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4857U -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4857U
CN213424857U CN202022128332.1U CN202022128332U CN213424857U CN 213424857 U CN213424857 U CN 213424857U CN 202022128332 U CN202022128332 U CN 202022128332U CN 213424857 U CN213424857 U CN 213424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light
cap
hole
key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83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雨浓
宋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83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48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5414 priority patent/WO202206219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4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48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8Distinguishing marks on switches, e.g. for indicating switch location in the dark; Adaptation of switches to receive distinguishing mar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该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限位壳体、发光器件以及按压组件;限位壳体上开设有按键孔,按键帽位于按键孔中,且按键帽与限位壳体活动连接;按键帽上设置有透光孔,按压组件与按键帽连接,发光器件设置在按压组件上,且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键帽上设置透光孔,在按压组件上设置发光器件,且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可以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孔,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快速的通过透光孔传递的光线找到按键帽,便于按键结构实现按键功能。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齐全,使得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通常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按键结构,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
相关技术中,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限位壳和按压组件,按键壳上开设有按键孔,按键帽位于按键孔中,且按键帽与按键壳活动连接,按键帽与按压组件连接,按键帽的表面设置有夜光层,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夜光层可以发光,相当于按键帽的位置处发光,便于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并按压按键帽,按键帽将按压信息传递至按压组件,使得按键结构实现按键功能。
在上述技术中,按键帽的表面设置的夜光层可能脱落,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能难以找到按键帽并按压按键帽,导致难以实现按键结构的按键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按键帽的表面设置的夜光层可能脱落,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能难以找到按键帽并按压按键帽,导致难以实现按键结构的按键功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限位壳体、发光器件以及按压组件;
所述限位壳体上开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按键孔中,且所述按键帽与所述限位壳体活动连接;
所述按键帽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按键帽连接,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按压组件上,且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朝向所述透光孔。
可选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键硅胶、按键电路板以及按键元器件;
所述按键硅胶包括导光部和按键部,所述导光部分别与所述按键部和所述按键帽连接,所述按键元器件与所述发光器件均设置在所述按键电路板的第一面上,所述按键元器件朝向所述按键部,所述按键元器件与所述按键部之间存在间隙;
其中,在按压所述按键帽的情况,所述按键部与所述按键元器件抵持。
可选地,所述按键硅胶还包括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光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壳体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遮光层。
可选地,所述按键电路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用于支撑所述按键电路板,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背。
可选地,所述按键帽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预设形状的凹槽,所述透光孔开设在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按压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设形状的凹槽中设置有导光层,且所述导光层遮挡所述透光孔。
可选地,所述按键帽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按键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靠近所述发光器件,所述第二限位凸台远离所述发光器件;
在按压所述按键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分离;
在松开所述按键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抵持。
可选地,所述透光孔的孔径范围为0.02毫米-0.05毫米。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按键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限位壳上开设有按键孔,按键帽位于按键孔中,且按键帽与限位壳活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按压按键帽使得按键帽在按键孔中移动。由于按键帽上设置有透光孔,按压组件与按键帽连接,因此,在按压按键帽的过程中,按键帽可以带动按压组件移动,实现按键结构的按键功能。由于发光器件设置在按压组件上,且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因此,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传递至外部,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快速的通过透光孔传递的光线找到按键帽。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键帽上设置透光孔,在按压组件上设置发光器件,且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可以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孔,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快速的通过透光孔传递的光线找到按键帽,便于按键结构实现按键功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按键帽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按键帽的剖视图;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按键硅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按键帽;20:限位壳体;30:发光器件;40:按压组件;11:透光孔;12:凹槽;13:第一限位凸台;21:第二限位凸台;41:按键硅胶;42:按键电路板;43:按键元器件;44:加强件;411:导光部;412:按键部; 41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示意图之一,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示意图之二,参照图 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按键帽的示意图,参照图 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按键帽的剖视图,参照图 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按键硅胶的示意图。如图1 至图5所示,该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10、限位壳体20、发光器件30以及按压组件40。
