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0395U -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0395U
CN213420395U CN202022007593.8U CN202022007593U CN213420395U CN 213420395 U CN213420395 U CN 213420395U CN 202022007593 U CN202022007593 U CN 202022007593U CN 213420395 U CN213420395 U CN 21342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bottom plate
backup pad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075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权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ruida Electronic Hardware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ruida Electronic Hardware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ruida Electronic Hardware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ruida Electronic Hardware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075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包括底板组件以及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在中间处铰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形成X形,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与所述底板组件的夹角可变。本实用新型省去了两端的托架,工艺更加简单,节省了用材,而且能够折叠,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CN209399050U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该笔记本电脑支架包括X形支架以及连接在X形支架两端的托架,X形支架的下端与托架铰接,在托架的上端设置有滑槽,X形支架上端所设置的滑块设置在滑槽中,两个托架相互远离打开从而形成搁置笔记本电脑的支撑,当该笔记本电脑支架收拢时,两个托架靠拢,X形支架折叠,滑块能够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完成折叠而收纳。这种笔记本电脑支架由于设置了两个托架,增加耗材,导致成本增加,不便于携带,另外,需要在托架上开设滑槽,制造起来也比较麻烦。
CN107483689A公开了一种手机支架,这种手机支架通过两个平面板转动连接来实现手机支架的效果,两个平面板会占据较大的位置,无法折叠,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架,以克服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包括底板组件以及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在中间处铰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形成X形,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与所述底板组件的夹角可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在中间处铰接使所述底板组件形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在铰接处形成的第一转轴线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在铰接处形成的第二转轴线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球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底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展开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转轴的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转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用于当所述支撑板组件相对于所述底板组件倾斜时,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板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设有所述支架杆,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阻挡槽,改变所述支架杆设于所述阻挡槽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分别设有所述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阻挡槽,改变所述支架杆设于所述阻挡槽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板或与所述底板通过球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上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折叠收拢、或者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展开以防止电子设备下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共面并且位于下方的一所述支撑板在铰接处形成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侧壁为限制上方的另一所述支撑板在转动时的转动角度。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中间处铰接使支撑板组件形成X形,并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前端分别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展开后可以直接作为电子设备的背靠板,省去了两端的托架,因此节省了用材,工艺更加简单,能够折叠,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架100,包括底板组件20以及支撑板组件10,所述支撑板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 12在中间处铰接A使所述支撑板组件10形成X形,所述底板组件 20包括第一底板21以及第二底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底板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22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10与所述底板组件20的夹角可变。
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绕着铰接处A可展开和收拢,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可随着所述第一支撑板 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靠拢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板1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12展开后可以直接作为电子设备的背靠板,省去了两端的托架,因此节省了用材,工艺更加简单,支架100可以折叠,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22同样在中间处铰接B,使所述底板组件20形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在铰接处B形成了第一转轴线O1,所述第一底板 21与所述第二底板22在铰接处形成了第二转轴线O2。所述第一转轴线O1和所述第二转轴线O2位置相对应,当所述支撑板组件10与所述底板组件20基本平行时,所述第一转轴线O1和所述第二转轴线O2可以重合。
当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转动以形成一定夹角时θ,所述第一支撑板11将带动所述第一底板21,所述第二支撑板12将带动所述第二底板22,从而使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转动呈夹角θ,因此,所述第一底板21将一直保持与第一支撑板11的位置一致,同样的,所述第二底板22将一直保持与第二支撑板12的位置一致,不难看出,由于采用了双X形板体组件,支架 100结构稳定,支架100在支撑电子设备时,将具有更加可靠的稳定性,使得支架100不易摇晃,能够承受更高重量的电子设备,特别是笔记本电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11、12的前端可以与所述底板21、 22球副转动连接。具体的,在所述支撑板11、12的前端设有球体31,在所述底板21、22上设有球槽32,所述球体31设置在所述球槽32 内,使得所述支撑板11、12与所述底板21、22实现球副连接。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一底板21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与所述第二底板22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展开到一定角度时(例如45°),所述第一转轴的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转轴线重合,此时,可以将所述支撑板组件10绕所述第一转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而改变与所述底板组件20的夹角,实现倾斜。可以配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称,具体可以配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呈八字形,并相应地配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展开的角度可以通过在铰接轴上设置限定结构即可阻止其进一步转动,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1相对所述第二支撑板12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轴线重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板11、12的前端与所述底板21、 22上可以通过设置的摩擦结构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10与所述底板组件20夹角改变时的倾斜固定(例如在球面上设置摩擦面或者在转轴上设置摩擦面等)。或者,更加可靠地,可以设置支架杆40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10倾斜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两个所述支架杆40,一所述支架杆 4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21对应形成一组支撑,另一所述支架杆4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和所述第二底板22对应形成另一组支撑,因此可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展开后的实现稳定支撑的效果。
