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9904U -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9904U
CN213429904U CN202021274131.6U CN202021274131U CN213429904U CN 213429904 U CN213429904 U CN 213429904U CN 202021274131 U CN202021274131 U CN 202021274131U CN 213429904 U CN213429904 U CN 213429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maintenance station
water
assembly
sweeping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41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司徒伟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41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9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9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9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其中,维护站包括维护站主机、显示屏、第一检测组件以及第一控制器,维护站主机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的功能机构,功能机构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供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显示屏安装于机壳的顶面或者侧壁;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第一控制器安装于维护站主机并与第一检测组件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检测组件传输的信号以控制显示屏显示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维护站通过在机壳的顶面或侧壁设置显示屏,显示屏显示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便于用户对维护站运行状态的了解。

Description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维护站以及一种采用该维护站的扫地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为了能够长时间不停地运转,会加设一个维护站,维护站用于向扫地机器人加水、充电、集尘和拖布清洗等。现有的维护站,用户不易判断维护站处于何种运行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系统,方便用户获知维护站的运行状态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包括:
维护站主机,所述维护站主机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功能机构,所述功能机构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供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供水机构用于向所述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所述集尘机构用于排出所述扫地机器人的集尘腔中的灰尘,所述供电机构用于给所述扫地机器人充电,所述拖布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拖布;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机壳的顶面或者侧壁;
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维护站主机并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传输的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系统,包括扫地机器人以及上述的维护站,所述维护站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组件,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
扫地机主机,所述扫地机主机设有集尘腔和/或供水腔;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扫地机主机;
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集尘腔和/或所述供水腔的容量信息;
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组件检测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一通信组件,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组件接收的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集尘腔和/或供水腔的容量信息。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系统,通过在机壳的顶面或侧壁设置显示屏,显示屏显示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便于用户对维护站运行状态的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聪明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聪明座与供水管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聪明座与、水箱、供水管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提供的集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控制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提供的集尘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2是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扎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加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提供的灰尘过滤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提供的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爆炸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提供的集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爆炸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提供的集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29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提供的环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控制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方面提供的维护站的控制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提供的主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提供的尘盒组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提供的尘盒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提供的尘盒组件的底部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提供的挡片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