板36与风道壳21连接,通过连接板36实现了将增流结构30与通风组件20的风道壳21连接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风道壳21包括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进风口23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的伸入衣物护理箱10内的一端形成出风口24。第一壳体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壳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风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风道壳21内的风机25,风机25靠近进风口23设置。
上述设置中,风机25具有导流、引流的作用,在风机25的作用下,空气自进风口23被引导至过流风道22内,之后自出风口24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10内,从而对位于衣物护理箱10内的衣物吹风,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风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风道壳21内的分流结构26,分流结构26将过流风道22分成多个支流风道27,各支流风道27对应一个出风口24。
上述设置中,自进风口23进入过流风道22内的气流经支流风道27从出风口24吹出,设置支流风道27能够对气流进行合理分布,并且通过支流风道27能够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能够提高气流利用率以及气流对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去除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沿气体流动方向,支流风道27的垂直于气体流动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上述设置中,沿气体流动方向,支流风道27逐渐收缩,气流在支流风道27内逐渐提速,最终能以较高速率自出风口24吹出,气流吹向衣物时的速率较高,有助于提高气流对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去除效率。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沿气体流动方向,风道壳21的出风口24所在的截面具有用于连接两个端点的直线,该直线具有中垂线L3,该中垂线L3与风道壳21的中心轴线L4之间具有夹角β,其中,夹角β大于0°且小于90°。
上述设置中,当夹角β等于0°,出风口24沿竖直方向吹风,自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对衣物起不到吹风效果,无法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当夹角β大于等于90°时,自出风口24吹出的气流只能对衣物的部分结构进行吹风,对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去除效率较低;当夹角β大于0°且小于90°时,气流以一定角度吹向衣物,对衣物的作用面积较大,能够提高气流对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去除效率。
优选地,衣物护理箱10内设有用于支撑衣物的衣物支撑结构11。
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中,筒部3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增流板35,以围成环状结构。
上述设置中,多个增流板35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并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围设在风道壳21的外周,在风道壳21的外周形成接近360°的增流风道32,这样能够全方位增大吹向衣物的风量,提高衣物护理效率,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
当然,在本申请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筒部31设置为与风道壳21的外壁面形状相适配的半环形结构或者圆环形结构。
第二实施例中的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操作过程为:将待清理衣物40置于衣物护理箱10内的衣物支撑结构11上,启动风机25,风机25引导气流自进风口23进入过流风道22,气流经过流风道22向衣物护理箱10内的待清理衣物40吹风并清理待清理衣物40的表面,吹向待清理衣物40的表面的风的风量由Q1和Q2两部分组成,其中Q1为过流风道22的出风量,Q2为增流风道32的出风量。
采用上述的衣物护理装置,通过在风道壳21的伸入衣物护理箱10内的一端设置增流结构30,可使吹向衣物的风量增加20%左右,有效提升了衣物护理的效率,可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衣物在衣物护理箱内进行护理,通风组件用于向衣物护理箱内通入空气,从而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增流结构能够增大吹向衣物的风量,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具体地,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过流风道之后自出风口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的内腔,对位于衣物护理箱内的衣物吹风从而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在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带动下,衣物护理箱内的空气通过进口端进入增流风道之后自出口端吹出,吹向衣物护理箱的内腔,增大了吹向衣物的风量,能够提高衣物护理效率,实现高效率去除衣物表面异物颗粒物或其他残留物的目的。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衣物护理箱(10);
通风组件(20),设置在所述衣物护理箱(10)上,所述通风组件(20)包括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衣物护理箱(10)内的风道壳(21),所述风道壳(21)具有过流风道(22)、与所述过流风道(22)连通的进风口(23)以及与所述过流风道(22)连通的出风口(24),所述过流风道(22)经所述出风口(24)与所述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连通;
增流结构(30),设置在所述风道壳(21)的伸入所述衣物护理箱(10)内的一端,所述增流结构(30)包括围设在所述风道壳(21)的外周的筒部(31),所述筒部(31)的内壁面和所述风道壳(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增流风道(32),所述增流风道(32)具有相对设置的进口端(33)和出口端(34),所述进口端(33)和所述出口端(34)均与所述衣物护理箱(10)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道壳(21)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筒部(31)的纵截面上任一点P1与所述点P1在所述风道壳(21)上的投影P2之间的距离为D,距离D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2663733450000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道壳(21)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筒部(31)的纵截面的任一点P1处的切线L1与所述点P1在所述风道壳(21)上的投影P2处的切线L2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所述夹角α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进口端(33)至所述出口端(34)的方向,所述筒部(31)与所述风道壳(21)的侧壁(21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部(3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增流板(35),以围成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护理装置还包括连接板(36),所述筒部(31)通过所述连接板(36)与所述风道壳(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部(31)包括沿所述风道壳(2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增流板(3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壳(21)内的风机(25),所述风机(25)靠近所述进风口(23)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壳(21)内的分流结构(26),所述分流结构(26)将所述过流风道(22)分成多个支流风道(27),各所述支流风道(27)对应一个所述出风口(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气流方向,所述支流风道(27)的垂直于所述气流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CN202021894925.2U 2020-09-02 2020-09-02 衣物护理装置 Active CN213447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4925.2U CN213447752U (zh) 2020-09-02 2020-09-02 衣物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4925.2U CN213447752U (zh) 2020-09-02 2020-09-02 衣物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7752U true CN213447752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20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4925.2U Active CN213447752U (zh) 2020-09-02 2020-09-02 衣物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7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78543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218492016U (zh) 循环模组、烘干装置和洗烘一体机
CN110670298B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CN213447752U (zh) 衣物护理装置
CN210829863U (zh) 一种辅助风扇自清洁的风扇罩
CN213447740U (zh) 衣物护理装置
CN216132056U (zh) 一种水洗空气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WO2023020049A1 (zh) 水洗空气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10130051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CN205540512U (zh) 一种电脑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04991074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led广告牌
CN215925384U (zh) 洗衣机烘干冷凝系统和洗衣机
CN211144901U (zh) 一种风机连接用循环风管
CN109423805B (zh) 洗衣机
CN108174586B (zh) 一种电器柜上的散热结构
CN212086775U (zh) 一种电力设备冷却装置
CN109423803B (zh) 洗衣机
CN211601502U (zh) 一种玻璃清洗干燥机
CN109423802B (zh) 洗衣机
CN220665747U (zh) 烘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04551064U (zh) 洗干一体机
WO2022227989A1 (zh) 壁挂式洗涤设备
CN204491203U (zh) 一种外置式双出风风机的气流染色机
CN219731403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7696511U (zh) 一种热风装置及其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