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7482U -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7482U
CN213407482U CN202020661471.8U CN202020661471U CN213407482U CN 213407482 U CN213407482 U CN 213407482U CN 202020661471 U CN202020661471 U CN 202020661471U CN 213407482 U CN213407482 U CN 213407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oil
electrode
sheet
massage head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14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刘海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14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7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7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7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按摩头包括底座、发热片、电极组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发热片设于底座的顶部上;电极组件包括非金属电极片和金属箔,金属箔至少部分地贴合于非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以电连接于非金属电极片,电极组件承设于发热片上,且金属箔抵接于发热片,以向非金属电极片导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设于所述底座上,第一导电件被构造成以绝缘于发热片的方式电连接于金属箔,第二导电件被构造成以绝缘于金属箔的方式电连接于发热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有效、快速且安全地向人体皮肤传递热量和脉冲电流的效果。

Description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颈部按摩仪主要通过电极组件的电极片向颈部施加脉冲电流,从而加快颈部肌肉处的血液循环,达到对颈部肌肉形成舒缓的作用。
为了扩展颈部按摩仪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目前市面上已有部分颈部按摩仪的电极片还具有热敷功能,与人体颈部皮肤接触时,可将热量传递至颈部皮肤,达到热敷效果。
但是,目前大多的颈部按摩仪实现热敷功能的电极片多采用金属电极片,因金属电极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热损耗少,但是金属电极片的贴肤感较差,在电刺激时容易产生刺痛感,导热性和贴肤性无法兼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极片导热性和贴肤性无法兼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头,包括:
底座;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非金属电极片和金属箔,所述非金属电极片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所述金属箔贴合设置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并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形成电连接;
发热片,所述发热片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上,且所述发热片与所述金属箔贴合设置;
以及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被构造成以绝缘于所述发热片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金属箔,所述第二导电件被构造成以绝缘于所述金属箔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发热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或所述金属箔设有避让结构,所述发热片具有位于所述避让结构内的弯折部,所述第二导电件于所述避让结构处与所述弯折部电连接,以绝缘于所述金属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避让结构为具有开口的避让缺口或者是避让凹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所述避让结构,且所述避让结构为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金属箔,所述弯折部自所述发热片向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弯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绝缘盖板,所述绝缘盖板部分封盖于所述避让缺口,形成连通所述避让缺口的通槽,所述弯折部自所述通槽延伸进入所述避让缺口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盖板的表面与所述发热片的用于承载所述金属箔的表面拟合,使所述发热片、所述绝缘盖板形成平整的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底座中并位于所述发热片的下方,所述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发热片设有两所述弯折部,该两所述弯折部分别为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电极连接端、第二电极连接端;
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且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的输出电极不同,以对所述发热片形成导电回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铆钉,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铆钉,所述电路板设有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第一连接吊耳、第二连接吊耳,所述第一连接吊耳、所述第二连接吊耳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铆钉、所述第二铆钉铆扣连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片设有避空孔,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三电极连接端,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端,另一端以绝缘方式穿过所述避空孔并抵接及电连接于所述金属箔,以向所述金属箔供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引自所述电路板的导电弹针,或者,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导电连接柱。