方面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一种爆炸示意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方面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另一种爆炸示意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方面提供的水箱组件的底部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方面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4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方面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根据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1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10包括机壳11、供水机构12、过滤机构13以及水箱14,供水机构12包括设于机壳11的第一进水口121、设于机壳11的第一出水口122、以及连通第一进水口121与第一出水口122的供水管道123,水箱14安装于机壳11并与第一进水口121连通,第一进水口121与水箱14连接,第一出水口122用于向扫地机器人100的供水腔注水,过滤机构13安装于第一进水口121与第一出水口122之间,过滤机构13用于过滤从第一进水口121流向第一出水口122的水。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过滤机构13过滤从第一进水口121流向第一出水口122的水,使得从第一出水口122注入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的水干净无杂质,避免出现扫地机器人由于水质不好,出现结构损坏、堵塞等问题,同时拖地更干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水管道123包括第一管道1231和第二管道1232,第一管道1231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121连接,第一管道1231的另一端与过滤机构13连接,第二管道1232的一端与过滤机构13连接,第二管道123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122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供水管道123可以设置为只包括第一管道1231,第一管道1321一端与第一进水口121连通,第一管道1231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122连通,过滤机构13安装于第一进水口121处,如图2所示,或者,过滤机构13安装于第一出水口122处,如图3所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滤机构13包括过滤壳体和滤芯,第一进水口121和第一出水口122均与过滤壳体连通,滤芯内置于过滤壳体中,滤芯包括金属网、海绵、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棉滤芯、活性炭滤芯和离子交换膜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10还包括废液排放口,废液排放口与过滤机构13连接,废液排放口用于排出过滤机构13过滤的废液、废物。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1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10’包括机壳11’、供水机构12’以及过滤机构13’,供水机构12’包括设于机壳11’的第一进水口121’、设于机壳11’的第一出水口122’、以及连通第一进水口121’与第一出水口122’的供水管道123’,第一进水口121’连接外界供水管道,例如连接自来水管道,第一出水口122’用于向扫地机器人100’的供水腔注水;过滤机构13’安装于第一进水口121’与第一出水口122’之间,过滤机构13’用于过滤从第一进水口121’流向第一出水口122’的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水管道123’包括第一管道1231’和第二管道1232’,第一管道1231’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121’连接,第一管道1231’的另一端与过滤机构13’连接,第二管道1232’的一端与过滤机构13’连接,第二管道123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122’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供水管道123’可以设置为只包括第一管道1231’,第一管道1231’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121’连通,第一管道1231’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122’连通,过滤机构13’安装于第一进水口121’处,如图5所示,或者,过滤组件13’安装于第一出水口122’处,如图6所示。
请参阅图7-8,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2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20包括机壳21和供水机构22,供水机构22包括设于机壳21的第一进水口221、设于机壳21的第一出水口222、以及连通第一进水口221和第一出水口222的供水管道223,第一出水口222用于向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第一进水口221连接外界供水管道,例如连接自来水管道。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第一进水口221连接外界供水管道,维护站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供应水,用户无需经常向维护站20补充水,省时省力。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维护站20还包括控制器23、传感器24以及电控阀25,传感器24安装于机壳21,传感器24用于检测扫地机器人是否停靠在维护站,电控阀25安装于供水管道223,电控阀25用于控制供水管道223的通断;其中,电控阀25和传感器24均与控制器23电性连接,控制器23根据传感器24传输的信号控制电控阀25的开合。
请参阅图9-10,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2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20’包括机壳21’、供水机构22’以及水箱23’,供水机构22’包括设于机壳21’的第一进水口221’、设于机壳21’的第一出水口222’、以及连通第一进水口221’和第一出水口222’的供水管道223’,第一出水口222’用于向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第一进水口221’连接外界供水管道,例如连接自来水管道,水箱23’安装于机壳21’并与第一出水口222’连通,第一管道24’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221’连通,第一管道24’的另一端与水箱23’连通。
通过设置第一进水口221’连接外界供水管道,维护站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供应水,用户无需经常向维护站20’补充清水,省时省力。通过设置水箱23’,水箱23’可以形成缓冲腔,使得维护站20’在向扫地机器人注水的过程中水流平稳,利于向扫地机器人注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20’还包括第一管道24’、控制器25’、第一电控阀26’以及液位传感器27’,第一电控阀26’安装于第一管道24’,第一电控阀26’用于控制第一管道24’的通断,液位传感器27’安装于水箱23’,液位传感器27’用于检测水箱23’的液位;其中,第一电控阀26’和液位传感器27’均与控制器25’电性连接,控制器25’根据液位传感器27’传输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控阀26’的开合。
