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1512U -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1512U
CN213421512U CN202021761691.4U CN202021761691U CN213421512U CN 213421512 U CN213421512 U CN 213421512U CN 202021761691 U CN202021761691 U CN 202021761691U CN 213421512 U CN213421512 U CN 213421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ixedly connected
fan
fixed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16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eming New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eming New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eming New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eming New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616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1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1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1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包括一个箱体机构,箱体机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固定块用螺栓插入螺纹孔固定在箱体一侧,带动第二风机与固定框安装在箱体一侧,启动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对箱体内侧吹风冷却,再通过冷进水管进入冷水经过箱体从热出水管放出,冷却机构一直对箱体进行冷却,使冷却速度更快,再通过拉动拉块,使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带动防护框滑出内槽,再对防护网上的杂物进行处理,有效的实现了现有的冷却结构便于安装,安装更加简便,可以更好的防止冷却过程中有杂物进入到箱体内。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属于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氟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增压升温,再通过换热器转化给水加热,压缩后的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冷却结构大多数都是直接固定在空气源热泵上,不便于进行安装,且在通过风冷冷却时,会容易吸入灰尘等杂物破坏空气源热泵,对此需要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空气源热泵冷却结构大多数都是直接固定在空气源热泵上,不便于进行安装,且在通过风冷冷却时,会容易吸入灰尘等杂物破坏空气源热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包括一个箱体机构,所述箱体机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箱体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风机,所述箱体四周均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内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网,所述箱体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热出水管,所述热出水管下方设有一个冷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端一侧,所述固定块中间设有一个第一滑槽,所述固定块四角均开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第一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下端,所述第二风机内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四周固定连接有三个扇叶。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第二风机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一侧开设有一个内槽,所述内槽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固定框内侧开设有一个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一个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护网,所述防护框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所述防护框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拉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端一侧与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口与第二风机以及固定框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上端与连接板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机一侧与固定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通过设置包括箱体机构、固定机构、冷却机构、防护机构组成,通过将固定块用螺栓插入螺纹孔固定在箱体一侧,再将第一滑块滑进第一滑槽内,带动第二风机与固定框安装在箱体一侧,再通过启动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对箱体内侧吹风冷却,再通过冷进水管进入冷水经过箱体从热出水管放出,冷却机构一直对箱体进行冷却,使冷却速度更快,再通过拉动拉块,使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带动防护框滑出内槽,再对防护网上的杂物进行处理,有效的实现了现有的冷却结构便于安装,安装更加简便,可以更好的防止冷却过程中有杂物进入到箱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机构;11、箱体;12、底座;13、第一风机;14、开口;15、隔网;16、热出水管;17、冷进水管;
2、固定机构;21、固定块;22、第一滑槽;23、螺纹孔;24、第一滑块;25、连接板;
3、冷却机构;31、第二风机;32、转动杆;33、扇叶;
4、防护机构;41、固定框;42、内槽;43、第二滑槽;44、通槽;45、防护框;46、防护网;47、第二滑块;48、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包括一个箱体机构1,箱体机构1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机构3,冷却机构3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护机构4,起到了冷却结构便于安装,安装更加简便,可以更好的防止冷却过程中有杂物进入到箱体11内。
其中,箱体机构1包括箱体11,箱体11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12,箱体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风机13,箱体11四周均设有一个开口14,开口14内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网15,箱体11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热出水管16,热出水管16下方设有一个冷进水管17,起到了将冷水转化成热水排出,同时四个开口14使冷却速度加快。
其中,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块21,固定块21固定连接在箱体11上端一侧,固定块21中间设有一个第一滑槽22,固定块21四角均开设有一个螺纹孔23,第一滑槽22内侧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24,第一滑块2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25,起到了固定冷却机构3和防护机构4,使冷却机构3和防护机构4固定更加牢固。