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载体,所述金属箔至少部分地包覆于所述载体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金属箔包覆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贴合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所述金属箔包覆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贴合于所述发热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为塑料片材,所述非金属电极片在所述载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载体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片为石墨烯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非金属电极片为导电凝胶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件朝向金属箔的一侧设有绝缘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还包括支架和固定环盖,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发热片设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上,所述固定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开口朝上的容置空间,所述固定环盖用于将所述电极组件、所述支架以及所述发热片压合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盖上设有第一拆装件,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拆装件设有第二拆装件,所述第一拆装件为磁吸部件、卡扣部件或螺接部件,所述第二拆装件为与所述第一拆装件配合连接的磁吸部件、卡扣部件或螺接部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非金属电极片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固定环盖的上端面,且凸出高度为0.1mm-0.3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
所述电极组件应用于按摩设备,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载体,用于承设于所述按摩设备朝向人体的待按摩侧上;
非金属电极片,所述非金属电极片承载于所述载体上;
金属箔,所述金属箔至少部分地包覆于所述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金属箔包覆于所述载体上表面的部分贴合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为导电凝胶片,所述载体塑料片材,且所述电极片在所述载体上的投影由所述载体涵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箔包括上包覆面以及自所述上包覆面的两侧向外延伸并朝向所述载体的下表面弯折以贴合于所述载体的所述下表面的两侧翼。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支架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按摩头,所述按摩仪支架用于佩戴于人体颈部,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按摩仪支架朝向人体的颈部侧;
或者,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支架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电极组件,所述按摩仪支架用于佩戴于人体颈部,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按摩仪支架朝向人体的颈部侧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按摩设备,
包括穿戴件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按摩头,所述穿戴件用于供人体穿戴,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穿戴件的朝向人体待按摩部位侧;
或者,所述可穿戴按摩设备包括穿戴件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穿戴件用于供人体穿戴,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穿戴件的朝向人体待按摩部位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组件、按摩头及颈部按摩仪,采用金属箔作为非金属电极片的导电导热层,金属箔在为非金属电极片导电的同时,又直接与发热片接触,将发热片发出的热量直接传导至非金属电极片,具有既能有效通过非金属电极片给颈部施加脉冲电流,又能有效提高非金属电极片的热传导效率,且安全性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电极组件向上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电极组件向下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电极组件向上方向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按摩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按摩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支架和绝缘盖板为分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支架和绝缘盖板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发热片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按摩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极组件;100-按摩头;110-支架;111-避让缺口;120-底座;130-电路板;131-第一连接吊耳;132-第二连接吊耳;133-第三电极连接端;134-发光件;140-绝缘盖板;150-发热片;151-第一弯折部;152-第二弯折部;153-避空孔;160-载体;161-第一表面;162-第二表面;170-金属箔;171-透光孔;172-上包覆面;173-两侧翼;174-两侧;180-非金属电极片;190-固定环盖;191-容置空间;210-第一导电件;220-第二导电件;221-第一连接件;22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10,其可应用于按摩设备上,用于对人体的待按摩部位进行按摩,以达到舒缓的效果。该电极组件10包括载体160、非金属电极片180和金属箔170。其中,载体160可用于承设于按摩设备朝向人体的待按摩侧上。非金属电极片180承载于载体160上,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金属箔170至少部分地包覆于载体160相对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且金属箔170包覆于第一表面161的部分贴合于非金属电极片180。
