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4163U -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 Google Patents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4163U
CN213414163U CN202021881005.7U CN202021881005U CN213414163U CN 213414163 U CN213414163 U CN 213414163U CN 202021881005 U CN202021881005 U CN 202021881005U CN 213414163 U CN213414163 U CN 213414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ll
pile
fixing
platform
sp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10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怀明
贺广零
王小合
郭小亮
王峰
闵巧玲
崔文涛
逯鹏
周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10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4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4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4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体固定桩及一种平台安装船。船体固定桩,适于使平台安装船在海上平稳固定,船体固定桩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用于船体固定桩在水下地基的固定。船体固定桩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适于连接平台安装船的船体,使船体固定桩与船体固定连接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吸力筒式自升式平台风电安装船,利用的吸力筒代替自升式平台桩靴,由于吸力筒结构比桩靴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在软泥地基中不需要将桩体插入很深即可达到所需承载力,避免了传统自升式平台桩靴插入太深拔桩困难的风险,大大节省现场作业时间,避免造成船机损毁。

Description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平台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体固定桩及应用该种船体固定桩的平台安装船。
背景技术
传统平台安装船由平台船体、上部吊机、船体固定桩等几部分组成。海上进行吊装作业时,由于吊装要求较高,需要“静对静”吊装,为避免由于浪流作用引起的船体晃动,需要把船体固定桩的桩靴及桩靴以上的部分桩体插入海床,利用船体固定桩的支撑作用,通过船上提升装置将船体升离海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海上固定作业平台,不会受到波浪、海流影响,从而满足吊装“静对静”的施工要求。一般平台船体轻的几千吨,重的达上万吨,这要求四个桩靴底部土体有很好的承载力来承载上部传下的巨大压力。
我国近海海域多为河流如海形成的冲击形海床,地基较软,传统自升式平台在这种软泥中作业时,桩靴需要插入很深,地基承载力才能与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对地压力相平衡,一旦插桩深度超过20m,就会出现拔桩困难现象,耽误作业时间,甚至会造成船机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自升式平台在软泥地基中无法插入足够的深度而无法给平台提供足够的承载力的问题。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体固定桩,适于使平台安装船在海上平稳固定;所述船体固定桩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用于所述船体固定桩在水下地基的固定;所述船体固定桩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适于连接所述船体,使所述船体固定桩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力筒为宽浅型吸力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力筒设置有高压冲水管线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固定桩设置有沿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轨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适于通过所述轨道结构沿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桩体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船体固定桩在靠近所述吸力筒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自所述船体固定桩延伸而出,与所述吸力筒朝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腿远离所述船体固定桩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台安装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多个如上所述的船体固定桩;所述船体固定桩的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船体的第二固定装置连接,使所述船体固定桩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数量为二至四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安装船还包括多个上部吊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适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伸入的滑槽,还包括分离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船体固定桩与所述船体固定时卡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
本实用新型的船体固定桩,利用吸力筒代替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的平台式桩靴,由于吸力筒结构比平台式桩靴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在软泥地基中不需要将船体固定桩桩体插入很深即可达到所需承载力,避免了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插入太深拔桩困难的风险,大大节省现场作业时间,避免造成船机损毁。拔桩时通过向吸力筒内充高压水,可抵消吸力筒与软泥之间形成的吸附力,使拔桩变得更容易,节省作业时间和消耗。由于桩体不需要插的很深,可以利用剩余的桩体长度将自升式平台顶升至更大的高度,从而使平台安装船能够应用于更多水深、泥软的机位,扩大了平台安装船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安装船,应用吸力筒结构的船体固定桩,利用吸力筒代替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的平台式桩靴,由于吸力筒结构比平台式桩靴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在软泥地基中不需要将船体固定桩桩体插入很深即可达到所需承载力,避免了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插入太深拔桩困难的风险,大大节省现场作业时间,避免造成船机损毁。拔桩时通过向吸力筒内充高压水,可抵消吸力筒与软泥之间形成的吸附力,使拔桩变得更容易,节省作业时间和消耗。由于桩体不需要插的很深,可以利用剩余的桩体长度将自升式平台顶升至更大的高度,从而使平台安装船能够应用于更多水深、泥软的机位,扩大了平台安装船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力筒式自升式平台风电安装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船体固定桩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船体