需要说明的是,水箱23’液位的检测不局限于采用上述的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维护站还包括流体驱动装置,流体驱动装置通过管道与水箱23’连接,流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水箱23’中的水到第一出水口222’处,可以通过设置检测器以检测流体驱动装置的电信号的变化来判断水箱23’中是否还有余水,当水箱23’中的水用尽时,由于流体驱动装置的叶轮没有水的阻力,使用较小的功率即可驱动叶轮转动,也即,流经流体驱动装置的电信号会变小,从而通过检测流体驱动装置的电信号的大小即可获知水箱23’中是否还有余水,第一电控阀26’和检测器均与控制器25’电性连接,控制器25’根据检测器传输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控阀26’的开合。
其中,流体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水泵或者气泵,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水箱,将水箱中的水输送到第一出水口处;气泵安装于机壳并向水箱中增加气压,水箱中的水在气压的作用下从供水管道流到第一出水口处。
其中,检测器检测流体驱动装置的电信号可以是流体驱动装置的电流信号或者是流体驱动装置的电压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还包括第二电控阀28’和传感器29’,第二电控阀28’安装于供水管道223’,第二电控阀28’用于控制供水管道223’的通断,传感器29’安装于机壳21’,传感器29’用于检测扫地机器人是否停靠在维护站;其中,第二电控阀28’和传感器29’均与控制器25’电性连接,控制器25’根据传感器29’传输的信号控制第二电控阀28’的开合。
请参阅图11-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3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30包括机壳31、供水机构32以及聪明座33,供水机构32包括设于机壳31的第一进水口321、设于机壳31的第一出水口322、以及连通第一进水口321与第一出水口322的供水管道323,第一出水口322用于向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聪明座33安装于机壳31并与第一进水口321连通。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聪明座33,维护站30可以在聪明座33上装桶装水的方式进行供水,简单方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聪明座33包括顶板331、第一碗状座体332以及第二碗状座体333,顶板331设有通孔3311,第一碗状座体332的边缘环设于通孔3311的边缘,第二碗状座体333罩设第一碗状座体332外,顶板331、第一碗状座体332以及第二碗状座体333围合形成中转腔334,第一碗状座体332的底部凸设有聪明芯335,聪明芯335设有连通中转腔334的开口3351,第二碗状座体333与第一进水口321连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30还包括防水透气膜34,顶板331在第一碗状座体332与第二碗状座体333之间设有透气孔3312,防水透气膜34安装于顶板331并覆盖透气孔3312。通过设置透气孔3312和防水透气膜34可以加快桶装水中的水流进中转腔334中。
请参阅图15-16,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3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30’包括机壳31’、供水机构32’、聪明座33’以及水箱35’,供水机构32’包括设于机壳31’的第一进水口321’、设于机壳31’的第一出水口322’、以及连通第一进水口321’与第一出水口322’的供水管道323’,第一出水口322’用于向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聪明座33’安装于机壳31’并与水箱35’连通,水箱35’安装于机壳31’中,水箱35’与第一进水口321’连通。水箱35’可以形成缓冲腔的作用,维护站在向扫地机器人注水的过程中水流平稳。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聪明座33’,维护站可以在聪明座33’上装桶装水的方式进行供水,简单方便。通过设置水箱35’,水箱35’可以形成缓冲腔,使得维护站30’在向扫地机器人注水的过程中水流平稳,利于向扫地机器人注水。
请参阅图17-20,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4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40包括机壳41、集尘机构42、扎紧机构43、传感器44以及控制器45,机壳41包括本体411和盖板412,本体411设有敞口的灰尘腔4111,盖板412可转动安装于本体411并封盖灰尘腔4111;集尘机构42包括风机421、尘袋422、设于机壳41的吸尘口423、设于灰尘腔4111的侧壁的集尘口424、以及连通吸尘口423和集尘口424的灰尘流道425,风机421安装于吸尘口423处或者集尘口424处或者灰尘流道425中,风机421用于驱动灰尘从吸尘口423通过灰尘流道425流向集尘口424,尘袋422设于灰尘腔4111中并安装于集尘口424;扎紧机构43安装于集尘口424处,用于扎紧尘袋422的开口;传感器44安装于机壳41,传感器44用于接收开盖信息;控制器45安装于机壳41并与传感器44电性连接,控制器45用于接收传感器44传输的信号以控制扎紧机构43在开盖前扎紧尘袋422。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421不局限于安装在吸尘口423处或者集尘口424处或者灰尘流道425中,例如,风机421可以安装在机壳41的其他位置,只要风机421可以在集尘腔4111中形成负压,使得吸尘口423能形成抽吸力即可。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扎紧机构43、传感器44以及控制器45,控制器45接收传感器44传输的信号以控制扎紧机构43在开盖前扎紧尘袋422,这样,可以防止在取下尘袋422的过程中,尘袋422中的灰尘散发出去,污染周围环境。
示例性的,传感器44可以是安装在机壳41的通信模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维护站发出开盖信息,或者,传感器44可以是安装在机壳41的视觉传感器,用户通过手势向维护站发出开盖信息,或者,传感器44可以是安装在机壳41的按键模块,用户通过按压按键模块向维护站发出开盖信息。
请参阅图20-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扎紧机构43包括夹持组件431和扎紧组件432,夹持组件431包括第一夹爪4311和第二夹爪4312,尘袋422的开口通过第一夹爪4311与第二夹爪4312的配合而固定在在集尘口424中;扎紧组件432包括驱动件4321、转盘4322和安装在转盘4322上的加热块4323,驱动件4321用于驱动转盘4322上的加热块4323移动并封死尘袋424的开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件4321包括驱动电机4324和主动轮4325,驱动电机4324为转盘4322提供转动动力;主动轮4325与转盘4322传动连接,主动轮4325与驱动电机4324的输出端连接,以使得驱动电机4324能够通过主动轮4325驱动转盘4322转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盘4322包括第一转盘4326和第二转盘4327,第一转盘4326安装在机壳41上,第一转盘4326上设置有导向槽4328,第二转盘4327与主动轮4325传动连接,可转动安装在第一转盘4326上,第二转盘4327上设有轨迹槽4329,加热块4323安装在轨迹槽4329上,并通过导向槽4328在第二转盘4327相对第一转盘4326的转动时沿着轨迹槽4329移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40还包括排风机构,排风机构包括设于灰尘腔侧壁的第一排风口、设于机壳外表面的第二排风口、以及连接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的排风管,风机421安装于第一排风口处或第二排风口处或排风管中,风机421用于驱动灰尘腔中的灰尘从第二排风口排出。通过设置排风机构排掉灰尘腔4111中的灰尘,这样,盖板412在翻开的时,不会出现灰尘腔4111中的灰尘被扬起的情况。
请参阅图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排风机构还包括灰尘过滤组件46,灰尘过滤组件46安装于第二排风口处,灰尘过滤组件46用于过滤从第二排风口排出的空气中的灰尘。通过在第二排风口处设置灰尘过滤组件,灰尘过滤组件46可以截住灰尘,防止灰尘从第二排风口扩散到周围环境。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灰尘过滤组件46包括镂空外壳461、过滤海绵462和HEPA滤网463,镂空外壳461可拆卸安装于第二排风口,HEPA滤网463安装于镂空外壳461,过滤海绵462设于HEPA滤网远离镂空外壳461的一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灰尘过滤组件46还包括密封圈464,密封圈464设于机壳41与镂空外壳461之间,且密封圈464环绕于第二排风口的边缘。密封圈464可以在灰尘过滤组件46和第二排风口之间形成密封,避免灰尘从第二排风口与灰尘过滤组件46之间的缝隙扩散到周围的环境。