可以理解的是,按摩设备可为与电极组件配合使用的按摩设备,例如可穿戴按摩设备和/或按摩头等。
该载体160可固定设置在按摩设备上,也可以承设于按摩设备上的方式与该按摩设备可拆卸连接。其中,该载体160以承设于按摩设备上的方式与按摩设备可拆卸连接是指:该载体160直接设置在按摩设备上,从而可利用按摩设备作为支撑端或者是穿戴端,使得用户佩戴或者是手持该按摩设备于待按摩部位时,该电极组件10的非金属电极片180可与用户的待按摩部位接触,实现按摩。
其中,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可为朝上的一面,如图1中的向上方向所示,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则为与第一表面161相对的一面,即,第二表面162为朝下的表面。
通过将金属箔170包覆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当将该电极组件10安装于设置有加热部件/发热片的按摩头上时,金属箔170可将热量由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传递至第一表面161,从而传递至非金属电极片180,达到加热非金属电极片180的效果。由于金属箔170为薄片状,其导热速度快、热损耗少,可将热量尽可能多的传导至非金属电极片180上,从而提高电极组件10的热传导效率,在使用非金属电极片180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有效加热非金属电极片180,使得电极组件10具有热敷效果。
可选地,非金属电极片180选用导电凝胶片或硅胶导电片。示例性地,非金属电极片180为导电凝胶片且通过该金属箔170实现导电。由于人体皮肤表面覆盖有一层鳞片状的角质层,角质层是电的不良导体,金属电极片直接贴附于角质层表面时,电流不易通过金属电极片与人体皮肤导通,容易在局部发生能量集中,造成刺痛。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该非金属电极片180为导电凝胶片的设计,可以利用导电凝胶片填充进鳞状角质层的间隙,从而使得导电凝胶片可直接与人体角质层下的真皮层直接接触,进而使得导电凝胶片与人体皮肤表面贴附部分能充分与真皮层电导通,加大了电导通作用面积,减少了局部能量集中,避免了使用时产生刺痛,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另一方面,导电凝胶片能够产生水汽,以使得非金属电极片180与皮肤形成良好的贴合,载体160为塑料片材,且非金属电极片180在载体160上的投影由载体160涵盖,塑料片材具有较好的不透水不透气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汽渗透至按摩头内部,避免对其内部的元器件形成腐蚀或噪声内部线路的短路。同时载体160为塑料片材,具有较好的弹塑性,能够适应底座的安装面进行形变,实现良好的贴合安装,在制造、运输、保存时又能够具有较为平整的形态,便于制造、运输与保存。
可选地,该金属箔170为铜箔或者是铝箔,以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及导热性。示例性地,金属箔170为铜箔,铜箔导热性能优且具有一定结构强度,可有效支撑非金属电极片180。
进一步地,金属箔170包覆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的一种可选方式为:可为直接在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包覆一层金属箔170层,同时在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也分别包覆一层金属箔170层。
金属箔170包覆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的另一种可选方式为:金属箔170可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包覆面172和两侧翼173,其中,两侧翼173自上包覆面172的两侧174向外延伸,并朝向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折弯,以贴合于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方式,在载体160上设置金属箔170时,可通过上包覆面172和两侧翼173之间形成的中空空间,将金属箔170套在载体160上,使得载体160位于金属箔170的中空空间,即可完成金属箔170和载体160之间的连接。可选地,若想进一步固定金属箔170与载体160,可在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第二表面162涂覆胶黏剂,使得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第二表面162分别和上包覆面172、两侧翼173粘接在一起即可。
其中,该上包覆面172的方向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同向,即为向上的方向,两侧翼173则与第二表面162的方向同向,即为向下的方向。
进一步地,两个侧翼173的相对的两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上包覆面172对应该间距的位置处设置有透光孔171,以便于透光。
采用上述设计,当将电极组件10应用于内部装设有发光件或者是远红外发射器的按摩头时,利用该间距和透光孔171,可使得发光件的光线或者是远红外的射线可通过该间距和透光孔171透出,实现扩展该电极组件10的光疗、远红外功能。
可选地,由于人体颈部接触面为近似凸弧面,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适配人体颈部形状保证非金属电极片180能够贴合于颈部,该载体160为凹弧形,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均为柔性可变形的片状,当将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安装至载体160时,其可跟随载体160的形状发生变形至凹弧形,从而有效贴合于人体颈部。
进一步地,载体160为具有透光雾面的PVC片材、PC或PP片材,厚度为0.1mm-0.5mm。采用PVC、PC或PP片材,载体160具有一定承载性能,能够有效为金属箔170提供支撑,使金属箔170定型。而透光雾面设计能对通过载体160表面的光产生匀光效果。