2 船体固定桩
3 吸力筒
4 吊机
5 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船体固定桩,适于使平台安装船在海上平稳固定。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平台安装船结构示意图。包括船体固定桩2。船体固定桩2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3,吸力筒3用于船体固定桩在水下地基的固定。船体固定桩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固定装置适于连接平台安装船的船体1,使船体固定桩2与船体1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平台安装船于海上作业时,船体固定桩2一端的吸力筒3及靠近吸力筒3的一部插入地基5,使船体固定桩2固定立直。船体固定桩2通过第一固定装置连接船体1形成一整体,使得船体能够通过船体固定桩平稳固定于海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吸力筒3为宽浅型吸力筒。吸力筒3还设置有高压冲水管线装置(图中未示出)。吸力筒3在拔出地基5时,高压冲水管线装置向吸力筒中充入高压水,形成反冲压力,帮助吸力筒3拔出地基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固定桩设置有沿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轨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适于通过所述轨道结构沿所述船体固定桩的桩体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固定装置可设置于轨道结构内,也可通过某种连接结构与轨道结构连接,以能够实现第一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轨道结构沿船体固定桩2的桩体长度方向移动为准。
一个可行的例子是,轨道结构包括钢轨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链条,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钢轨,连接传动链条。运行时电机驱动,传动链条带动第一固定装置在钢轨上沿船体固定桩2的桩体长度方向移动。相应的,船体1由于通过第一固定装置与固定桩连接为一整体,在第一固定装置移动过程中,实质上实现船体沿固定桩桩体长度方向移动。也即,可实现船体1一定程度上离开水面,减少波浪对船体的影响。当然,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轨道结构的作用和一种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作为轨道结构,以能够实现第一固定装置能够沿船体固定桩2的长度方向移动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船体固定桩2在靠近吸力筒3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支腿。支腿自船体固定桩2延伸而出,与吸力筒3的开口朝向相同。在支腿远离船体固定桩2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吸力筒。这样在船体固定桩2的下端由多个支腿和支腿前端的吸力筒共同形成爪型,插入地基时更加稳定,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船体固定桩,应用于平台安装船,利用吸力筒代替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的平台式桩靴,由于吸力筒结构比平台式桩靴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在软泥地基中不需要将船体固定桩桩体插入很深即可达到所需承载力,避免了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插入太深拔桩困难的风险,大大节省现场作业时间,避免造成船机损毁。拔桩时通过向吸力筒内充高压水,可抵消吸力筒与软泥之间形成的吸附力,使拔桩变得更容易,节省作业时间和消耗。由于桩体不需要插的很深,可以利用剩余的桩体长度将自升式平台顶升至更大的高度,从而使平台安装船能够应用于更多水深、泥软的机位,扩大了平台安装船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台安装船。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平台安装船结构示意图。平台安装船包括船体1和多个如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船体固定桩2。船体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图中未示出)。船体固定桩2上的第一固定装置与船体1上的第二固定装置连接,使船体固定桩2与船体1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在一些具体实例中,船体固定桩2的数量可以为2-4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如平台船体大小)选择合适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其他的数目,以插入海床土体(地基5)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为准,需要根据船体1吃重和船体固定桩2强度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装置包括适于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伸入的滑槽,还包括分离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在船体固定桩2与船体1固定时卡紧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在船体固定桩2进行打桩时,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离,使固定桩可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同时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在滑槽内沿滑槽移动。当船体固定桩2打桩完毕,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在滑槽内位置固定。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向运动,卡紧伸入滑槽的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实现船体固定桩2与船体1的固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滑槽还可以是滑轨等其他形式的结构,以实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沿其移动为准。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还可以是夹紧臂、卡环等其他结构,以能够实现组合将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紧固连接为准。
诚然,第二固定装置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能够实现对第一固定装置的固定,进而实现船体固定桩2和船体1的相对固定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力筒式自升式平台风电安装船还包括吊机4。吊机4用于平台进行吊装作业使用。