所述支架杆40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板11、12或与所述底板21、 22通过球副C转动连接,而另一端则支撑着所述底板21、22或所述支撑板11、12,球副C为高副,实现所述支架杆40的三维转动。在图3所示中,所述支架杆40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板11、12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分别设有所述支架杆40,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发生转动时,一所述支架杆40将随同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一起运动,另一所述支架杆40将随同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一起运动。特别在所述底板组件20为X形时,一所述支架杆40将一直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 和所述第一底板21之间,另一所述支架杆40将一直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2和所述第二底板22之间,此时,所述支架杆40还可以通过转轴低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阻挡槽41,所述阻挡槽41用于限制所述支架杆 40的端部,防止所述支架杆40打滑,通过改变所述支架杆40的端部收容的阻挡槽41的位置,可以改变所述支撑板组件10的倾斜角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架杆40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上,而所述阻挡槽41则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支撑板11、12或所述底板21、22上有挡块43,所述挡块 43与所述支撑板11、12或所述底板21、22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挡块43相对于所述支撑板11、12或所述底板21、22折叠收拢、或者所述挡块43相对于所述支撑板11、12或所述底板21、22展开以防止所述电子设备下滑,因此可进一步地便于所述支架100的收纳。图示中,所述挡块43设置在所述底板21、22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上表面S1和S2共面并且位于下方的一所述支撑板12在铰接处A形成有转动槽121,所述转动槽121的侧壁122为限制上方的另一所述支撑板11在转动时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22的下表面S3和S4 共面并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底板21在铰接处B形成有转动槽211,所述转动槽211的侧壁212为限制下方的另一所述底板22在转动时的转动角度。当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展开后,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上表面S1、S2可以更全面地与电子设备的背面接触而提高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22的下表面S3、S4可以更全面地与桌面接触,稳定性将增强。
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上表面S1、S2、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22的下表面S3、S4还可以设置有防滑垫50,以防止电子设备在支撑板上打滑以及支架100在桌面上打滑。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 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值、步骤、部件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为阐述清晰,分别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结合于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为简要起见,仅在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组件以及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在中间处铰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形成X形,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板组件与所述底板组件的夹角可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在中间处铰接使所述底板组件形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在铰接处形成的第一转轴线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在铰接处形成的第二转轴线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球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底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展开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转轴的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转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用于当所述支撑板组件相对于所述底板组件倾斜时,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板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设有所述支架杆,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阻挡槽,改变所述支架杆设于所述阻挡槽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分别设有所述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阻挡槽,改变所述支架杆设于所述阻挡槽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倾斜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板或与所述底板通过球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上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折叠收拢、或者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板展开以防止电子设备下滑。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共面并且位于下方的一所述支撑板在铰接处形成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侧壁为限制上方的另一所述支撑板在转动时的转动角度。
CN202022007593.8U 2020-09-14 2020-09-14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Active CN21342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7593.8U CN213420395U (zh) 2020-09-14 2020-09-14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7593.8U CN213420395U (zh) 2020-09-14 2020-09-14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0395U true CN213420395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07593.8U Active CN213420395U (zh) 2020-09-14 2020-09-14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0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34619B2 (en) Support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09325304U (zh) 支撑组件及使用支撑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10219168U (zh) 一种折叠式支架
US20210059402A1 (en) Folding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1664343A (zh) 一种支架
CN213420395U (zh) 便携式可调节支架
CN206738891U (zh) 一种折叠收缩支撑架
CN210219195U (zh) 一种可收纳的支架底座
CN211083489U (zh) 一种可折叠的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33993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16431118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4305970U (zh) 一种电子产品支架
CN212115396U (zh) 一种可折叠手机桌面支架
CN214381011U (zh) 一种新型手机支架
CN211720287U (zh) 无线充电支架
TWM628907U (zh) 螢幕旋轉結構
CN213686077U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CN214197957U (zh) 可调节支架
CN208901017U (zh) 一种多支架可调角度的保护套
TWI682121B (zh) 可調式承載架
CN111207278A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支架
CN212657464U (zh) 笔记本电脑折叠支架
CN215111413U (zh) 一种移动电子产品可折叠支架
CN220236340U (zh) 一种多功能阅读架
CN216520390U (zh) 一种智能设备折叠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