本实施例1公开的电极组件10通过凹弧形设计,能更有效地贴合人体颈部,非金属电极片180采用导电凝胶片或硅胶片,能有效避免用户使用时产生刺痛;通过采用金属箔170给非金属电极片180导电导热,金属箔170的导热速度快,安全性高,从而提高非金属电极片180的热传导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头100,包括:底座、发热片150、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第一导电件210和第二导电件220。其中,非金属电极片180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非金属电极片180的上表面为用于与用户待按摩部位接触的按摩面,非金属电极片180、金属箔170和发热片150从上到下依次贴合设置,发热片150设于底座设有电极组件10的一面且金属箔170朝向发热片150设置。金属箔170贴合设置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180之下,并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180形成电连接,金属箔170抵接于发热片150,以向非金属电极片180导热。
该金属箔170电连接于第一导电件210,且绝缘于发热片150。发热片150电连接于第二导电件220,且绝缘于金属箔170。其中,金属箔170电连接于非金属电极片180,从而通过非金属电极片180给用户待按摩部位施加脉冲电流,加快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而发热片150电连接第二导电件220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箔170传递给非金属电极片180,金属箔170质软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好的热传递性,从而很好地将热量传递给非金属电极片180,提高传热效率。
其中,第一导电件210为金属箔170接入的电源为第一路电源,第二导电件220为发热片150接入的电源为第二路电源,第一路电源与第二路电源为不同电源。考虑到非金属电极片180主要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实现脉冲按摩,而发热片150则为利用通电实现发热将热量传递至非金属电极片180,因此,该第一路电源为EMS(微电流)电源,第二路电源为接入的按摩头100内部的电源或者是通过按摩头100外接的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提及的电源并非指代电池,而是能够为电极组件10和发热片150供电的电流源,该电源的获取可以直接来自于电池,也可以来自于与电池电连接的控制板、电路板等。
本实施例中,该按摩头100还包括载体160,其中,非金属电极片180承载于载体160上,金属箔170包覆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且金属箔170的上表面贴合于非金属电极片180的下表面。
其中,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为朝上的一面,如图3中的向上方向所示,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则为与第一表面161相对的一面。
通过将金属箔170包覆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金属箔170可将发热片150产生的热量由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传递至第一表面161,从而传递至非金属电极片180,达到加热非金属电极片180的效果。由于金属箔170为薄片状,其导热速度快、热损耗少,可将热量尽可能多的传导至非金属电极片180上,从而提高电极组件10的热传导效率,在使用非金属电极片180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有效加热非金属电极片180,使得电极组件10具有热敷效果。
进一步地,金属箔170包覆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的一种可选方式为:可为直接在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包覆一层金属箔170层,同时在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也分别包覆一层金属箔170层。
金属箔170包覆于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和第二表面162的另一种可选方式为:金属箔170可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包覆面172和两侧翼173,其中,两侧翼173自上包覆面172的两侧174向外延伸,并朝向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折弯,以贴合于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方式,在载体160上设置金属箔170时,可通过上包覆面172和两侧翼173之间形成的中空空间,将金属箔170套在载体160上,使得载体160位于金属箔170的中空空间,即可完成金属箔170和载体160之间的连接。可选地,若想进一步固定金属箔170与载体160,可在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第二表面162涂覆胶黏剂,使得载体160的第一表面161、第二表面162分别和上包覆面172、两侧翼173粘接在一起即可。
进一步地,两个侧翼173的相对的两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上包覆面172对应该间距的位置处设置有透光孔171,以便于透光。
进一步地,载体160为塑料片材,例如为具有透光雾面的PVC片材、PC或PP片材,厚度为0.1mm-0.5mm。可选地,该载体160的厚度为0.1mm、0.2mm、0.3mm、0.4mm或0.5mm等。采用PVC、PC或PP片材,载体160具有一定承载性能,能够有效为金属箔170提供支撑,使金属箔170定型。而透光雾面设计能对通过载体160表面的光产生匀光效果。
将载体160采用上述厚度是基于载体160、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贴合形成片状结构时,其具有良好的柔性可变形性能,当底座120的顶部为了适应人体颈部形状而设置而弧形状时,载体160、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贴合形成的片状结构能够适应该弧形状而发生变形,从而贴合于底座120的顶部,进而在按摩时可贴合于人体颈部皮肤。而当载体160、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贴合形成的片状结构自底座的顶部拆离时,该片状结构可由弧形状发生变形为平板状,从而便于该片状结构的收纳以及清洁。
也就是说,该片状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在适应于不同底座的顶部弧形状和平板状之间变形切换,适用性更广。
可选地,按摩头包括底座120、支架110和固定环盖190,支架110设于底座120之上,发热片150设置在支架110背离底座120的一侧上。固定环盖190可拆卸连接于底座120,并与底座120围合形成具有向上开口的容置空间191,固定环盖190用于将支架110、发热片150、金属箔170和非金属电极片180压持固定在底座120上,以形成表面完整的按摩头。