维护站40运行时,风机421运转,在灰尘腔4111形成负压,负压的灰尘腔4111在吸尘口423处形成吸力,吸尘口423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腔抽吸灰尘,灰尘经灰尘流道425进入尘袋422中,灰尘留在尘袋422中,空气穿过尘袋422进入灰尘腔4111,并从排风机构排出,从排风机构排出的空气携带走灰尘腔4111中的灰尘。盖板412打开前,扎紧机构43扎紧尘袋422,吸尘口423和灰尘腔4111隔绝,失去吸力,风机421持续运转将灰尘腔4111中的灰尘抽出,灰尘腔4111中的灰尘在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时,被灰尘过滤组件46过滤掉。
请参阅图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40还包括压缩机构47,压缩机构47安装于盖板412或本体411,压缩机构47用于压缩尘袋424。通过设置压缩机构47压缩尘袋424,可以缩小尘袋424的体积,便于取下尘袋42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压缩机构47包括压缩件471和伸缩组件472,伸缩组件472包括驱动器4721和伸缩件4722,其中,驱动器4721安装于盖板412或本体411,驱动器4721通过伸缩件4722与压缩件471传动连接,驱动器4721通过伸缩件4722驱动压缩件471压缩尘袋。
请参阅图27-28,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5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50包括机壳51和集尘机构52,集尘机构52包括风机521、尘袋522、设于机壳51的吸尘口523、设于机壳51的集尘口524、以及连通吸尘口523和集尘口524的灰尘流道525,风机521安装于吸尘口523处或者集尘口524处或者灰尘流道525中,风机521用于驱动灰尘从吸尘口523通过灰尘流道525流向集尘口524,尘袋522安装于集尘口524;其中,集尘口524和尘袋522中的一者设有内螺纹,集尘口524和尘袋522中的另一者设有外螺纹,尘袋522与集尘口524螺纹配合。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尘袋522与集尘口524之间采用螺纹配合,使得尘袋522与集尘口524之间的拆装非常简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尘袋522包括尘袋组件5221和与尘袋组件5221连接的螺帽5222,集尘口524设有外螺纹,螺帽5222与集尘口524螺纹配合,以将尘袋组件5221连接于集尘口52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尘袋组件5221包括尘袋本体5223和环形件5224,尘袋本体5223与环形件5224连接,环形件5224卡设于螺帽5222中,螺帽5222安装于集尘口524时,以将环形件5224压紧于集尘口524的端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50还包括密封圈53,密封圈53设于环形件5224与集尘口524之间。密封圈53起到密封尘袋522的作用,避免灰尘从尘袋522和集尘口524之间的缝隙泄露出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机壳51设有灰尘腔511,集尘口524设于灰尘腔511的内壁面,尘袋522设于灰尘腔511中。
请参阅图29-32,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6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60包括机壳61和集尘机构62,集尘机构62包括风机621、尘袋622、设于机壳61的吸尘口623、设于机壳61的集尘口624、以及连通吸尘口623和集尘口624的灰尘流道625,风机621安装于吸尘口623处或者集尘口624处或者灰尘流道625中,风机621用于驱动灰尘从吸尘口623通过灰尘流道625流向集尘口624,尘袋622安装于集尘口624;其中,集尘口624和尘袋622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卡扣件,集尘口624和尘袋622中的另一者设有第二卡扣件,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卡扣配合。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尘袋622与集尘口624之间采用卡扣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尘袋622与集尘口624之间的拆装非常简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尘袋622包括尘袋本体6221和环形件6222,尘袋本体6221连接于环形件6222,环形件6222和集尘口624中一者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626,第一凸起626形成第一卡扣件,环形件6222和集尘口624中另一者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627,第二凸起627形成第二卡扣件,第一凸起626卡接于第二凸起62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环形件6222设有第一凸起626,第一凸起626包括第一延伸部6261和第二延伸部6262,第一延伸部6261沿环形件6222的周向延伸,第二延伸部6262的一端与第一延伸部6261连接,第二延伸部6262的另一端沿环形件6222的轴向往尘袋本体6221所在方向延伸。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环形件6222包括第一环形部6223和第二环形部6224,第二环形部6224环绕于第一环形部6223的内侧壁边缘,第一凸起626设于第二环形部6224的外侧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机壳61设有灰尘腔611,集尘口624设于灰尘腔611的内壁面,尘袋622设于灰尘腔611中。
请参阅图33,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70,维护站70包括机壳71和供电机构,机壳71的侧部设有供电触点孔711,供电机构包括供电触点721,供电触点721部分外露于供电触点孔711。扫地机器人停靠在维护站时,供电触点721可以对扫地机器人接触充电。
请参阅图34-35,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8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80包括维护站主机、显示屏82、第一检测组件83以及第一控制器84,维护站主机包括机壳811和安装于机壳811的功能机构812,功能机构812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供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供水机构用于向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集尘机构用于排出扫地机器人的集尘腔中的灰尘,供电机构用于给扫地机器人充电,拖布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扫地机器人的拖布;显示屏82安装于机壳811的顶面或者侧壁;第一检测组件83用于检测功能机构812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第一控制器84安装于维护站主机81并与第一检测组件83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84用于接收第一检测组件83传输的信号以控制显示屏82显示功能机构812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机壳811的顶面或侧壁设置显示屏82,显示屏82显示功能机构812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便于用户对维护站运行状态的了解。
