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1477U -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1477U
CN213441477U CN202021264092.1U CN202021264092U CN213441477U CN 213441477 U CN213441477 U CN 213441477U CN 202021264092 U CN202021264092 U CN 202021264092U CN 213441477 U CN213441477 U CN 213441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organic
film
barrier layer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40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文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shun Technology Co Ltd
Shantou Wanshu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shun Technology Co Ltd
Shantou Wanshu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shun Technology Co Ltd, Shantou Wanshu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s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40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1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1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1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包括柔性基膜、底涂层、第二无机物阻隔层、无机物反应层、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有机物保护层,所述柔性基膜的一侧设置所述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相对所述柔性基膜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相对所述底涂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无机物反应层,所述无机物反应层相对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相对所述无机物反应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有机物保护层。本实用新型在无机物阻隔层之间夹入一无机物反应层,藉由阻挡、吸收、再阻挡之特性,达到高阻隔之效果,同时兼具生产效能。

Description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隔膜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阻隔膜结构至少包括柔性基膜和无机物阻隔层,但柔性基膜在制作或保存时,容易出现异物、凹凸点、扎伤点、刮伤等不可避免的缺陷,造成在其上方制作无机物阻隔层时,因无机物阻隔层的厚度通常在1μm以下,无法有效遮盖上述所有的缺陷,造成水气、氧气可透过该缺陷部位渗透,因而降低阻隔之效果。
中国专利CN201580025987.5提出于柔性基膜上方,多制作一层水性聚氨酯树脂层,该水性聚氨酯树脂层除了可以将柔性基膜的上述缺陷进行遮盖外,也可增加其与无机物阻隔层之间的密著性,进而达到提升阻隔效果与耐候性。但因柔性基膜具有柔软之特性,其不像玻璃基材具有较高的支撑效果,容易造成弯曲、折伤,因此在柔性基膜对应的位置处极易造成无机物阻隔层出现裂痕等缺陷。
另外,中国专利CN201380011749.X公开了一种使用柔性层(有机阻隔层)与无机阻隔层相互间隔的多层堆叠之方式,藉由有机物与无机物不同之特性,相互遮蔽对方之缺陷,增长水气、氧气通过之路径,进而达到良好的阻隔效果。但需制作多层间隔结构,制作速度缓慢,不利于大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结构简单,阻隔效果好,适于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包括柔性基膜、底涂层、第二无机物阻隔层、无机物反应层、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有机物保护层,所述柔性基膜的一侧设置所述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相对所述柔性基膜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相对所述底涂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无机物反应层,所述无机物反应层相对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相对所述无机物反应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有机物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底涂层设为丙烯酸酯层、聚氨酯层、环氧树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乙烯醇层其中的一种,其厚度设为0.1μm~5μ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0.2μm~2μ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0.3μm~1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物保护层包含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其中的一种,其厚度设为0.1μm~5μ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0.2μm~2μ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0.3μm~1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涂层和所述有机物保护层中均设有无机物粒子,所述无机物粒子设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氮氧化合物其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设为相同的材质,其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氮氧化合物、金属碳氮化合物、金属碳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的厚度均设为10nm~500nm 之间,或者,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的厚度均设为20nm~200nm之间,或者,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的厚度均设为20nm~100n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包含硅、铝、锌、钛、铟、锡、铌、银、钌、镓、钽、铂、钒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物反应层设为碱金属氧化物层、氧化锌层、氧化锡层、氧化钛层、二氧化钛层、金属参杂氧化锌层或氧化硅层其中的一种,其厚度设为10nm~1000n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20nm~800n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30nm~500n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基膜设为PET膜、OPP膜、ONY膜、PI膜、PMMA膜、COP膜、TAC 膜、PC膜或PEN膜,其厚度设为6μm~250μm之间或8μm~188μm之间或12μm~125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均包含缺陷,所述缺陷设为裂痕、针孔或异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以底涂层、无机层、保护层三层结构为设计主体,设计简单易于生产。其中无机层特别加入了反应型无机层之设计,有别于以往阻隔膜之技术皆以阻挡水气、氧气为设计理念,本实用新型在无机物阻隔层之间夹入一无机物反应层,藉由阻挡、吸收、再阻挡之特性,达到高阻隔之效果,同时兼具生产效能。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的结构图。