进一步地,非金属电极片180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固定环盖190的上端面,且凸出高度为0.1mm-0.3mm,非金属电极片180的凸出部分与用户的待按摩部位接触,便于用户识别按摩仪的使用部位,且能有效对用户的待按摩部位进行转动按摩。
请参阅图6,为了在满足发热片150和金属箔170的各自接电情况下还保证其二者之间的绝缘,在底座120和/或金属箔170设有避让结构,该发热片150具有弯折部,第二导电件220于避让缺口111处与所述弯折部电连接,以绝缘于金属箔170。由于发热片150位于支架110和金属箔170之间,因此,可选地,可在支架110上设置该避让结构。或者,可在金属箔170上设置该避让结构。或者,可同时在支架110和金属箔170上均设置该避让结构。
可选地,该避让结构可为避让缺口或者是避让凹陷。例如,当金属箔170上设置该避让结构且该避让结构为避让凹陷时,该避让凹陷可自金属箔170朝向非金属电极片180的方向下凹,从而在金属箔170和发热片150之间形成避让的空间,此时,发热片150的弯折部可位于该避让凹陷处和第二导电件220电连接。
示例性地,以支架110上设有该避让结构,且该避让结构为避让缺口为例。支架110上设有开口朝向金属箔170的避让缺口111,发热片150的弯折部朝向支架110的方向延伸、并位于避让缺口111内,第二导电件220于避让缺口111处与所述弯折部电连接,以绝缘于金属箔170。由于发热片150直接朝向包裹有金属箔170的载体160的第二表面162,如果将第二导电件220设置在发热片150的上表面上实现导电,则一方面,影响载体160安装在发热片150上的平整性,另一方面,无法有效绝缘,会导致第二导电件220与金属箔170接触而最终导致非金属电极片180短路。通过设置弯折部,第二导电件220于避让缺口111处与弯折部电连接,以绝缘于金属箔170,从而保证发热片150能在朝向底座120的底部方向与第二导电件220实现导电,且避免了第二导电件220与金属箔170接触,同时也保证了发热片150与金属箔170接触面之间的平整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110上的避让结构也可为避让凹陷。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绝缘盖板140,绝缘盖板140部分封盖于避让缺口111,形成连通避让缺口111的通槽,弯折部自通槽延伸进入避让缺口111内。其中,绝缘盖板140封盖于避让缺口111的一种可选方式为:绝缘盖板140与底座120为分体式结构,绝缘盖板140的上表面与发热片150的上表面拟合,以使发热片150、绝缘盖板140形成大致平整的上表面。其中,大致平整是指用户观察整体的视觉效果是平整的。
采用该种封盖方式时,绝缘盖板140的面积与避让缺口111的面积大体一致,可有效节省绝缘盖板140的材料,绝缘盖板140只需部分封盖该避让缺口111,同时还有利于与发热片150的上表面形成大致平整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该绝缘盖板140形成大致平整的上表面包括了由于现阶段加工、生产限制造成的偏差而导致不可避免的其上表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完全平整的具体情形。
其中,绝缘盖板140部分封盖于避让缺口111,形成连通避让缺口111的通槽,绝缘盖板140封盖于避让缺口111的部分有效保证第二导电件220与金属箔170之间绝缘,避免第二导电件220的电流传递到金属箔170,而导致非金属电极片180短路。弯折部自通槽延伸进入避让缺口111内,与第二导电件220电连接,使发热片150通电发热,由于发热片150与金属箔170之间绝缘接触,因此,发热片150的热量能通过金属箔170传递到非金属电极片180,实现加热理疗效果。
如图7所示,绝缘盖板140封盖于避让缺口111的另一种可选方式为:支架110和绝缘盖板140一体成型,绝缘盖板140部分封盖避让缺口111的开口,发热片150的弯折部自绝缘盖板140向下穿设至位于避让缺口111内,从而保证发热片150的弯折部与金属箔170绝缘,即发热片150的导电部位通过绝缘盖板140与金属箔170断开连接,保证绝缘。采用该种方式时,由于绝缘盖板140与支架110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同时减少组装工序,降低组装误差,有利于提高底座120的整体性。
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20中设有电路板130,该电路板130设于发热片150的下方,且电路板130分别电连接第一导电件210和第二导电件220,为第一导电件210和第二导电件220接入电源。
如图8、图9所示,具体地,电路板130上设有第一电极连接端和第二电极连接端,第二导电件220包括第一连接件221和第二连接件222,发热片150的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部151和第二弯折部152,其中,第一弯折部151、第二弯折部15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221、第二连接件222固定连接及电连接第一电极连接端、第二电极连接端,第一电极连接端、第二电极连接端的输出电极不同,第一电极连接端连接电路板130的正极,第二电极连接端连接电路板130的负极,发热片150的第一弯折部151通过第一连接件221电连接于第一电极连接端,接通电路板130的正极,发热片150的第二弯折部152通过第二连接件222电连接于第二电极连接端,接通电路板130的负极,以对发热片150形成导电回路,给发热片150导电,发热片150在通电时,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金属箔170,通过金属箔170将热量传递到非金属电极片180。
其中,第一连接件221为第一铆钉,第二连接件222为第二铆钉,电路板130设有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弯折部151、第二弯折部152的第一连接吊耳131、第二连接吊耳132,第一连接吊耳131、第二连接吊耳132分别通过第一铆钉、第二铆钉铆扣连接及电连接于第一弯折部151、第二弯折部152。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能很好地将发热片150固定于电路板130上,也便于拆卸;由于铆钉的金属材质特性,因此,也能导通电源,实现电路板130与发热片150之间的通电。
进一步地,电路板130设有第三电极连接端133,发热片150设有避空孔153,第一导电件210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三电极连接端133,另一端以绝缘方式穿过避空孔153并抵接及电连接于金属箔170,以向所述金属箔170供电。第一导电件210与金属箔170电连接,从而给金属箔170提供脉冲电流,脉冲电流传递到非金属电极片180,通过非金属电极片180给用户的待按摩部位提供脉冲电流,达到理疗作用。由于发热片150设置于电路板130和金属箔170之间,发热片150与电路板130之间存在与金属箔170不同的导电回路,从而容易干扰第一导电件210与金属箔170之间的电路,而避空孔153的设置避免了发热片150与第一导电件210导通而导致非金属电极片180出现短路的情况,保证了第一导电件210与金属箔170之间的正常电路接通。其中,第一导电件210可为引自电路板130的导电弹针或者是铆钉。
请再次参照图5、图6和图7,可选地,由于人体颈部接触面为近似凸弧面,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适配人体颈部形状保证非金属电极片180能够贴合于颈部,该载体160为凹弧形,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均为柔性可变形的片状,当将金属箔170、非金属电极片180安装至载体160时,其可跟随载体160的形状发生变形至凹弧形,从而有效贴合于人体颈部。