限位壳体20上开设有按键孔,按键帽10位于按键孔中,且按键帽10 与限位壳体20活动连接。按键帽10上设置有透光孔11,按压组件40与按键帽10连接,发光器件30设置在按压组件40上,且发光器件30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限位壳体20上开设有按键孔,按键帽10位于按键孔中,且按键帽10与限位壳体20活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按压按键帽10使得按键帽10在按键孔中移动。由于按键帽10上设置有透光孔11,按压组件40与按键帽10连接,因此,在按压按键帽10的过程中,按键帽 10可以带动按压组件40移动,实现按键结构的按键功能。由于发光器件30 设置在按压组件40上,且发光器件30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11,因此,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11传递至外部,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快速的通过透光孔11传递的光线找到按键帽10。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键帽10上设置透光孔11,在按压组件40上设置发光器件30,且发光器件30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11,可以使得发光器件 30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孔11,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快速的通过透光孔11传递的光线找到按键帽10,便于按键结构实现按键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器件30可以为发光二极管 (Light-Emitting Diode,LED),当然,发光器件30还可以为激光发射器、发光三极管等,对于发光器件30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当发光器件30为发光二极管时,可以按照实际需要确定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例如,可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红色光,还可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绿色光,对于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帽1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铜、铝等。当按键帽10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时,按键帽10的强度较高,并且按键帽10具有较好的质感,使得用户在按压按键帽10时,用户的按压体检较好。当然,按键帽10的材质还可以为其它材质,比如塑胶材质,对于按键帽10 的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光孔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透光孔11的数量可以为1000个,对于透光孔11的数量的具体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光孔11可以为圆形孔,还可以为方形孔,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比如五边形孔,对于透光孔11的具体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光孔11的孔径范围可以为0.02毫米-0.05 毫米。当透光孔11的孔径范围为0.02毫米-0.05毫米时,透光孔11的孔径较小,使得杂质难于通过透光孔11进入按键结构中。另外,当透光孔11的孔径范围为0.02毫米-0.05毫米,还可以使得用户不易观察到按键帽10上的透光孔11,使得按键帽10较为美观。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按压组件40可以包括按键硅胶41、按键电路板42以及按键元器件43。按键硅胶41包括导光部411和按键部412,导光部411分别与按键部412和按键帽10连接,按键元器件 43与发光器件30均设置在按键电路板42的第一面上,按键元器件43朝向按键部412,按键元器件43与按键部412之间存在间隙。其中,在按压按键帽10的情况,按键部412与按键元器件43抵持。
当按压组件40包括按键硅胶41、按键电路板42以及按键元器件43,且按键硅胶41的导光部411分别与按键部412和按键帽10连接,因此,在按压按键帽10时,按键帽10可以带动导光部411移动,导光部411带动按键部412移动。由于按键元器件43与发光器件30均设置在按键电路板42 的第一面上,按键元器件43朝向按键部412,按键元器件43与按键部412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导光部411带动按键部412移动之后,按键部412 与按键元器件43抵持,以将按压按键帽10的按压信息传递至按键电路板42,实现按键功能,并且,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可以传递至导光部411,导光部411将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传递至按键帽10上的透光孔11中,使得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从透光孔11中传出。也即是,当按压组件40包括按键硅胶41、按键电路板42以及按键元器件43时,可以便于实现按键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按键元器件43中可以设置弹性件,在按压按键帽10时,按键部412与按键元器件43抵持之后,按键元器件43中的弹性件可以被压缩。在松开按键帽10时,按键元器件43中的弹性件可以恢复至初始状态,从而使得按键元器件43向按键部412施力,使得按键部412移动,从而使得按键帽10可以回到初始位置。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帽10与导光部411连接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粘接件将按键帽10与导光部411粘接。其中,粘接件为胶水,胶水可以为OAC光学胶,粘接件还可以为透明双面胶,对于粘接件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电路板42的类型可以为柔性电路板 (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FPC),当然,还可以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对于按键电路板42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硅胶41可以为透明硅胶,按键硅胶41 还可以为白色或者哑白色,当按键硅胶41为透明硅胶时,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在照射在按键硅胶41上之后,光线可以穿过按键硅胶41继续传递,也即是,通过将按键硅胶41设置为透明硅胶,可以避免按键硅胶41阻挡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有利于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传递至透光孔11中。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按键硅胶41还可以包括连接部 413。连接部413与导光部411连接,且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
当按键结构包括连接部413,且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此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时,外部的水或者其它杂质难以从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的连接处进入按键结构中。也即是,通过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可以避免杂质从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 20的连接处进入按键结构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将限位壳体20与连接部413压合,使得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当然,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的方式还可以有其它方式,比如通过胶水将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粘接,使得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对于连接部413与限位壳体20密封连接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硅胶41可以与按键电路板42形成封闭空间,即连接部413分别与限位壳体20和按键电路板42连接,此时,连接部413、导光部411与按键电路板42形成封闭空间。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413上可以设置有遮光层。