实际作业时,平台安装船行驶至指定作业地点,通过自身压力将吸力筒3压入海床土体(地基5)中,使船体1平稳固定于海上,以进行“静对静”吊装。平台施工完成后,松开稳固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将船体1下降至海水中,利用船体浮力、升降装置及高压冲水管线装置向吸力筒中充高压水形成的反冲压力,将吸力筒从土体(地基5)中拔出,完成拔桩过程。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船体1由于通过第一固定装置与船体固定桩2连接为一整体,在第一固定装置通过轨道结构沿船体固定桩2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实质上实现船体沿固定桩桩体长度方向移动。也即实现了船体1自身的升降。可实现船体1一定程度离开水面,减少波浪对船体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安装船,应用吸力筒结构的船体固定桩,利用吸力筒代替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的平台式桩靴,由于吸力筒结构比平台式桩靴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在软泥地基中不需要将船体固定桩桩体插入很深即可达到所需承载力,避免了现有技术船体固定桩插入太深拔桩困难的风险,大大节省现场作业时间,避免造成船机损毁。拔桩时通过向吸力筒内充高压水,可抵消吸力筒与软泥之间形成的吸附力,使拔桩变得更容易,节省作业时间和消耗。由于桩体不需要插的很深,可以利用剩余的桩体长度将自升式平台顶升至更大的高度,从而使平台安装船能够应用于更多水深、泥软的机位,扩大了平台安装船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已通过实施例说明如上,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船体固定桩,适于使平台安装船在海上平稳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固定桩(2)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3);
所述船体固定桩(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适于连接所述平台安装船的船体(1),使所述船体固定桩(2)与所述船体(1)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筒(3)为宽浅型吸力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体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筒(3)设置有高压冲水管线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体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固定桩(2)设置有沿所述船体固定桩(2)的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轨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适于通过所述轨道结构沿所述船体固定桩(2)的桩体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体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船体固定桩(2)在靠近所述吸力筒(3)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自所述船体固定桩(2)延伸而出,与所述吸力筒(3)的开口朝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体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远离所述船体固定桩(2)的一端设置有吸力筒。
7.一种平台安装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1),所述船体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
多个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体固定桩(2);
所述船体固定桩(2)的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船体的第二固定装置连接,使所述船体固定桩(2)与所述船体(1)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安装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固定桩(2) 的数量为二至四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安装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安装船还包括多个上部吊机(4)。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台安装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适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伸入的滑槽,还包括分离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船体固定桩与所述船体固定时卡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部。
CN202021881005.7U 2020-09-01 2020-09-01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Active CN213414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1005.7U CN213414163U (zh) 2020-09-01 2020-09-01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1005.7U CN213414163U (zh) 2020-09-01 2020-09-01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4163U true CN213414163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9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1005.7U Active CN213414163U (zh) 2020-09-01 2020-09-01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4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71159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rine tower structure
CN111661273B (zh) 一种深远海半潜式风机的安装施工方法
US9499240B2 (en) Floating marine structure
US20110129301A1 (en) Piling barge
CN101837929B (zh) 一种在滩涂区域驳船吊装风机的作业方法
CN109736343B (zh) 海上风电基础、其安装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NL2004212C2 (en) Floating marine structure with suction piles and platform resting on a barge clamped between suction piles and platform.
CN201268389Y (zh) 多功能施工平台
CN112726548A (zh) 一种深远海换流站分体式导管架基础施工方法
KR20230026975A (ko) 잭킹 방식으로 설치가 이루어지는 해상풍력발전 구조체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JP6735050B1 (ja) 船舶用の架台昇降装置
CN114855865A (zh) 一种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及布置方法
CN213414163U (zh) 船体固定桩及平台安装船
CN219490990U (zh) 一种灵便型水下调平导向架
CN217870596U (zh) 一种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
CN214530756U (zh) 一种多桩基础和浮式风机的组合结构体系
CN115704209A (zh) 一种浅水域海上平台安装方法
EP2440709B1 (en) Buoyant stabilizing device
EP3587238A1 (en) Tension leg platform
CN218594533U (zh) 桩筒复合导管架基础浮式结构
CN214219658U (zh) 用于风电桩施工的漂浮式导向架
CN220013757U (zh) 锚链式海上风电基础及其施工设施
CN217298926U (zh)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单桩打入的定位安装平台
CN218813714U (zh) 深水系泊桩的沉桩导向架系统及浮式风机系泊系统
JP7495802B2 (ja) 浮体式水上構造物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仮係留用浮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