可选地,非金属电极片180选用导电凝胶片或硅胶导电片。示例性地,非金属电极片180为导电凝胶片且通过该金属箔170实现导电。由于人体皮肤表面覆盖有一层鳞片状的角质层,角质层是电的不良导体,非金属电极片180直接贴附于角质层表面时,电流不易通过金属电极片与人体皮肤导通,容易在局部发生能量集中,造成刺痛。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该非金属电极片180为导电凝胶片的设计,可以利用导电凝胶片填充进鳞状角质层的间隙,从而使得导电凝胶片可直接与人体角质层下的真皮层直接接触,进而使得导电凝胶片与人体皮肤表面贴附部分能充分与真皮层电导通,加大了电导通作用面积,减少了局部能量集中,避免了使用时产生刺痛,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另一方面,凝胶电极片能够产生水汽,以使得非金属电极片180与皮肤形成良好的贴合,载体160为塑料片材,该凝胶电极片在载体160上的投影位于该载体160上,这样,利用载体160具有的较好的不透水不透气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汽渗透至底座120内部,从而避免对底座120内部的元器件形成腐蚀或噪声内部线路的短路。同时载体160为塑料片材,具有较好的弹塑性,能够适应底座120的用于安装电极组件10的安装面的形状进行形变,实现良好的贴合安装,在制造、运输、保存时又能够具有较为平整的形态,便于制造、运输与保存。
可选地,该金属箔170为铜箔或者是铝箔,以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及导热性。示例性地,金属箔170为铜箔,铜箔导热性能优且具有一定结构强度,可有效支撑非金属电极片180。
可选地,发热片150为石墨烯片,电路板130为柔性电路板130,电路板130上朝向发热片150的一面设有多个发光件134,金属箔170上设有与发光件134一一对应的透光孔,金属箔170上的载体160为半透明材料,具有雾面,能够对发光件134发出的光产生匀光效果。
本实施例公开的按摩头100通过第一导电件210以绝缘于发热片150的方式给金属箔170提供脉冲电流,且通过第二导电件220以绝缘于金属箔170的方式给发热片150供电,使发热片150发热,并将热量传递到金属箔170,实现通过金属箔170给非金属电极片180导电导热,既保证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且有效提高了非金属电极片180的导热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固定环盖190与支架110形成卡扣可拆卸连接,将包覆有载体160的金属箔170压持在发热片150的表面,形成按摩头100。通过固定环盖190的可拆卸连接,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拆卸,更换不同的部件,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成本。同时,非金属电极片180、金属箔170和载体160形成的电极组件10可拆卸安装于底座120上,当将底座120与固定环盖190拆开时,电极组件10相对底座120一同拆卸,从而便于对非金属电极片180进行更换,特别是在非金属电极片180发生破损或脏污时,能及时更换电极片,保证非金属电极片180始终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
另外,非金属电极片180、金属箔170、发热片150之间堆叠无间隙设置使得按摩头100的结构更为轻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按摩头100既可作为独立的按摩设备使用,也可应用于可穿戴按摩设备中配合使用。当本实施例的按摩头100作为独立的按摩设备使用时,其可通过内置电源或者是接通外部电源,用户可手持该按摩头100,按摩待按摩部位,例如颈部、头部、腰部、足部、肩部、腿部等需按摩的部位。
而当本实施例的按摩头100应用于可穿戴按摩设备中配合使用时,本实施例的按摩头100可安装在可穿戴按摩设备上,此时用户无需手持,而是可通过可穿戴按摩设备的穿戴件佩戴在人体的部位,从而使得按摩头100可对准用户的待按摩部位,实现按摩。可选地,该可穿戴按摩设备可为但不局限于眼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头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腿部按摩仪或者是肩部按摩仪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头100、电极组件10、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通过金属箔170以绝缘于发热片150的方式电连接于第一导电件210,发热片150以绝缘于金属箔170的方式电连接于第二导电件220,使金属箔170作为非金属电极片180的导电导热层,金属箔170在为非金属电极片180导电,提供脉冲电流的同时,又能够将发热片150通电产生的热量高效地传导至非金属电极片180,具有既能有效通过非金属电极片180给颈部施加脉冲电流,又能有效提高非金属电极片180的热传导效率,且安全性高的有益效果;另外,非金属电极片180与人体颈部接触,不仅能快速给人体颈部导热和传导脉冲电流,还具有质软和贴肤性好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300,包括按摩仪支架301和按摩头100,所述按摩头100为实施例2的按摩头100;所述按摩头100设于按摩仪支架301上,按摩头100凸出设置在按摩仪支架301的内侧面,并朝向用户的颈部侧延伸。
可选地,按摩仪支架301为近似C字形,通常可选用具有弹性性能的材质制成,例如可选用硅胶、橡胶等材质,从而不仅便于佩戴于人体颈部,而且具有一定的亲肤性。当用户使用颈部按摩仪时,可将按摩仪支架301跨置在颈部,使得按摩头100可对准颈部待按摩部位并贴合于颈部皮肤,实现按摩。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400,其包括按摩仪支架401和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极组件10,该电极组件10可设置在按摩仪支架401上,用于与人体颈部皮肤接触,以实现对人体颈部皮肤进行按摩。
可选地,按摩仪支架401可为近似C字形,通常可选用具有弹性性能的材质制成,例如可选用硅胶、橡胶、海绵等材质,从而不仅便于适配于不同的人体颈部,而且具有一定的亲肤性。当用于使用颈部按摩仪400时,可将按摩仪支架401跨至在颈部,使得电极组件10可对准颈部待按摩部位并贴合于该部位的皮肤,实现按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按摩设备,包括穿戴件和实施例二的按摩头100,该按摩头100设于穿戴件上,该穿戴件用于供人体穿戴。
可选地,该可穿戴按摩设备可为但不限于眼部按摩仪、肩部按摩仪、腿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或者是头部按摩仪等。以眼部按摩仪为例,则穿戴件可为用于佩戴于人体耳朵或者是头部的带体或者是镜架,该带体可为可调节的连接带。以腰部按摩仪为例,则穿戴件可为用于佩戴于人体腰部的腹带、腰带等连接带体。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按摩设备,包括穿戴件和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电极组件10,该电极组件10可与穿戴件配合设置,该穿戴件用于供人体穿戴。