当连接部413上设置有遮光层时,在发光器件30发出光线的情况下,光线可以被遮挡层遮挡,避免光线穿过连接部413向外传递,从而可以使得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可以较为聚集的传递至导光部411,使得传递至透光孔11中的光线的强度较大,使得按键帽10上的发光效果较好。也即是,通过在连接部413上设置遮光层,可以避免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穿过连接向外传递,从而出现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损失的问题,进而可以提高按键帽10上的发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遮光层可以为黑色油墨形成,当然,遮光层还可以由其他材质形成,比如黑色涂料,对于遮光层的具体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按键电路板42的第二面上可以设置有加强件44,加强件44用于支撑按键电路板42,第二面与第一面相背。
当按键电路板42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加强件44,加强件44可以对按键电路板4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在按压按键帽10时,通过按键帽10传递的压力传递至按键电路上使得按键电路板42变形。另外,由于加强件44的存在,还可以使得设置在按键元器件43可以更好的对按键部412产生反作用力,使得用户在按压按键帽10时,产生更强的按键感。
另外,当按键电路板42为柔性电路板时,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加强件 44,还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出现变形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加强件44,还可以便于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其它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强件44可以为板式结构,加强件44的面积可以与按键电路板42的面积相等,当然,加强件44的面积还可以小于按键电路板42的面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加强件44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当然,还可以为其它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按键帽1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可以设置有预设形状的凹槽12,透光孔11开设在凹槽12的槽底,第二表面与按压组件40连接。
当在按键帽10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预设形状的凹槽12,透光孔11开设在凹槽12的槽底时,在按键帽10上开设透光孔11时,可以提高开设透光孔 11的效率。由于第二表面与按压组件40连接,因此,在按压按键帽10时,按键帽10可以移动,从而带动按压组件40移动,实现按键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形状的凹槽12可以通过镭雕工艺形成,此时,预设形状的凹槽12可以称为镭雕区域。当然,预设形状的凹槽12还可以通过其它工艺形成,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预设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为了美观,预设形状可以为英文字母的形状,比如A,D等,还可以为汉字的形状,对于预设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按压组件40包括按键硅胶41,按键硅胶 41包括导光部411时,导光部411与按键帽10的第二表面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形状的凹槽12中设置有导光层,且导光层遮挡透光孔11。
当预设形状的凹槽12中设置有导光层,且导光层遮挡透光孔11时,此时,导光层可以避免粒径较小的杂质穿过透光孔11进入按键结构中。另外,当导光层遮挡透光孔11时,在发光器件30发出光线的情况下,光线可以进入透光孔11,之后光线穿过导光层,使得按键帽10可以具有发光效果,即设置导光层,不会影响按键帽10的发光效果。也即是,通过设置导光层,可以避免杂质进入按键结构中,从而避免杂质对按压组件40产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层的厚度可以与凹槽12的深度相等,此时,导光层可以将凹槽12全部填充,使得按键帽10的表面较为平整,在用户按压按键帽10时,使得用户具有更好的按压触感。当然,导光层的厚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凹槽12的深度,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层的材质可以为透光油墨,透光油墨可以为白色、哑白色、黑色、灰色等颜色。当然,导光层的材质还可以其它可导光的材质,对于导光层的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层的颜色可以与按键帽10的颜色相同,使得按键帽10具有较高的美观性。例如,按键帽10的颜色为白色,导光层的颜色为白色。当然,导光层的颜色也可以与按键帽10的颜色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按键帽1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13,按键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21,第一限位凸台13靠近发光器件30,第二限位凸台21远离发光器件30。在按压按键帽10的情况下,第一限位凸台13与第二限位凸台21分离;在松开按键帽10的情况下,第一限位凸台13与第二限位凸台21抵持。
当按键帽10上设置第一限位凸台13,按键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21,且第一限位凸台13靠近发光器件30,第二限位凸台21远离发光器件30时,在按压按键帽10的过程中,按键帽10可以带动第一限位凸台13 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限位凸台13便可以与第二限位凸台21分离。在松开按键帽10的情况下,按键帽10可以收到按压组件40的作用力使得按键帽 10沿第二方向移动,回复至初始位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第一限位凸台13与第二限位凸台21抵持。在按键帽1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二限位凸台21可以对第一限位凸台13起到阻挡作用,进而对按键帽10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按键帽10在按压组件40的作用下从按键孔中脱离。也即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凸台13和第二限位凸台21,可以避免按键帽10从限位壳体20上的按键孔中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凸台13可以在按键帽10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第二限位凸台21可以在按键孔的孔壁上沿周向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限位壳体20上开设有按键孔,按键帽10位于按键孔中,且按键帽10与限位壳体20活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按压按键帽10使得按键帽10在按键孔中移动。由于按键帽10上设置有透光孔11,按压组件40与按键帽10连接,因此,在按压按键帽10的过程中,按键帽 10可以带动按压组件40移动,实现按键结构的按键功能。由于发光器件30 设置在按压组件40上,且发光器件30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11,因此,发光器件30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11传递至外部,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快速的通过透光孔11传递的光线找到按键帽10。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键帽10上设置透光孔11,在按压组件40上设置发光器件30,且发光器件30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11,可以使得发光器件 30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孔11,使得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快速的通过透光孔11传递的光线找到按键帽10,便于按键结构实现按键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按键结构设置在设备本体上。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主板,按压组件40可以与主板电连接。当按压组件40包括按键电路板42时,按键电路板42可以与主板电连接。此时,按压电路板可以将按压信息传递至主板,主板根据按压信息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限位壳体、发光器件以及按压组件;