其中,供水机构、集尘机构和供电机构均可以参考上述的技术方案。拖布清洗机构可以是在维护站的爬坡结构设置冲水机构和滚动刷机构,扫地机器人停靠在维护站时,冲水机构向扫地机器人的拖布冲水,滚动刷机构对拖布进行刷洗,从而将拖布上的杂质清洗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机构812包括供水机构和/或集尘机构,供水机构包括水箱,集尘机构包括尘袋,维护站80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85,第二检测组件85安装于机壳811并与第一控制器84电性连接,第二检测组件85用于检测供水机构的水箱和/或集尘机构的尘袋的容量信息,第一控制器84还用于接收第二检测组件85传输的信号控制显示屏82显示水箱和/或尘袋的容量信息。通过设置第二检测组件85检测供水机构的水箱和/或集尘机构的尘袋的容量信息,显示屏82显示第二检测组件85检测的信息,这样,用户通过显示屏85可以实时了解水箱和/或尘袋的容量信息,便于及时更换水箱和/或尘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80还包括第三检测组件86,第三检测组件86安装于机壳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84电性连接,第三检测组件86用于检测维护站周围的空气质量,第一控制器84还用于接收第三检测组件86传输的信号控制显示屏82显示维护站周围的空气质量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屏82设有天气显示模块、时间显示模块、气温显示模块和湿度显示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屏82为触控屏。
请参阅图36-37,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面提出一种维护站90,用于扫地机器人,该维护站90包括维护站主机、指示灯组件92、检测组件93以及控制器94,维护站主机包括机壳911和安装于机壳911的功能机构912,功能机构912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充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供水机构用于向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集尘机构用于抽吸扫地机器人的集尘腔中的灰尘,充电机构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充电,拖布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扫地机器人的拖布;指示灯组件92安装于机壳911的顶面和/或侧壁;检测组件93用于检测功能机构912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控制器94安装于维护站主机91并与检测组件93电性连接,控制器94用于接收检测组件93传输的信号控制指示灯组件92显示功能机构912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机壳911的顶面或侧壁设置指示灯组件92,指示灯组件92显示功能机构912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便于用户获知维护站的运行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机构912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充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至少一种,指示灯组件92包括至少一个点状灯921,每个点状灯921对应一种功能机构;每个点状灯921包括常亮状态和闪烁状态,功能机构912运作时点状灯呈闪烁状态,功能机构912完成作业时点状灯呈常亮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机构912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充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至少一种,指示灯组件92包括至少一个点状灯921,每个点状灯对应一种功能机构;每个点状灯921包括至少两种颜色,功能机构912运作时点状灯921显示一种颜色,功能机构912完成作业时点状灯921显示另一种颜色。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机构912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充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至少两种,指示灯组件92包括至少一个点状灯921,每个点状灯921对应至少两种功能机构;每个点状灯921包括至少两种颜色,其中一种功能机构912运作时点状灯921显示一种颜色,另一种功能机构912运作时点状灯921显示另一种颜色。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机构912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充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至少两种,指示灯组件92包括至少两个点状灯921,每个点状灯对应一种功能机构;每个点状灯921包括常亮状态、闪烁状态以及至少两种颜色,功能机构912运作时点状灯921显示一种颜色并呈闪烁状态,功能机构912完成作业时点状灯921显示另一种颜色并呈常亮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指示灯组件92包括至少一个环状灯922,环状灯922环绕于机壳911的外侧壁,环状灯922包括常亮状态以及跑马灯状态,功能机构912待机时环状灯922呈常亮状态,功能机构912运行时环状灯922呈跑马灯状态。
请参阅图38-43,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面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系统,该扫地机器人系统包括扫地机器人100和上述的维护站。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100包括扫地机主机,扫地机主机包括主机组件110和尘盒组件120,主机组件110的侧部设有容置槽101,尘盒组件120安装于容置槽101中。其中,尘盒组件120包括尘盒壳体121、接电触点122、第一转接触点123以及导线,接电触点122安装于尘盒壳体12远离主机组件110的一侧,第一转接触点123与主机组件110电性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接电触点12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接触点123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后,通过将接电触点122设于尘盒壳体12远离主机组件110的一侧,这样,配合扫地机器人使用的维护站无需设置爬坡结构,结构更为简洁,占用空间更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主机组件110在容置槽101的内侧壁设有第二转接触点111,尘盒组件120安装于容置槽101中时,第一转接触点123与第二转接触点111接触导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尘盒组件120具有集尘腔102、与集尘腔102连通的进尘口103、与集尘腔102连通的出风口104、以及与集尘腔102连通的出尘口105,出尘口105用于对接维护站以排空集尘腔102中的灰尘碎屑。
采用此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尘盒组件120独立设有出尘口105,出尘口105不与进尘口103共用,这样,不仅使得尘盒组件120的设计更为灵活,而且尘盒组件120对在扫地机器人的底部设置的拖布结构不会造成影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风口104处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用于避免进入集尘腔102的灰尘碎屑随气流从出风口104排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风口104通过风道件与集尘腔102连通,风道件内部设有过滤组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100的侧部设有排尘口106,排尘口106与尘盒组件120连通,排尘口106用于维护站通过排尘口106排空尘盒组件120中的灰尘碎屑。采用此技术方案后,通过将排尘口106设于扫地机器人100的侧部,这样,维护站无需要设置爬坡结构,结构更为简洁,占用空间更小,而且扫地机器人100还可以带拖布进入维护站,不影响充电和集尘等工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排尘口106设于尘盒组件120远离主机组件110的一侧并与出尘口105连通。通过将排尘口106也设置于尘盒组件120上,结构紧凑,避免了将排尘口106设置在主机组件110的一侧而需要设置较长的导管连通尘盒组件120与排尘口106的问题。