可选地,该可穿戴按摩设备可为但不限于颈部按摩仪、眼部按摩仪、肩部按摩仪、腿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或者是头部按摩仪等。以眼部按摩仪为例,则穿戴件可为用于佩戴于人体耳朵或者是头部的带体或者是镜架,该带体可为可调节的连接带。以腰部按摩仪为例,则穿戴件可为用于佩戴于人体腰部的腹带、腰带等连接带体。以颈部按摩仪为例,则穿戴件为跨至在人体颈部的支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24)

1.一种按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非金属电极片和金属箔,所述非金属电极片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所述金属箔贴合设置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并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形成电连接;
发热片,所述发热片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上,且所述发热片与所述金属箔贴合设置;
以及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导电件被构造成以绝缘于所述发热片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金属箔,所述第二导电件被构造成以绝缘于所述金属箔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发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或所述金属箔设有避让结构,所述发热片具有位于所述避让结构内的弯折部,所述第二导电件于所述避让结构处与所述弯折部电连接,以绝缘于所述金属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结构为具有开口的避让缺口或者是避让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所述避让结构,且所述避让结构为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金属箔,所述弯折部自所述发热片向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绝缘盖板,所述绝缘盖板部分封盖于所述避让缺口,形成连通所述避让缺口的通槽,所述弯折部自所述通槽延伸进入所述避让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表面与所述发热片的用于承载所述金属箔的表面拟合,使所述发热片、所述绝缘盖板形成平整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底座中并位于所述发热片的下方,所述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发热片设有两所述弯折部,该两所述弯折部分别为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电极连接端、第二电极连接端;
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且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的输出电极不同,以对所述发热片形成导电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铆钉,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铆钉,所述电路板设有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第一连接吊耳、第二连接吊耳,所述第一连接吊耳、所述第二连接吊耳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铆钉、所述第二铆钉铆扣连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设有避空孔,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三电极连接端,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端,另一端以绝缘方式穿过所述避空孔并抵接及电连接于所述金属箔,以向所述金属箔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引自所述电路板的导电弹针,或者,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导电连接柱。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载体,所述金属箔至少部分地包覆于所述载体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金属箔包覆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贴合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所述金属箔包覆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贴合于所述发热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塑料片材,所述非金属电极片在所述载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载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为石墨烯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为导电凝胶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朝向金属箔的一侧设有绝缘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还包括支架和固定环盖,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发热片设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上,所述固定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开口朝上的容置空间,所述固定环盖用于将所述支架、所述发热片以及所述电极组件压合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盖上设有第一拆装件,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拆装件设有第二拆装件,所述第一拆装件为磁吸部件、卡扣部件或螺接部件,所述第二拆装件为与所述第一拆装件配合连接的磁吸部件、卡扣部件或螺接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固定环盖的上端面,且凸出高度为0.1mm-0.3mm。