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
1—有机物保护层;
2—第一无机物阻隔层;
3—无机物反应层;
4—第二无机物阻隔层;
5—底涂层;
6—柔性基膜;
7—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包括柔性基膜 6、底涂层5、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无机物反应层3、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和有机物保护层1,所述柔性基膜6的一侧设置所述底涂层5,所述底涂层5相对所述柔性基膜6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相对所述底涂层5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无机物反应层3,所述无机物反应层3相对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相对所述无机物反应层3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有机物保护层1。
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无机物反应层3、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统称为无机层。本实用新型以底涂层5、无机层、保护层三层结构为设计主体,设计简单易于生产。其中无机层特别加入了反应型无机层之设计,有别于以往阻隔膜之技术皆以阻挡水气、氧气为设计理念,本实用新型在无机物阻隔层之间夹入一无机物反应层3,藉由阻挡、吸收、再阻挡之特性,达到高阻隔之效果,同时兼具生产效能。
因无机物阻隔层本身伴随著不可避免的缺陷7,因此只能阻挡部分水蒸气与氧气,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仅能阻挡大部分的水蒸气、氧气,仍有部分会经过缺陷7位置渗漏过去。因此在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与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之间,增加一无机物反应层3,该无机物反应层3会与通过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的部分水蒸气气、氧气进行反应,使得水蒸气、氧气进入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之前,浓度已经降低非常多,纵使进入的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依然有裂痕缺陷7问题,但通过到达柔性基膜6之水蒸气、氧气已经非常的少,水蒸气阻隔率可以达到10-3g/m2.day以下之阻隔效果。
在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上方增加一有机物保护层1,除了可以增加耐弯折效果之外,也可以填补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之裂痕缺陷7,水蒸气阻隔率可达到更高10-4甚至是10-5g/m2.day以下的效果。
因柔性基膜6为一有机物,与无机物阻隔层之间接触效果并不佳,因此在无机物阻隔层与柔性基膜6之间增加一底涂层5,除可达到表面平坦化之效果外,也可增加与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之间的密著性,进而增加耐候特性、耐蒸煮特性。
具体的,所述柔性基膜6设为PET膜、OPP膜、ONY膜、PI膜、PMMA膜、COP膜、 TAC膜、PC膜或PEN膜,其厚度设为6μm~250μm之间,其优选的厚度设为8μm~188μ m之间,其更优的厚度设为12μm~125μm之间。
所述底涂层5设为丙烯酸酯层、聚氨酯层、环氧树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乙烯醇层其中的一种,其厚度设为0.1μm~5μm之间,其优选的厚度设为0.2μm~2μm之间,其更优的厚度设为0.3μm~1μm之间。
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设为相同的材质,其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氮氧化合物、金属碳氮化合物、金属碳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的厚度均设为10nm~500nm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的厚度均设为20nm~200nm之间,更优的,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的厚度均设为20nm~100nm之间。上述金属包含硅、铝、锌、钛、铟、锡、铌、银、钌、镓、钽、铂、钒其中的一种,上述对应的金属化合物也为所述金属对应的化合物。
所述无机物反应层3设为碱金属氧化物层、氧化锌层、氧化锡层、氧化钛层、二氧化钛层、金属参杂氧化锌层或氧化硅层其中的一种。所述无机物反应层3的厚度设为10nm~1000nm 之间,优选的,所述无机物反应层3的厚度设为20nm~800nm之间,更优的,所述无机物反应层3的厚度设为30nm~500nm之间。
所述有机物保护层1包含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其中的一种。所述有机物保护层1的厚度设为0.1μm~5μm之间,优选的,所述有机物保护层1的厚度设为0.2μm~2μm之间,更优的,所述有机物保护层1的厚度设为0.3μm~1μm 之间。
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均包含缺陷7,所述缺陷7设为裂痕、针孔或异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涂层5和所述有机物保护层1中均设有无机物粒子,所述无机物粒子设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氮氧化合物其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即有机物保护层1以及底涂层5以有机物为主体,亦可并参杂部分无机物粒子。其中无机物粒子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氮氧化合物等。
本实施例提供以下几种阻隔膜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阻隔效果对比如下:
比较例1:
使用PET作为柔性基膜6,使用电子束蒸镀、磁控溅镀、化学气象层积、原子沉积之方式,于PET上方沉积一厚度为120nm之氮氧化硅薄膜作为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于该层上方以相同之方式,制作一厚度为120nm之氮氧化硅薄膜作为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
弯折测试:將制作完成之阻隔膜产品材成宽150mm长300mm,于长边两侧荷重250g并置于卷直径5mm导辊上进行角度180度次数10次之弯折。
高温高湿密著:将制作完成之阻隔膜产品放置于温度85℃湿度85%之条件下,进行时间 500小时之可靠性测试,使用厂商为3M型号610之胶带,对高温高湿后之产品进行百格测试,测试该产品之密著。
阻隔率测试:使用mocon生产之水蒸气阻隔率测试设备,测试产品之水蒸气透过率(WVTR)。
比较例2:
参照比较例1之作法,制作一含有第一、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之阻隔膜,并使用微凹或狭缝之涂布方式将水性聚氨酯树脂涂布于第一无机物阻隔膜之上方,经热风干燥固化后,即可得到一厚度为1μm的有机物保护层1。
比较例3:
使用微凹或狭缝之涂布方式将聚丙烯酸树脂涂布于PET柔性基膜6上方,经热风干燥以及UV固化后,即可得到一厚度为1μm的底涂层5,于底涂层5之上方参照比较例2之方式,依序制作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有机物保护层1。