当然排尘口106设置于主机组件110的一侧也是可以的,同样可以起到维护站无需要设置爬坡结构,结构更为简洁,占用空间更小的优点。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尘盒组件120还包括挡片组件130,挡片组件130设于出尘口105与排尘口106之间,挡片组件130包括支座131和挡片132,支座131具有连通出尘口105和排尘口106的灰尘通道,挡片132可开合安装于灰尘通道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座131包括底板1311和筒体1312,底板1311安装于筒体1312的一侧,筒体1312的中部为所述灰尘通道,尘盒壳体121在出尘口105与排尘口106之间设有凹槽107,筒体1312嵌入凹槽107中并连通出尘口105和排尘口106,底板1311固定于尘盒壳体121,挡片132可开合安装于筒体131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挡片132包括片体1321和转轴1322,转轴1322与片体1321的一侧连接,筒体1312远离底板1311的一侧设有安装槽,转轴1322可转动嵌设于安装槽,片体1321延伸进筒体1312内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尘盒组件12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25,第一密封件125环设于灰尘通道的内侧壁,挡片132位于关闭位置时,挡片132的边缘贴附于第一密封件125。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25,第一密封件125可以在挡片132灰尘通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效果,防止进入集尘腔102的灰尘扩散出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尘盒组件12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26,第二密封件126设于出尘口105的侧壁与支座131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126,第二密封件126可以在出尘口105与支座131之间形成密封,防止灰尘集尘腔102中的灰尘从出尘口105与支座131之前扩散出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出尘口105为所述排尘口106,也即出尘口105和排尘口106共用一个口。对应地,在该实施例中,挡片组件130可设置为只包括挡片132,挡片132可转动安装于尘盒组件120以阻挡住所述排尘口10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包括与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组件,扫地机器人100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检测组件以及第二通信组件,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扫地机主机;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集尘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检测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二通信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均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二通信组件检测的信号控制第二通信组件发送信号给第一通信组件,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一通信组件接收的信号控制显示屏显示集尘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请参阅图44-46,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面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200,所述扫地机器人200包括主机组件210和水箱组件220,主机组件210的侧部设有容置槽201,水箱组件220安装于容置槽201中,水箱组件220具有供水腔202和与供水腔202连通的进水孔203,水箱组件220的底部设有出水孔204。其中,供水腔202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互相连通的容水腔205。采用此技术方案后,通过将供水腔202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互相连通的容水腔205,在不减少供水腔202容量的情况下,水箱组件220可以灵活设置,便于扫地机器人200其他部件的排布和装配,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20的底部设有第一流道206和第二流道207,容水腔205之间通过第一流道206连通,出水孔204与第二流道207连通,水箱组件220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二流道207的排水孔208,排水孔208用于向拖布排水。通过设置第二流道207和若干个连通第二流道207的排水孔208,可以扩大排水面,使得拖布可以均匀打湿。
需要说明的是,出水孔204不局限于设在水箱组件220的底部,也可以是出水孔106设置于主机组件210,并通过导管将容水腔205中的液体引导到出水口处204排出。第一流道206也不局限于设在水箱组件220的底部,例如,第一流道206设于水箱组件220的侧壁也是可以的,只要第一流道206可以实现容水腔205之间的液体流通即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而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流道207包括第一延伸部2071和第二延伸部2072,第一延伸部2071的一端与第二延伸部2072连接,出水孔204连通第一延伸部2071,若干个排水孔208间隔排布并均连通第二延伸部207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071与第二延伸部2072的连接点位于第二延伸部2072总长的五分之一到五分之四之间的任意位置,优选为第一延伸部2071的一端与第二延伸部2072的中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延伸部2071的一端与第二延伸部2072的中部连接,这样可以使得若干个排水孔208的出水较为均匀,避免出现部分打湿部分干燥的情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流道206的横截面积不小于5mm2。通过设置上述的横截面积,便于各容水腔205之间的液体流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排水孔208为圆形,直径为D,其中,0.6mm≤D≤1mm。该直径尺寸的排水孔208排水效果好,不会过量排水,也不会排水量太水导致拖布打湿不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容水腔2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水腔205间隔设置,每个容水腔205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流道206连通的导通孔。该导通结构简单,不占用太多空间,便于实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20包括水箱壳体221和导流板222,水箱壳体221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围壁2211和第二围壁2212,导流板222盖合于第二围壁2212远离水箱壳体221的一侧,导流板222与第一围壁2211、第二围壁2212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流道206和所述第二流道207。采用上述的设置方式,第一流道206和第二流道207的成型更为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成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20还包括流体输送组件223,流体输送组件223包括输送泵2231、与输送泵2231连接的进水管2232、以及与输送泵2231连接的出水管2233,进水管2232位于其中一个容水腔205中,出水管2233与出水孔204连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20还包括接电触点224、第一转接触点225以及导线,水箱壳体221包括顶壳2213、中间壳体2214以及底壳2215,底壳2215与中间壳体2214围合形成供水腔205,接电触点224安装于顶壳2213远离主机组件210的一侧,第一转接触点225安装于顶壳2213朝向主机组件210的一侧并与主机组件210电性连接,导线连接接电触点224和第一转接触点225。