20.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应用于按摩设备,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载体,用于承设于所述按摩设备朝向人体的待按摩侧上;
非金属电极片,所述非金属电极片承载于所述载体上;
金属箔,所述金属箔至少部分地包覆于所述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金属箔包覆于所述载体上表面的部分贴合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电极片为导电凝胶片,所述载体塑料片材,且所述电极片在所述载体上的投影由所述载体涵盖。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包括上包覆面以及自所述上包覆面的两侧向外延伸并朝向所述载体的下表面弯折以贴合于所述载体的所述下表面的两侧翼。
23.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仪支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头,所述按摩仪支架用于佩戴于人体颈部,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按摩仪支架朝向人体的颈部侧;
或者,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支架以及如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电极组件,所述按摩仪支架用于佩戴于人体颈部,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按摩仪支架朝向人体的颈部侧。
24.一种可穿戴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件和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头,所述穿戴件用于供人体穿戴,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穿戴件的朝向人体待按摩部位侧;
或者,所述可穿戴按摩设备包括穿戴件和如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穿戴件用于供人体穿戴,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穿戴件的朝向人体待按摩部位侧。
CN202020661471.8U 2020-04-26 2020-04-26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Active CN213407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1471.8U CN213407482U (zh) 2020-04-26 2020-04-26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1471.8U CN213407482U (zh) 2020-04-26 2020-04-26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7482U true CN213407482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1471.8U Active CN213407482U (zh) 2020-04-26 2020-04-26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74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3249A (zh) * 2020-04-26 2020-12-04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3249A (zh) * 2020-04-26 2020-12-04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3249A (zh)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112023253B (zh) 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407482U (zh) 按摩头、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112023252A (zh) 用于按摩仪的凝胶电极组件、按摩头以及颈部按摩仪
CN214181457U (zh) 用于按摩仪的凝胶电极组件、按摩头以及颈部按摩仪
CN212941009U (zh)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CN112121295A (zh) 凝胶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以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4105574U (zh) 一种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554882U (zh) 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554867U (zh) 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554871U (zh) 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407481U (zh) 一种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407467U (zh) 一种柔性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554883U (zh) 凝胶电极组件、电极头及颈部按摩仪
CN213554872U (zh) 一种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312929U (zh) 洁面按摩导入仪
CN214050180U (zh)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CN113546310A (zh) 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554870U (zh) 一种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554865U (zh) 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1705627U (zh) 应用于电刺激按摩仪的导电组件和颈椎电刺激按摩仪
CN112023251A (zh) 柔性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111939462A (zh) 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111939463A (zh) 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3407485U (zh) 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