其中,冷却机构3包括第二风机31,第二风机3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5下端,第二风机31内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32,转动杆32四周固定连接有三个扇叶33,起到了对箱体11进行冷却散热,使箱体11性能更强。
其中,防护机构4包括固定框41,固定框41与第二风机31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框41一侧开设有一个内槽42,内槽42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二滑槽43,固定框41内侧开设有一个通槽44,通槽44内滑动连接有一个防护框45,防护框45内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护网46,防护框45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47,防护框45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拉块48,第二滑块47与第二滑槽43滑动连接,起到了防止冷却的时候有杂物进入到箱体11内。
其中,箱体11上端一侧与固定块21下端固定连接,开口14与第二风机31以及固定框41连通,起到了使箱体11与固定块21固定更加牢固。
其中,第二风机31上端与连接板25下端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风机31一侧与固定框41固定连接,起到了使冷却机构3和防护机构4与固定机构2固定更加牢固。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将螺栓插入固定机构2中的固定块21上端螺纹孔23内,将固定块21固定在箱体机构1中的箱体11上端,再将第一滑块24滑进第一滑槽22内,并带动冷却机构3和防护机构4固定在箱体11一侧,再通过启动第二风机31,第二风机31对箱体11内吹风,一直进行冷却箱体11,使箱体11保持在冷却的温度下,再通过启动空气源热泵,使冷进水管17进入冷水经过箱体11处理从热出水管16排出,再通过防护机构4在冷却时防护网46防止杂物进入到箱体11内,再通过箱体11四个开口14将风排出,有效的实现了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冷却结构便于安装,安装和拆卸更加简便,同时可以更好的防止冷却过程中有杂物进入到箱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箱体机构(1),所述箱体机构(1)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机构(3),所述冷却机构(3)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护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机构(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12),所述箱体(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风机(13),所述箱体(11)四周均设有一个开口(14),所述开口(14)内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网(15),所述箱体(11)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热出水管(16),所述热出水管(16)下方设有一个冷进水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固定连接在箱体(11)上端一侧,所述固定块(21)中间设有一个第一滑槽(22),所述固定块(21)四角均开设有一个螺纹孔(23),所述第一滑槽(22)内侧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24),所述第一滑块(2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第二风机(31),所述第二风机(3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5)下端,所述第二风机(31)内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四周固定连接有三个扇叶(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固定框(41),所述固定框(41)与第二风机(3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41)一侧开设有一个内槽(42),所述内槽(42)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二滑槽(43),所述固定框(41)内侧开设有一个通槽(44),所述通槽(44)内滑动连接有一个防护框(45),所述防护框(45)内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护网(46),所述防护框(45)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47),所述防护框(45)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拉块(48),所述第二滑块(47)与第二滑槽(4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上端一侧与固定块(2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口(14)与第二风机(31)以及固定框(4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31)上端与连接板(25)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机(31)一侧与固定框(41)固定连接。
CN202021761691.4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Active CN213421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1691.4U CN21342151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1691.4U CN21342151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1512U true CN213421512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1691.4U Active CN21342151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1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06120U (zh) 一种干式电力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3421512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快速冷却结构
CN206131275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器件进行室内温度调节控制的空调器
CN21150863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柜
CN217737629U (zh) 一种可散热的制冷设备
CN212253286U (zh) 一种水产品冷冻用保鲜装置
CN211781680U (zh) 一种空调制冷机组的控温调节装置
CN213901575U (zh) 冷水机组与储能系统
CN212157720U (zh) 一种制冰机
CN106949652A (zh) 换流柜和冷媒散热系统一体装置
CN213512983U (zh) 一种设有伸缩结构的投影仪
CN212136164U (zh) 一种变压器用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散热外壳
CN206755639U (zh) 换流柜和冷媒散热系统一体装置
CN209588253U (zh) 一种降温装置
CN112260098A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3478595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
CN219019413U (zh) 一种电力计量柜通风装置
CN220569754U (zh) 风冷式冷水机组
CN216282236U (zh) 一种冷柜的散热结构
CN217876519U (zh) 一种风冷螺杆式冷热水设备
CN220156063U (zh) 一种循环风冷的电力控制柜
CN217109739U (zh) 新型电热风幕机
CN21795762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伺服驱动器
CN213454265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循环水冷装置
CN213631651U (zh) 一种提高防冻效果的空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