采用此技术方案后,相对于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将接电触点设于扫地机器人的底部,通过将接电触点224设于顶壳2213远离主机组件210的一侧,这样,配合扫地机器人使用维护站无需设置爬坡结构,结构更为简洁,占用空间更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包括与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组件,扫地机器人200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检测组件以及第二通信组件,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扫地机主机;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供水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检测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二通信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均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二通信组件检测的信号控制第二通信组件发送信号给第一通信组件,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一通信组件接收的信号控制显示屏显示供水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请参阅图47-48,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方面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300,所述扫地机器人300包括主机组件310和供水集尘组件320,主机组件310的侧部设有容置槽301,供水集尘组件320安装于容置槽301中。其中,供水集尘组件320包括外壳321和流体输送组件322:外壳321具有集尘腔302和供水腔303,外壳321设有均与集尘腔302连通的进尘口304和排风口,外壳321设有与供水腔303连通的进水孔306,外壳321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流体输送组件322安装于外壳321中,流体输送组件322用于驱动供水腔303中的液体流向出水孔并从出水孔排出。
采用此技术方案后,通过将扫地机器人的供水和集尘部件集合设置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利于简化扫地机器人的整体结构,集成度更高,设计更为灵活。流体输送组件322可以起到控制从出水孔排出的液体流量大小的作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水腔303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互相连通的容水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包括顶壳321、中间壳体以及底壳,底壳设有集尘腔302和两个容水腔,两个容水腔分别位于集尘腔302的两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排尘口,排尘口设于供水集尘组件320远离主机组件310的一侧并位于两个容水腔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水集尘组件320可以不设置有流体输送组件322,供水腔303中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从出水孔排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维护站包括与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组件,扫地机器人300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检测组件以及第二通信组件,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扫地机主机;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供水腔和集尘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检测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二通信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均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二通信组件检测的信号控制第二通信组件发送信号给第一通信组件,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一通信组件接收的信号控制显示屏显示供水腔和集尘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维护站,用于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站包括:
维护站主机,所述维护站主机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功能机构,所述功能机构包括供水机构、集尘机构、供电机构和拖布清洗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供水机构用于向所述扫地机器人的供水腔注水,所述集尘机构用于排出所述扫地机器人的集尘腔中的灰尘,所述供电机构用于给所述扫地机器人充电,所述拖布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拖布;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机壳的顶面或者侧壁;
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维护站主机并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传输的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功能机构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机构包括供水机构和/或集尘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箱,所述集尘机构包括尘袋,所述维护站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供水机构的水箱和/或所述集尘机构的尘袋的容量信息,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水箱和/或所述尘袋的容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站还包括第三检测组件,所述第三检测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维护站周围的空气质量,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检测组件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维护站周围的空气质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设有天气显示模块、时间显示模块、气温显示模块和湿度显示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触控屏。
6.一种扫地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地机器人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维护站,所述维护站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组件,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
扫地机主机,所述扫地机主机设有集尘腔和/或供水腔;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扫地机主机;
