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6518U -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6518U
CN213426518U CN202021905742.6U CN202021905742U CN213426518U CN 213426518 U CN213426518 U CN 213426518U CN 202021905742 U CN202021905742 U CN 202021905742U CN 213426518 U CN213426518 U CN 213426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element
contactor
arc
combined
electrod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57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
王志虎
邸俊明
李宗翰
韩照日格图
牛强
周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dos Xijin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Inner Mongolia Erdos Electric Power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dos Xijin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Inner Mongolia Erdos Electric Power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dos Xijin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Inner Mongolia Erdos Electric Power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dos Xijin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57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6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6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6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包括: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组合后,靠近电极壳一侧面为弧部,所述弧部的弧度与电极壳表面弧度一致;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各设有一个U型的冷却管路;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组合后,靠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至少四个沉头通孔,用于安装压紧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接触器的结构,将原有与电机壳接触的平面结构,改进为为弧面结构,与电极壳相接触,增大接触器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就增大的接触器的过流面积,防止打筋片的事故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背景技术
矿热炉是硅铁冶炼的系统设备,组合把持器是这个系统的核心设备。组合把持器的电极壳导电原理是心部导电,电极的焙烧是通过心部到电极壳表面,通过电阻热来实现电极焙烧。电流由变压器二次出线端经过短网、馈电营、导电元件、经电极输送到电炉内。组合把持器的电极导电元件是一组导电元件(接触器)通过多组组蝶形弹簧预压紧产生一定的夹紧力把电极壳的筋板夹持住。
但是由于接触器结构的限制,加之现场为追求产量,现场的二次电流超过额定电流,致使组合式把持器上的接触器带来一定的隐患,电流过大,有可能使接触器截面过流损害接触器,发生打筋片事故。内部通水结构由于散热不及时,而是内部气化导致接触器内部压力过高,使某个焊接薄弱环节出现裂缝等等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小则影响炉台正常运行,大则会发生电炉运行停炉,重大的设备事故,矿热炉停产的情况。
中国专利CN201413045Y公开了一种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左连接块、右连接块、连接块紧固螺栓、平垫、O型密封圈、左接触元件、右接触元件、调整螺栓、调整螺母、调整垫、碟簧、定位螺钉组成。上述技术方案即为常见的接触器结构,目前该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矿热炉加热环节,但是其存在接触面较小,进而易出现过流现象,产生打筋片事故,故上述技术方案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热炉用铜瓦状接触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包括: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组合后形成方体结构,中心区域留有空腔;上部截面收缩形成凸台结构,且左右两侧面留有安装位;
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组合后,靠近电极壳一侧面为弧部,所述弧部的弧度与电极壳表面弧度一致;
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各设有一个U型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两端位于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上部的侧面;
所述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组合后,靠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至少四个沉头通孔,且左右两侧的沉头通孔相对设置,用于安装压紧件。
进一步,所述冷却管路的截面直径大于等于22mm。
进一步,所述弧部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弧部的弧度一致,并形成连续的弧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弧部的上下边缘处加工为倒圆角结构。
进一步,左导电元件、右导电元件组合结构的下部截面收缩,形成凸台结构。
进一步,所述弧部的对侧面加工有至少一个沉台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沉台结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盲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接触器的结构,将原有与电机壳接触的平面结构,改进为为弧面结构,与电极壳相接触,增大接触器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就增大的接触器的过流面积,防止打筋片的事故发生。进一步,还可依据增加的截面积,设计增加接触器内部的通水管路直径,可以增大接触器的换热面积,防止接触器高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几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中体现的相同结构分布位置及分布数量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分布数量,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前等轴测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后等轴测视图。
图中:
1-左导电元件;2-右导电元件;3-弧部;4-冷却管路;5-凸边;6-沉台结构;7-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设有”、“加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包括: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可结合图3、4所示,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后形成方体结构,中心区域留有空腔;上部截面收缩形成凸台结构,且左右两侧面留有安装位;具体安装位结构可选为带螺纹的通孔,接触器的把持件通过三组螺栓固定左、右导电元件1、2。
结合图2、4所示,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后,靠近电极壳一侧面为弧部3,弧部3的弧度与电极壳表面弧度一致;优选地,弧部3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凸边5,凸边5与弧部3的弧度一致,并形成连续的弧面结构。
在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内部各设有一个U型的冷却管路4,冷却管路4的两端位于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上部的侧面,具体如图3、4所示。优选地,由于将现有设计的棱柱结构改进为带弧面结构,扩展了接触器总的横截面积,可以使冷却管路4的截面直径大于等于22mm。增大截面积后的冷却管路可以有效降低接触器温度。
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后,靠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至少四个沉头通孔,且左右两侧的沉头通孔相对设置,用于安装压紧件,压紧件包括但不限于调整螺栓、调整螺母、调整垫、碟簧、定位螺钉组成。
优选地,弧部3的上下边缘处加工为倒圆角结构,结合图1、3、4所示,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结构的下部截面收缩,形成凸台结构,该结构便于扩展弧部接触面积的同时,仍可便捷插入现有设计的底部环形护屏。
优选地,结合图1、3所示,弧部3的对侧面(接触器正面)加工有上下两个沉台结构6,每个沉台结构6表面设置有两个带螺纹的盲孔7。多个接触器围成一圈后,固定于电极壳外侧,进一步通过带式压力环困压接触器,压力环表面加工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安装于盲孔7,并将压力环固定于沉台结构6中。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包括: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所述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后形成方体结构,中心区域留有空腔;上部截面收缩形成凸台结构,且左右两侧面留有安装位;
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后,靠近电极壳一侧面为弧部(3),所述弧部(3)的弧度与电极壳表面弧度一致;
所述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各设有一个U型的冷却管路(4),所述冷却管路(4)的两端位于所述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上部的侧面;
所述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后,靠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至少四个沉头通孔,且左右两侧的沉头通孔相对设置,用于安装压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瓦状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4)的截面直径大于等于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瓦状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部(3)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凸边(5),所述凸边(5)与所述弧部(3)的弧度一致,并形成连续的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瓦状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部(3)的上下边缘处加工为倒圆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瓦状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左导电元件(1)、右导电元件(2)组合结构的下部截面收缩,形成凸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瓦状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部(3)的对侧面加工有至少一个沉台结构(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瓦状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结构(6)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盲孔(7)。
CN202021905742.6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Active CN213426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5742.6U CN21342651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5742.6U CN21342651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6518U true CN213426518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5742.6U Active CN21342651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6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26518U (zh) 一种矿热炉用新型铜瓦状接触器
CN210292806U (zh) 一种金属透热的中频电炉
CN201904938U (zh) 矿热炉用柔环式电极把持器
CN215067015U (zh) 一种变压器故障监测装置
CN210444108U (zh) 高效散热的共轴双桨无人机电机座
CN212344084U (zh) 一种热断路器及一种ptc加热器
CN211508892U (zh) 一种电压转换器
CN212486246U (zh) 一种防护性好的串激电机
CN212720792U (zh) 真空电阻炉用危险截面补偿型金属发热体
CN102455131A (zh) 矿热炉用柔环式电极把持器
CN209993429U (zh) 一种隔热式节能灯工型电感
CN212625460U (zh) 一种新型直流灭弧装置
CN208767123U (zh) 一种具有极高散热性能的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0641089U (zh) 一种矿热炉复合导电装置
CN215898043U (zh) 高功率冷却磁轭
CN208623556U (zh) 车用交流发电机整流桥结构
CN203896530U (zh) 烧穿器碳棒夹持头保护装置
CN218384751U (zh) 一种电源水冷变压器
CN219227852U (zh) 一种电锅炉用低压电极加热体
CN210919226U (zh) 一种工程机械管带式水散热器
CN213304115U (zh) 用于陶瓷基板镀合金用的可控硅整流器
CN117477092A (zh) 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结构的钠离子电池
CN219869050U (zh) 矿热炉用石墨电极夹抱压力环
CN220963225U (zh) 一种配电柜用熔断器
CN217799539U (zh) 一种机器人焊钳次级导电板与铝焊臂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