所述限位壳体上开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按键孔中,且所述按键帽与所述限位壳体活动连接;
所述按键帽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按键帽连接,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按压组件上,且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朝向所述透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键硅胶、按键电路板以及按键元器件;
所述按键硅胶包括导光部和按键部,所述导光部分别与所述按键部和所述按键帽连接,所述按键元器件与所述发光器件均设置在所述按键电路板的第一面上,所述按键元器件朝向所述按键部,所述按键元器件与所述按键部之间存在间隙;
其中,在按压所述按键帽的情况,所述按键部与所述按键元器件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硅胶还包括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光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壳体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遮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用于支撑所述按键电路板,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预设形状的凹槽,所述透光孔开设在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按压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形状的凹槽中设置有导光层,且所述导光层遮挡所述透光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按键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靠近所述发光器件,所述第二限位凸台远离所述发光器件;
在按压所述按键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分离;
在松开所述按键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孔径范围为0.02毫米-0.05毫米。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022128332.1U 2020-09-24 2020-09-24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24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8332.1U CN213424857U (zh) 2020-09-24 2020-09-24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0/135414 WO2022062199A1 (zh) 2020-09-24 2020-12-10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8332.1U CN213424857U (zh) 2020-09-24 2020-09-24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4857U true CN213424857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5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833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24857U (zh) 2020-09-24 2020-09-24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4857U (zh)
WO (1) WO20220621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4811A (ja) * 1993-09-03 1995-03-17 Sony Corp 押釦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この押釦スイッチ装置を備える電話機
CN101989506A (zh) * 2009-07-29 2011-03-23 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按键键帽的方法
TWI498773B (zh) * 2013-08-02 2015-09-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發光鍵盤
CN109449033B (zh) * 2018-12-28 2023-10-31 骏升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
CN110718406B (zh) * 2019-09-19 2023-02-1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键盘
CN210575653U (zh) * 2019-09-30 2020-05-1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固定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11125462U (zh) * 2020-01-08 2020-07-28 方昌顺 一种设有亚克力字符板的发光键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2199A1 (zh)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9347B2 (ja) 導光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発光キーパッド
CN102005325B (zh) 具有背光功能的键盘
RU2341032C1 (ru) Кнопочный узел и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с этим узлом
EP1918954A1 (en) Keypad Assembly
JP2007324100A (ja) シート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KR20070005790A (ko)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US8085246B2 (en) Keypad panel assembly having laterally-illuminated keypad surface
US8071900B2 (en) Keyboard with lighting system
JP2001155586A (ja) 押釦スイッチ装置
JP2008300254A (ja) 可動接点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
JP2001155576A (ja) 照光式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
KR100749124B1 (ko) 도광 키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키패드
CN213424857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1006479A (ja) スイッチボタン
KR19990023949A (ko) 조광식 푸시버튼 스위치
KR100514759B1 (ko) 초박형 발광 키패드
JP5023971B2 (ja) 導光機能付き可動接点体とそ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KR100477080B1 (ko) 안정성과 클릭감이 향상된 el 방식 메탈 돔 키패드
US200701518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eypad
JP2008288169A (ja) キースイッチ用部材
US7946720B2 (en) Light guide sheet, movable contact structure using the light guide she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movable contact structure, and switch using the light guide sheet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structure
JP2000113762A (ja) 照光式押釦スイッチ
JP2008226613A (ja) 照光シート及び操作スイッチ
KR100905232B1 (ko) 도광키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키패드
KR100417463B1 (ko) 이엘 램프 일체형 키패드와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