比较例4:
参照比较例3之方式,依序于PET柔性基膜6上方制作底涂层5、及厚度为60nm之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于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之上方,一样使用真空镀膜方式沉积一厚度为120nm之无机物反应层3,该无机物反应层3为碱金属氧化物、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锡或碱金属参杂氧化硅或氧化锌,于该反应层上方一样参照比较例3之方式,依序制作厚度为60nm之无机物阻隔层,以及有机物保护层1。
比较例5:
参照比较例4之方式,于PET柔性基膜6上方依序制作底涂层5,厚度120nm之第二无机物阻隔层4,厚度240nm之无机物反应层3,厚度120nm之第一无机物阻隔层2,以及有机物保护层1。
由比较例1及比较例2可以看出,具有有机物保护层1之样品,经过弯折测试后,其水蒸气阻隔率仍维持一定水平,可看出其具有较好之耐弯折特性。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011271180000061
由比较例2及比较例3可以看出,具有底涂层5之样品,可改善经高温高湿后得密著问题。
由比较例3及比较例4可看出,无机物阻隔层加上无机物反应层3之后度相同的情形下,其阻隔效果大幅度提升,达到1x10-4之等级,同时也兼具耐弯折性及高温高湿后密著良好之特性。
由比较例4及比较例5可看出,若要增加阻隔效果,并不需改变现有之结构,仅需增加无机物阻隔层以及无机物反应层3之后度,即可得到更加之阻隔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底涂层5、无机层、保护层三层结构为设计主体,设计简单易于生产。其中无机层特别加入了反应型无机层之设计,有别于以往阻隔膜之技术皆以阻挡水气、氧气为设计理念,本实用新型在无机物阻隔层之间夹入一无机物反应层3,藉由阻挡、吸收、再阻挡之特性,达到高阻隔之效果,同时兼具生产效能。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膜、底涂层、第二无机物阻隔层、无机物反应层、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有机物保护层,所述柔性基膜的一侧设置所述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相对所述柔性基膜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相对所述底涂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无机物反应层,所述无机物反应层相对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相对所述无机物反应层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有机物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设为丙烯酸酯层、聚氨酯层、环氧树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乙烯醇层其中的一种,其厚度设为0.1μm~5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保护层包含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其中的一种,其厚度设为0.1μm~5μ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的厚度均设为10nm~500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反应层设为碱金属氧化物层、氧化锌层、氧化锡层、氧化钛层、二氧化钛层、金属参杂氧化锌层或氧化硅层其中的一种,其厚度设为10nm~1000n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20nm~800nm之间,或者,其厚度设为30nm~500n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膜设为PET膜、OPP膜、ONY膜、PI膜、PMMA膜、COP膜、TAC膜、PC膜或PEN膜,其厚度设为6μm~250μ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物阻隔层和所述第二无机物阻隔层均包含缺陷,所述缺陷设为裂痕、针孔或异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CN202021264092.1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Active CN213441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092.1U CN213441477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092.1U CN213441477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1477U true CN213441477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7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4092.1U Active CN213441477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1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8510B1 (ko) 표시소자용 연성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소자
TWI609093B (zh) 導電膜和具有導電膜的電子設備
KR101260306B1 (ko) 가스 차단성이 우수한 진공단열재용 다층형 슈퍼 배리어 봉지 부재
JP6778215B2 (ja) 多層膜
WO2010074748A1 (en) Multilayer devices on flexible supports
KR102042404B1 (ko) 적외선 조절 광학 필름
CN105829622A (zh) 阻隔膜和采用所述阻隔膜的真空隔热板
CN107431132A (zh)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
JP2017529677A (ja) 有機光電子素子のカプセル化
EP3574528A1 (en) Optoelectronic fo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oelectronic foil
US20120121912A1 (en) Laminated structure
JP2005288851A (ja) 透明ガス遮断性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るディスプレイ基板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KR101892433B1 (ko) 유연성 기재 상의 박막 규소질화물 장벽 층들
CN111775518A (zh)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CN213441477U (zh) 一种耐候性高的阻隔膜结构
CN207916225U (zh) 低热桥效应阻隔膜及采用该阻隔膜的真空绝热板
JP2018032466A (ja) デバイス用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有機elデバイス
JP4506365B2 (ja) バリ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0931657A (zh) 一种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用柔性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CN213441478U (zh) 一种阻隔膜结构
JP2020522454A (ja) 低放射硝子
KR102120810B1 (ko) 진공단열재 외피재용 적층재 및 이를 포함한 진공단열재 외피재
KR101083551B1 (ko) 패시베이션 박막
CN213441476U (zh) 一种多层堆叠阻隔膜结构
KR102159993B1 (ko) 유기광전자소자의 봉지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