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集尘腔和/或所述供水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检测所述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组件检测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一通信组件,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组件接收的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集尘腔和/或供水腔的容量信息以及所述扫地机器人运行或待机的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并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的水箱,所述扫地机主机包括所述供水腔和与所述供水腔连通的接水口,所述扫地机器人停靠于所述维护站时,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接水口对接以向所述供水腔注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风机、尘袋、设于所述机壳的吸尘口、设于所述机壳的集尘口、以及连通所述吸尘口和所述集尘口的灰尘流道,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灰尘从所述吸尘口通过所述灰尘流道流向所述集尘口,所述尘袋安装于所述集尘口;
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主机组件和用于收集灰尘碎屑的尘盒组件,所述尘盒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组件;所述扫地机器人的设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与所述尘盒组件连通,所述扫地机器人停靠于所述维护站时,所述排尘口与所述吸尘口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组件的侧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尘盒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尘盒组件具有集尘腔、连通所述集尘腔的进尘口、连通所述集尘腔的出尘口、以及连通所述集尘腔的排风口,所述排尘口设于所述尘盒组件远离所述主机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出尘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壳侧壁的供电触点;所述尘盒组件包括尘盒壳体、接电触点、第一转接触点以及导线,所述接电触点安装于所述尘盒壳体远离所述主机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转接触点与所述主机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电触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触点连接,所述扫地机器人停靠于所述维护站时,所述供电触点与所述接电触点接触充电。
CN202021274131.6U 2020-07-01 2020-07-01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Active CN213429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4131.6U CN213429904U (zh) 2020-07-01 2020-07-01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4131.6U CN213429904U (zh) 2020-07-01 2020-07-01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9904U true CN213429904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71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4131.6U Active CN213429904U (zh) 2020-07-01 2020-07-01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99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6977A (zh) * 2021-11-10 2022-01-25 广州市小罗机器人有限公司 多功能集合的清洁机器人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6977A (zh) * 2021-11-10 2022-01-25 广州市小罗机器人有限公司 多功能集合的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3966977B (zh) * 2021-11-10 2023-01-10 广州市小罗机器人有限公司 多功能集合的清洁机器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09482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13309481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KR100738478B1 (ko) 스팀 및 진공 복합 청소기
CN111743475A (zh) 水箱及具有水箱的清洁装置
CN218186661U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209847089U (zh) 清洁机器人
CN114376468B (zh) 表面清洁设备的过滤器、回收存储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3429904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13309502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112515532A (zh) 尘盒组件、清洁机器人和清洁系统
CN215959668U (zh) 一种风道水箱组合结构、便携式清洁装置和表面清洁设备
CN213309491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13309501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13309503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114468885A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212879153U (zh) 扫地机器人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17744265U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112773264A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
CN113854897B (zh) 一种多通接头及清洁设备
CN115381346B (zh) 一种排风效果好的多功能表面清洁机
CN216569799U (zh) 表面清洁设备的过滤器、回收存储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6602753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
CN212491757U (zh) 水体清洁器
CN220588200U (zh) 一种基站和扫地机清洁系统
CN217137955U (zh) 回收处理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5

Address after: 528000 No.2, North Xinxi 4th Road, Xiashi village, Lunjiao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estnu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1-7, north of the first floor of building a, No.2 north of Xinxi Fourth Road, Xiashi village committee, Lunjiao sub 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